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理论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管理难题之一。因为,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使管理工作务必以“项目特点”为中心展开,所以,其管理的组织模式层出不穷,其管理方法、控制措施多种多样,但是,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本文涉及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要点。
首先,我们要从“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开始。传统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这是一种“专制”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概念不加思索的搬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必然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的不信任和不团结,甚至造成对管理措施的抵触情绪,那么,不论多好的管理主张或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失败收场。那么,“管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什么?管理是“负责的自治”组织机构对企业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利。故我们所探讨的项目部成本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对项目部实施“专制”管理,而是研究以项目部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如何推动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将围绕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枣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部的间接费,同时结合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展开讨论。
一、企业内部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部分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管理方法陈旧,很难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秋后算帐的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项目经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料。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工程实施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枣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各职能部门围绕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部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在对项目部实行量化管理的同时,职能部门不能丧失服务的职能,包括对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对外协调、经营工作的支持等,为项目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保障体系及工作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过程中对项目部进行的量化考核、评分的累积,至工程完工,则完成了对各项目的量化考核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评定,提交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对项目部是否实现各项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考核和经济兑现的依据。这样,各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对项目部垂直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勾通联系。
二、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该工作完成后,与成本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就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自觉地制定了符合建筑产品“单件性”特点的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检查措施、考核制度,达到了管理“自治”的目的。对于因特殊情况或中、小型施工企业,无法采用内部招标的,也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讨论制度。
1、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和优点如下: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充分调动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些企業对项目部任务的分配,采取指定式或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方式进行,二种分配机制均存在很多弊端。
按照指定式分配任务的方式,由于企业对外: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内: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内部分配工程任务的管理方式,不论项目部管理水平高低,均可分配到工程项目,这种分配任务的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下达任务的“专制”化方式,久而久之,企业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企业内项目部会出现对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作风,丧失自主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目标成本的确定难以真正体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最终将承担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低,而丧失整个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的风险。
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也有弊端。现代企业如同斜坡拉球,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两种力量,向上牵引的力是市场的开拓能力,球下方的支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若一味强调牵引力,而忽视了支点的作用,球将下滑,严重时甚至丧失整个市场。如果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分配工作任务,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内部只重视市场经营忽略内部管理的风气,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以包代管”,其后果是公司承揽的任务多,工程干砸的也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一笔糊涂帐。这样会导致企业将不正常市场竞争手段视为主要手段并以此代替内部管理目标,最终将在市场上因为失去信誉而丧失竞争能力。而我们的建筑市场中,这种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现有的施工企业将因为重视目前利益而丧失长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项目部没有任务而息工,另一些项目部因任务偏多而分包给外单位,企业额外增加了息工人员的工资或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项目部在息工期间还要开支间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施工企业急需要改革内部管理,在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搞好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项目部对外自行承揽的项目,必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项目部拥有优先权承揽该工程的施工,但必须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内部竞争后,挖掘合理成本管理目标潜力后,在同等合理条件下方可确定优先权的使用。如果,遇到工程技术要求难度大、成本管理风险大的项目,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项目部管理班子,保证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2、测算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具体如下:
预算直接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造价组成、按照制造成本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对于预算造价中的其它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含劳动保险费、定额编制费、费)等,不包括在预算直接成本内,作为工程完工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的指标。
预算直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在进行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的测算时,是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工程量与分项工程量人工工资单价的乘积核定,实行平米包干;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根据不同类型工程核定平米包干指标;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包干基数,按每年承担工程规模大小核定。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对于用量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周转材料支出计划成本,根据周转材料使用计划量、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进行计算。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重要的参考因数还有企业已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收集、总结工作非常重要,其成果是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秘密。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难度最大的是动态测算工作,其工作内容函盖工期成本测算、质量成本测算、风险因数测算。对于成本管理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风险测算,寻找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
按预算直接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及历史数据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充分考虑动态成本管理因数后确定制造成本包干价。
三、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個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资金回收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动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奖惩兑现的办法、时间、兑现的额度。其中实现成本目标是项目部奖惩兑现的前提,未实现成本目标的节约,则不予以项目部的奖励兑现;其它各项目标按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比重,由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进行单项考核评分,按单项目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使项目部的奖金与综合评分值挂勾,实现质量与成本管理并重,且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的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部根据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使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承担相应的指标,并与奖罚挂钩。同时项目部应成立由核算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技术员等共同参与的成本核算小组,接受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成本核算组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经济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分解、实施、监督、考核以及对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项目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监控下有效进行。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各项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由此发生的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带来的返修,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将加大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对项目部考核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简单化,又必须直接与业绩挂钩,不能参杂业绩以外的任何因数。
四、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建立企业成本数据库,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为对外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进而对项目的赢亏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赢亏点,指导今后的项目管理,考核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弄清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只有推进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成本分析、效益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地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成本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对项目经理则在工程任务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的规则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理念上,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下,谁能调动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谁就能取得成功,只有成功的管理才能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只有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之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理论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管理难题之一。因为,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使管理工作务必以“项目特点”为中心展开,所以,其管理的组织模式层出不穷,其管理方法、控制措施多种多样,但是,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本文涉及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要点。
首先,我们要从“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开始。传统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这是一种“专制”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概念不加思索的搬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必然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的不信任和不团结,甚至造成对管理措施的抵触情绪,那么,不论多好的管理主张或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失败收场。那么,“管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什么?管理是“负责的自治”组织机构对企业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利。故我们所探讨的项目部成本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对项目部实施“专制”管理,而是研究以项目部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如何推动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将围绕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枣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部的间接费,同时结合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展开讨论。
一、企业内部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部分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管理方法陈旧,很难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秋后算帐的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项目经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料。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工程实施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枣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各职能部门围绕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部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在对项目部实行量化管理的同时,职能部门不能丧失服务的职能,包括对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对外协调、经营工作的支持等,为项目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保障体系及工作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过程中对项目部进行的量化考核、评分的累积,至工程完工,则完成了对各项目的量化考核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评定,提交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对项目部是否实现各项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考核和经济兑现的依据。这样,各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对项目部垂直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勾通联系。
二、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该工作完成后,与成本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就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自觉地制定了符合建筑产品“单件性”特点的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检查措施、考核制度,达到了管理“自治”的目的。对于因特殊情况或中、小型施工企业,无法采用内部招标的,也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讨论制度。
1、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和优点如下: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充分调动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些企業对项目部任务的分配,采取指定式或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方式进行,二种分配机制均存在很多弊端。
按照指定式分配任务的方式,由于企业对外: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内: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内部分配工程任务的管理方式,不论项目部管理水平高低,均可分配到工程项目,这种分配任务的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下达任务的“专制”化方式,久而久之,企业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企业内项目部会出现对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作风,丧失自主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目标成本的确定难以真正体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最终将承担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低,而丧失整个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的风险。
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也有弊端。现代企业如同斜坡拉球,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两种力量,向上牵引的力是市场的开拓能力,球下方的支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若一味强调牵引力,而忽视了支点的作用,球将下滑,严重时甚至丧失整个市场。如果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分配工作任务,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内部只重视市场经营忽略内部管理的风气,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以包代管”,其后果是公司承揽的任务多,工程干砸的也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一笔糊涂帐。这样会导致企业将不正常市场竞争手段视为主要手段并以此代替内部管理目标,最终将在市场上因为失去信誉而丧失竞争能力。而我们的建筑市场中,这种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现有的施工企业将因为重视目前利益而丧失长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项目部没有任务而息工,另一些项目部因任务偏多而分包给外单位,企业额外增加了息工人员的工资或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项目部在息工期间还要开支间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施工企业急需要改革内部管理,在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搞好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项目部对外自行承揽的项目,必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项目部拥有优先权承揽该工程的施工,但必须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内部竞争后,挖掘合理成本管理目标潜力后,在同等合理条件下方可确定优先权的使用。如果,遇到工程技术要求难度大、成本管理风险大的项目,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项目部管理班子,保证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2、测算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具体如下:
预算直接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造价组成、按照制造成本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对于预算造价中的其它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含劳动保险费、定额编制费、费)等,不包括在预算直接成本内,作为工程完工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的指标。
预算直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在进行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的测算时,是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工程量与分项工程量人工工资单价的乘积核定,实行平米包干;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根据不同类型工程核定平米包干指标;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包干基数,按每年承担工程规模大小核定。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对于用量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周转材料支出计划成本,根据周转材料使用计划量、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进行计算。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重要的参考因数还有企业已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收集、总结工作非常重要,其成果是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秘密。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难度最大的是动态测算工作,其工作内容函盖工期成本测算、质量成本测算、风险因数测算。对于成本管理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风险测算,寻找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
按预算直接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及历史数据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充分考虑动态成本管理因数后确定制造成本包干价。
三、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個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资金回收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动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奖惩兑现的办法、时间、兑现的额度。其中实现成本目标是项目部奖惩兑现的前提,未实现成本目标的节约,则不予以项目部的奖励兑现;其它各项目标按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比重,由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进行单项考核评分,按单项目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使项目部的奖金与综合评分值挂勾,实现质量与成本管理并重,且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的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部根据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使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承担相应的指标,并与奖罚挂钩。同时项目部应成立由核算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技术员等共同参与的成本核算小组,接受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成本核算组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经济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分解、实施、监督、考核以及对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项目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监控下有效进行。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各项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由此发生的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带来的返修,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将加大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对项目部考核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简单化,又必须直接与业绩挂钩,不能参杂业绩以外的任何因数。
四、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建立企业成本数据库,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为对外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进而对项目的赢亏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赢亏点,指导今后的项目管理,考核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弄清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只有推进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成本分析、效益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地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成本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对项目经理则在工程任务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的规则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理念上,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下,谁能调动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谁就能取得成功,只有成功的管理才能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只有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之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