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日,20国元首和特邀的其他国家以及部分国际组织代表在伦敦会面,针对刺激经济、改革金融系统和货币体系、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组织作用、反对保护主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磋商与对话。日前,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简称世贸司)副司长柴小林,就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多哈回合谈判以及中国在世贸组织成员国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明显的抬头倾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担忧,您如何看待贸易保护主义这个问题?
柴小林: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出台了各种救急措施,刺激本国经济,扩大就业。这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兼顾对内促进与对外开放的平衡。根据WTO和世界银行的监督报告,其中有些措施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如不及时遏制,可能会引发各国竞相提高保护水平,其结果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影响多边贸易体制的健康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在全球经济危机之时,只有同舟共济,开放合作,保持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畅通,才能克服危机影响,才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始终支持对外开放与自由贸易,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不搞贸易保护主义,这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越是在经济遇到困难的关头,中国越需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中国是负责任的WTO成员,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沟通,协调来化解各种贸易摩擦。在伦敦G20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诺一年之内不针对投资和贸易设置新的壁垒,并将促进贸易融资,采取便利贸易的措施,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负责任的一员在稳定经济、促进贸易方面的诚意。
记者:为什么说中国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您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柴小林: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恪守承诺,大幅削减关税,目前的平均关税水平已降至9.8%,其中工业品关税8.9%,农产品关税15.2%,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成员。在服务领域,中国已经开放了100个部门,基本达到了发达成员的开放水平。中国还取消了进口非关税措施以及对外贸易经营审批制,对贸易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仅2008年一年,中国就从其他国家进口了1万多亿美元的商品,吸收了近千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有力地促进了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今年中国将继续扩大进口,积极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海外采购设备、商品和技术。
中国以自身的开放和发展,为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尽管中国经济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仍坚定保持开放,遵守WTO规则,支持自由贸易。我们也希望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贸易与投资的开放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早日复苏。
记者:有人在此次危机中对多边贸易体制提出质疑,认为不能有效地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您怎么看?
柴小林:一直以来都有质疑多边贸易体制的声音,此次危机爆发后更是如此,但如果我们客观理性地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经济危机恰恰凸显了多边贸易体制的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
多边贸易体制之所以诞生,正是因为各国汲取了大萧条乃至二战期间国际贸易合作失败的教训,是各国寻求避免再度陷入类似危机的产物,也是人类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作出的成功尝试。60多年来,以GATT/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世界名义关税平均水平从40%下降到4%,货物贸易额增加了18倍。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蔓延,并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和可能的“贸易战”成为人们的普遍担忧,能否有效遏制保护主义成为应对并克服危机的关键性条件。在这种情况下,WTO再一次承载起各国的期望,坚定地维护市场开放,通过启动“特殊监督机制”、定期发布报告来监督各国采取的救市不得逾越WTO原则的“红线”,对遏制保护主义起到了预警和监督的重要作用。
记者:我们注意到,多哈回合谈判再次成为了备受瞩目的问题,但自从去年7月日内瓦小型部长级会议失利以来,谈判似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您对谈判未来的走向怎么看?
柴小林:多哈回合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完善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持续8年之久的谈判迟迟难以达成协议。此次金融危机客观上压缩了各国在进一步开放市场上的灵活性空间,但同时也使各国意识到早日完成多哈回合谈判,为全球经济复苏树立信心的重要性。因此,伦敦G20峰会宣言表示,各方将“致力于就多哈发展议程达成一个具有雄心水平和平衡的协议”,“为达成这一目标,承诺将维护议程已取得的进展”。这一宣言就推动多哈谈判发出了积极信号,而且肯定了谈判已取得的进展,为下一阶段谈判注入了政治动力。
应该说,多哈回合谈判在去年7月已经接近成功,现在的困难增加了,但达成协议的动力也增加了,我们始终对多哈回合的前景充满信心。现在最重要的是,成员特别是主要成员真正落实伦敦峰会宣言的精神,尽快回到谈判桌前,恪守多哈授权,锁定迄今已经取得的共识和成果,避免增加新的议题,特别要避免重开谈判,只有这样,才可能克服困难、推动谈判早日取得突破。
记者:美国新任贸易代表柯克在不同场合表示,美国对多哈谈判的现状不满,认为对美国是不平衡的,要重新评估来确定美国的立场。美国的这一态度是否会影响到多哈谈判的进程?
柴小林:尽快完成多哈谈判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这一点已是各方共识,也反映在伦敦G20峰会的宣言中。多哈谈判进行了7年多,通过150多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许多宝贵的成果,其中也包括美国谈判团队的心血,各方应该倍加珍惜。如谈判成功,各国货物与服务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世界经济每年带来至少1500亿美元的收益。美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将会从中获益颇丰。仅以非农与农业谈判为例,按目前谈判成果,发展中成员的工业品关税降幅将达60%,很多国家的农业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都会得到有效控制,这对于美国而言都是巨大而且明确的收益。
美国新政府或许需要时间对多哈回合谈判进行评估,然而,在金融危机的紧急形势下,在多哈谈判上的任何拖延都会损害大家共同应对危机的努力。我们希望美国采取现实态度,不要抬高要价,否则将会把谈判带进死胡同,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我们敦促美国能够尽快回到谈判桌前,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方一道坚持多哈授权,锁定已有成果,早日完成谈判。
记者: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了什么作用?
柴小林:加入WTO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日益看重我国并广泛希望加强同我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我国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方向发展。我国始终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多哈回合谈判,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谈判早日结束。特别是在2008年7月WTO小型部长会议中,我国首次作为“七方”(美、欧、日、澳、巴西、印度、中国)成员,进入谈判核心圈,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坚持发展目标的原则,多次力促各方弥合分歧,使谈判峰回路转。中国参与谈判的积极态度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受到WTO成员的好评。外国媒体称,中国坐在谈判桌的主要位置,改变了多边贸易谈判的力量对比,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实现了角色的根本性转变。
我们将继续保持积极和深度参与的姿态,与其他成员一道共同努力,推动多哈谈判早日成功,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记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明显的抬头倾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担忧,您如何看待贸易保护主义这个问题?
柴小林: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出台了各种救急措施,刺激本国经济,扩大就业。这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兼顾对内促进与对外开放的平衡。根据WTO和世界银行的监督报告,其中有些措施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如不及时遏制,可能会引发各国竞相提高保护水平,其结果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影响多边贸易体制的健康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在全球经济危机之时,只有同舟共济,开放合作,保持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畅通,才能克服危机影响,才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始终支持对外开放与自由贸易,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不搞贸易保护主义,这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越是在经济遇到困难的关头,中国越需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中国是负责任的WTO成员,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沟通,协调来化解各种贸易摩擦。在伦敦G20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诺一年之内不针对投资和贸易设置新的壁垒,并将促进贸易融资,采取便利贸易的措施,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负责任的一员在稳定经济、促进贸易方面的诚意。
记者:为什么说中国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您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柴小林: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恪守承诺,大幅削减关税,目前的平均关税水平已降至9.8%,其中工业品关税8.9%,农产品关税15.2%,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成员。在服务领域,中国已经开放了100个部门,基本达到了发达成员的开放水平。中国还取消了进口非关税措施以及对外贸易经营审批制,对贸易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仅2008年一年,中国就从其他国家进口了1万多亿美元的商品,吸收了近千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有力地促进了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今年中国将继续扩大进口,积极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海外采购设备、商品和技术。
中国以自身的开放和发展,为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尽管中国经济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仍坚定保持开放,遵守WTO规则,支持自由贸易。我们也希望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贸易与投资的开放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早日复苏。
记者:有人在此次危机中对多边贸易体制提出质疑,认为不能有效地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您怎么看?
柴小林:一直以来都有质疑多边贸易体制的声音,此次危机爆发后更是如此,但如果我们客观理性地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经济危机恰恰凸显了多边贸易体制的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
多边贸易体制之所以诞生,正是因为各国汲取了大萧条乃至二战期间国际贸易合作失败的教训,是各国寻求避免再度陷入类似危机的产物,也是人类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作出的成功尝试。60多年来,以GATT/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世界名义关税平均水平从40%下降到4%,货物贸易额增加了18倍。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蔓延,并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和可能的“贸易战”成为人们的普遍担忧,能否有效遏制保护主义成为应对并克服危机的关键性条件。在这种情况下,WTO再一次承载起各国的期望,坚定地维护市场开放,通过启动“特殊监督机制”、定期发布报告来监督各国采取的救市不得逾越WTO原则的“红线”,对遏制保护主义起到了预警和监督的重要作用。
记者:我们注意到,多哈回合谈判再次成为了备受瞩目的问题,但自从去年7月日内瓦小型部长级会议失利以来,谈判似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您对谈判未来的走向怎么看?
柴小林:多哈回合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完善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持续8年之久的谈判迟迟难以达成协议。此次金融危机客观上压缩了各国在进一步开放市场上的灵活性空间,但同时也使各国意识到早日完成多哈回合谈判,为全球经济复苏树立信心的重要性。因此,伦敦G20峰会宣言表示,各方将“致力于就多哈发展议程达成一个具有雄心水平和平衡的协议”,“为达成这一目标,承诺将维护议程已取得的进展”。这一宣言就推动多哈谈判发出了积极信号,而且肯定了谈判已取得的进展,为下一阶段谈判注入了政治动力。
应该说,多哈回合谈判在去年7月已经接近成功,现在的困难增加了,但达成协议的动力也增加了,我们始终对多哈回合的前景充满信心。现在最重要的是,成员特别是主要成员真正落实伦敦峰会宣言的精神,尽快回到谈判桌前,恪守多哈授权,锁定迄今已经取得的共识和成果,避免增加新的议题,特别要避免重开谈判,只有这样,才可能克服困难、推动谈判早日取得突破。
记者:美国新任贸易代表柯克在不同场合表示,美国对多哈谈判的现状不满,认为对美国是不平衡的,要重新评估来确定美国的立场。美国的这一态度是否会影响到多哈谈判的进程?
柴小林:尽快完成多哈谈判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这一点已是各方共识,也反映在伦敦G20峰会的宣言中。多哈谈判进行了7年多,通过150多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许多宝贵的成果,其中也包括美国谈判团队的心血,各方应该倍加珍惜。如谈判成功,各国货物与服务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世界经济每年带来至少1500亿美元的收益。美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将会从中获益颇丰。仅以非农与农业谈判为例,按目前谈判成果,发展中成员的工业品关税降幅将达60%,很多国家的农业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都会得到有效控制,这对于美国而言都是巨大而且明确的收益。
美国新政府或许需要时间对多哈回合谈判进行评估,然而,在金融危机的紧急形势下,在多哈谈判上的任何拖延都会损害大家共同应对危机的努力。我们希望美国采取现实态度,不要抬高要价,否则将会把谈判带进死胡同,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我们敦促美国能够尽快回到谈判桌前,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方一道坚持多哈授权,锁定已有成果,早日完成谈判。
记者: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了什么作用?
柴小林:加入WTO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日益看重我国并广泛希望加强同我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我国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方向发展。我国始终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多哈回合谈判,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谈判早日结束。特别是在2008年7月WTO小型部长会议中,我国首次作为“七方”(美、欧、日、澳、巴西、印度、中国)成员,进入谈判核心圈,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坚持发展目标的原则,多次力促各方弥合分歧,使谈判峰回路转。中国参与谈判的积极态度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受到WTO成员的好评。外国媒体称,中国坐在谈判桌的主要位置,改变了多边贸易谈判的力量对比,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实现了角色的根本性转变。
我们将继续保持积极和深度参与的姿态,与其他成员一道共同努力,推动多哈谈判早日成功,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