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旦大学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
针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规模超过本科生、研究生党员人数逐年增加的特点,复旦大学连续多年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评选工作,探索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
复旦大学修订完善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条例》,明确党支部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制作印发了《研究生党支部管理手册》,对支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工作计划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制定了《研究生示范党支部创建评选标准》,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明确了示范党支部应达到的标准。
通过自主申报、组织推荐等环节,学校每年选择一批工作基础较好的党支部,作为“示范党支部”创建集体并对其精心培育。在研究生日常化社会实践项目中,设置“示范党支部创建”系列,每个支部都可以申请到一个社会实践项目,开展社会服务和调研活动;设立党支部工作创新基金,为基层党支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还组织各支部开展互访互评活动,包括组织生活观摩会、经验交流座谈会和小组汇报互评会,最终通过公开答辩评出示范党支部。
(复旦大学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牢牢把握“筑坚强堡垒、做行业模范、建一流学院”的主题,将创先争优与教学医疗工作融为一体,成为推动中心工作、完成重点任务的动力和保证。
面对现行医疗卫生资源状况及其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急剧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的矛盾,学院跳出院际围墙,积极破解社会就医难题,以“网络 联盟”的模式先后在四川金堂、郫县、彭州、汶川、绵竹、绵阳等市县,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和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了病人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了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切实降低医疗卫生服务费用,为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城乡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顺应当今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与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合作,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搭建跨学科、跨学院的校际平台。围绕学科建设,学院建立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机制,加强科研基地的建设,积极构建学科群,鼓励学科交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科整体发展,医院综合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党委)
吉林大学实施“文化荣校”战略
吉林大学始终把大学文化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大力实施“文化荣校”战略,着力培育大学精神,积极探索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体现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之路。
学校提出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开放兼容的认同精神、明德隆法的治校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确定了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形象色。在校报开设了“吉大精神”、“吉大经典”、“吉大故事”等专题栏目,对师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典型教育等活动,强化大学生胸怀天下、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员工对吉林大学的文化认同。
(巩英春 卜立平)
(本组文章请看党建网:www.dangjian.com)
(责任编辑:黄武)
针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规模超过本科生、研究生党员人数逐年增加的特点,复旦大学连续多年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评选工作,探索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
复旦大学修订完善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条例》,明确党支部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制作印发了《研究生党支部管理手册》,对支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工作计划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制定了《研究生示范党支部创建评选标准》,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明确了示范党支部应达到的标准。
通过自主申报、组织推荐等环节,学校每年选择一批工作基础较好的党支部,作为“示范党支部”创建集体并对其精心培育。在研究生日常化社会实践项目中,设置“示范党支部创建”系列,每个支部都可以申请到一个社会实践项目,开展社会服务和调研活动;设立党支部工作创新基金,为基层党支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还组织各支部开展互访互评活动,包括组织生活观摩会、经验交流座谈会和小组汇报互评会,最终通过公开答辩评出示范党支部。
(复旦大学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牢牢把握“筑坚强堡垒、做行业模范、建一流学院”的主题,将创先争优与教学医疗工作融为一体,成为推动中心工作、完成重点任务的动力和保证。
面对现行医疗卫生资源状况及其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急剧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的矛盾,学院跳出院际围墙,积极破解社会就医难题,以“网络 联盟”的模式先后在四川金堂、郫县、彭州、汶川、绵竹、绵阳等市县,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和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了病人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了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切实降低医疗卫生服务费用,为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城乡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顺应当今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与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合作,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搭建跨学科、跨学院的校际平台。围绕学科建设,学院建立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机制,加强科研基地的建设,积极构建学科群,鼓励学科交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科整体发展,医院综合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党委)
吉林大学实施“文化荣校”战略
吉林大学始终把大学文化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大力实施“文化荣校”战略,着力培育大学精神,积极探索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体现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之路。
学校提出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开放兼容的认同精神、明德隆法的治校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确定了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形象色。在校报开设了“吉大精神”、“吉大经典”、“吉大故事”等专题栏目,对师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典型教育等活动,强化大学生胸怀天下、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员工对吉林大学的文化认同。
(巩英春 卜立平)
(本组文章请看党建网:www.dangjian.com)
(责任编辑: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