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门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笔者近来有机会对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现就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没有专任教师,缺少教研活动
我区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后,农村学校学生数量明显增加,教师人数有限,教学人员比较紧张。《品德与社会》课基本上由语数老师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大,大多是以教师工作量的大小、课时负担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这种搭配方式造成《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因此,兼任《品德與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没有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对《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知之甚少,可以说农村学校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研还是一片空白。
2.教学方法严重滞后,教学过程脱离生活
目前我区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未来出版社实验教材,本教材的特点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儿童的生活实际,选择既典型又真实的生活事例,并通过大量的照片和情景对话还原儿童的社会生活,让儿童在现实或仿真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实验、辨析和感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证,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由于没有系统的研读课标及教材,大部分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搞不清楚。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许多适用于《品德与社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辨析法、 实践调查法”等一般都很少使用。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的看图说话,只注意逐字逐句的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图一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故事课,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学中没有学生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没有让学生获得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把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情景对话”、“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也没有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发展,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情、实践性融为一体。
3.对教材理解不深,教学目标设定不明
由于没有专任教师,缺少教研活动,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加之对新的课程标准学习、钻研不够,教学中不能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只是凭自己的感觉、依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盲目的进行备课、上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细化程度不够,对一节课中哪些是学生该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该理解的、哪些是学生该知道的,在自己思想意识上、在备课中没有很好地进行区分,在课堂教学中更没有进行很好地体现,从而导致部分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这不仅不能给学生学习带来积极的帮助,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4.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
对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既不考虑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不看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解决了哪些问题;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考试试卷。有的中心小学甚至对全辖区同年级学生考试的分数从高低进行排队,以名次定奖惩,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样,教师就不会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整体落实。而是偏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于是就出现了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其他课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死记硬背的现象。
上述几种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上述现状的对策
为了改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1.稳定《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队伍,没有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也要相对稳定,不能今天兼教思品,明天又兼教科学。
2.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对农村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加强培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系统地、整体地把握教材体系,也可以尽量让教师走出校门,多给他们一些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可以以中心校为中心组织专业培训,请有经验的教师送教上门,加强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教法的学习与理解。
3.建立建全教研机构,大力开展教研活动。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的优势,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可以以乡镇中心小学牵头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以农村小学为单位,指定兼职教师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作为自己教研的主攻方向,在学习交流上给予方便。
4.要改革《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估机制,要考试与考评相结合,既对学生的考试给予评分,更要对学生平时的道德行为给予评分,要求学生言行一致,尽可能的采用等级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业评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程管理,也要把教师的教研工作纳入考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现状,把新一轮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门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笔者近来有机会对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现就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没有专任教师,缺少教研活动
我区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后,农村学校学生数量明显增加,教师人数有限,教学人员比较紧张。《品德与社会》课基本上由语数老师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大,大多是以教师工作量的大小、课时负担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这种搭配方式造成《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因此,兼任《品德與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没有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对《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知之甚少,可以说农村学校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研还是一片空白。
2.教学方法严重滞后,教学过程脱离生活
目前我区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未来出版社实验教材,本教材的特点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儿童的生活实际,选择既典型又真实的生活事例,并通过大量的照片和情景对话还原儿童的社会生活,让儿童在现实或仿真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实验、辨析和感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证,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由于没有系统的研读课标及教材,大部分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搞不清楚。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许多适用于《品德与社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辨析法、 实践调查法”等一般都很少使用。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的看图说话,只注意逐字逐句的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图一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故事课,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学中没有学生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没有让学生获得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把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情景对话”、“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也没有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发展,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情、实践性融为一体。
3.对教材理解不深,教学目标设定不明
由于没有专任教师,缺少教研活动,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加之对新的课程标准学习、钻研不够,教学中不能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只是凭自己的感觉、依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盲目的进行备课、上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细化程度不够,对一节课中哪些是学生该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该理解的、哪些是学生该知道的,在自己思想意识上、在备课中没有很好地进行区分,在课堂教学中更没有进行很好地体现,从而导致部分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这不仅不能给学生学习带来积极的帮助,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4.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
对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既不考虑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不看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解决了哪些问题;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考试试卷。有的中心小学甚至对全辖区同年级学生考试的分数从高低进行排队,以名次定奖惩,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样,教师就不会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整体落实。而是偏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于是就出现了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其他课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死记硬背的现象。
上述几种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上述现状的对策
为了改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1.稳定《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队伍,没有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也要相对稳定,不能今天兼教思品,明天又兼教科学。
2.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对农村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加强培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系统地、整体地把握教材体系,也可以尽量让教师走出校门,多给他们一些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可以以中心校为中心组织专业培训,请有经验的教师送教上门,加强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教法的学习与理解。
3.建立建全教研机构,大力开展教研活动。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的优势,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可以以乡镇中心小学牵头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以农村小学为单位,指定兼职教师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作为自己教研的主攻方向,在学习交流上给予方便。
4.要改革《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估机制,要考试与考评相结合,既对学生的考试给予评分,更要对学生平时的道德行为给予评分,要求学生言行一致,尽可能的采用等级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业评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程管理,也要把教师的教研工作纳入考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现状,把新一轮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