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切入点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不能正确定位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对农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一些非音乐专业教师也未必完全了解音乐课程标准。因此,音乐教学被忽视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显然,这是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在农村小学,大部分教学管理工作者认为音乐课程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便有了主课与副课之分。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程自然就被定义为了副课,受重视程度明显不及那些传统科目。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忽视了音乐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
  其次,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音乐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和所需的最基础的“美感”,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再者,因为音乐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最后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学生是音乐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是应试教育的“效仿者”。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从定位到实践,从学校到教师都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观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全不相符合。
  (二) 超规模大班制教学现象严重,教学环境落后
  农村小学受校舍及其师资的影响,大班额班级一直存在于农村小学教育中,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业。一个正常正规的班级应该人数为30—40人,但是,很多农村小学都是50—65人。长期以来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条件落后,教育财政投入不到位,于是在这种现状下,地方财政要给教学上投入大的资金就成了一件难事,用在音乐教育上的资金就更少之又少了,多数学校的同学们没有见过钢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校没有孩子们专用的音乐教室。在农村小学,全体学生的音乐唱游活动都无法开展,各班的音乐教室就是自己所在的班级,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肢体活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而无法进行,这样导致最终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三)师资不足,专业素质低
  目前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这些教师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音乐教育训练,仍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专职音乐教师的要求,正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急待提高。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特别的职业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音乐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教师专业素质低,是造成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
  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音乐教学不只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持久的兴趣。而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唱歌训练,而且轻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如上所述,目前看来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只有多管齐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然而,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的投入,方能见效,但“新课改”实施在即,为了配合这一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就摆在了首位,如何才能适应新时代新课改,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呢?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载体,是美育的传播者,是影响学生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实现“育人”、“审美”的目的,要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改”对音乐教师要求
  (一)认真理解学习新课标
  首先,新课标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教师对于教学的创新,对人才的培养创新。说到创新,首先是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旧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围绕着老师的圈圈去转,先是发声训练,再是节奏训练,再视唱,学谱唱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个性的发挥。一些所谓的创编表演也是去模仿老师,学生的创造性谈何去发挥?现在《大纲》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教改后的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还强调学生综合智力素质的开发,包括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灵敏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协调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
  其次,要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关系,而要树立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怀着这样一种感情,即对学生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热爱,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抛弃一些陈旧的教法、观念,要以以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
  最后说说最基础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最后还是要回到基础。有些教师觉着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把他理解成没有双基。音乐课干脆就是跟唱歌谱,忽视了基础环节的夯实,如识谱训练,很多教师课堂很花哨,玩得很热闹,但一节课一首歌学生都没学会,小学上完学生连乐谱都不认识,这显然不是成功的音乐教学。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只有会识谱,我们才能用这把神奇的钥匙去开启美妙的音乐之门,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受已有观念、经验、知识、能力的影响,随身也携带着一些隐形的框,这些框左右着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影响着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在小学数学课堂
建设"幸福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夙愿,更是所有学生和家长所追求、所向往的学习生活。"幸福课堂"要靠师生共同创造,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分享。教师怎样做才能建设"幸福课堂"呢?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病,治疗多采用咽鼓管通气或鼓膜穿刺抽液治疗,疗效不一,易反复发作。自1998年以来,采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5例(50耳),疗效满意,现报
为4例伴有严重合并症的喉全切除及大范围下咽切除患者行Blom-Singer发音重建术,术后发音功能恢复良好。提示对复杂疑难病例进行发音重建,Blom-Singer技术为最佳选择方法之一,但在重建过程中应细致寻找短
陶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
目的 检索出适合聋儿的助听器预选公式。方法 对重度和极度感音神经性聋的15例(30耳)患儿应用NAL-R、Berger、1/3增益公式,进行了助听器验配,并对不同频率上的目标增益值、真耳介入增益值、助听前
鳃裂 -耳 -肾综合征 (Branchio -oto -renalsyndrome,BOR)系因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听力障碍、泌尿系统畸形而得名。BOR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发病率为 1:40 0 0 0 ,在深度聋儿中占 2 % [1]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充斥着乏味的提问、烦琐的内容分析,无效劳动耗费着大量的时间。表面上热热闹闹,课后冷静想想学生得到了什么,却往往难以说得清楚。作
一、自信———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叶澜教授指出:“如果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识记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训兽’。”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信心,是撑起生命力量的风帆。因此让各种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启动器。  教师要
文中将40例无喉患者平均分成国组,分别采用管、气管食管、电子助讲器和气动式助讲器辅助发音。另设1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计算受试者讲一句话时的平均基频。研究结果显示,气管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