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科学性。英语听力教学尤其体现了该教学理念。但目前我们苏北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和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 现实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势必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这样就有更多的基础较差的同学跨入高中,造成学生整体水平的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如下:
1. 语言基础较差
一大部分农村高中学生小学之前没有或很少接触英语,由于缺乏必需的英语语音基础知识和拼读技能,学生对音同、音近及一些同化、连读、弱读、重音转移、失去爆破等语音语调变化了解甚少,语感不强,辨音困难,难以听懂所给的内容,给上课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他们对英语也完全失去了兴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孩子“瘸腿”科是英语,最终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2. 词汇量不足,知识面狭窄
我们知道所有的语言材料都是由基本词汇构成的。没有一定的词汇作为基础根本就谈不上去听懂。学生掌握的词汇少,加上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等现象给听力带来很大困难。如:有这样一篇听力内容: A: May I speak to Dr Li? B: Sorry, He is not in. He has gone to see the doctor? Question: Where is Dr Li? 看到Dr和doctor可以知道前面是“博士”的意思,后面是“医生”的意思。但听起来基础较差的同学就难以分清,摸不着头脑。其次对词汇的用法了解甚少,给听力也带来一定困难。再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受母语影响较深,不能直接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先把听到的内容转化成汉语,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再去做题,这样只能听取只言片语,往往做不出听力题目,更甚者有的同学根本就不听,一拿到卷子,三两下A、B、C, D任选把听力给“做”完了。
二、 教师因素
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博闻强识,思维敏捷,具有优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在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处处能用熟练的语言围绕着文化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避免受到母语思维的过多干扰,领略到文化在语言使用中的真正魅力。而如今的农村中学部分高中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环境,只好放弃已有的想法,干脆照本宣科,草草了事。由于用英语讲课学生听不懂,所以他们干脆放弃用英语讲课。用满堂标准的汉语讲授英语,这样学生的听力又如何能够提高呢?
那么如何去让这些农村中学的高中师生们去改变这一局面呢?俗语说,“心病终须新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必须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去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发音技巧
农村中学这一现状需要英语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强化对学生发音的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做到读准、读熟每一个音素,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同时要特别注意英语口语中的连读、弱化、失爆破等发音技巧,平时要让学生多听外国人的录音磁带,反复模仿,复读。例如,在学习高一英语模块四第二单元Advertisment时,由于单词音节比较多,学生基础比较差,我就反复领着他们读advertising, advertisement, satisfaction等长单词,同时反复放对话录音让学生跟读,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直到熟练为止。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辨音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 熟记新《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单词
单词记忆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所以要想听懂。首先必须记住大纲中所要求的单词,达到熟练运用。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我先把大纲中所列词汇分发给大家,每天让他们记住十个左右,并用这几个词组成句,达到熟练运用。如: food、 fond、 fool、 foot、 forest、 forget、 flower、 fact、 famous。 有的学生这样组合: A famous fool is fond of food. A fact is that he took the flowers as food, when he was in the forest on foot and forgot the road. 这样即督促学生记住单词,又练习他们遣词造句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兴趣,调整学生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课程时,成绩越好,兴趣就越大,学习动力也就越大。因此在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时,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成功感激励他们的上进心,让这些学生成功地解决一些不很复杂的问题,以此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对英语产生兴趣。高中的学生一听听力内容就满脑都是,无从下手。于是我让他们从简单的听力内容着手,让学生感到听力不是很难,然后逐步加大听力难度,从而逐步适应。
英语中有一则名谚, “Give a man fish and you will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him how to fish you will feed him for a lifetime.”这就强调方法的重要性。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告诉学生听力要注意“三听”相结合,即“精听”“泛听”相结合,“常听”“长听”相结合,“有意”“无意”听相结合。常做“泛听”,但也要带着问题做“精听”。同时在做听力之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一、 现实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势必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这样就有更多的基础较差的同学跨入高中,造成学生整体水平的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如下:
1. 语言基础较差
一大部分农村高中学生小学之前没有或很少接触英语,由于缺乏必需的英语语音基础知识和拼读技能,学生对音同、音近及一些同化、连读、弱读、重音转移、失去爆破等语音语调变化了解甚少,语感不强,辨音困难,难以听懂所给的内容,给上课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他们对英语也完全失去了兴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孩子“瘸腿”科是英语,最终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2. 词汇量不足,知识面狭窄
我们知道所有的语言材料都是由基本词汇构成的。没有一定的词汇作为基础根本就谈不上去听懂。学生掌握的词汇少,加上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等现象给听力带来很大困难。如:有这样一篇听力内容: A: May I speak to Dr Li? B: Sorry, He is not in. He has gone to see the doctor? Question: Where is Dr Li? 看到Dr和doctor可以知道前面是“博士”的意思,后面是“医生”的意思。但听起来基础较差的同学就难以分清,摸不着头脑。其次对词汇的用法了解甚少,给听力也带来一定困难。再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受母语影响较深,不能直接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先把听到的内容转化成汉语,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再去做题,这样只能听取只言片语,往往做不出听力题目,更甚者有的同学根本就不听,一拿到卷子,三两下A、B、C, D任选把听力给“做”完了。
二、 教师因素
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博闻强识,思维敏捷,具有优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在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处处能用熟练的语言围绕着文化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避免受到母语思维的过多干扰,领略到文化在语言使用中的真正魅力。而如今的农村中学部分高中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环境,只好放弃已有的想法,干脆照本宣科,草草了事。由于用英语讲课学生听不懂,所以他们干脆放弃用英语讲课。用满堂标准的汉语讲授英语,这样学生的听力又如何能够提高呢?
那么如何去让这些农村中学的高中师生们去改变这一局面呢?俗语说,“心病终须新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必须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去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发音技巧
农村中学这一现状需要英语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强化对学生发音的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做到读准、读熟每一个音素,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同时要特别注意英语口语中的连读、弱化、失爆破等发音技巧,平时要让学生多听外国人的录音磁带,反复模仿,复读。例如,在学习高一英语模块四第二单元Advertisment时,由于单词音节比较多,学生基础比较差,我就反复领着他们读advertising, advertisement, satisfaction等长单词,同时反复放对话录音让学生跟读,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直到熟练为止。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辨音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 熟记新《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单词
单词记忆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所以要想听懂。首先必须记住大纲中所要求的单词,达到熟练运用。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我先把大纲中所列词汇分发给大家,每天让他们记住十个左右,并用这几个词组成句,达到熟练运用。如: food、 fond、 fool、 foot、 forest、 forget、 flower、 fact、 famous。 有的学生这样组合: A famous fool is fond of food. A fact is that he took the flowers as food, when he was in the forest on foot and forgot the road. 这样即督促学生记住单词,又练习他们遣词造句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兴趣,调整学生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课程时,成绩越好,兴趣就越大,学习动力也就越大。因此在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时,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成功感激励他们的上进心,让这些学生成功地解决一些不很复杂的问题,以此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对英语产生兴趣。高中的学生一听听力内容就满脑都是,无从下手。于是我让他们从简单的听力内容着手,让学生感到听力不是很难,然后逐步加大听力难度,从而逐步适应。
英语中有一则名谚, “Give a man fish and you will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him how to fish you will feed him for a lifetime.”这就强调方法的重要性。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告诉学生听力要注意“三听”相结合,即“精听”“泛听”相结合,“常听”“长听”相结合,“有意”“无意”听相结合。常做“泛听”,但也要带着问题做“精听”。同时在做听力之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