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回的屐痕

来源 :都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闪回:1971年。
  我是“文革”中毕业的老五届大学生,属于有文凭而无学历的那一代人。其时,我已在太原市北郊通讯组上班。这一年的12月20日那天,接到当天的《山西日报》后,便在第三版上,看到了我的一篇小说,几乎占了一个整版,还配了插图。《号声嘹亮》这个标题,刺得我两眼发呆,心跳加速。我成功了!我的文学梦,竟然如此轻易地变成了现实!半年后,被砸烂后重建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小说集《号声嘹亮》,我的这篇小说不但被收入,而且被做了书名,可见编辑对它的看重。一年后,同样也是被砸烂后重建的山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小说集《警钟长鸣》,我的这篇小说再次被收入。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号声嘹亮》这部小说集的“出版说明”中如此写道:“本书各篇的作者,大多是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孙涛按:三大革命是当时报刊上根据最高指示对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总称)第一线的工人、社员、战士或基层干部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和战斗,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前线的广大工农兵业余作者,通过路线觉悟的不断提高,通过努力学习和认真实践,定能不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定能牢固地占领社会主义的文艺阵地。”
  于是,我这个“臭老九”,在结束了农村劳动改造生活,有幸成了一名基层干部不久,就跻身于那个年代很荣光的“工农兵业余作者”之列。1973年夏末,被砸烂的山西人民出版社重新工作,社内的文艺组刚刚组建,经关守尧、林友光的策划,在榆次东阳铁路工程队的大院里,举办了全省文艺创作学习班。学习班分两个组,各有三四十人。第一组是来自全省各地的“工农兵业余作者”,第二组是来自铁路系统的创作爱好者。铁路工程队对学习班提供一应食宿的支持,学习班设第二组,分明是出版社对铁路系统的感谢之意。第一组的组长是周宗奇,我是副组长。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曾经享誉全国文坛的老作家们,已经被打倒,还在农村接受改造,尚未获得解放。两堂创作辅导课,一堂由刘江讲授,一堂由高鲁讲授。刘江曾出版过长篇小说《太行风云》,被打倒后刚刚恢复工作,回到领导岗位。高鲁写过什么我们都不甚了解,他个子极低,但在出版界资格很老,也是被打倒后,刚刚恢复工作。我是一组的副组长,两位长者来授课,都是我替他们端上水杯,并引领他们进入会场的。
  《号声嘹亮》一书中含全国二十位作者,东阳学习班第一组有全省三十余位学员,我不知道别人,只知道自个在那个极左理论造就的泥淖中,日后想爬出来,竟如同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
  閃回:1978年。
  这一年的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划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浩荡春风,吹遍神州,吹醒人心。
  1979年,市文化局党委决定,要在文化局创办一份刊物,在尚未最后确定刊名时,先以《文化生活》之名试刊。其时,我已被借调至编辑部工作。这一年刚过春节,便有消息传来,《安徽文学》第二期上,刊发了太原一位女大学生的小说《我的两个女儿》,作者叫蒋韵。我很快找来了这本刊物,细细品尝了这篇小说。《号声嘹亮》是我八年前出道的小说,《我的两个女儿》是思想解放大潮中,同在一个城市的一位女大学生的处女作。我将两篇小说比较着,反思着,想得很多,也想得很远。早在上大学前,因了选入课本的《梁生宝买稻种》,我由此而通读了柳青的《创业史》。以一个文学青年近乎朝圣的心态,反复研究这部长篇巨著的谋篇结构,并幻想着,我日后也能写出一部如斯的不朽巨著。我又想到了《号声嘹亮》的创作缘由,当时为了阐释重唱国际歌的政治要求,我编造出一个故事,解释了一种政策。用笔下的人物去图解政策,本身就违背了文学创作的规律,但在当年的政治氛围中,却被我以虔诚之心,视其歪理为文学创作的正途。当这种政策被抛弃或改变以后,这种图解,还有一点文学的意义吗?我在沿袭着一种错误的文学样板,用概念编造生活,而蒋韵这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却在用感悟再现和描写生活。这正是陷入泥淖中的文学,与思想解放运动中诞生的新时期文学最本质的区别。
  明白了病根,就得医治。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我开始自我蜕变。我重读了传统的四大名著,购买并阅读了国内新版的多种世界名著,饥渴式地补课和充电,并下定决心,要自个儿把自个儿打倒,奋力挣扎出那种极左的泥淖,然后再奋力洗净脑瓜,真正站起来重新上路。
  在我的力主下,已经在《安徽文学》发表的《我的两个女儿》,在市文化局的那份试行刊物上再次发表。全部动机,就是想以此向我和我的同仁们,宣告我们对新时期文学的拥抱。这份刊物后来确定了《并州文化》的名称,申领了全国发行的刊号。再往后,我被任命为刊物主编,带领编辑部同仁大胆改革,刊物发行至14万份,在财政“断奶”后,实行了自负盈亏。这份刊物在1985年年底停刊。我在《一篇小说惹是非》一文(刊于《文坛春秋》2017年第一期)中,回忆了那五年办这份小刊物的岁月。而没有记载于这则文章中的,是属于我的那段创作预备期。感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时代为中国文学拓开了一条真正百花齐放的大道,而我,正是在这条大道上,以一个自我打倒后,重新起步的后进者姿态,开始与改革开放同行,进入了真正的文学生涯。
  闪回:1986年。
  南肖墙2号,是一栋破旧的临街小楼。“文革”结束后,重新恢复的太原市文联在这里办公。1985年10月底,我被市委任命为城市文学社主编,同时被任命为主编的,还有我大学时的学友梁志宏。他排名在前,我排名在后。到1986年4月,太原市召开第三次文代会,梁志宏当选为太原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我当选为副主席。在这座小楼里,我一直工作到2007年2月底,在整60岁时,办理了退休手续。这二十余年,我见证并参与了太原市文学事业的大发展,见证并参与了太原作家群紧随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不断蓬勃发展、创新崛起的过程。
  全国有作家协会,省里有作家协会,而当时的太原,却没有勇气成立作家协会。相应的一个群团组织,其名称,只称为太原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不是自卑,更不是自谦,是市委对太原市文学事业的一种清醒认识。作家者,得有作品。而统观当时太原市的文学战线,没有一位文学爱好者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没有一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全国作家协会,更没有一位文学爱好者在国内或省内,获得一项文学奖项。既如此,那就叫文学工作者协会,也真恰如其分。而市委更直接的要求,则是希望太原市的文学工作者们,尽快地出作品、出人才、改变太原文学战线上的这“三无“局面。   全国的文坛上,正在八十年代绚出满天彩霞,染绿遍地春色,而太原文坛上的“三无”现实,却是那样的让我们这些“文学工作者协会”的主席和副主席们,自觉脸上无光,任重道远。改革开放的时代,已经让文学有了自由孕育的土壤,已经让太原的文学爱好者们,有了奋斗的目标,身为太原文学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头人,我与梁志宏邀太原日报副刊部主任杨士忠一道努力,连续三年,联合举办了三次太原市文学创作笔会。以《城市文学》为作品孵化基地,以太原日报副刊为作品宣传阵地,创作与评论,双轮同驰,两翼共飞。作家以作品立身,作品为作家扬名,太原市文学战线的“三无”局面,很快破局。1987年年底,经上级批准,太原市文学工作者协会正式更名为太原市作家协会。太原作家群,那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队伍。
  在这支队伍中,我没有落伍。1986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朱衣道人》,1988年,又被中国作家协会接纳为会员。我不知道,当年《号声嘹亮》那部小说集中,除我以外,那19位来自“第一线的工人、社员、战士或基层干部”的作者们,他们,是否还在全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队伍中?我只知道,在国家开始改革开放后,在中国文学迈入新时期后,如果我不将自个儿彻底打倒,重新起步,我只会消失在新时期文学的大门外,在昔日的泥淖里,望着文学的大潮,停留在那一声可笑且怪异的嘹亮号声中了。而我知道的是,当年东阳创作学习班里的学员们,有人已成了省里文学界知名的主力,也有人,或许就是在时代蜕变和文学重生中,不愿或不能重新起步的人吧,他们业已与文学创作分道扬镳了。改革开放如大浪淘沙,文学战线上的聚合與分流,花开花落,原本寻常。
  闪回:1991年。
  太原市第四次文代会在这一年顺利召开,我离任《城市文学》主编,当选为太原市作家协会主席。由上届市作家协会与《城市文学》编辑部提出并军上路,到渐渐实现了并军崛起,太原作家群的创作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实现了不断井喷的态势。省作家协会驻会著名作家周宗奇便在《山西日报》上撰文,指出南华门东四条的风水,已经转移到南肖墙2号了。虽是调侃,却也道出了一点实情。南华门东四条是省作家协会的驻地,南肖墙2号是市文联和市作家协会的办公之地。晋军崛起的带头人,全在南华门东四条内,而南肖墙2号小楼内,不过是在并军崛起中,如一座前行者们的驿站,起了一点组织和引领作用。无可争议的是,在并军从上路到崛起的行程中,这种组织和引领,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感谢市委对我工作职务的安排,市作协主席是个无须天天坐班的岗位,我有了更充分的创作时间。太原的作家们时有新作问世,我不敢懈怠,也开始了创作上新的冲刺。从1992年春上开始,到2001年,我先后出版了《龙迹》《龙碑》《龙蚀》《龙族》《麻雀》这五部龙城系列长篇小说。《龙迹》《龙碑》《龙蚀》被列入山东省重点出版工程,于1997年由山东济南出版社一次集中推出;《龙族》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列入“小说界文库”,于1999年推出;《麻雀》原名为《告别龙城》,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将其列入“大众文库”,于2004年推出,出版时,将其改名为《麻雀》。它们是我在改革开放后打倒自个,重新起步多年后,将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化入文学创作的一次集中实践。许多年后,这五部作品中的《龙族》,又被列入“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出版。在太原的文学百花园里,有我的几朵小花曾经开过,无论当时和现在,这都是件让我欣慰的事。
  为太原作家助阵呐喊,是太原市作家协会应尽之力。那些年,市文联和作协定期召开作家恳谈会,个人谈作品的构想,大家群策群力会诊,已形成制度。经梁枫、梁志宏等多次努力,太原市的作家们,获得了市政府的专项支持资金,虽数额不多,但有限的经济补贴,也让太原的作家们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市作家协会参与并组织了对作家梁志宏、蒋韵、李海清、皇甫琪、郭宇一、杨新雨、丰小平等太原作家的作品研讨会。对于他们的创作,此举可能并无雪中送炭之功,却有锦上添花之效。
  从1991年至2003年,我在连任了两届市作家协会主席后,辞去了这个职务,由散文家杨新雨接任。2007年,我的生日刚过,就在市委宣传部办理了退休手续。
  太原的文学战线上,如今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老圃犹歌,新人登场,旧花未谢,蓓蕾又开。作为一名亲历者和见证者,虽荷锄归去,昔日的劳作,却让心中充满记忆的浪花。回望太原文坛,辨识那一行行闪回的屐痕,让我心中,感恩这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无悔我从泥淖中爬出后,能与太原的作家们一道,与这四十年同行,同歌。
  闪回:退休后的日子。
  花甲退休,已至古稀。转眼间,人生又十年矣。对镜自视,满头白发里已难觅一丝黑发了。
  作家的职业便是写作。退休后,我想针对曾经历过的那个年代,写一部民间信史传于后人。于是动手,写太原地区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历史,没想到,为写这部书稿,不断采访当事人,寻找旧史料,写了,又改,改了,又订正,在这写不完,改不断,订正不歇中,八易其稿,虽花去了十个年头,此书依旧在修订中。
  孔子编《春秋》,以所见、所闻、所传闻积累史实,此乃先贤经验。我在退休后,为了写太原地区的这部民间信史,对所见、所闻、所传闻之人之事,几经淘洗,反复思索,在这种对历史的穿越中,更加认识到,不经过寒冬,不知春风之温暖。我们的国家走向改革开放的决策,其重大的历史意义,我感受深切。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万里长江九十九座滩。无论是急弯,还是险滩,黄河与长江,不会倒流,依旧会奔腾向前。
  与汪曾祺并称“文坛双璧”的林斤澜,是我尊敬的长者和仰慕的外省老作家。先生曾在1987年为我写的一篇评论中,先对我能爬出泥淖并在文学上的“喷发”做了肯定,又针对我的创作,做了如下指导:“一个时期‘左’了,一个时期‘右’了,都先放过一边再说好不好,就算你尽赶上不‘左’不‘右’了。还有,生活也不这么日新月异,你又赶上了节奏和缓。还有,人事沉浮也不这么‘翻腾’,世态炎凉也不这么‘激荡’,好事都叫你赶上了。可就是你要写作,是你自找的,你能踩着人家的脚印走吗?请读文学史,到了踩脚印走,文学就没出息了。还没有‘喷发’的时候,不要踩人家的脚印。等到‘喷发’过了,又多操一份心,自己的脚印也别踩呀。”
  这话,说得真好,真实在。三十余年过去了,重读先生当年的教诲,结合当今现实,依旧耐人咀嚼、耐人寻味。
  王安石有题为《元日》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总是要换旧符的。小到对联,大到文坛,莫不如此。在年复一年的除旧迎新中,要紧的不是形式的重复,而是内容的创新。如果春节前买张红纸,把旧对联的内容重写一遍,当作新对联贴于门上,那一定是个无趣的人家。所以,回眸那些闪回的屐痕时,它们已经是一种陈年遗迹了,仅能证明太原文坛曾有的一道风景而已。
其他文献
进入新的时代,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两个字———坚守;  书写新的篇章,生命的最大价值在哪里?两个字———奉献!  是啊,当有些人还在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太重冶铸分公司造型组组长秦爱华,早已经用自己22年的实践做出了有力的回答。  三峡螺母柱是太重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产品质量要求极为严格,针眼大的气孔也不允许存在,根据当时太重的生产情况,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为了完成任务,秦爱华带着他的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十二栋文化的创始人王彪,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今天能够作为太原市的创业代表站在台上,我百感交集,既感恩这份荣光,又十分忐忑,更多的是对这份社会责任的敬畏心,我希望能够真真切切地为家乡做点事情。  2009年我从英国学成视觉传达,又游历日韩,看到不同形态的文明和生活氛围,也看到他们的娱乐帝国和大批拥趸者,这让天然对商业和形象敏感的我无限向往。那时家家
期刊
我是记者,是记录者,讲述者,但其实我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每天来往于各种新闻现场,倾听着不同的故事,我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如果说大多数人是活一辈子,那记者至少是活两辈子,因为每一次采访都是生命间的往来,我的生命被许许多多的故事和感悟拉长,我常常被他们打动,然后再用他们的故事去打动观众。  他叫张俊平,就是他,用七年的时间让废弃的采矿区变成了美丽的“山顶花园”。我来说几个数字,大家就会知道张俊平这七年
期刊
比赛之前,单位同事好奇地问:你想好演讲的主题了吗?我嘿嘿一笑,兴奋地说:我要讲一头牛的故事。“一头牛?”比赛要讲时代新人啊?……没错,就是一头牛,一头年轻的牛,一头迎难而上的牛,一头勇于创新的牛。同事笑了,“你说的是牛国栋吧?”对,这头牛就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太钢青年轧钢工牛国栋。  认识牛国栋,就从我手中的这枚硬币开始。大家请看,在我的手中有一枚一角钱的硬币。您别看他体积小、重量轻,甚至对
期刊
你说,梦想有颜色吗?我觉得有。因为梦想在每个人心中有着不同的颜色。今天就想和大家说说自己,一名“80后”创业者的梦想颜色。  我今年29岁,4岁学习舞蹈,至今已经25年了,可以说舞蹈梦始终贯穿着我的青春,代表了我青春的奋斗。这一路走来我遇到过三次极为重要的人生节点。10岁那年,我非常幸运地被山西省政府选去日本参加国际舞蹈交流,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当时觉得好棒啊,舞蹈让我感觉拥有了全世界。12岁那
期刊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我常常思考,一个人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让它迸发出最美年华里最耀眼的光芒?直到我认识了他,一位从清徐县走出来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村官张新苗。  10年时间,扎根农村,他不想离开,也从未离开。10年时间,他从少年到老成,从青涩到成熟,唯一不变的,是對黄土地的那份执着和热爱。  35岁的张新苗是土生土长的清徐人,也是一位在集义乡
期刊
在一座城市生活得久了,自然离不开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如果40年前你就在太原工作、生活、谈情说爱、寻筑梦想,那么你对这个城市的电影市场的兴衰荣缩就会有更切身的感受了。是的,太原市的电影放映业是40年来文化繁荣和体制改革发展史中最鲜明、最典型、最具成果的一个领域。  电影院向来是承载一座城市文化娱乐内容的重要场所。人们的观影热情虽在文革期间有所消退,但当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之后,曾经被压抑的观影热情又得到
期刊
一座城市的图书馆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书房,随着家庭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书房也在不断地扩大;随着家庭文化不断的积累,书房藏书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家庭成员专业的不断深化,书房藏书的特色和分类细化也在不断地显现和提升。太原市图书馆四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和每个家庭的书房一样,在不断地变化着。  太原市图书馆于1953年建馆,1954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址就是当年文瀛湖儿童公园里的
期刊
心里始终装着百姓,责任始终扛在肩上,创新工作始终在路上。樊世勋,一名街道党工委书记,把自己比作党和百姓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用心学习,不断创新,把党的精神化为基层工作的信念,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里,他用智慧和努力书写着一名基层工作者对使命的担当。  一棵心愿树,您的心愿我来办  走进迎泽南街盛科大厦一楼,宽敞整洁的桥东街道时代新人工作站里,一棵心愿树非常显眼。  “这上面挂着的都是我们街道老百姓自己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过去。就如俗语所说:现在的事儿记不住,过去的事儿忘不了。对于家乡娄烦而言,因着童年的生活,确也生出不少感慨,故多次拟写成文,以抒其情。然而,对于过去曾长期生活的故乡古交来说,也不时让我牵挂,甚或生出更多的感慨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古交工作。那时恰好是刚刚改革开放,古交被列为国家“六五”“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西山矿务局上马五座大型煤矿,太原煤气化公司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