【摘 要】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所谓“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当今时代,“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提升家长,成就孩子”“让家长走进课堂”等理念被越来越多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所谓“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当今时代,“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提升家长,成就孩子”“让家长走进课堂”等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与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家委会、家长会、家长学校不僅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且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家校共育、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少数中小学模糊了家长与教师之间责任边界的情况,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从批改作业到值日保洁、早晚自习值班,甚至监考等工作,都让家长直接代替教师,把家长当成随叫随到的“编外教师”。家校共育应该提倡,但让家长代替本该由教师完成的部分工作,显然违背了家校共育的初衷,值得引起注意。
当前家校共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厘清家校共育的边界?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孩子成长?如何避免让家长成为“编外教师”?家长可以做哪些工作,来配合学校开展工作?怎样的家校关系才是合理的?
就这些问题,本刊编辑策划此话题,特约几位作者笔谈。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观念的影响,同时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更加严格管理,再加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诸多因素叠加影响,校外培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井喷”的局面。大街小巷、学校周边、写字楼里、高档小区、地标路段等到处都是培训机构,数量无法统计清楚。有些校外培训机构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办理了办学许可证,但也有一些无证经营的培训机构,还有一些
为了确保师生在疫情期间的身心健康,2月12日,运城市教育局在2月3日运城市政府印发“复学方案30条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七条硬核举措,统筹部门职能,落细落实责任,科學有效防控,打造平安校园。结合运城市实际以及防控检查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疫情发展和学校防控工作现状,运城市教育局及时进行研究,及时作出部署,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一是指导各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师生摸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想起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当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板凳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还有比这更难看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回答道:“有,这已经是我做的第3个小板凳了。” 为什么会想起这个故事呢?因为在举国抗疫的特殊时期,为了用好“疫情”这本大教材,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有特殊体验,不仅仅会关注课本,更会关注生活;不仅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我和老师们要基于统编教材,研制适合学生的项
家校共育就像羽毛球双打配合一样,家长和教师是相互配合的队友,在比赛中各有侧重点和针对性。球离谁的距离更近,谁的位置更好,誰就主动接球;另一个人则要全神贯注,时刻做好护球和回击的准备。大家不分彼此,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朝着胜利的目标共同努力。 事实上,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都是希望学生能健康地成长。所以,双方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体谅,主动做好各自的分内之事。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树立良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晚一些,被疫情笼罩着的天空蒙着面纱,看不见应有的色彩。晌午时分,才能借着阳光看到些许生机,树枝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偶尔会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新学期开始了,教室里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没有了热闹的嬉笑声,老师和学生正以全新的方式开启新学期的课程。“停课不停学”,疫情并没有阻碍孩子们学习的脚步,老师们也以直播的方式,化身为“热门主播”进行授课。我同众多老师一样,从起初对直
2020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虽然不能在前线冲锋陷阵,但管理好自己的学生、看护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力所能及且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非常时期,我既是平定县九年级化学的“录课教师”,又是两个班的“辅导教师”,还是一个高三女孩和一个两周岁男孩的妈妈……多角色的我从最初的盲从、疲惫,到逐渐的交流、适应,再到最后的分享、热爱,真的是感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一次次课件的制作,一遍遍录课的尝试
家校共育,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校要一同发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家、校各负何责呢?一、家庭教育:帮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生态。良好的物质生态,保障孩子生命健康。健康的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孩子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学校教育也必然受到影响。同时,良好的精神生态,保障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由从小的经历和环境造就,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
对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我认为家长和学校应该是合作伙伴,是孩子奔跑的两轮、是孩子飞翔的两翼,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缺一不可。和谐高效的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和学校的作用,让两者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但是,在实施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家长和学校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责任边界。 首先,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责任。家长要明白“身教胜于
“家校共育”有边界吗?当然有,而且一定要区分、鉴定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了“边界”,不仅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造成不负责任、不尽义务且不自知的后果。 家主“内”,校主“外”。这里的“内”注重的是孩子的情感、情緒和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而“外”指的是做事能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技能技巧能力。想要孩子学习成长得健康、阳光,家校就要职责分明、各尽其责。家长要通过家教和家校沟通等渠道,来正面管教
“无瑕”,是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教育集团的“掌门人”冯荷霞校长的微信名。人如其名,她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在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她率先垂范,带领集团全体师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但来势汹汹的“战争”中,力求打一场完美无瑕的“抗疫之战”。抗“疫”之始有远虑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在为集团抗击疫情这盘“棋”谋势布局之时,冯校长高度重视,1月22日上午,太原市还未公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