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对我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从PM2.5的治理难度与PM2.5的联防联控治理的优势出发,结合国内外治理雾霾的经验,提出了PM2.5联防联控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PM2.5;联防联控;综合治理;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67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尤其是中心城市PM2.5浓度频频超标,引发了公众对“生态危机”史无前例的担忧和对“大气污染防治”空前热切的关注,加强资源环境管理,齐心协力治理PM2.5已成为了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重大现实问题。
1 PM2.5划区域联合治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已由燃煤型污染转变为燃煤一机动车一工业排放多类型污染、高负荷共存的重度复合大气污染类型。大气污染逐渐转化为区域性复合型污染,波及范围扩大,频率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由此,对PM2.5问题的研究与治理刻不容缓,PM2.5资源环境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1.1 PM2.5治理具有紧迫性
PM2.5影响范围广,情况较严重,具有紧迫性。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愈演愈烈。整个2015年,北京有179个污染天,而全年的最后46天,北京的PM2.5浓度比起去年同期要高出75.9%以上,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已成为PM2.5重灾区,每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国内其他地区的3倍之多。
1.2 PM2.5治理具有长期性
PM2.5治理是一项任重道远、需大量投入的项目,具有长期性。我国雾霾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成因复杂、排放源分散、区域互相输送等特点。这意味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各主体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共同参与各区域的联动治理。
1.3国际经验:国际间跨区域合作见效快速并且成果明确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各类国际合作日益增多。其中,由政府主导的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缩写:CCAC)通过搭建开放式国际自愿合作伙伴平台,倡导并支持见效快速且成果明确的区域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借鉴CCAC的先行实践,结合我国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跨区域合作的PM2.5联防联控,是一条治理PM2.5高效可行的道路。
2 PM2.5联防联控对经济社会影响效应分析
2.1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加强联防联控,快速启动防治行动
PM2.5治理刻不容缓,开展区域合作,有利于每个区域立足本地防治大气污染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联合兄弟省市,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尽快开展能快速见效的节能减排行动。
2.2有利于理顺合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协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有利于各个区域在兄弟省市加快建立健全贯穿区域合作各环节的长效机制,促进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而确保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合作的有序、持续、高效开展。
2.3有利于明确防治重点,理清任务优先级,规模化开展联合行动
开展联合行动,有利于各个区域在加强本地治理的同时,进一步积极地与兄弟省市开展紧密型合作,抓紧明确亟待治理的重点污染物、重点领域以及防治工作的优先级,协力推动量大面广的减排控污项目。
2.4有利于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区域行动计划,配套监管评估
国家首次明确地方政府责任,有利于各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细则,提出目标以及具体行动计划。有利于各个区域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并加大工业企业、移动源的污染防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节能环保准入门槛,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建立健全区域、省、市级联动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
然而,一系列复杂性公共问题的起因和解决方案是多元的,需要不同组织协力应对。所以,发展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已经成为横向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要趋势。对于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只有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大量削减各种类型污染物排放量,加强PM2.5区域治理。
3国外先进的治理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国外一些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也曾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时期,其资源环境管理经验对区域联防联控的PM2.5治理值得借鉴。
3.1完善立法,转型能源
各国政府颁布相关法律,依法治理污染。如,英国于1956年颁布了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其立足点在于减少煤炭用量。美国在1955年通过了《空气污染控制法》,环保机构有权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开展工作。
3.2区域联动,双管齐下
美国政府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全国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差异,将国家划分为十个地理区域,并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对大气污染的应急处理和长期双管齐下。
3.3监控严密,信息公开
英国政府官方网络及时发布伦敦地区每天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和一周趋势图。美国环保署从2006年开始就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的监测,并及时在公布当天PM2.5监控数据和次日的预报数据。
3.4依靠“从量”,控制污染物
在美国,企业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都有与之对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如果违背标准,将接受环境监管部门的处罚或者从其他企业购买污染物的排放指标予以抵消。另外,在限制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可开展排污权交易。
4总结
加大PM2.5的联防联控,首先应继续加大行政力量震慑空气污染行为,并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搭建协作的团队共享信息平台;采取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现“委托治理”与“托管运营”,并依合同约定支付污染治理或托管运营的费用。
其次,探索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统一的碳市场,政府资金可以在市场中直接进行补贴,对通过核证的排放量,按照数量给予补贴;通过税收调节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利益,以经济杠杆来促进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浪费的。
另外,应拓展跨区域多元绿色金融渠道,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的原则必须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绿色银行评级制度。二是提供政府信用担保,帮助纳入跨区域合作的项目获得银行的低息贷款。三是倡导区域内的金融机构自愿开展责任投资,引导资金减少对高排放项目的支持,进一步增加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四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导向、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企业的担保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关键词:PM2.5;联防联控;综合治理;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67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尤其是中心城市PM2.5浓度频频超标,引发了公众对“生态危机”史无前例的担忧和对“大气污染防治”空前热切的关注,加强资源环境管理,齐心协力治理PM2.5已成为了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重大现实问题。
1 PM2.5划区域联合治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已由燃煤型污染转变为燃煤一机动车一工业排放多类型污染、高负荷共存的重度复合大气污染类型。大气污染逐渐转化为区域性复合型污染,波及范围扩大,频率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由此,对PM2.5问题的研究与治理刻不容缓,PM2.5资源环境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1.1 PM2.5治理具有紧迫性
PM2.5影响范围广,情况较严重,具有紧迫性。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愈演愈烈。整个2015年,北京有179个污染天,而全年的最后46天,北京的PM2.5浓度比起去年同期要高出75.9%以上,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已成为PM2.5重灾区,每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国内其他地区的3倍之多。
1.2 PM2.5治理具有长期性
PM2.5治理是一项任重道远、需大量投入的项目,具有长期性。我国雾霾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成因复杂、排放源分散、区域互相输送等特点。这意味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各主体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共同参与各区域的联动治理。
1.3国际经验:国际间跨区域合作见效快速并且成果明确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各类国际合作日益增多。其中,由政府主导的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缩写:CCAC)通过搭建开放式国际自愿合作伙伴平台,倡导并支持见效快速且成果明确的区域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借鉴CCAC的先行实践,结合我国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跨区域合作的PM2.5联防联控,是一条治理PM2.5高效可行的道路。
2 PM2.5联防联控对经济社会影响效应分析
2.1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加强联防联控,快速启动防治行动
PM2.5治理刻不容缓,开展区域合作,有利于每个区域立足本地防治大气污染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联合兄弟省市,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尽快开展能快速见效的节能减排行动。
2.2有利于理顺合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协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有利于各个区域在兄弟省市加快建立健全贯穿区域合作各环节的长效机制,促进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而确保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合作的有序、持续、高效开展。
2.3有利于明确防治重点,理清任务优先级,规模化开展联合行动
开展联合行动,有利于各个区域在加强本地治理的同时,进一步积极地与兄弟省市开展紧密型合作,抓紧明确亟待治理的重点污染物、重点领域以及防治工作的优先级,协力推动量大面广的减排控污项目。
2.4有利于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区域行动计划,配套监管评估
国家首次明确地方政府责任,有利于各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细则,提出目标以及具体行动计划。有利于各个区域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并加大工业企业、移动源的污染防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节能环保准入门槛,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建立健全区域、省、市级联动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
然而,一系列复杂性公共问题的起因和解决方案是多元的,需要不同组织协力应对。所以,发展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已经成为横向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要趋势。对于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只有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大量削减各种类型污染物排放量,加强PM2.5区域治理。
3国外先进的治理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国外一些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也曾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时期,其资源环境管理经验对区域联防联控的PM2.5治理值得借鉴。
3.1完善立法,转型能源
各国政府颁布相关法律,依法治理污染。如,英国于1956年颁布了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其立足点在于减少煤炭用量。美国在1955年通过了《空气污染控制法》,环保机构有权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开展工作。
3.2区域联动,双管齐下
美国政府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全国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差异,将国家划分为十个地理区域,并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对大气污染的应急处理和长期双管齐下。
3.3监控严密,信息公开
英国政府官方网络及时发布伦敦地区每天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和一周趋势图。美国环保署从2006年开始就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的监测,并及时在公布当天PM2.5监控数据和次日的预报数据。
3.4依靠“从量”,控制污染物
在美国,企业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都有与之对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如果违背标准,将接受环境监管部门的处罚或者从其他企业购买污染物的排放指标予以抵消。另外,在限制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可开展排污权交易。
4总结
加大PM2.5的联防联控,首先应继续加大行政力量震慑空气污染行为,并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搭建协作的团队共享信息平台;采取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现“委托治理”与“托管运营”,并依合同约定支付污染治理或托管运营的费用。
其次,探索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统一的碳市场,政府资金可以在市场中直接进行补贴,对通过核证的排放量,按照数量给予补贴;通过税收调节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利益,以经济杠杆来促进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浪费的。
另外,应拓展跨区域多元绿色金融渠道,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的原则必须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绿色银行评级制度。二是提供政府信用担保,帮助纳入跨区域合作的项目获得银行的低息贷款。三是倡导区域内的金融机构自愿开展责任投资,引导资金减少对高排放项目的支持,进一步增加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四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导向、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企业的担保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