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感染SMV3后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分析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对SMV3抗性不同的四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感染SMV后各生育阶段的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及变化.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未接种健株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接种SMV3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抗病品种变化不大,感病品种两指标含量明显提高,二者动态变化也明显不同.抗感病品种类黄酮配基组成相同,接种SMV3后,感病品种增加了P3配基,部分缺少了P4配基.大豆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动态变化及黄酮配基的组成与增减均可作为鉴定抗感病品种的生化指标.
其他文献
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否则包括企业利润、员工就业机会等在内的许多事情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利用不同类型的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材料,分析了影响大豆腥味(以总醛计)的主要因子,如磨浆温度、pH值、离子强度,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大豆腥味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温度在65-8
通过对大豆优良品种"北疆1号"的选育,作者认为:在大豆超早熟育种的亲本选配上,应选择双亲生育日数差值小、花期短、鼓粒快、株体繁茂、中日性、耐低温的极早熟种质资源作为杂
2004年1~3季,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汇总了58家印机行业主要成员单位的统计报表,为有可比性,采用48家与去年同期成员单位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做了分析.分析数据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