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白血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报道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白血病病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转化为白血病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染色体核型正常,年龄均较大,均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疗效及预后差.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白血病与细胞遗传学关系不明显,与应用免疫抑制剂无关,与患者年龄有关,预后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以低剂量硼替佐米一周一次为基础的VCT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初治、2例复发的70岁以上老年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0.7 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第1、8、15天;环磷酰胺400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地塞米松15~20mg/d,静脉注射,第1天至第4天、第9天至第12天;沙利度胺50~100mg/d,口服,第1天至第21天;4~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并分析预后.方法 收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PP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检查、组织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PPL为少见病,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肺癌,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气短、发热,影像学检查肺部可见结节肿块影,可伴支气管充气征,纤维支气管镜下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PPL需要通过手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获取化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习;生活  中
目的 探讨1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M)后发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该患者不同时间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SPB确诊后2年内治疗有效,病情稳定;2年后进展为MM;1年后发生DLBCL,对化疗耐药.结论 SPB在治疗过程中部分可转化为MM,但也可发生其他肿瘤.因此,在病变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活组织检查
以9个印度南瓜品种为试材,测定其果实营养成分(氨基酸、总糖、还原糖、水分、灰分)和8种矿质元素(Ca、Cu、Fe、K、Mg、Mn、Na、Zn),并进行方差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含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动态水平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NHL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LDH、β2-MG动态水平,并随访1年以上,判断血清LDH、β2-MG与临床分期、分组及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 血清LDH、β2-MG水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中位值:LDH分别为567.9、238.5 U/L,β2-MG分别为4.
1 临床资料rn患者77岁,因“全子宫切除术后23年,发现阴道内肿物脱出10年”入院,患者于26年前绝经,于23年前因多发性子宫肌瘤于当地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无阴道异常排液及
目的 探讨成年人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进一步提高对成年人骨LCH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成年骨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多发骨破坏患者经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成年人骨LCH,排除转移癌及骨髓瘤,分型为单系统多部位,需要全身治疗.结论 成年人骨LCH罕见,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需病理证实,确诊后要进行病情评估及分型,再进行个体化治疗。
目的 探讨特殊白血病变异异常高表达CD7伴浆细胞增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的诊断.方法 报道1例变异异常高表达CD7伴浆细胞增多M2的诊断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诊断特殊少见白血病需结合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学技术及相关生物化学检查数据等方可得出较为准确结果.结论 变异异常高表达CD7伴浆细胞增多M2在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术方面均有其特殊之处。
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的自身影响力,是指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正确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的能力.文章提出通过提高、提升班主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