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教育的六个“一”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引导“00后”的孩子爱清洁、会劳动呢?可以从六个“一”着手。
  整“一”衣。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青春期的孩子总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尤其是在团队中,他们爱美、爱表现。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打理好个人形象做起。开学初,我根据《中学生守则》,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在《班级公约》中明确了发型、服装、饰物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不允许染发、烫发,要露眉、露耳;不允许穿奇装异服,衣服要勤换勤洗等。但是,许多孩子做不到。我抓住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机会,在班会课上,利用“班班通”设备,展示了形象颇佳的学生的生活画面,并利用PPT课件和flash动画,将清洁与邋遢、优雅与粗鄙进行比较,把形象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中。运动会中,我班学生的美丽形象和耀眼表现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
  捡“一”瓶。学校没有提供开水,同学们总爱买饮料喝。作为班主任,我除了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提供饮用水外,还会在饮料瓶上做文章,督促学生发现一个捡一个,集中放于教室的储物柜内,作为班级手工制作和创意模型制作比赛的原材料。
  集“一”纸。卫生最大的敌人是废纸。为此,我安排专职卫生管理员,负责收集废纸,将揉成团的废纸展平,集中存放。期末,我们把废纸卖给收购站,作为班级活动经费。刚开始,孩子们对此不理解,甚至不屑一顾,当废纸“变成”奖品后,孩子们恍然大悟:不丢一张废纸,代表着一份责任;不浪费一分钱,也是劳动教育。
  设“一”岗。刚升入初中的孩子,年龄尚小,自制力不强,问题总有反复,特别是班级中留守儿童居多,他们缺乏家庭卫生监管,卫生习惯差。于是,我班设立了卫生监督岗,监督违反班级卫生管理的孩子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
  送“一”言。教育是语言的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言语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老班的评价。在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我十分注重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尽量做到严肃中有活泼,诙谐时有庄重。孩子乱扔废纸,我会提醒他们“扔掉过去是可以的,但捡起来才有美好的未来”;孩子衣衫不整时,我会告诉他们“整理好装束,就是整理心情,整理人生”。
  践“一”行。班级中,经常组织洗衣服、叠衣服、拖地比赛,优胜者授予“劳动之星”的称号。每到节假日,我还布置家庭劳动作业,诸如植树、种菜、浇花、做饭等,让家长配合,拍下视频,进行评比。同时,我会把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孩子们的劳动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利辛中学)
其他文献
政治与教育的关联性决定了政治学是理解教育公平的重要视角,政府作为主要政治主体,对教育公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政府这一角度从政府管理体制和政府理念两个层面对当前中国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现象,是民族的灵魂.邓小平非常重视先进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导向作用,他的文化价值观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对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这个班级有些特殊,由28个学艺术的孩子组成。从刚接手这个班时,我便期待他们能够跃过高考这道门槛,站在属于他们人生的艺术舞台上。但是,我发现孩子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良学习习惯。为此,我绞尽脑汁地帮助他们,但成效并不大。我知道,教育是个
刚担任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时,整天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我无从下手。于是,我经常向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一位老班主任告诉我:“幼儿园里需要什么样的角色,你就要投入到那种角色中去。”经过六年的磨炼,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当好妈妈,让孩子靠近你  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我会主动关心他们,让孩子对我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比如我会摸摸孩子的头或是小脸蛋儿。对于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