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闯王李自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在热议“赶考”的当今中国,绝非夸大其词。但是,倘若不涉李自成,单问大顺王朝,那就相去甚远了,恐怕十有八九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始而诧异,继而茫然,再后便是大摇其头,无可奉告了。诸君设若不信,不妨街头一试。
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笔者的所谓“十问”,正是发端于此。
其实,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闯王有陵,只是少年时代由历史教科书上得知,闯王叫李自成,陕北米脂人,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所领导的起义,后来被大坏蛋吴三桂引来的清军给镇压了,他本人则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阶级的反动武装杀害。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叛逆,除了断头台外,我哪敢奢望他会有什么“陵”呢?至于他是死在战场上,还是刑场上,断头台的确切地点在哪里,是深山密林中,还是河滩荒丘上,是山洞里,还是村头间,“地主阶级的反动武装”是姓“明”,还是姓“清”,是胡传魁式的国军丘八,还是胡汉三式的土匪还乡团,头目何许人,爪牙有多少,凶手是一个还是多人……教科书上都没有说。这就给我,一个乡村少年,农民之后,留下太多悬念。直到数十年后,我到道教圣地九宫山时,才意外获知闯王非但有陵,而且还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于是乎,昔年的那些悬念被一一破解。由是,我对农民起义领袖怀有的救星般的天然情结,也随之释然。
闯王陵位于湖北通山县高湖乡小月山前。正面遥看,它靠山纳川,自下而上依山筑成,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规模小巧,布局流畅,结构严谨,气度不凡。虽无俯仰山河之霸气,却也有纵横日月之胸襟。及至近前,可见陵园入口立一牌坊,上刻“闯王陵”三个大字。穿过园门,抬级而上,便到闯王墓前。这是一座占地约十来平方米,高不足二米的半球形土冢。墓前立一石碑,上刻“李自成之墓”五个鲜红大字,是郭沫若郭老手迹。碑顶无花饰,碑脚无渲染,有平民俭约之貌,无帝王至尊之气。坟草萋萋,墓木未拱。任何人驻足于此都难免产生疑问:这巴掌大点地方,就是那掀天揭地,闹农民起义,十分了得人物的最后归宿吗?黄土一堆,草冢一堆,与威严显赫的明清皇陵哪堪一比呀!假如他九泉有知,会不会也仿了今人之举,去寻那筑陵者们,讨它个“说法”?要知道,人家并非没有资格,他也是穿过几天龙袍的开国皇帝呢!于是就在墓碑前,我抚摸着那无言的花岗石,产生一连串疑问:
李自成要是没败呢?他的“陵”也会这么弹丸大点点,且远筑在这穷乡僻壤里。
他,及其子孙后代们,会把他的大顺王朝延续几百年呢其间又要演出多少悲欢离合事呢?且又要为神州大地平添皇陵凡几?
大顺王朝的最终结局,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满族“入侵者”推翻并取而代之!
他的不败会不会使中国封建社会缩短呢。
他的不败会不会使中国人民,尤其是苦莫甚焉、难莫深焉的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他,李自成真的就是我苦难祖先的大救星么?
他,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攻破皇城北京,四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登极称帝,四月三十日被逐出京,虽只过了一天的皇帝瘾,但此后的李自成,我们还好再称之为农民起义领袖么吧!
李自成称帝后,他的军队还能再享有“农民起义军”称号,而不应该按制呼之为大顺王朝的官军么?
他的失败,是农民起义的失败,还是一代封建王朝的崩溃夭折?
他的被杀,是农民起义领袖的遇害,还是一个亡国之君的遭诛?
无言的墓碑浸满凉意。我蓦地意识到,我们是不是走进了误区,一个历史和历史性的误区:被同情弱者的善良心理误导,将一个胎生于农民起义的短命封建王朝及其最高统治者,一厢情愿地予以美化净化人民化,已然修成“正果”,贵为天子的李自成,肯笑纳我们这顶无价桂冠,将龙袍重新换成箭衣,扔了皇冠再戴草帽,去做那个封建正统观念永远不齿的“匪首”吗?恐怕十之八九不得干的。
李自成墓后是“陈列馆”,我在那里瞧见了一枚大顺王朝钱币——永昌通宝。其造型、制式全如“乾隆通宝”等古币。只可惜它连同它所代表的政权,为后世留下无尽的悲叹:大顺不顺,永昌未昌。人们很难不为之一哂:李自成何苦如此自揖呢?当然,热衷于自揖的不止他李自成一人。
在“陈列馆”里,我还见到一位陵园聘用的管理员。此人一副乡土知识分子模样。他向游人详细介绍了李自成的殉难经过。原来,大顺皇帝是被这位管理员的十世祖先,一个名叫程九伯的庄稼人所杀,起因是逃到此地的李自成当时饥渴难耐,抢程的饭而将程激怒,参于打斗的还有程的两个金姓外甥。对此,他们程氏宗谱上有着详尽记载。至此,所谓李自成被“地主阶级的反动武装”杀害真相大白。管理员领着游人观看了“闯王殉难处”。那方寸之间,枯叶满地,山风刮过,哗哗作响。不难想象,当年这里曾上演过一场何等惨烈的搏斗啊!如果程九伯那厮知道“抢犯”即是大顺天子的话,他还敢与之捉对厮杀么……
人们常说“盖棺定论”。但是,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定论”呢?窃以为,是不是先要对当事者以一个实事求是、科学的、恰如其分的定位。一如李自成,特别是我们今天仍在不断总结其政权速朽,其大顺王朝崩溃夭折沉痛教训的时候,仅仅凸现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显然是不够的,那样,非但与我们百年传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难以一致,同时还会留诸后世许多疑团,辟如,“定论”说,闯王陵“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如果有人要说它仍然还只是一座皇陵,所不同的,仅仅“唯一”在非皇家建造上,我们又何辞以对呢。
毕竟大江东流去,纵然是铁板铜琶,又怎么唱得尽中国的“皇陵文化”!
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笔者的所谓“十问”,正是发端于此。
其实,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闯王有陵,只是少年时代由历史教科书上得知,闯王叫李自成,陕北米脂人,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所领导的起义,后来被大坏蛋吴三桂引来的清军给镇压了,他本人则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阶级的反动武装杀害。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叛逆,除了断头台外,我哪敢奢望他会有什么“陵”呢?至于他是死在战场上,还是刑场上,断头台的确切地点在哪里,是深山密林中,还是河滩荒丘上,是山洞里,还是村头间,“地主阶级的反动武装”是姓“明”,还是姓“清”,是胡传魁式的国军丘八,还是胡汉三式的土匪还乡团,头目何许人,爪牙有多少,凶手是一个还是多人……教科书上都没有说。这就给我,一个乡村少年,农民之后,留下太多悬念。直到数十年后,我到道教圣地九宫山时,才意外获知闯王非但有陵,而且还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于是乎,昔年的那些悬念被一一破解。由是,我对农民起义领袖怀有的救星般的天然情结,也随之释然。
闯王陵位于湖北通山县高湖乡小月山前。正面遥看,它靠山纳川,自下而上依山筑成,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规模小巧,布局流畅,结构严谨,气度不凡。虽无俯仰山河之霸气,却也有纵横日月之胸襟。及至近前,可见陵园入口立一牌坊,上刻“闯王陵”三个大字。穿过园门,抬级而上,便到闯王墓前。这是一座占地约十来平方米,高不足二米的半球形土冢。墓前立一石碑,上刻“李自成之墓”五个鲜红大字,是郭沫若郭老手迹。碑顶无花饰,碑脚无渲染,有平民俭约之貌,无帝王至尊之气。坟草萋萋,墓木未拱。任何人驻足于此都难免产生疑问:这巴掌大点地方,就是那掀天揭地,闹农民起义,十分了得人物的最后归宿吗?黄土一堆,草冢一堆,与威严显赫的明清皇陵哪堪一比呀!假如他九泉有知,会不会也仿了今人之举,去寻那筑陵者们,讨它个“说法”?要知道,人家并非没有资格,他也是穿过几天龙袍的开国皇帝呢!于是就在墓碑前,我抚摸着那无言的花岗石,产生一连串疑问:
李自成要是没败呢?他的“陵”也会这么弹丸大点点,且远筑在这穷乡僻壤里。
他,及其子孙后代们,会把他的大顺王朝延续几百年呢其间又要演出多少悲欢离合事呢?且又要为神州大地平添皇陵凡几?
大顺王朝的最终结局,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满族“入侵者”推翻并取而代之!
他的不败会不会使中国封建社会缩短呢。
他的不败会不会使中国人民,尤其是苦莫甚焉、难莫深焉的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他,李自成真的就是我苦难祖先的大救星么?
他,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攻破皇城北京,四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登极称帝,四月三十日被逐出京,虽只过了一天的皇帝瘾,但此后的李自成,我们还好再称之为农民起义领袖么吧!
李自成称帝后,他的军队还能再享有“农民起义军”称号,而不应该按制呼之为大顺王朝的官军么?
他的失败,是农民起义的失败,还是一代封建王朝的崩溃夭折?
他的被杀,是农民起义领袖的遇害,还是一个亡国之君的遭诛?
无言的墓碑浸满凉意。我蓦地意识到,我们是不是走进了误区,一个历史和历史性的误区:被同情弱者的善良心理误导,将一个胎生于农民起义的短命封建王朝及其最高统治者,一厢情愿地予以美化净化人民化,已然修成“正果”,贵为天子的李自成,肯笑纳我们这顶无价桂冠,将龙袍重新换成箭衣,扔了皇冠再戴草帽,去做那个封建正统观念永远不齿的“匪首”吗?恐怕十之八九不得干的。
李自成墓后是“陈列馆”,我在那里瞧见了一枚大顺王朝钱币——永昌通宝。其造型、制式全如“乾隆通宝”等古币。只可惜它连同它所代表的政权,为后世留下无尽的悲叹:大顺不顺,永昌未昌。人们很难不为之一哂:李自成何苦如此自揖呢?当然,热衷于自揖的不止他李自成一人。
在“陈列馆”里,我还见到一位陵园聘用的管理员。此人一副乡土知识分子模样。他向游人详细介绍了李自成的殉难经过。原来,大顺皇帝是被这位管理员的十世祖先,一个名叫程九伯的庄稼人所杀,起因是逃到此地的李自成当时饥渴难耐,抢程的饭而将程激怒,参于打斗的还有程的两个金姓外甥。对此,他们程氏宗谱上有着详尽记载。至此,所谓李自成被“地主阶级的反动武装”杀害真相大白。管理员领着游人观看了“闯王殉难处”。那方寸之间,枯叶满地,山风刮过,哗哗作响。不难想象,当年这里曾上演过一场何等惨烈的搏斗啊!如果程九伯那厮知道“抢犯”即是大顺天子的话,他还敢与之捉对厮杀么……
人们常说“盖棺定论”。但是,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定论”呢?窃以为,是不是先要对当事者以一个实事求是、科学的、恰如其分的定位。一如李自成,特别是我们今天仍在不断总结其政权速朽,其大顺王朝崩溃夭折沉痛教训的时候,仅仅凸现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显然是不够的,那样,非但与我们百年传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难以一致,同时还会留诸后世许多疑团,辟如,“定论”说,闯王陵“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如果有人要说它仍然还只是一座皇陵,所不同的,仅仅“唯一”在非皇家建造上,我们又何辞以对呢。
毕竟大江东流去,纵然是铁板铜琶,又怎么唱得尽中国的“皇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