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里,从居住模式、建造方式、供应模式、分配模式乃至人们精神层面,对于居住观念和理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定的住宅与特定时代相关联、与一代人的成长经历相关联、与人生中某一阶段相关联。如果说人塑造了住宅、住宅也塑造了人,那么这六十年里,中国人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各个阶段典型住宅的故事串联起来所塑造出的新中国历史该是什么样呢?本刊特约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以六个十年的典型住宅为案例,讲述新中国住宅六十年,寻找象征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典型住宅。
第一个十年(1949年——1959年)
典型住宅:北京百万庄小区、上海曹阳新村、北京三里屯幸福村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中央政府提出“先生产,后生活”发展策略,技术上受苏联的影响,在住宅规划设计中有严重的苏联的影子。比如: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模式。每个街坊面积一般为5~6公顷,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用封闭的周边式院落布置,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这种组合形式由于过份强调对称,“周边式”布局造成许多死角,不利通风和日照,居住条件恶化。北京百万庄小区是当时苏联援建的,充分表达了这个特点。当时为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特意建造了一批工人住宅区,如上海曹阳新村、北京幸福村。住户采用了集成居住的模式,与此同时发展了50年代后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
第二个十年(1960年——1969年)
典型住宅:大庆“干打垒”、北京百万庄简易楼、上海闵行一条街
受1958年大跃进的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大的破坏,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住房困难成为突出问题。群众想出了种种办法,降低造价,减少钢材、水泥的用量,形成了一批简易楼、竹筋楼、筒子楼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住宅类型,出现了两把锁住宅,合用厨房、公共厕所等的住宅形式。在规划方面,上世纪60年代初,运用“先成街、后成坊”的原则,新村中心采用一条街的形式,沿街两旁各种商店、餐馆、旅馆、剧场等商业文化设施齐全,用以体现社会主义好的城市风貌。由于“先成街”的片面性,有的城市小区只成了街,而未成坊,形成了“一张皮”局面。著名的有上海的闵行一条街、天山一条街。
第三个十年(1970年——1979年)
典型住宅:北京前三门大街住宅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全国经历十年桎梏的住宅建设几乎呈停滞状况。北京发动了“前三门大街”住宅复兴工程,工人设计队伍开进工地主宰了工程建设,第一次尝试了用高层住宅技术的大批量建造生产方式。在全部26栋楼的规模下,采用了大模板现浇、大板结构、内浇外板结构等工业化的施工模式,展示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城市和住宅技术的发展动力,以此带动了全国工业化、标准化、模数化的探讨,工业化住宅逐步形成高潮。在规划设计上,上世纪70年代后期,根据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的需求,开始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
第四个十年(1980年——1989年)
典型住宅:清华花园住宅
从1982年开始,由建筑学会牵头组织全国设计竞赛对当时的建设标准进行试探型设计。通过竞赛开拓了思想,打破了多年的禁锢,开始在设计中提倡创新,清华的花园住宅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开展以三个试点小区(济南、天津、无锡)建设为主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规划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质量、四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推动了我国住宅建设科技的发展。这个阶段居住区规划普遍注意了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所处的地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组群组合形态的多样化;组织多种空间;居住环境的建设。其中,空间绿地和集中绿地的做法受到普遍的欢迎。
第五个十年(1990年——1999年)
典型住宅:石家庄联盟小区小康住宅
1992年建设的石家庄联盟小区的小康住宅试点项目,在当时取得了轰动的效应,有10万人参观。小康住宅从起居厅的启用、入门玄关、储存空间、成套厨卫等显示出的公私分区、干湿分区、动静分区等,注重了功能关系特色。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小康住宅研究,是我国与日本JICA合作的项目。其历时五年,从编制小康住宅标准、小康居住行为模式、小康产品系列、小康厨卫定制研究、小康住宅体系化设计、小康模数协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提出了小康住宅“十条标准”。“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对我国住宅建设和规划设计水平跨入现代住宅发展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康住宅强调以人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作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突出“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贯彻到小区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
第六个十年(2000年——2009年)
典型住宅:天津水晶城、北京锋尚国际
从199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商品住宅时代。住宅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像脱缰的野马,发展速度惊人。以天津水品城为代表的万科情景花园住宅是众多类型中的典范,它体现了对人的亲情关怀和主张邻里关系和睦相处的哲学理念。在立面的处理方面采用了每层变化的多样性,利用简单的材料获得美的享受;在细节的处理上做到了精细化和定制化的目标,万科情景洋房的出现显示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市场化的体现。市场化可以成就一个产品,但是却不能主导住宅产业化的实施,科技的应用因为成本、因为付出得不到回应而被撂到脑后。北京锋尚国际是少有的几个开发商之一,它采用了欧洲流行的“低能耗、高舒适度”技术,获得了产品和市场的双丰收,也说明了技术应用的成果。
第一个十年(1949年——1959年)
典型住宅:北京百万庄小区、上海曹阳新村、北京三里屯幸福村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中央政府提出“先生产,后生活”发展策略,技术上受苏联的影响,在住宅规划设计中有严重的苏联的影子。比如: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模式。每个街坊面积一般为5~6公顷,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用封闭的周边式院落布置,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这种组合形式由于过份强调对称,“周边式”布局造成许多死角,不利通风和日照,居住条件恶化。北京百万庄小区是当时苏联援建的,充分表达了这个特点。当时为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特意建造了一批工人住宅区,如上海曹阳新村、北京幸福村。住户采用了集成居住的模式,与此同时发展了50年代后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
第二个十年(1960年——1969年)
典型住宅:大庆“干打垒”、北京百万庄简易楼、上海闵行一条街
受1958年大跃进的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大的破坏,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住房困难成为突出问题。群众想出了种种办法,降低造价,减少钢材、水泥的用量,形成了一批简易楼、竹筋楼、筒子楼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住宅类型,出现了两把锁住宅,合用厨房、公共厕所等的住宅形式。在规划方面,上世纪60年代初,运用“先成街、后成坊”的原则,新村中心采用一条街的形式,沿街两旁各种商店、餐馆、旅馆、剧场等商业文化设施齐全,用以体现社会主义好的城市风貌。由于“先成街”的片面性,有的城市小区只成了街,而未成坊,形成了“一张皮”局面。著名的有上海的闵行一条街、天山一条街。
第三个十年(1970年——1979年)
典型住宅:北京前三门大街住宅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全国经历十年桎梏的住宅建设几乎呈停滞状况。北京发动了“前三门大街”住宅复兴工程,工人设计队伍开进工地主宰了工程建设,第一次尝试了用高层住宅技术的大批量建造生产方式。在全部26栋楼的规模下,采用了大模板现浇、大板结构、内浇外板结构等工业化的施工模式,展示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城市和住宅技术的发展动力,以此带动了全国工业化、标准化、模数化的探讨,工业化住宅逐步形成高潮。在规划设计上,上世纪70年代后期,根据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的需求,开始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
第四个十年(1980年——1989年)
典型住宅:清华花园住宅
从1982年开始,由建筑学会牵头组织全国设计竞赛对当时的建设标准进行试探型设计。通过竞赛开拓了思想,打破了多年的禁锢,开始在设计中提倡创新,清华的花园住宅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开展以三个试点小区(济南、天津、无锡)建设为主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规划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质量、四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推动了我国住宅建设科技的发展。这个阶段居住区规划普遍注意了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所处的地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组群组合形态的多样化;组织多种空间;居住环境的建设。其中,空间绿地和集中绿地的做法受到普遍的欢迎。
第五个十年(1990年——1999年)
典型住宅:石家庄联盟小区小康住宅
1992年建设的石家庄联盟小区的小康住宅试点项目,在当时取得了轰动的效应,有10万人参观。小康住宅从起居厅的启用、入门玄关、储存空间、成套厨卫等显示出的公私分区、干湿分区、动静分区等,注重了功能关系特色。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小康住宅研究,是我国与日本JICA合作的项目。其历时五年,从编制小康住宅标准、小康居住行为模式、小康产品系列、小康厨卫定制研究、小康住宅体系化设计、小康模数协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提出了小康住宅“十条标准”。“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对我国住宅建设和规划设计水平跨入现代住宅发展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康住宅强调以人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作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突出“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贯彻到小区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
第六个十年(2000年——2009年)
典型住宅:天津水晶城、北京锋尚国际
从199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商品住宅时代。住宅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像脱缰的野马,发展速度惊人。以天津水品城为代表的万科情景花园住宅是众多类型中的典范,它体现了对人的亲情关怀和主张邻里关系和睦相处的哲学理念。在立面的处理方面采用了每层变化的多样性,利用简单的材料获得美的享受;在细节的处理上做到了精细化和定制化的目标,万科情景洋房的出现显示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市场化的体现。市场化可以成就一个产品,但是却不能主导住宅产业化的实施,科技的应用因为成本、因为付出得不到回应而被撂到脑后。北京锋尚国际是少有的几个开发商之一,它采用了欧洲流行的“低能耗、高舒适度”技术,获得了产品和市场的双丰收,也说明了技术应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