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间的异株克生现象探析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物之间的异株克生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主要讨论了森林植物的异株克生现象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情况,为营林生产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森林植物;异株克生现象;营林生产
  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为某些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但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生物化学关系,也就是植物能够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对邻近的植物产生某些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异珠克生现象的研究也随之深入。
  1 异珠克生的概念
  Moliscy(1937)首次应用了:“异株克生”(AlleloPathy)这一术语,并为其确定了概念。它是所有种类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植物间的生化关系。他指出:“异株克生”既包括相克的生化关系,也包括相生的生化关系。以后的研究者大都沿用了这一定义,但也有少数学者,主要是一些北美的学者,认为植物间的生化关系仅仅是相克的关系而无相生的作用。
  由于异珠克生有时会产生类似竞争的假象,如异株克生作用阻止植物吸收某些元素物质,结果产生缺素的症状。因此,异株克生和竞争很容易混淆,某些生物学家认为异株克生是竞争的一部分。
  Grummer(1955)提出将异珠克生分为4类:1、抗生作用,微生物产生抗生素对其它微生物发生作用;2、植物杀菌素,更高级的植物分泌杀菌素对微生物发生影响;3、凋萎影响,微生物分泌凋萎物质对比其更高级的植物产生影响;4、高等植物的相互影响,高等植物产生化学物质对其它高等植物产生影响。
  2 异株克生在林业生产中的表现
  1970年以前,国外林业异株克生现象的研究也很少,80年代后,研究的进展较快,许多学者对林业异株克生的现象作了很多研究。然而,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几乎还是空白。
  异株克生现象在林业上是很常见的。早期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是胡桃属的黑胡桃. 黑胡桃能杀死种植在其邻近和林冠下的其它植物,受影响的植物有马铃薯,西红柿等。主要是黑胡桃的树皮,叶都含有毒素,根也能分泌毒素物质而伤害其它植物。
  众多的研究表明,异株克生现象也是影响植物演替的一个重要因素。
  Rice发现次生阶段的许多草本植物能产生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共生,也能阻碍土壤肥力的提高。这样,林地就较长时间被需氮量较低的先锋植物所占据,从而阻止了顶极植物的侵入和生长。
  3 异株克生物质的产生、吸收和转化
  异株克生物质来源于植物根系的挥发作用和分泌作用,降雨和露水对植物的淋洗作用,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合成作用等。
  目前检测出的根系挥发性异株克生物质主要是萜稀类,现已发现有十几种,它们都能在同种程度上对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起作用。
  植物根系分泌而产生的异株克生物质主要是酚类物质,如苯丙稀酸、苯乙酸及其衍生物、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等。一般来说,根系分泌这种物质需要有较好的土壤通气条件,所以,调节土壤通气状况是抑制或促进植物根系分泌异株克生物质的一种手段。
  植物体中水溶性的异株克生物质能够被雨水,露水淋洗出来。目前发现的能被自然水淋洗出的这类物质,主要有对苯二酚葡糖苷,根皮苷间苯三酚,a一萘酚,脂肪酸,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七叶苷,七叶苷原等。
  植物残体分解产生并释放出的异株克生物质主要是一些酚类物质的有机酸盐。如对羟苯甲酸、香豆酸、香草酸、阿魏酸、邻羟苯乙酸、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和戊酸盐等。土壤微生物分解残体可以将原来对植物具异株克生效-果的物质转化为无这种效用的物质;反之,亦然。微生物也可能分解形成异株克生物质,如棒曲霉素,酚类物质等。
  植物在吸收异珠克生物质时,一旦吸收,将被运输至代谢部位,从而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
  土壤胶体和土壤腐残物质能吸附大多数异株克生物质,在吸附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化学变化,造成这些物质完全失去异珠克生作用或暂时失去。但这种吸附常是可逆的,当这些物质被释放后,仍可能对植物产生异株克生的作用。
  4 异株克生现象的应用探讨
  进行异株克生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林业上的许多理论与生产实践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有些作物能分泌异株克生物质杀死杂草,这是当前生物除草的一个新动态。
  在林业生产上,营造混交林是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保护森林,维护地力,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手段。在生产上人们要求混交树种相互之间有着良好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加强树木之间异株克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树种间关系,选择好混交树种。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异株克生是造林地选择,森林更新的一个潜在的作用。在实践中人们却认识到,在同一地段上连续栽种了几代同一树种后换茬有利于其它树种的生长。
  异株克生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新领域,因此,它需要多学科的研究者进行研究和探索,以使这门新的学科为人类造福。
  作者简介:杜海霞(1968-),女,大专,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与林业工程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刘炳友(1963-),男,大学,现任齐市建华区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区林业局局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省级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享受政府特贴专家,主要从事林业科研、林业技术推广与林业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本刊讯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8月 18日在京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贯彻“三个代
摘 要:塞罕坝林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林场,不发生森林火灾是塞罕坝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林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森林资源的日益增加,林下可燃物负荷量也在不但的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有效的森林防火水灭火系统十分必要。本文就针对当前塞罕坝森林防火水灭火系统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塞罕坝;森林;防火水灭火系统;措施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森林重点火险区之一,为了有效避免火灾,需要建立起
期刊
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计划的支撑下,国内整体玉米价格水平持续抬升,其中东北产区涨幅尤为明显。不过,受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农民售粮进度的影响,近期北方产区局部价格出现回落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乌龙茶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乌龙茶的香味,本文从乌龙茶香气的形成途径、乌龙茶香味的类型,以及茶叶香气形成相关的糖苷酶这三个方面对乌龙茶花香形成机理的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乌龙茶;花香;机理;研究  前言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属于中国的独特茶品种,大多在中国台湾、福建以及广东这三个省份生产。由于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且含有大量的茶精油,备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受到茶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