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光毒性和光变态反应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过敏(photosensitivity)反应可分为两大类:光毒性和光变态反应.本文将探讨这些光过敏反应出现于人类皮肤时所涉及的临床表现及机理.光毒性反应急性临床表现:如果组织中存在足够的色基(chromophore)并吸收了足量而适宜的幅射时,则每个人都可发生光毒性反应.有一些因素,包括毛发、色素和角层的厚度,都能影响幅射的穿透.

其他文献
苔藓样糠疹(PL)原发损害特点为附以细薄鳞屑小斑片和(或)软而略隆起的鲜红色或暗红色丘疹。损害中央鳞屑常较厚。由于PL病因尚不清楚。阻碍有效治疗的发展。曾局部应用激素,全身用MTX、四环素、局部煤焦油和紫外线等治疗。本文报告11例慢性PL局部应用温和润滑性霜剂和最小红斑量的紫外线照射,全部治愈。
期刊
在系统性硬化症病人中发生妊娠者并不多见,有关报道很少,据1966年风湿病文献记载绝大多数病人中未见对妊娠有何影响。相反4年后的观察孕妇死亡率与胎儿死亡率都很高。作者治疗了两例系统性硬化症病人,她们在患病期间妊娠3次(病例从略)。
期刊
哌唑嗪藉阻断α-肾上腺能受体起降压作用.它的副反应极少,即使发生也属轻微,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首剂晕厥反应".此等副作用常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引起,且与剂量有关.
期刊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Pigmented cosmet-ic dermatitis)是在其发病机理和致病性变应原均已大部分阐明后,对女性颜面黑变病(melanosis faciei feminase)所起的新名称。本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本病患者很多,但1978年后因主要化妆品公司的产品中已不再含强有力的接触性致敏物质,患者的数量已显著减少。本文对这一色素性疾患是如何通过应用斑贴试验和变应原控制而解
本文介绍一例继骨髓移植后出现的播散性毛霉病.患者20岁,女性,在出现疲劳不适后于1980年6月诊断为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强的松无效而输血.1980年8月住肿瘤中心医院,曾用800R全身照射,二疗程环磷酰胺.在应用氨甲喋呤以后接受骨髓移植,曾出现腹痛、黄疸、红斑、肝功障碍,皮肤活检符合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本文比较了体内直接和间接两法研究三种杀虫药的经皮穿透结果.实验用175~200克雄性大鼠.标记杀虫药为14C-氯苯乙烷(DDT)、14C-甲氨甲酸荼酯(CB)、14C-对硫磷(PT).直接法为大鼠背中部皮肤脱毛后于1cm2皮肤上涂4μg含1.5微居里放射活性杀虫药的丙酮溶液.
期刊
作者报道一例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最初表现为皮肤肉芽肿过程.肝、淋巴结及骨髓活组织检查均不能确定淋巴瘤的存在,最后在神经症状恶化后作脑活组织检查才予确诊.患者49岁,男性,白人.发热,不适,疲乏,体重减轻,肝、脾及周围淋巴结肿大,肺部有炎性浸润;血白细胞1000,血小板5万,碱性磷酸酶240IU,天门冬氨酸转氨酶235IU.后出现呼吸衰竭伴双侧肺泡浸润;给大剂量皮质激素,地高辛,速尿,多种抗菌
光化学疗法(PUVA),现在广泛应用于治疗许多皮肤病。但令人担心的问题是有增加皮肤癌的危险、皮肤老化、形成白内障及免疫学的变化。另外也曾报告一些少见的副作用如痤疮样皮疹、多毛、甲下出血、光敏感性皮炎、脓疱性银屑病、单纯疱疹、光毒性肢端大疱及发生大疱性类天疱疮等。本文报告3例用PUVA治疗后发生广泛色素减退损害,从临床及组织学检查与白癜风一致。
本文综述遗传性补体缺乏及其有关疾病的近期知识,特别着重于皮肤病学有关的方面.补体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蛋白质构成的效应系统,其中大多数蛋白质具有酶的活性.在正常情况下以生物学非活性的形式存在,通过一系列级联式高特异性生化反应而激活,此种反应由数种特异性抑制蛋白质调节,目前已知的补体成分不下15种.
期刊
1976年Ramamurthy等报导一组新生儿良性自限性皮肤病,并命名为“新生儿一过性脓疱性黑变病”.本文为进一步确定其发病率、临床及病理特点,在连续17个月内,共观察新生儿5,267名.在生后24小时内经常规体格检查,13例诊断为新生儿一过性脓疱性黑变病,其发病率为0.2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