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语言思维的重要形式.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运用合理的课堂提问可以起到启发学生物理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还大多局限于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提问,停留在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提问形式中,使课堂提问在物理课堂中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必须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对课堂提问的重视,从问题的设计、提问、反馈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和创新,逐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一、优化问题设计,实现以点带面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堂教学要将问题作为串联课堂教学的纽带,以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整体把握,提问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物理基础知识,而是要立足具体的教学目标,突出体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代表性和可延伸性,以便教师在单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体现素质教育提出的全面性、全体性的要求,不能只是针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的学生设计问题,而是综合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每个学生的回答予以尊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提问中得到收获.
例如,在讲“加速度”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要求学生辨析并举例的问题:速度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变吗?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吗?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吗?这几个问题主要集中了学生理解上容易混淆的易错点,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加速度这个概念.
二、优化提问形式,丰富感官体验
课堂提问本是实现教师与学生语言、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课堂提问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提问形式的话,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的一种打击,情感交流和教学相长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在保证问题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还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明白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提问对象时该“如何问”、“怎样问”.比如,在新课导入或引导学生从知识低层次向高层次要求的转变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主,教师可以选择激发兴趣式的提问形式;在处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时,要注重将抽象知识转变为具体问题,教师可以选择教学情境式的提问形式.
例如,在讲“圆周运动”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匀速运动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匀速圆周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呢?在思考和交流后,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固然没变,速度的方向却是不断变化的.通过这样递进式的提问方式,引起了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在回顾和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
三、优化信息反馈,促进教学相长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将设计好的问题提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还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情感特点的过程,信息的反馈和问题的提出同样重要.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的评价重心从结果转向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建立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回答,教师要予以鼓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自己所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更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后,为了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提问:按照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张纸和一个足球同时从高处落下,应该是同时落地,但为什么足球落地的时间要少得多呢?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因为纸张受到的空气阻力太大了,不能算作自由落体运动.教师继续提问:这么说足球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了?学生这才意识到,自由落体运动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而已,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之,要想让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合理的方式提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和记忆,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优化问题设计,实现以点带面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堂教学要将问题作为串联课堂教学的纽带,以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整体把握,提问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物理基础知识,而是要立足具体的教学目标,突出体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代表性和可延伸性,以便教师在单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体现素质教育提出的全面性、全体性的要求,不能只是针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的学生设计问题,而是综合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每个学生的回答予以尊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提问中得到收获.
例如,在讲“加速度”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要求学生辨析并举例的问题:速度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变吗?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吗?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吗?这几个问题主要集中了学生理解上容易混淆的易错点,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加速度这个概念.
二、优化提问形式,丰富感官体验
课堂提问本是实现教师与学生语言、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课堂提问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提问形式的话,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的一种打击,情感交流和教学相长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在保证问题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还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明白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提问对象时该“如何问”、“怎样问”.比如,在新课导入或引导学生从知识低层次向高层次要求的转变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主,教师可以选择激发兴趣式的提问形式;在处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时,要注重将抽象知识转变为具体问题,教师可以选择教学情境式的提问形式.
例如,在讲“圆周运动”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匀速运动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匀速圆周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呢?在思考和交流后,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固然没变,速度的方向却是不断变化的.通过这样递进式的提问方式,引起了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在回顾和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
三、优化信息反馈,促进教学相长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将设计好的问题提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还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情感特点的过程,信息的反馈和问题的提出同样重要.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的评价重心从结果转向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建立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回答,教师要予以鼓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自己所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更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后,为了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提问:按照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张纸和一个足球同时从高处落下,应该是同时落地,但为什么足球落地的时间要少得多呢?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因为纸张受到的空气阻力太大了,不能算作自由落体运动.教师继续提问:这么说足球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了?学生这才意识到,自由落体运动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而已,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之,要想让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合理的方式提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和记忆,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