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各地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新型城镇化就是指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偏重数量规模的增加到更加注重质量内涵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农村新型城镇化;理念;发展前景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会越来越高,此时就需要我们贯彻城乡统筹发展,使农村也能不断发展进步。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不及许多发达国家,再加上人口众多地域广大,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不可能的,此时就要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农村城镇化概述
农村城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随之提升的过程。随着农村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中的各种社会要素和资源都在源源不断的向现代城市集中,主要包括资本,市场,人力和一些非农产业等,而随着资源的集中和转移,农村人民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逐渐现代化的必然进程,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措施。
二、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虽然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和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总的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城乡矛盾依然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力发展重工业,因此在资源的分配上还是比较偏向于城市地区,这也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的差距。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的人民却过得越来越辛苦。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资金不足,农民的收入比较低,并且农村地区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向城市地区转移,这就造成了很多农村地区成了只剩妇女孩子和老人的村子,农村的青年劳动力不足,建设缓慢,发展也非常缓慢。
2.农村发展模式没有准确的目标和定位,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虽然有一部分乡镇企业吸收了农村地区的一些劳动力,但是大部分乡镇企业还是比较分散,而分散发展就不利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产业集聚效应微弱。乡镇部门领导没有给农村地区划定准确的发展模式,大家目标不一致,不能共同发展。另外,很多城乡主要发展的工业类型十分相似,这些企业就需要竞争资源和市场,而还有一些工业类型鲜少有人问津,农村地区的潜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地挖掘,乡镇企业招收的人员有限,有些人有技术却无处可使,这也使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剩余的劳动力。
3.缺乏合理规划,资源浪费严重,乡镇企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企业分散,人员分散,产业分散,很多地方都是没有规划的想把所有地方都建成城镇,但是所建城镇的质量却不高。有一些条件好一点的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的比较好,就有许多农民投身于非农产业中,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居住在农村地区,因此就有许多人想把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建成城镇,而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很多地区都没有考虑当地的实际条件,基础施设跟不上,所建工程质量也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在每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农村地区的建设问题都被作为重点问题来探讨研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提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我国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
1.科学规划
科学的规划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资源合理利用,根据当地的现实条件确定城乡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措施,产业结构等,并且使当地的规划与该区域的规划相连接。城乡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像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交通条件,城镇特色民俗等,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需要有前瞻性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既要能够预见该区域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以便做出长远的规划,还要能够考虑当地的实际,不贪大求远,既符合当地的实际,又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地方特色和资源。另外,农村地区还要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像水利,电力,公路交通,教育娱乐等,使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2.突破体制障碍
在农村地区,要提高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同时还可以制定一些比较优惠的土地政策等,吸引更多的二三产业向农村地区集中。当前乡镇企业过于分散,不利于产生集群效应,因此在发展中,对于那些连片发展和向乡镇中心聚集的企业可以给与一定的土地优惠使用政策。而对于那些比较分散的企业,我们就可以额外征收一些税费。对于那些进城经商,建房的农民可以给与一定的补贴,制定更多惠农政策,突破传统的对农民的诸多限制。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好保护农村地区的耕地,协调好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关系。
3.加强工农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也要跟得上科技进步的步伐,逐渐向产业化,集中化发展,因此城镇工业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发展一些以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资生产企业。发挥好农村地区特有的优势,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这样就可以避免与城市中的企业进行资源市场的竞争。同时提高小城镇的整体效益,加快工农结合的步伐,以工代农,利用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求农村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最好能够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并且发展的方式也要有所转变,做到全面突破。突破制度障碍,做好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的改革。城市地区也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城乡的产业布局更优化,产业结构更合理,基础设施更完善,真正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通过新型的农村建设,让農村居民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许立鹏,浅谈新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2]边总行,我国农村新城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21世纪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学术会议》2015(15)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键词:农村新型城镇化;理念;发展前景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会越来越高,此时就需要我们贯彻城乡统筹发展,使农村也能不断发展进步。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不及许多发达国家,再加上人口众多地域广大,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不可能的,此时就要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农村城镇化概述
农村城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随之提升的过程。随着农村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中的各种社会要素和资源都在源源不断的向现代城市集中,主要包括资本,市场,人力和一些非农产业等,而随着资源的集中和转移,农村人民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逐渐现代化的必然进程,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措施。
二、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虽然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和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总的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城乡矛盾依然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力发展重工业,因此在资源的分配上还是比较偏向于城市地区,这也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的差距。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的人民却过得越来越辛苦。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资金不足,农民的收入比较低,并且农村地区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向城市地区转移,这就造成了很多农村地区成了只剩妇女孩子和老人的村子,农村的青年劳动力不足,建设缓慢,发展也非常缓慢。
2.农村发展模式没有准确的目标和定位,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虽然有一部分乡镇企业吸收了农村地区的一些劳动力,但是大部分乡镇企业还是比较分散,而分散发展就不利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产业集聚效应微弱。乡镇部门领导没有给农村地区划定准确的发展模式,大家目标不一致,不能共同发展。另外,很多城乡主要发展的工业类型十分相似,这些企业就需要竞争资源和市场,而还有一些工业类型鲜少有人问津,农村地区的潜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地挖掘,乡镇企业招收的人员有限,有些人有技术却无处可使,这也使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剩余的劳动力。
3.缺乏合理规划,资源浪费严重,乡镇企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企业分散,人员分散,产业分散,很多地方都是没有规划的想把所有地方都建成城镇,但是所建城镇的质量却不高。有一些条件好一点的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的比较好,就有许多农民投身于非农产业中,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居住在农村地区,因此就有许多人想把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建成城镇,而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很多地区都没有考虑当地的实际条件,基础施设跟不上,所建工程质量也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在每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农村地区的建设问题都被作为重点问题来探讨研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提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我国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
1.科学规划
科学的规划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资源合理利用,根据当地的现实条件确定城乡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措施,产业结构等,并且使当地的规划与该区域的规划相连接。城乡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像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交通条件,城镇特色民俗等,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需要有前瞻性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既要能够预见该区域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以便做出长远的规划,还要能够考虑当地的实际,不贪大求远,既符合当地的实际,又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地方特色和资源。另外,农村地区还要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像水利,电力,公路交通,教育娱乐等,使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2.突破体制障碍
在农村地区,要提高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同时还可以制定一些比较优惠的土地政策等,吸引更多的二三产业向农村地区集中。当前乡镇企业过于分散,不利于产生集群效应,因此在发展中,对于那些连片发展和向乡镇中心聚集的企业可以给与一定的土地优惠使用政策。而对于那些比较分散的企业,我们就可以额外征收一些税费。对于那些进城经商,建房的农民可以给与一定的补贴,制定更多惠农政策,突破传统的对农民的诸多限制。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好保护农村地区的耕地,协调好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关系。
3.加强工农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也要跟得上科技进步的步伐,逐渐向产业化,集中化发展,因此城镇工业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发展一些以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资生产企业。发挥好农村地区特有的优势,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这样就可以避免与城市中的企业进行资源市场的竞争。同时提高小城镇的整体效益,加快工农结合的步伐,以工代农,利用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求农村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最好能够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并且发展的方式也要有所转变,做到全面突破。突破制度障碍,做好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的改革。城市地区也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城乡的产业布局更优化,产业结构更合理,基础设施更完善,真正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通过新型的农村建设,让農村居民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许立鹏,浅谈新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2]边总行,我国农村新城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21世纪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学术会议》2015(15)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