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技能,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全面指导。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了解相关就业信息与形势、学会自主搜索就业信息、调适就业心理、知晓就业权益等。在以往授课中偏重信息的传达,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适时加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正确就业观的同时,提升人生观价值观,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文就思政元素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如何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就业指导课程标准,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元素;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2
新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应结合往届毕业生麦可思就业质量评估报告,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式及途径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就业就是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尽责任。力求让每个学生尽量主动通过网络、校园招聘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实习等方式,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现状,确立就业方向,并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把握机会。由此,可为学生顺利就业,而迈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奠定基础。
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应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堂的知识传授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将三观教育、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集体利益等关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努力实现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1]。全面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投身乡村振兴的“三农”人才。
一、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标准
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指导,根据学生发展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构建课程标准。邀请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企业专家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要求,对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描述,同时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制定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标准。按照就业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2],按照实际就业工作要求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体验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形成师生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环。重视教学的实效性,灵活运用案例导入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比较分析法、课堂讨论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重知识讲授的同时[3],为学生提供能够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空间。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置
(一)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的理念
在以往的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知识的接受大打折扣,而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而将思想道德内容融入就业指导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这样一种教学理念与思想的转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与欲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进取性,从而使其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理解并掌握就业指导课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二)创新就业指导的课堂教学手段与模式
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整个德育与智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渗透式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课堂,搞好搞活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实践性极强的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机械地、枯燥地逐条讲解理论知识,要积极采取问题导向式、案例研讨式、实训基地素质拓展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发掘就业指导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第一,就业指导概述中含有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科学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关系等思政元素。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了解我国现阶段就业指导的意义及现状,理性处理“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学生在了解掌握国家就业政策的基础上,理解并接受“只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才会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这样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二,就业形式及途径中蕴含强化职业意识,如巩固和完善职业理想,自觉主动将个人职业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相结合的思政元素。在为学生讲解就业形式与途径的同时,让学生认知就业就是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尽责任。
第三,就业知识和能力准备中含有综合职业素养养成的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主动联系各自所学专业,了解对应行业现状,促进学生形成职业素养[4],积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第四,就业材料准备中含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人才观等思政元素。就业材料准备中坚守诚信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向用人单位展示真实的自己;在简历和求职信制作讲解中,引导学生合理对待学历、能力与才能的关系,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让学生能够为将自己塑造成掌握特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努力。
第五,就业面试与笔试中含有诚信道德品质、优秀职业素养的展现、积极的心态等思政元素。学生掌握求职技巧、面试策略的同时,向用人单位展现自身真实能力,敢于竞争,发挥自身潜能和才华。
第六,就业心理调适中含有健康的心态、正视挫折等思政元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和现状,合理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能够用正确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用积极的心态分析原因,并从挫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关键词:思政元素;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2
新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应结合往届毕业生麦可思就业质量评估报告,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式及途径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就业就是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尽责任。力求让每个学生尽量主动通过网络、校园招聘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实习等方式,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现状,确立就业方向,并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把握机会。由此,可为学生顺利就业,而迈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奠定基础。
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应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堂的知识传授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将三观教育、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集体利益等关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努力实现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1]。全面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投身乡村振兴的“三农”人才。
一、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标准
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指导,根据学生发展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构建课程标准。邀请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企业专家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要求,对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描述,同时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制定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标准。按照就业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2],按照实际就业工作要求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体验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形成师生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环。重视教学的实效性,灵活运用案例导入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比较分析法、课堂讨论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重知识讲授的同时[3],为学生提供能够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空间。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置
(一)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的理念
在以往的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知识的接受大打折扣,而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而将思想道德内容融入就业指导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这样一种教学理念与思想的转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与欲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进取性,从而使其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理解并掌握就业指导课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二)创新就业指导的课堂教学手段与模式
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整个德育与智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渗透式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课堂,搞好搞活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实践性极强的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机械地、枯燥地逐条讲解理论知识,要积极采取问题导向式、案例研讨式、实训基地素质拓展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发掘就业指导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第一,就业指导概述中含有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科学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关系等思政元素。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了解我国现阶段就业指导的意义及现状,理性处理“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学生在了解掌握国家就业政策的基础上,理解并接受“只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才会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这样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二,就业形式及途径中蕴含强化职业意识,如巩固和完善职业理想,自觉主动将个人职业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相结合的思政元素。在为学生讲解就业形式与途径的同时,让学生认知就业就是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尽责任。
第三,就业知识和能力准备中含有综合职业素养养成的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主动联系各自所学专业,了解对应行业现状,促进学生形成职业素养[4],积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第四,就业材料准备中含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人才观等思政元素。就业材料准备中坚守诚信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向用人单位展示真实的自己;在简历和求职信制作讲解中,引导学生合理对待学历、能力与才能的关系,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让学生能够为将自己塑造成掌握特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努力。
第五,就业面试与笔试中含有诚信道德品质、优秀职业素养的展现、积极的心态等思政元素。学生掌握求职技巧、面试策略的同时,向用人单位展现自身真实能力,敢于竞争,发挥自身潜能和才华。
第六,就业心理调适中含有健康的心态、正视挫折等思政元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和现状,合理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能够用正确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用积极的心态分析原因,并从挫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