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教与学的形式,也推动着传统出版业不断革新、转型,向越来越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形式发展。本文分析纸质图书数字化融合的必要性、优势及数字化教材的呈现形式,并提出推进“纸”“数”融合、打造精品数字化教材的几点思考,证明“纸”“数”融合势在必行。
关键词:二维码;“纸”“数”融合;教材出版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220-03
一、背景
(一)教材數字化转型趋势逐渐显现
一直以来,教材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的纸质教材在教书育的环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翻转课堂、微课、线上学习和考试等新颖的形式逐渐出现,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学形式,对教材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如何对教材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个出版社关注的重点。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均已经率先迈出了步伐,中南大学出版社也在2018年与“百校千课”共享联盟平台合作,启动了“百校千课”护理学专业融媒体数字化教材的出版工作。期间,调研了南方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全国3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了解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如微课已在较多课程中运用、医学模拟系统信息化、学生学习和考试形式多采用线上方式等。知识的传授已不再局限于纸质形式,传统纸质教材也已无法满足丰富的教学形式要求。因此,加快纸质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二)教学逐渐开放化、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学习,无法与内容进行互动,不利于学习自主性以及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新形势下的多媒体融合教材,采用开放性、多元化的内容,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应该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在编写的过程中,应该广泛深入各个院校,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实际需求。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材应该在纸质内容的基础上,紧密贴合教学需要,配合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数字化资源,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丰富教材呈现形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1]。
二、数字化教材的优势
新型数字化教材是通过印制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链接到平台或者下载APP以获取资源的教材,具有五大优势。
(一)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纸质教材呈现的只是文字和图表,无法展现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且篇幅有限,很多扩展内容无法得到体现;而二维码本身所占的版面非常小,但却可以链接海量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扫码,观看教师的微课视频、某个知识点的扩展阅读、某个操作的视频讲解,对本章内容进行练习,或者链接到名家对课程内容的讲解,还可以课后反复回顾,从而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记忆。
(二)可以及时更新内容,跟上教学发展形势
纸质教材的更新、重印或者再版,都需要时间周期。现在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快,新的内容不断涌现,有时候一版教材还没使用完,其中的知识就过时了。而教材数字化转型以后,就不需要更换纸质教材上面的二维码图案了,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方便、快捷地从后台替换掉过时的知识,做到教材与学科发展同步,从而保证教材内容都是最新的。
(三)经济方便,减轻学生负担
医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就导致了教材的篇幅比较长,叙述的内容较多,所以医学教材大部分都是大部头,学生抱着厚厚的一摞书上课的情形屡见不鲜。而随着纸张价格的逐年上涨,医学教材价格居高不下,学生复印或者购买上一届学生教材的现象非常常见。而数字化教材出现后,很多内容可以通过二维码展示,不需要印在纸质教材上占用篇幅,教材内容将更加精练。这样可以减少纸张用量,节约印制成本,使教材变薄,将教材的定价降下来,直接解决问题,减轻学生负担。
(四)增强学习自主性,节约时间
以往学习需要在固定的场所,而数字化教材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例如,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等车、休闲、散步等空余时间,扫码观看教师微课,听取名家解析,做一些练习等,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相关知识扩展阅读内容进行观看,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实现“主人翁”式学习,增强主观能动性。
(五)防盗版功能
因为纸质教材存在可复制性,所以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盗版教材。如果使用数字化教材,就可以通过“一书一码”功能,让每本教材都有一个独有的二维码。读者只有扫了这个二维码,才能获得相应的增值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盗版现象,维护合法权益[1]。
三、“纸”“数”联合发展
教材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但纸质教材也有适合教学的特点。如何实现纸质教材和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纸质教材是承载数字化资源的基础
无论教材的形式如何变化,教材的基石都是内容,数字化资源也是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延伸、扩展的。学生学习时,可以在纸质教材上做笔记、划重点,以帮助后续的复习和总结。另外,因为经过了几版甚至几十版的更新优化,纸质教材的内容已经非常经典和成熟,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且纸质教材的内容丰富,更适合记忆性知识的学习,这弥补了数字化资源内容相对少的缺点。
(二)数字化资源对纸质教材起到了增色的作用
数字化资源可以使纸质教材更加生动、丰富,具有提升质量的作用。以医学课程中的解剖学为例,纸质教材不能完全将各器官、各组织用语言描述出来,但数字化资源可以展示相应的彩色图片,甚至立体3D模型,生动、直观、快速地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甚至可以让学生通过虚拟手术器械进行虚拟解剖,增强教学效果。数字化资源弥补了纸质教材缺乏立体性、生动性的缺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数字化资源还可以增强互动性,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完课程时,对刚讲完的知识点进行检测,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2]。 四、二维码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
维码可以印制在教材的正文中,也可以放置在书的封底。印制在文中时,可根据正文内容,在需要展现不同于纸质教材的内容时穿插印制二维码,使读者可以随时扫码观看,了解某个知识点的相关拓展内容。印制在封底时,则是作为全书的附加内容呈现。二维码链接的内容可以有多种,“百校千课”融媒体教材也对其进行了较多的应用,下文以该套教材中的《中医护理技能》为例加以说明。
(一)链接微课视频
教学名家录制的与教材内容相關的微课视频,可以通过平台链接到二维码上,大大丰富了课程内容。读者可以通过扫码,一边观看微课视频,一边看教材,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二)链接教学PPT课件
课程PPT课件可以通过平台链接到二维码,方便教师快速获取课件,帮助备课;学生通过扫码看课件,能快速地理解课程的框架和重点,把握课程的整体思路,也有利于预习和复习。如《中医护理技能》每一章的开头处都设置了该章内容的PPT课件,以方便师生使用。
(三)链接操作视频
有一些操作在纸质教材上较难通过语言直观精准地描述,而把操作方法拍成视频,链接到二维码上,学生就可以通过扫码,直接观看规范的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例如,《中医护理技能》中有大量的操作需要掌握,如“推肝经”“揉法”“搓法”等,作者将这些操作拍成短视频链接到教材中,不需要大段的文字描述,学生扫码便可清晰明了地看到具体的操作,非常直观便捷。
(四)链接扩展知识
受教材篇幅所限,有些知识点的拓展内容无法展示,而二维码可以链接无限的拓展知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科背景、人文知识、小故事、图片表格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中医护理技能》的每一章节都配备了扩展知识,能真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扩展阅读,加深理解和记忆。
(五)链接更正内容
教材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传统纸质教材无法及时进行更正,需要在重印或者再版时对错误进行改正。而数字化资源可以在后台随时进行更改,及时发布勘误的内容,并且可以补充学科的最新知识,以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六)链接学习测验
跟课程相关的配套的学习辅导资料、习题、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等,都可以通过扫码获得,这样学生就不必另外购买复习资料。例如,《中医护理技能》每一节的末尾都配套了主观题和客观题测验,并配备了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详细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检测和复习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并熟悉考试题型。教师甚至可以在课堂上随时通过扫码进行小测验,对刚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效果补充内容,巩固教学效果。
(七)链接出版社微店、微信公众号
教材的封底可以链接出版社的微店、微信公众号,以便读者了解出版社的信息、特点,进店选购需要的图书产品,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1]。
五、关于“纸”“数”结合的几点思考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推进“纸”“数”融合的进程,打造精品的立体化教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转变观念,搭建平台
要做好“纸”“数”融合,首先出版人要彻底转变思路,把自己从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转换为内容服务商,通过深加工实现传统纸质内容的数字化增值,例如建立数据库、进行专业分类等,而这需要搭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络平台。要通过网络平台对数字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整合集成,并向终端进行传播。出版社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对内容进行挖掘并开发高价值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步骤[3]。
(二)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
现在教材存在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内容雷同,没有自身特色;而有些数字化内容也只是教材内容简单的数字化呈现,缺少针对本层次读者的独特性。因此,必须坚持对内容进行精品化建设。从策划选题伊始,就要考虑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适应性。遴选作者时,应跨校组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者队伍,为教材融入最新学科理念。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要严格实行审、校制度,对内容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内容同样需要强调内容的适用性,要加强对内容的审读,二维码链接的内容也是教材的一部分,应该与纸质教材一样,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程序,对内容进行把关,如导向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字词与标点符号是否有错误等。这些都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感受,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配置相应资源,提高制作水平,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每一本教材都要力图打造精品,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争取创造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更好的作者资源,不断创造更加优质的作品,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出版的发展[2]。
(三)编写教材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的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点和学习目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设计的数字化资源内容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目的。可配备丰富的图片、视频和互动习题,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解知识点背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如小测试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4]。
(四)编辑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数字化教材的出现提高了对编辑融合能力的要求,过去的出版知识已无法满足新形式教材的要求。要做好数字化教材,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新技术运用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融入互联网思维,积极运用新技术,并深入教学,了解师生对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这些知识都运用到教材出版中,力争做出能满足广大读者需要的新型数字化教材[2,5]。 (五)加强对版权内容的保护
二维码应用的内容,要强调版权保护。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不使用有他人版权的素材,如牵涉肖像权使用,需要得到当事人的授权。另外,也要尽可能保护自身作品的版权,如使用注册码等措施,维护自身权益。数字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传播,而资源加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有可能出现资源泄露的问题,侵害资源版权所有者和出版社的权益。因此,要呼吁和推进保护数字化内容法律法规的建设,为版权保护提供保障。同时,应该加强对版权保护意识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使其共同维护合法权益。
(六)增加营销方式和渠道
数字化教材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专属的营销渠道,依赖传统纸质教材的渠道或者书店营销,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进行宣传营销,也没有利用大数据资源。而传统的纸质教材营销渠道主要是针对固定的学校,并不完全适合数字化教材。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运用新技术分析市场,挖掘机会,及时调整,完善各个环节,增加营销方式和渠道,以增强数字化教材的营销能力。
(七)加强后期跟踪维护
数字化教材的后期维护不似纸质教材那么简单,需要更加完善的后续增值服务作保障,如持续对读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还要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学科动态,根据需要及时更新、优化。数字化资源的应用离不开后台的维护,应加强对后台的管理,保证数字资源的运行环境安全、稳定,并时刻检测,防止漏洞。应对资源库进行分类管理,完善系统,便于需要时及时检索。因此,要在售前确定售后服务方案,建立安全、可靠的服务平台,以满足教材销售后的维护工作[2]。
六、结语
在新形势下,出版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出版,突破传统,积极探索出版的新形式,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打造立体化、全方位,能满足师生教学需要的融合教材,并在内容、版权、服务、营销等方面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推进教学的发展,给师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钱新艳.“互联网+”时代教材出版中的二维码应用及“纸”“数”融合实践思考——以医学类高等教育教材为例[J].科技傳播,2020(5):70-73.
[2] 饶静云,韩继伟,姚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纸质教材的出版与对策建议——以医学教材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9(6):51-53.
[3] 胡国臣.同步策划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J].出版参考,2010(11):13.
[4] 周玉梅,许卫中.数字时代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出版策划的思考——以《医学英语阅读》教材策划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6(5):47-49.
[5] 曾小珍.浅谈推进医学教材数字化出版[J].新闻传播,2016(2):48-49.
作者简介:李娴(1980—),女,浙江绍兴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图书编辑出版学。
关键词:二维码;“纸”“数”融合;教材出版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220-03
一、背景
(一)教材數字化转型趋势逐渐显现
一直以来,教材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的纸质教材在教书育的环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翻转课堂、微课、线上学习和考试等新颖的形式逐渐出现,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学形式,对教材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如何对教材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个出版社关注的重点。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均已经率先迈出了步伐,中南大学出版社也在2018年与“百校千课”共享联盟平台合作,启动了“百校千课”护理学专业融媒体数字化教材的出版工作。期间,调研了南方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全国3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了解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如微课已在较多课程中运用、医学模拟系统信息化、学生学习和考试形式多采用线上方式等。知识的传授已不再局限于纸质形式,传统纸质教材也已无法满足丰富的教学形式要求。因此,加快纸质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二)教学逐渐开放化、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学习,无法与内容进行互动,不利于学习自主性以及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新形势下的多媒体融合教材,采用开放性、多元化的内容,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应该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在编写的过程中,应该广泛深入各个院校,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实际需求。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材应该在纸质内容的基础上,紧密贴合教学需要,配合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数字化资源,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丰富教材呈现形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1]。
二、数字化教材的优势
新型数字化教材是通过印制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链接到平台或者下载APP以获取资源的教材,具有五大优势。
(一)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纸质教材呈现的只是文字和图表,无法展现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且篇幅有限,很多扩展内容无法得到体现;而二维码本身所占的版面非常小,但却可以链接海量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扫码,观看教师的微课视频、某个知识点的扩展阅读、某个操作的视频讲解,对本章内容进行练习,或者链接到名家对课程内容的讲解,还可以课后反复回顾,从而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记忆。
(二)可以及时更新内容,跟上教学发展形势
纸质教材的更新、重印或者再版,都需要时间周期。现在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快,新的内容不断涌现,有时候一版教材还没使用完,其中的知识就过时了。而教材数字化转型以后,就不需要更换纸质教材上面的二维码图案了,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方便、快捷地从后台替换掉过时的知识,做到教材与学科发展同步,从而保证教材内容都是最新的。
(三)经济方便,减轻学生负担
医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就导致了教材的篇幅比较长,叙述的内容较多,所以医学教材大部分都是大部头,学生抱着厚厚的一摞书上课的情形屡见不鲜。而随着纸张价格的逐年上涨,医学教材价格居高不下,学生复印或者购买上一届学生教材的现象非常常见。而数字化教材出现后,很多内容可以通过二维码展示,不需要印在纸质教材上占用篇幅,教材内容将更加精练。这样可以减少纸张用量,节约印制成本,使教材变薄,将教材的定价降下来,直接解决问题,减轻学生负担。
(四)增强学习自主性,节约时间
以往学习需要在固定的场所,而数字化教材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例如,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等车、休闲、散步等空余时间,扫码观看教师微课,听取名家解析,做一些练习等,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相关知识扩展阅读内容进行观看,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实现“主人翁”式学习,增强主观能动性。
(五)防盗版功能
因为纸质教材存在可复制性,所以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盗版教材。如果使用数字化教材,就可以通过“一书一码”功能,让每本教材都有一个独有的二维码。读者只有扫了这个二维码,才能获得相应的增值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盗版现象,维护合法权益[1]。
三、“纸”“数”联合发展
教材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但纸质教材也有适合教学的特点。如何实现纸质教材和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纸质教材是承载数字化资源的基础
无论教材的形式如何变化,教材的基石都是内容,数字化资源也是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延伸、扩展的。学生学习时,可以在纸质教材上做笔记、划重点,以帮助后续的复习和总结。另外,因为经过了几版甚至几十版的更新优化,纸质教材的内容已经非常经典和成熟,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且纸质教材的内容丰富,更适合记忆性知识的学习,这弥补了数字化资源内容相对少的缺点。
(二)数字化资源对纸质教材起到了增色的作用
数字化资源可以使纸质教材更加生动、丰富,具有提升质量的作用。以医学课程中的解剖学为例,纸质教材不能完全将各器官、各组织用语言描述出来,但数字化资源可以展示相应的彩色图片,甚至立体3D模型,生动、直观、快速地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甚至可以让学生通过虚拟手术器械进行虚拟解剖,增强教学效果。数字化资源弥补了纸质教材缺乏立体性、生动性的缺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数字化资源还可以增强互动性,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完课程时,对刚讲完的知识点进行检测,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2]。 四、二维码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
维码可以印制在教材的正文中,也可以放置在书的封底。印制在文中时,可根据正文内容,在需要展现不同于纸质教材的内容时穿插印制二维码,使读者可以随时扫码观看,了解某个知识点的相关拓展内容。印制在封底时,则是作为全书的附加内容呈现。二维码链接的内容可以有多种,“百校千课”融媒体教材也对其进行了较多的应用,下文以该套教材中的《中医护理技能》为例加以说明。
(一)链接微课视频
教学名家录制的与教材内容相關的微课视频,可以通过平台链接到二维码上,大大丰富了课程内容。读者可以通过扫码,一边观看微课视频,一边看教材,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二)链接教学PPT课件
课程PPT课件可以通过平台链接到二维码,方便教师快速获取课件,帮助备课;学生通过扫码看课件,能快速地理解课程的框架和重点,把握课程的整体思路,也有利于预习和复习。如《中医护理技能》每一章的开头处都设置了该章内容的PPT课件,以方便师生使用。
(三)链接操作视频
有一些操作在纸质教材上较难通过语言直观精准地描述,而把操作方法拍成视频,链接到二维码上,学生就可以通过扫码,直接观看规范的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例如,《中医护理技能》中有大量的操作需要掌握,如“推肝经”“揉法”“搓法”等,作者将这些操作拍成短视频链接到教材中,不需要大段的文字描述,学生扫码便可清晰明了地看到具体的操作,非常直观便捷。
(四)链接扩展知识
受教材篇幅所限,有些知识点的拓展内容无法展示,而二维码可以链接无限的拓展知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科背景、人文知识、小故事、图片表格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中医护理技能》的每一章节都配备了扩展知识,能真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扩展阅读,加深理解和记忆。
(五)链接更正内容
教材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传统纸质教材无法及时进行更正,需要在重印或者再版时对错误进行改正。而数字化资源可以在后台随时进行更改,及时发布勘误的内容,并且可以补充学科的最新知识,以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六)链接学习测验
跟课程相关的配套的学习辅导资料、习题、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等,都可以通过扫码获得,这样学生就不必另外购买复习资料。例如,《中医护理技能》每一节的末尾都配套了主观题和客观题测验,并配备了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详细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检测和复习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并熟悉考试题型。教师甚至可以在课堂上随时通过扫码进行小测验,对刚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效果补充内容,巩固教学效果。
(七)链接出版社微店、微信公众号
教材的封底可以链接出版社的微店、微信公众号,以便读者了解出版社的信息、特点,进店选购需要的图书产品,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1]。
五、关于“纸”“数”结合的几点思考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推进“纸”“数”融合的进程,打造精品的立体化教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转变观念,搭建平台
要做好“纸”“数”融合,首先出版人要彻底转变思路,把自己从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转换为内容服务商,通过深加工实现传统纸质内容的数字化增值,例如建立数据库、进行专业分类等,而这需要搭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络平台。要通过网络平台对数字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整合集成,并向终端进行传播。出版社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对内容进行挖掘并开发高价值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步骤[3]。
(二)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
现在教材存在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内容雷同,没有自身特色;而有些数字化内容也只是教材内容简单的数字化呈现,缺少针对本层次读者的独特性。因此,必须坚持对内容进行精品化建设。从策划选题伊始,就要考虑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适应性。遴选作者时,应跨校组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者队伍,为教材融入最新学科理念。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要严格实行审、校制度,对内容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内容同样需要强调内容的适用性,要加强对内容的审读,二维码链接的内容也是教材的一部分,应该与纸质教材一样,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程序,对内容进行把关,如导向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字词与标点符号是否有错误等。这些都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感受,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配置相应资源,提高制作水平,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每一本教材都要力图打造精品,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争取创造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更好的作者资源,不断创造更加优质的作品,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出版的发展[2]。
(三)编写教材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的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点和学习目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设计的数字化资源内容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目的。可配备丰富的图片、视频和互动习题,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解知识点背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如小测试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4]。
(四)编辑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数字化教材的出现提高了对编辑融合能力的要求,过去的出版知识已无法满足新形式教材的要求。要做好数字化教材,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新技术运用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融入互联网思维,积极运用新技术,并深入教学,了解师生对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这些知识都运用到教材出版中,力争做出能满足广大读者需要的新型数字化教材[2,5]。 (五)加强对版权内容的保护
二维码应用的内容,要强调版权保护。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不使用有他人版权的素材,如牵涉肖像权使用,需要得到当事人的授权。另外,也要尽可能保护自身作品的版权,如使用注册码等措施,维护自身权益。数字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传播,而资源加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有可能出现资源泄露的问题,侵害资源版权所有者和出版社的权益。因此,要呼吁和推进保护数字化内容法律法规的建设,为版权保护提供保障。同时,应该加强对版权保护意识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使其共同维护合法权益。
(六)增加营销方式和渠道
数字化教材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专属的营销渠道,依赖传统纸质教材的渠道或者书店营销,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进行宣传营销,也没有利用大数据资源。而传统的纸质教材营销渠道主要是针对固定的学校,并不完全适合数字化教材。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运用新技术分析市场,挖掘机会,及时调整,完善各个环节,增加营销方式和渠道,以增强数字化教材的营销能力。
(七)加强后期跟踪维护
数字化教材的后期维护不似纸质教材那么简单,需要更加完善的后续增值服务作保障,如持续对读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还要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学科动态,根据需要及时更新、优化。数字化资源的应用离不开后台的维护,应加强对后台的管理,保证数字资源的运行环境安全、稳定,并时刻检测,防止漏洞。应对资源库进行分类管理,完善系统,便于需要时及时检索。因此,要在售前确定售后服务方案,建立安全、可靠的服务平台,以满足教材销售后的维护工作[2]。
六、结语
在新形势下,出版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出版,突破传统,积极探索出版的新形式,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打造立体化、全方位,能满足师生教学需要的融合教材,并在内容、版权、服务、营销等方面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推进教学的发展,给师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钱新艳.“互联网+”时代教材出版中的二维码应用及“纸”“数”融合实践思考——以医学类高等教育教材为例[J].科技傳播,2020(5):70-73.
[2] 饶静云,韩继伟,姚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纸质教材的出版与对策建议——以医学教材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9(6):51-53.
[3] 胡国臣.同步策划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J].出版参考,2010(11):13.
[4] 周玉梅,许卫中.数字时代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出版策划的思考——以《医学英语阅读》教材策划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6(5):47-49.
[5] 曾小珍.浅谈推进医学教材数字化出版[J].新闻传播,2016(2):48-49.
作者简介:李娴(1980—),女,浙江绍兴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图书编辑出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