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最杰出的日本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是蜚声乐坛世界级的指挥大师。只要他站在指挥台上,面对乐队,他就精力充沛,充满激情,一点也不像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听众说“他有一双魔力的手”,这双手可以轻而易举把听众带入音乐世界。他对中国情有独钟,他有着浓浓的中国情结。1935年在中国沈阳出生,他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他每次来北京都要去童年居住过的新开胡同69号。2002年,他的96岁母亲去世,遵其遗嘱,将老人的部分骨灰葬于69号正房花坛下。当前正为培养中国青年音乐俊秀而竭尽全力。
对这位指挥大师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诗人艾青为之倾倒,他以生花妙笔再现了“这双魔力的手”,但却不是小说家惯用的肖像刻画,这并非诗歌中再现人物之所长,即使金雕玉砌、浓墨重彩,也只能是脸谱化。诗人扬长避短地紧紧抓住了作为艺术家的小泽征尔的特有的情感特征,以神写形:
把众多的声音/调动起来,/听从你的命令/投入战争;/把所有的乐器/组织起来,/像千军万马/向一个统一的目标行进……
作为指挥家的小泽征尔的“特质”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了。虽然我们看不到指挥家的细部特征,但却能真切感受到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说的“气韵生动”。谢赫要求画家在表现艺术对象时,不只着眼于外部形态的完整画面,不要求工细地再现细节的真实,而只抓住人物足以反映他的内在精神的行动加以突现,诗人正是这样做的。
指挥家有别于其他艺术家之处,显然在于他的独特的艺术手段,因此诗人就以一系列的描绘,再现了小泽征尔的手、眼和耳的天衣无缝地配合。因此反映在诗中就是一幅幅生气灌注的画面。按照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的意见,画是可以表现动作的,但一幅画只能表现一个动作,因此要使画面富于表现力,画家必须在动作发展的直线上“选择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了解得最透彻”。艾青正是这样表现小泽征尔的指挥艺术的:
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通过这一幅幅神采飞扬的画面,一个全身心将自己灵魂投入音乐的指挥家的形象就突现在我们面前了。音乐家毕竟是音乐家,正像马克思所说,欣赏音乐必须要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诗人的创造性描写还在于,诗人以小泽征尔指挥艺术的巨大的艺术效果烘托出他的杰出指挥才能。人们从乐队演奏中,似乎看到、听到:
或是月夜的行军,听到嘚嘚的马蹄声;或是低下头去,听得情人絮语黄昏;突然如暴风骤雨至,雷霆万钧,你腾空而起从毛发也听到怒吼的声音。
此时的小泽征尔,在诗人的眼中,不仅仅是一个指挥家。诗人说:
你有指挥战役的魄力,你是音乐阵地的将军!紧接最后一个休止符,刮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多么美妙的指挥,多么动听的音乐。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王雪森摘自《石狮日报》)
对这位指挥大师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诗人艾青为之倾倒,他以生花妙笔再现了“这双魔力的手”,但却不是小说家惯用的肖像刻画,这并非诗歌中再现人物之所长,即使金雕玉砌、浓墨重彩,也只能是脸谱化。诗人扬长避短地紧紧抓住了作为艺术家的小泽征尔的特有的情感特征,以神写形:
把众多的声音/调动起来,/听从你的命令/投入战争;/把所有的乐器/组织起来,/像千军万马/向一个统一的目标行进……
作为指挥家的小泽征尔的“特质”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了。虽然我们看不到指挥家的细部特征,但却能真切感受到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说的“气韵生动”。谢赫要求画家在表现艺术对象时,不只着眼于外部形态的完整画面,不要求工细地再现细节的真实,而只抓住人物足以反映他的内在精神的行动加以突现,诗人正是这样做的。
指挥家有别于其他艺术家之处,显然在于他的独特的艺术手段,因此诗人就以一系列的描绘,再现了小泽征尔的手、眼和耳的天衣无缝地配合。因此反映在诗中就是一幅幅生气灌注的画面。按照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的意见,画是可以表现动作的,但一幅画只能表现一个动作,因此要使画面富于表现力,画家必须在动作发展的直线上“选择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了解得最透彻”。艾青正是这样表现小泽征尔的指挥艺术的:
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通过这一幅幅神采飞扬的画面,一个全身心将自己灵魂投入音乐的指挥家的形象就突现在我们面前了。音乐家毕竟是音乐家,正像马克思所说,欣赏音乐必须要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诗人的创造性描写还在于,诗人以小泽征尔指挥艺术的巨大的艺术效果烘托出他的杰出指挥才能。人们从乐队演奏中,似乎看到、听到:
或是月夜的行军,听到嘚嘚的马蹄声;或是低下头去,听得情人絮语黄昏;突然如暴风骤雨至,雷霆万钧,你腾空而起从毛发也听到怒吼的声音。
此时的小泽征尔,在诗人的眼中,不仅仅是一个指挥家。诗人说:
你有指挥战役的魄力,你是音乐阵地的将军!紧接最后一个休止符,刮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多么美妙的指挥,多么动听的音乐。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王雪森摘自《石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