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福州城市森林的碎片化、极端高温天气等问题日益突出。福州市将城市森林作为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于2014年开始国家森林城市建设,2017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通过3年多的建设,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其中,市域森林覆盖率为56.0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5 m2,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比例为91.90%,村庄林木绿化率为41.59%,水岸林木绿化率为95.02%,道路林木绿化率为92.32%,均比建设基期有较大提高,超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标准较多。郊区森林自然度提高到0.590 6;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超过99%。同时对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以期为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中远期(2018—2025年)建设和其他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森林;国家森林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文明
Abstract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ve made the fragmentation of urban forests and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Fuzhou.Taking urban forest as liv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Fuzhou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Forest City in 2014 and won the title of “National Forest City” in October 2017. Through more than three years of construction, all the indicators have reached or exceeded the national forest city standard. The urban forest coverage rate was 56.00%, the per capita park green area of the builtup area was 15.05 m2, the service radius coverage ratio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of 500 meters was 91.90%. The tree green coverage rate of the village, the water bank and the road was 41.59%, 95.02% and 92.32% respectively. They were higher than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National Forest City index standard.The forest naturalness in suburb has increased to 0.590 6.Public support and satisfaction with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 was over 99%.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city in Fuzhou and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Forest City in Fuzhou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2018-2025)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c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Urban forest;National forest city;Green infrastructu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是反映“自然与城市关系”的作用结果[2]。城市森林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美国保护基金和农业部林业局将绿色基础设施称为“一个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3-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各主体的多种需求和城市森林的多种功能耦合性越来越高。我国于2002年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理念,首次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林业战略的重要内容。依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要求我国70%城市达到城市森林建设战略目标要求,并于2004年正式启动森林城市建设,2016 年中央把森林城市正式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标志着森林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战略[5-7]。
对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及取得的成就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为福州和其他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1 福州市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福州,简称“榕”,闽江穿城东流入海,市域介于25°15′~26°39′N,118°08′~120°31′E,下辖6 区1市5 县,常住总人口750万人。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为群山峻岭环抱,南部为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林地面积74.83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6.5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700~1 980 h,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 100 mm,年平均气温为20~25 ℃,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6~10 ℃,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33~37 ℃[8] 。福州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加之封闭的盆地地形和较高的相对湿度,经常出现闷热的“桑拿天”。 同时,城市化进程使城区面积不断扩张,人口数量持续增加,道路、广场、高楼取代了原本的榕树和水道,风速小、散热差加剧了热岛效应[9]。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州高温日数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3 年福州市连续50 d 最高气温超过35 ℃,7月15和26日分别出现了41.1、41.7 ℃ 的日极端高温,破60 年日最高气温记录[10]。 2013 年福州成为全国“新四大火炉”之一[11]。 福州市把森林作为城市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来建设,于2014年开始建设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8年3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介福州森林城市创建经验,福州市被作为城市绿色发展优秀案例[12]。
2 研究方法
①实地踏查和问卷调查法:2014年10—11月和2017年3—5月先后对福州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市)进行踏查,查明福州市森林资源本底及城市林业建设状况;在城市人流密集的森林公园等区域发放问卷,征集群众对森林城市建设支持度和满意度以及意见和建议。②资料收集法:广泛收集林业、国土、交通、水利、统计、旅游、教育等各部门有关城市林业的数据资料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③影像分析法:利用2014年12月和2016年12月福州市卫星影像数据(2 m分辨率)对城区和村庄的绿化覆盖率、树冠覆盖率、道路和水系绿化率等指标进行解译计算。对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格局(图1)及成效进行全面研究,借鉴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3],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健康、林业经济、森林生态文化四个方面的18个主要定量指标,进行建设前后对比,并与国家指标进行对比(表1)。
3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格局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格局为“山海双屏、一核七星、一带两网、多点绽放”。“山海双屏”即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东部沿海绿色屏障和以水源涵养林为主体的西部山区水源涵养绿色屏障。“一核七星”中的“一核”是指以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与马尾区建成区,以及闽侯县的部分乡镇共同组成的福州市中心城区,是福州市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的核心区域;“七星”是指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福清市、长乐区7个县市(区)的城市建成区。“一带两网”中的“一带”是指以闽江为主要轴线的生态景观带和经济发展带;“两网”是指以水系林网、道路林网所构成的森林网络体系,水系林网以闽江、敖江、龙江、大樟溪等闽江及其主要支流为主线,道路林网是指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为主线,以县乡道为补充。“多点绽放”中的“多点”指的是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以及绿色乡镇、绿色村庄、文化名镇名村、林业产业基地等。
4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4.1 森林生态网络
2014—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由55.60%增加至56.00%,累计新造林2.17万hm2。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由42.92%提高到43.87%,绿化覆盖面积1 164.00 hm2,比2014年增加了252.07 hm2;建成区(包含下辖县、市、区,下同)绿化覆盖率由43.03%提高到43.93%,绿化覆盖面积1.72万hm2,比2014年增加了352.42 hm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面积总计3 507.25 hm2,公园绿地面积14.07 m2/人,比2014年提高1.13 m2/人,建城区公园绿地面积5 374.76 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3.98 m2/人提高到15.05 m2/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500 m范围内对居住区的覆盖率达91.90%。全市建成区乔木种植面积占绿地总面积比例由70.00%提高至72.13%。中心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由30.00% 提高至33.70%,绿道长度由101 km提高至171 km。12 座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涵养区总面积为56 890.68 hm2,流域内有林地面积总计为42 784.23 hm2,流域森林覆盖率平均为75.20%,比2014年提高5.20百分点。村庄林木绿化率由28.00% 提高至41.59%。全市主干河流总长度为1 296.52 km,适宜绿化长度为1 205.40 km,绿化长度为1 145.36 km,水岸林木绿化率为95.02%,比2014年提高10.02 百分点。境内高速路、国道、省道、县道和铁路等各种类型道路总里程为3 615.33 km,适宜绿化里程为2 496.92 km,已绿化里程为2 305.14 km,林木绿化率平均为92.32%,其中高速路和国道林木绿化率均为100%。
4.2 森林健康
2014—2016年,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建成区种植绿化树186.1 万株,乡土树种占155.1 万株,乡土树种种植比例达83.30%。中心城区绿化应用的木本植物有136 种,应用最多的为小叶榕,种植32 779株,占城区绿化使用乔木总株数的比例为15.90%。根据福州市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福州市郊区森林自然度由0.500 0提高至0.590 6。有12 处自然保护区和100 个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83 200 hm2,其中国家级保护区2处,省级2处,县级8处。按保护类型分,森林生态系统类型8 处、野生动物类型2 处、滨海湿地类型2 处,实现了对该市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
4.3 林业经济
福州市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 个,省级森林公园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 个,“森林人家”57 家,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6个、4A级旅游景区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已建成城市山体公园12个。福州市依托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2014—2016 年生态旅游人数分别为3 058.1万、3 531.3万和4 095.4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分别为214 亿、251 亿、295 亿元。共建立21 个省级、14 个市级林下种植和养殖示范基地,涉林企业1 015家。2014—2016 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分别为251亿、266亿和278 亿元。
4.4 生态文化
福州市有福州植物园(国家森林公园)、董凤山國家森林公园、闽江河口湿地科教中心、福州市动物园、金鸡山公园等59家国家、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各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采用科普长廊、二维码植物标识、3D影像、全息技术、森林讲堂等各种形式向市民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升森林文化内涵,全市8 547 株古树名木全部录入福建省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古树名木动态监测管理与数字化保护。2017年5月问卷调查表明,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满意度为99.01%,支持率为99.02%。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做到了“大地植绿”与“心中播绿”的统一。 5 讨论
福州市在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注重后续的精准管理和维护工作,按照《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5年)进行建设,同时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需要进行合理修编[14];在滨海新城建设过程中,实现《滨海新城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多规合一”,真正做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此外,还需做好森林数量与质量提升等各项具体工作。
5.1 提升森林数量和质量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低下,是我国林业最突出的问题[15-16],也是福州市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打破“重造轻管”的传统思维,处理好增加绿量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制定林业经营规划,是福州市林业需要解决的课题。沿海的罗源县、连江县、马尾区、长乐区、福清市林地面积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4.80%,林分蓄积仅占全市的30.5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64.50 m3/hm2,建设方向为补齐沿海基干林带断带缺口,做好基干林带加宽、优化结构以及老林带的更新改造、森林抚育等,全面提升基干林带的林分质量和生态防御功能。
西部的闽侯县、闽清县和永泰县占全市林地面积的59.20%,林分蓄积量占全市总蓄积量的60.8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76.70 m3/hm2,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分修复,重点培育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发展复层异龄混交型森林,提高物种多样性。推进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工作,促进生态公益林规模、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中部的鼓楼区、仓山区、晋安区林地面积占全市的6.00%,林分蓄积量占全市总蓄积量的8.7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112.80 m3/hm2,该区域属城市景观林带,林分质量较高,众多的城市山体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鼓山风景名胜区、鼓岭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皆坐落于该区,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今后应进一步处理好城市开发和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城市片林和城市森林廊道为重点,开发森林旅游景觀资源,优化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等绿色廊道,增加森林的通达性,植入自然教育元素,打造弘扬生态文明的平台。
5.2 增加省属国有林场经营方式
福州属亚热带林区,亚热带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林场经营模式又是亚热带林区重要的森林经营模式,因而亚热带地区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7]。福州市省属国有林场8家,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5处。随着省属国有林场改革的推进,国有林场承担的社会职能也需转型,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以后,林场承担的社会职能应向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转变,在调整林分林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质量的基础上,发挥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发展林下经济、休闲旅游,带动林农致富,加强森林公园服务水平建设,做实森林旅游,充实林业文化。
5.3 推进森林旅游发展
福州市于2018年12月被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2017年森林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3.56%,发展森林旅游是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的重要方式。今后一段时期,福州市森林旅游发展应进一步统筹城、山、林、江、海、路各元素的关系,以城市山体公园为芯,以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为环,按山区和沿海不同地域和文化特色分区推进。
5.4 加强森林村庄建设
森林村庄建设对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福州市在森林村庄建设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自然和文化融合的原则,提高村庄行政区域内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乡土乔木树种应用比例,村域内公路、铁路、河道、干渠等干线廊道的绿化率,宜林荒山绿化率,全面治理废弃矿山“青山挂白”,着重建设村镇公园和村镇成片森林,拓展乡村公共生态游憩空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村域内古树名木的挂牌保护,持续提高森林的社会文化效应和产业经济效应,打造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森林村庄,使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7,18]。
5.5 拓展森林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生态文化教育阵地是实现心中播绿的重要场所,福州市各类科普教育基地比较多,但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获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仅有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董凤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闽江河口湿地科教中心等,所占比例偏少,今后应着重以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申报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类生态科普活动,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 袁轶男,潘明慧,王亚蕾,等.浙闽丘陵型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探究:以邵武市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8(4):84-89.
[2] 王鹏,樊宝敏,何友均,等.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森林概念与问题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8,31(2):88-92.
[3] 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2008:78-79.
[4] 李锋,王如松,赵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现状、问题与展望[J].生态学报,2014,34(1):190-200.
[5] 刘宏明.试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特点与重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32-37.
[6] 王成.关于中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探讨[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2):1-6.
[7] 王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共同体与城市森林建设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1):1-7.
[8] 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福州统计年鉴2013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9] 叶士琳,祁新华,林荣平,等.福州市区居民对高温热浪影响的感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113-120.
[10] 蔡晓禾.福建省1961-2006 年气候变化特征[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43-44.
[11] 天气网.中国新四大火炉城市:福州排名第一[EB/OL].[2013-07- 16].http:/ /fuzhou.tianqi.com/news /16152.html.
[1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orests and sustainable cities Inspiring sto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M].FAO,2018:57-60.
[13]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 2004—2012[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14] 吴后建,但新球,程红,等.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7(5):14-19,119.
[15] 叶智,郄光发.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宏观视角与战略思维[J].林业经济,2017,39(6):20-22.
[16] 叶智.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与实践[J].林业经济,2011,33(12):18- 21.
[17] 苗丰涛,刘碧强.亚热带地区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8,38(6):27-33,102.
[18] 潘均.浅谈郎溪县森林村庄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17-19.
关键词 城市森林;国家森林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文明
Abstract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ve made the fragmentation of urban forests and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Fuzhou.Taking urban forest as liv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Fuzhou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Forest City in 2014 and won the title of “National Forest City” in October 2017. Through more than three years of construction, all the indicators have reached or exceeded the national forest city standard. The urban forest coverage rate was 56.00%, the per capita park green area of the builtup area was 15.05 m2, the service radius coverage ratio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of 500 meters was 91.90%. The tree green coverage rate of the village, the water bank and the road was 41.59%, 95.02% and 92.32% respectively. They were higher than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National Forest City index standard.The forest naturalness in suburb has increased to 0.590 6.Public support and satisfaction with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 was over 99%.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city in Fuzhou and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Forest City in Fuzhou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2018-2025)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c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Urban forest;National forest city;Green infrastructu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是反映“自然与城市关系”的作用结果[2]。城市森林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美国保护基金和农业部林业局将绿色基础设施称为“一个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3-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各主体的多种需求和城市森林的多种功能耦合性越来越高。我国于2002年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理念,首次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林业战略的重要内容。依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要求我国70%城市达到城市森林建设战略目标要求,并于2004年正式启动森林城市建设,2016 年中央把森林城市正式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标志着森林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战略[5-7]。
对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及取得的成就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为福州和其他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1 福州市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福州,简称“榕”,闽江穿城东流入海,市域介于25°15′~26°39′N,118°08′~120°31′E,下辖6 区1市5 县,常住总人口750万人。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为群山峻岭环抱,南部为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林地面积74.83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6.5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700~1 980 h,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 100 mm,年平均气温为20~25 ℃,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6~10 ℃,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33~37 ℃[8] 。福州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加之封闭的盆地地形和较高的相对湿度,经常出现闷热的“桑拿天”。 同时,城市化进程使城区面积不断扩张,人口数量持续增加,道路、广场、高楼取代了原本的榕树和水道,风速小、散热差加剧了热岛效应[9]。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州高温日数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3 年福州市连续50 d 最高气温超过35 ℃,7月15和26日分别出现了41.1、41.7 ℃ 的日极端高温,破60 年日最高气温记录[10]。 2013 年福州成为全国“新四大火炉”之一[11]。 福州市把森林作为城市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来建设,于2014年开始建设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8年3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介福州森林城市创建经验,福州市被作为城市绿色发展优秀案例[12]。
2 研究方法
①实地踏查和问卷调查法:2014年10—11月和2017年3—5月先后对福州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市)进行踏查,查明福州市森林资源本底及城市林业建设状况;在城市人流密集的森林公园等区域发放问卷,征集群众对森林城市建设支持度和满意度以及意见和建议。②资料收集法:广泛收集林业、国土、交通、水利、统计、旅游、教育等各部门有关城市林业的数据资料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③影像分析法:利用2014年12月和2016年12月福州市卫星影像数据(2 m分辨率)对城区和村庄的绿化覆盖率、树冠覆盖率、道路和水系绿化率等指标进行解译计算。对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格局(图1)及成效进行全面研究,借鉴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3],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健康、林业经济、森林生态文化四个方面的18个主要定量指标,进行建设前后对比,并与国家指标进行对比(表1)。
3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格局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格局为“山海双屏、一核七星、一带两网、多点绽放”。“山海双屏”即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东部沿海绿色屏障和以水源涵养林为主体的西部山区水源涵养绿色屏障。“一核七星”中的“一核”是指以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与马尾区建成区,以及闽侯县的部分乡镇共同组成的福州市中心城区,是福州市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的核心区域;“七星”是指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福清市、长乐区7个县市(区)的城市建成区。“一带两网”中的“一带”是指以闽江为主要轴线的生态景观带和经济发展带;“两网”是指以水系林网、道路林网所构成的森林网络体系,水系林网以闽江、敖江、龙江、大樟溪等闽江及其主要支流为主线,道路林网是指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为主线,以县乡道为补充。“多点绽放”中的“多点”指的是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以及绿色乡镇、绿色村庄、文化名镇名村、林业产业基地等。
4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4.1 森林生态网络
2014—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由55.60%增加至56.00%,累计新造林2.17万hm2。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由42.92%提高到43.87%,绿化覆盖面积1 164.00 hm2,比2014年增加了252.07 hm2;建成区(包含下辖县、市、区,下同)绿化覆盖率由43.03%提高到43.93%,绿化覆盖面积1.72万hm2,比2014年增加了352.42 hm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面积总计3 507.25 hm2,公园绿地面积14.07 m2/人,比2014年提高1.13 m2/人,建城区公园绿地面积5 374.76 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3.98 m2/人提高到15.05 m2/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500 m范围内对居住区的覆盖率达91.90%。全市建成区乔木种植面积占绿地总面积比例由70.00%提高至72.13%。中心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由30.00% 提高至33.70%,绿道长度由101 km提高至171 km。12 座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涵养区总面积为56 890.68 hm2,流域内有林地面积总计为42 784.23 hm2,流域森林覆盖率平均为75.20%,比2014年提高5.20百分点。村庄林木绿化率由28.00% 提高至41.59%。全市主干河流总长度为1 296.52 km,适宜绿化长度为1 205.40 km,绿化长度为1 145.36 km,水岸林木绿化率为95.02%,比2014年提高10.02 百分点。境内高速路、国道、省道、县道和铁路等各种类型道路总里程为3 615.33 km,适宜绿化里程为2 496.92 km,已绿化里程为2 305.14 km,林木绿化率平均为92.32%,其中高速路和国道林木绿化率均为100%。
4.2 森林健康
2014—2016年,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建成区种植绿化树186.1 万株,乡土树种占155.1 万株,乡土树种种植比例达83.30%。中心城区绿化应用的木本植物有136 种,应用最多的为小叶榕,种植32 779株,占城区绿化使用乔木总株数的比例为15.90%。根据福州市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福州市郊区森林自然度由0.500 0提高至0.590 6。有12 处自然保护区和100 个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83 200 hm2,其中国家级保护区2处,省级2处,县级8处。按保护类型分,森林生态系统类型8 处、野生动物类型2 处、滨海湿地类型2 处,实现了对该市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
4.3 林业经济
福州市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 个,省级森林公园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 个,“森林人家”57 家,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6个、4A级旅游景区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已建成城市山体公园12个。福州市依托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2014—2016 年生态旅游人数分别为3 058.1万、3 531.3万和4 095.4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分别为214 亿、251 亿、295 亿元。共建立21 个省级、14 个市级林下种植和养殖示范基地,涉林企业1 015家。2014—2016 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分别为251亿、266亿和278 亿元。
4.4 生态文化
福州市有福州植物园(国家森林公园)、董凤山國家森林公园、闽江河口湿地科教中心、福州市动物园、金鸡山公园等59家国家、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各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采用科普长廊、二维码植物标识、3D影像、全息技术、森林讲堂等各种形式向市民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升森林文化内涵,全市8 547 株古树名木全部录入福建省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古树名木动态监测管理与数字化保护。2017年5月问卷调查表明,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满意度为99.01%,支持率为99.02%。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做到了“大地植绿”与“心中播绿”的统一。 5 讨论
福州市在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注重后续的精准管理和维护工作,按照《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5年)进行建设,同时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需要进行合理修编[14];在滨海新城建设过程中,实现《滨海新城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多规合一”,真正做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此外,还需做好森林数量与质量提升等各项具体工作。
5.1 提升森林数量和质量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低下,是我国林业最突出的问题[15-16],也是福州市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打破“重造轻管”的传统思维,处理好增加绿量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制定林业经营规划,是福州市林业需要解决的课题。沿海的罗源县、连江县、马尾区、长乐区、福清市林地面积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4.80%,林分蓄积仅占全市的30.5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64.50 m3/hm2,建设方向为补齐沿海基干林带断带缺口,做好基干林带加宽、优化结构以及老林带的更新改造、森林抚育等,全面提升基干林带的林分质量和生态防御功能。
西部的闽侯县、闽清县和永泰县占全市林地面积的59.20%,林分蓄积量占全市总蓄积量的60.8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76.70 m3/hm2,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分修复,重点培育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发展复层异龄混交型森林,提高物种多样性。推进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工作,促进生态公益林规模、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中部的鼓楼区、仓山区、晋安区林地面积占全市的6.00%,林分蓄积量占全市总蓄积量的8.7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112.80 m3/hm2,该区域属城市景观林带,林分质量较高,众多的城市山体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鼓山风景名胜区、鼓岭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皆坐落于该区,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今后应进一步处理好城市开发和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城市片林和城市森林廊道为重点,开发森林旅游景觀资源,优化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等绿色廊道,增加森林的通达性,植入自然教育元素,打造弘扬生态文明的平台。
5.2 增加省属国有林场经营方式
福州属亚热带林区,亚热带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林场经营模式又是亚热带林区重要的森林经营模式,因而亚热带地区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7]。福州市省属国有林场8家,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5处。随着省属国有林场改革的推进,国有林场承担的社会职能也需转型,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以后,林场承担的社会职能应向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转变,在调整林分林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质量的基础上,发挥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发展林下经济、休闲旅游,带动林农致富,加强森林公园服务水平建设,做实森林旅游,充实林业文化。
5.3 推进森林旅游发展
福州市于2018年12月被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2017年森林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3.56%,发展森林旅游是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的重要方式。今后一段时期,福州市森林旅游发展应进一步统筹城、山、林、江、海、路各元素的关系,以城市山体公园为芯,以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为环,按山区和沿海不同地域和文化特色分区推进。
5.4 加强森林村庄建设
森林村庄建设对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福州市在森林村庄建设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自然和文化融合的原则,提高村庄行政区域内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乡土乔木树种应用比例,村域内公路、铁路、河道、干渠等干线廊道的绿化率,宜林荒山绿化率,全面治理废弃矿山“青山挂白”,着重建设村镇公园和村镇成片森林,拓展乡村公共生态游憩空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村域内古树名木的挂牌保护,持续提高森林的社会文化效应和产业经济效应,打造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森林村庄,使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7,18]。
5.5 拓展森林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生态文化教育阵地是实现心中播绿的重要场所,福州市各类科普教育基地比较多,但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获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仅有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董凤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闽江河口湿地科教中心等,所占比例偏少,今后应着重以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申报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类生态科普活动,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 袁轶男,潘明慧,王亚蕾,等.浙闽丘陵型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探究:以邵武市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8(4):84-89.
[2] 王鹏,樊宝敏,何友均,等.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森林概念与问题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8,31(2):88-92.
[3] 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2008:78-79.
[4] 李锋,王如松,赵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现状、问题与展望[J].生态学报,2014,34(1):190-200.
[5] 刘宏明.试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特点与重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32-37.
[6] 王成.关于中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探讨[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2):1-6.
[7] 王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共同体与城市森林建设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1):1-7.
[8] 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福州统计年鉴2013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9] 叶士琳,祁新华,林荣平,等.福州市区居民对高温热浪影响的感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113-120.
[10] 蔡晓禾.福建省1961-2006 年气候变化特征[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43-44.
[11] 天气网.中国新四大火炉城市:福州排名第一[EB/OL].[2013-07- 16].http:/ /fuzhou.tianqi.com/news /16152.html.
[1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orests and sustainable cities Inspiring sto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M].FAO,2018:57-60.
[13]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 2004—2012[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14] 吴后建,但新球,程红,等.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7(5):14-19,119.
[15] 叶智,郄光发.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宏观视角与战略思维[J].林业经济,2017,39(6):20-22.
[16] 叶智.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与实践[J].林业经济,2011,33(12):18- 21.
[17] 苗丰涛,刘碧强.亚热带地区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8,38(6):27-33,102.
[18] 潘均.浅谈郎溪县森林村庄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