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学概论》教学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立足于教材的主线,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教材中提及的每种学说、思想观点及不同的理论表述,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核心内容,搞清理路,探究其内涵及本质。在讲课过程中所举的历史案例,教师应从个案的动态生成、性质评价方面说明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现实性的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去认识历史,分析、思考问题,在忠于史实的前提下,提出异议,形成自己的看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不能立足于现成的教条主义的结论,放开思维的境域,学会钻进去,跳出来的学习方法,去思考历史问题,以此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史学概论;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史学概论》这一学科教学目的的实现,在教学中存在一个被忽略的问题,该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而疏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并非个别现象。从本质上说,一个合格的历史学科本科毕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与思想方面的素质外,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必须既具有较好的史学基础理论和史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从社会实践要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要具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只是片面地掌握若干历史知识,即使记忆再多,也是僵化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其作用甚微。如果具有较好的史学基础理论和史学基础知识,加上具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即便占有的材料还不多,却能够运用得当,并且可以效率较高地使自己充实起来,成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知识丰富、有创造性的人,这才是社会所希望的人才,也是高校历史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
  这里针对《史学概论》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问题谈点个人的浅见,以此求教于方家。
  一
  《史学概论》是历史学学科基础理论,该课程的内容涉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主要层面及其它方面知识,学界前辈又把其称为历史哲学。像这样的基础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所涉及的知识,而且还要在学习方法、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治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因为,“思想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年来,教学实践提倡启发式教学,其实质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课堂来开启思想与方法的通途,而不是仅仅记住一般知识。
  《史学概论》作为史学基础理论学科,启发式教学如何教,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同仁们也应是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假若《史学概论》这门课在课堂教学中,施教者以积极思维的教学方式去启发和调动受教者的积极思维,课后,听课人觉得有听的必要,形成一种自觉需求,这应该是启发式教学初衷的体现。《史学概论》的内容涉及面很宽泛,思想内涵较深,对教学内容一定要尽量避免平铺直叙,若不这样,很多内容学生定然不得要领。要使学生知其然,必须使其知其所以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案例分析深入透切,以此方式引导他们去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会使他们启动思维,形成一种思想,获得一种方法,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史学概论》授课教师的积极思维,应建立在对教材的钻研上,教师研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史学基础理论课,每一个论点,每一个理论表述,都含多层面的问题,一个课时所讲的内容,围绕着一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提出一两个涵盖面较广的重要问题,有史实有理论地分析、讲述清楚,就达到了目的。但是,提出的问题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历史性、现实性、整体性、局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把握住如何认识被认识的对象,如何思考被思考的问题。
  课堂上所讲内容,既要学生知其然,又要其知其所以然,重点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训练上多下功夫。许多思想观点,若仅对表层现象的铺陈,没有深究其成因、内涵及其本质,学生也朘于动脑,对学生能力训练也仅停留在一种理论的表述上。教师,应常存“不满足”感,对自己掌握得不透彻的内容不满足,对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也不要满足,更不能自我糊弄,这样才有利于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史学概论》的教学,讲认识论时,应从历史的层面来讲对历史的认识,其结论才能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例如: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人民公社及大跃进运动为例,以往教学总是与政治导向相结合,形成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总是如何与现实政治思维相结合的现象,给出的认识结论是“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材这样写,教师这样讲,学生这样记,并形成这样的观念,这是教学中的常态问题,其实,对于一个历史问题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讲课者一定要把相关问题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辩证探讨,修正结论。教学工作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是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群体,他们考虑的问题更趋复杂,这类问题应当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要让学生思考到底怎样去认识这段历史,得出的结论才更加科学一些,合符实际一些,作为授课者,应告诉学生思考的方法,思考的依据,同时,也要向学生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思想方法和观点。
  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时,不应回避历史的难题。所谓历史难题,就是历史实际与历史定论相矛盾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教师不应采取“绕道而行”的办法,不去分析这类问题,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教学态式,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需要有點“攻关”的精神。应就史论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认为,这类问题既属于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涉及思想观念及认识方法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这上面做文章,更何况,大学课堂内容的设置本身就是一个学术活动讲堂,通过这个讲堂,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把思想搞活,教学应该本着这一原则,对传统结论进行再研究,从史实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形态出发,根据国情与史实出发进行分析,按“辩证法要求从发展中去全面研究某个社会现象”,①切实地找出具体原因与合符实际的结论,这才更能具有说服力。从国情与史实出发,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也是正确的认识历史,研究历史的基本要求。若不能用“辩证哲学推翻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②是不能解决真实的历史问题的。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清这一点,而且要结合具体问题和史实来讲,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认识能力,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改进学习方法大有好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拿出看法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持异议,只要这种异议有理有据,即使在观点上不赞同,也要真诚地加以鼓励。   二
  为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引导学生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去理性认识、积极思考各类问题。二十世纪初,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引入我国史学研究领域,使我国的传统史学由潜科学发展成为真正科学的历史学。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阐明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作指导“次第的去作历史研究”,接此而来的是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等人先后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为构建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历史的科学研究创立了宏观导向的基本形式与原则。此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用历史唯物主义课取代史学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成为历史研究的导向性理论和主要的分析方法,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认识路径都经阶级斗争一条线,从理论表述上把宏阔的历史变成了一部阶级斗争史和政治史,使历史认识的主题内容范围缩小。历史的内容十分丰富、博大,仅用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是无法概括其全局的,故在许多具体历史问题的结论上,往往出现违背历史实际的认识结论和教条主义的提法。这个体系一直被继承下来,时至今日,史学界不仅没有注意克服这些教条主义的东西,反而继续在发扬光大,继续给历史做出许多不合理的结论仍然在我们的教材中和讲台上占着主导的地位。
  在《史学概论》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辩证的认识方法,修正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在如何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的,辩证的思考这些问题,培养他们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能力、学习行为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自身更要不断地针对所教课程及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提出新的、需要探索的问题,并以此来感染、带动学生思考,使他们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吸纳教条主义的说教,而是经常处于积极分析、思考之中。
  三
  把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还不是终极目的,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正确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不爱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肯踏实地读几本马列的书,就是专业理论书也不愿意读,把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放在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方面,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具体的操作能力是一个难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是我们教学实践的一个严肃并具有社会意义的任务。为此,教师自己先要把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实践落实在行动上。做好此事,要坚持两个实践原则。第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论于教学实践中分析、解释历史问题,不依赖现成结论;第二要对所解释的问题所做出的结论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决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必须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问题看法的方法论,这样,才能学会从历史时代的高度看问题,对许多历史现象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史学概论》这门学科涉及的思想、理论问题较广,许多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有过评论,在课堂上若不加思考的信手拈来用于教学,虽然可省去自己很多事,但也未必能完全正确地对一种思想观点做出合符客观实际的结论。而且,有些问题在不同的场合,马克思、恩格斯表述的方式也不同,如果自己不从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现实加以辩证思考,就不会得出忠于史实的结论。所以,在讲课中不能简单地取决于某一结论定性了事,要告知学生“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他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③才能做出结论,这类案例分析多了,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也会在学习中逐步得到提高。另外,对某一思想观点的认识要想具有说服力,须从特定历史时段的角度,“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产生和消失等方面去考察”,④实事求是分析,寻求合理的结论。教学中越是实事求是地讲,客观的分析,就越有说服力;就越使人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正确性。
  四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注意对概念的讲解要完整、清晰、明确,在讲解中培养学生精确地归纳能力,牢固掌握自己归纳的知识,切忌囫囵吞枣。《史学概论》这门学科,概念很多,而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有联系,从字面上看概念,似乎不难懂,但考查一下内容,却发现学生们并未明白。诸如历史、历史学、历史认识的有限性、历史认识的无限性、后现代主义史学、机械唯物主义、潜科学、人本主义历史观等等。由于一些相邻学科基础理论没有学好,或根本不去接触,就存在着概念不清,原由不明的现象。如“历史”一词,中外学者都对其做了解释,希罗多德说“历史是故事的搜求”,梅尔说“历史是许多单个的无序的事实的记录”。中国学者说是“国家大事之记载”,“事之变迁沿革之记录”。但仔细斟酌,这些解释并不完整。如果我们从历史一词的历史演变与人的社会实践方面进行综合解释,学生也就容易搞清“历史”一词的精确内涵,也容易记。总之,概念分析明确,知识掌握就精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更有底数。
  《史学概论》与其它人文科学学科、社会科学学科、自然科学學科、边缘学科的知识有紧密的联系。在讲课时,必须启发学生放开知识与思维的视野,看得长远些、广阔些。《史学概论》每讲一个概念、一种方法、一种理论,既反映学科自身的特点,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它是我们构建综合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要搞清楚一个具体问题,要钻得进去,弄明白它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又要跳得出来。这是一种认识规律,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去进一步认识个别。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去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为把《史学概论》这门课学好,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多学习经典作家的著作。马、恩、列、斯的著作,毛泽东的著作,中国古代、近代政论家的著作,这些著作都较系统地阐述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助益很多。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⑤也就是在实践中辩证的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做出合符实际的结论。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为案例。资产阶级从其产生到巩固其政治统治,快速发展经济,提高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都是经几百年的变化才形成的,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以往,一言以蔽之曰“反革命两手”。对其不进行辩证分析,不看事物发展的双重性,把历史结论简单化。同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其发展史上也存在许多问题及实践经验需要进行重新分析、研究、评价和科学总结。这样辩证的去认识历史问题才能合符历史的客观实在性,并以显示历史科学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案例,从发展的、矛盾的、复杂的、联系的统一体的角度进行辨证分析,正确认识,才能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总之,通过《史学概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二巻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624P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13P
  [3]列宁选集  第四巻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453P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420P
  [5]列宁选集  第二巻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109P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校园动态文化和静态文化建设,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软性、和硬性教育载体,通过建设绿色网络通道、开发素质教育课程、校内校外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显性及隐性载体建设,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立志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校园文化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也提到高校改革的日程
期刊
【摘要】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提升,某些高职院校也学习和借鉴了国外院校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实践环节的训练,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因而,在校企合作方面、实践教学等方面都要给于一定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研究  一、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
期刊
【摘要】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依据,文章从砌体结构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以往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注重整体性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重视教师自身学习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砌体结构;土木工程;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2010年6
期刊
【摘要】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八本论在官场、士林、商界,乃至于三教九流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样也对高校廉政法治教育有着启迪作用。高校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公文观、亲情观、养生观、修养观、持家观、从政观和治学观,科学地吸取曾国藩“八本”论中合理成分,扬弃封建糟粕,切实推进当今廉
期刊
【摘要】绩效考核作为教学团队改善以及发展的依据,是检验商科独立学院教学团队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的进行商科独立学院教学团队绩效考核是团队建设中的难题。本文从我国商科独立学院教学团队目前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提升我国商科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商科独立学院;教学团队;绩效考核  一、绪言  商科独立学院教学团队的绩效考核作为考核工作业绩的一
期刊
【摘要】分析化学实验室是化工学院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技能培养实验室,将此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教学和管理模式,既能调动学生实验兴趣的,使学生能主动的,自愿的参加开放性实验,又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场地的利用效率,对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好处。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室;开放性;教学和管理  一、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  随着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基本技能日益重视和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虽
期刊
【摘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语言复杂性做了研究,如二语习得与语言复杂性(complexity)、准确性(accuracy)和流利性(fluency)(CAF)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复杂性,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复杂性,进而了解语言复杂性有哪些特点和体现的方式,接着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语法隐喻,词汇密度。然后通过举例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名词化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语言复杂性进行阐
期刊
【摘要】作为会计学原理中学习出发点之一:会计恒等式,对它的理解程度可以帮助学习者整体上把握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论文从会计等式及复式记账历史资料的阐述,帮助理解会计恒等式归纳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会计恒等式进行演绎推导了了其他等式关系。会计等式反映出每一笔经济业务数据的变化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经济业务对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直观反映经济业务与财务报表的关联,以及财务报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多媒体实验课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来提高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课件在平时教学中合理运用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可以弥补实验仪器短缺、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复习的不便等实验教学的不足,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让实验教学变的更灵活、更丰富,进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件;实验教学;物理  实验本应该以实验仪器为主要对象而进行的
期刊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之一,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和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对比,加强大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知识的应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益处。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日益发展,吸收西方先进科技知识、传播我国文化的使命对大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