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中铁五局贵州公司怀邵衡铁路架子队党支部书记刘光禄,因为性格随和、乐于助人,项目部的人到队上去都喜欢到他屋里坐一坐,亲切地喊他一声“刘劳模”。队上的年轻人也喜欢向他请教一些桥梁施工的问题,不时跟他开几句玩笑。
刘光禄参加工作28年,先后参与了衡广复线东阳渡大桥东风路立交桥等20多座重难点桥梁工程建设,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号称“桥梁施工领域的土专家”。1996年,他被评为全路“优秀青年技术选手”,1997年获得铁道部“火车头奖章”、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0年获得“全国劳模”殊荣。
普通工人的成长史
说起与铁路的缘分,还颇具戏剧性。刘光禄26年来一直钟情于铁路建设全在于一封电报。1986年,还在四川中江英雄黄继光故乡读初中的他,收到了即将退休的父亲从湖南发来的“速来工地”的电报。自此,他与铁路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位出生在黄继光故乡的人,决心要成为一名“蓝领专家”。1991年年底,刘光禄从衡广复线转战浙赣复线的渌水大桥,事架工作业。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下决心要在这富有挑战性的高空索道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从此,他跟着人家学习爬搭架、搭架子、插钢丝绳、检修索道等,无论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多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努力的刘光禄,练就了一身娴熟的编插技术,掌握了三十多种绳扣系法,别人需要十几分钟的活,而他只要五分钟,并一口气能爬上50多米高的塔架。慢慢地,他成了队里的能人。
桥梁施工的行家里手
2006年7月,阳平高速公路漓江大桥进入紧张的T梁施工,刘光禄临危受命,主管大桥连续梁悬臂施工。他与技术部门一起对菱形挂篮进行有效改制,既保证了工期,又为项目部节省了数十万元资金。T梁预制场地在初期施工时因多方面原因在他的带领和全体职工以及协作队的齐心努力下,确保了漓江大桥顺利合龙,得到了各级部门及业主的大力赞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对该桥的合龙进行了特别报道。
2013年12月,刘光禄调到金湖大道任桥梁队队长,负责金朱大桥现场施工。该桥是重点控制工程,由于受贵州喀斯特地质条件影响先后穿过多个溶洞,多次发生塌孔,具有施工技术难度最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刘光禄对孔桩灌注前的钢筋笼对接、清孔、定位、混凝土的运输、现场的技术指导以及后勤物资保障等都作了精心详细的布置,采用反循环方法清孔并加快清孔時间,确保每一根孔桩一次成功。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安全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等困难,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就是依靠这些看似很“土”的办法,解决了在施工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甘于奉献的好支书
刘光禄为人准则就是“奉献”。他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求别人不干的首先自己不干。在他的表率下,桥工队的党员、干部都养成了廉洁为公的工作作风。他坚持与队上班子成员团结协作,行政有了困难,他总是主动地帮助解决,如果队上施工管理人手不足,他就主动与队长、施工员一起,轮流跟班作业。
刘光禄还善于从细微处体现组织对员工的关心与帮助。职工生了病,他准会去探望;职工家中有困难,他会想方设法解决。他所施工的仁赤项目、金湖项目、怀邵衡等工地都是山高地远、交通不便,又长年缺水、生活较为艰苦的地方,有些年轻人刚来一下不能适应,思想情绪上有了波动。刘光禄主动找其谈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队里每一个员工的心。每到高温季节,他会主动到工地上为职工送茶水、绿豆汤和防暑药品,安排食堂做好饮食,以确保职工的生活无忧。
老百姓眼里的好人
刘光禄在桥工队除了管党建和后勤,还主管队上的征地拆迁和协调工作。贵州习水一带老百姓比较淳朴,但民风也比较彪悍,涉及拆迁、占地等问题一旦工作没做通,就容易发生堵路和阻工事件。碰到这样的事情,老百姓就会来找施工单位,刘光禄总会及时与他们友好沟通。为了促进感情融合,刘光禄还经常到附近的村里与村民边拉家常边讲用地相关的一些政策。谁家老人过生日,谁家结婚生小孩,谁家盖新房乔迁之喜,他都会代表单位去庆贺。长此以往,附近的村民慢慢地都知道桥工队有一位“好人书记”,彼此的心就慢慢地靠拢了。协调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关寨大桥的正常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而不平凡的就是刘光禄有一颗勇于奉献、甘为集体、乐为他人的心。有了这颗不平凡的心,就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光亮在他的工作中,照耀在别人的内心里,感染着他周围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李万全)
刘光禄参加工作28年,先后参与了衡广复线东阳渡大桥东风路立交桥等20多座重难点桥梁工程建设,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号称“桥梁施工领域的土专家”。1996年,他被评为全路“优秀青年技术选手”,1997年获得铁道部“火车头奖章”、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0年获得“全国劳模”殊荣。
普通工人的成长史
说起与铁路的缘分,还颇具戏剧性。刘光禄26年来一直钟情于铁路建设全在于一封电报。1986年,还在四川中江英雄黄继光故乡读初中的他,收到了即将退休的父亲从湖南发来的“速来工地”的电报。自此,他与铁路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位出生在黄继光故乡的人,决心要成为一名“蓝领专家”。1991年年底,刘光禄从衡广复线转战浙赣复线的渌水大桥,事架工作业。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下决心要在这富有挑战性的高空索道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从此,他跟着人家学习爬搭架、搭架子、插钢丝绳、检修索道等,无论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多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努力的刘光禄,练就了一身娴熟的编插技术,掌握了三十多种绳扣系法,别人需要十几分钟的活,而他只要五分钟,并一口气能爬上50多米高的塔架。慢慢地,他成了队里的能人。
桥梁施工的行家里手
2006年7月,阳平高速公路漓江大桥进入紧张的T梁施工,刘光禄临危受命,主管大桥连续梁悬臂施工。他与技术部门一起对菱形挂篮进行有效改制,既保证了工期,又为项目部节省了数十万元资金。T梁预制场地在初期施工时因多方面原因在他的带领和全体职工以及协作队的齐心努力下,确保了漓江大桥顺利合龙,得到了各级部门及业主的大力赞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对该桥的合龙进行了特别报道。
2013年12月,刘光禄调到金湖大道任桥梁队队长,负责金朱大桥现场施工。该桥是重点控制工程,由于受贵州喀斯特地质条件影响先后穿过多个溶洞,多次发生塌孔,具有施工技术难度最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刘光禄对孔桩灌注前的钢筋笼对接、清孔、定位、混凝土的运输、现场的技术指导以及后勤物资保障等都作了精心详细的布置,采用反循环方法清孔并加快清孔時间,确保每一根孔桩一次成功。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安全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等困难,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就是依靠这些看似很“土”的办法,解决了在施工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甘于奉献的好支书
刘光禄为人准则就是“奉献”。他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求别人不干的首先自己不干。在他的表率下,桥工队的党员、干部都养成了廉洁为公的工作作风。他坚持与队上班子成员团结协作,行政有了困难,他总是主动地帮助解决,如果队上施工管理人手不足,他就主动与队长、施工员一起,轮流跟班作业。
刘光禄还善于从细微处体现组织对员工的关心与帮助。职工生了病,他准会去探望;职工家中有困难,他会想方设法解决。他所施工的仁赤项目、金湖项目、怀邵衡等工地都是山高地远、交通不便,又长年缺水、生活较为艰苦的地方,有些年轻人刚来一下不能适应,思想情绪上有了波动。刘光禄主动找其谈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队里每一个员工的心。每到高温季节,他会主动到工地上为职工送茶水、绿豆汤和防暑药品,安排食堂做好饮食,以确保职工的生活无忧。
老百姓眼里的好人
刘光禄在桥工队除了管党建和后勤,还主管队上的征地拆迁和协调工作。贵州习水一带老百姓比较淳朴,但民风也比较彪悍,涉及拆迁、占地等问题一旦工作没做通,就容易发生堵路和阻工事件。碰到这样的事情,老百姓就会来找施工单位,刘光禄总会及时与他们友好沟通。为了促进感情融合,刘光禄还经常到附近的村里与村民边拉家常边讲用地相关的一些政策。谁家老人过生日,谁家结婚生小孩,谁家盖新房乔迁之喜,他都会代表单位去庆贺。长此以往,附近的村民慢慢地都知道桥工队有一位“好人书记”,彼此的心就慢慢地靠拢了。协调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关寨大桥的正常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而不平凡的就是刘光禄有一颗勇于奉献、甘为集体、乐为他人的心。有了这颗不平凡的心,就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光亮在他的工作中,照耀在别人的内心里,感染着他周围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