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走了,在一个晚霞满天的初春时节。他走得那样的匆忙,来不及与我见上最后一面。无尽的嘱托,浓缩在平静的脸上。他深信,春天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再也不用浪费财物,拖累儿女。
清理父亲遗物时,没有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且不说贵重物品,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在衣柜里,那件挂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的风衣,便是他认为最豪华的“奢侈品”。这是十二年前,我儿子在北京读书时买回来送给他的。非到“受不了”的时候,父亲总舍不得穿。其实,并不是家里穷得买不起好衣服,而是父亲一生中恪守的一个永恒的理念——勤俭持家。这个理念成为我家薪火相传的家风。
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经历了贫穷、苦难和匮乏,很多事情是年轻人难以想象的。他断断续续读过一些书,曾考入漳州师院,后来有个安稳的工作,但为养家糊口从不“安份”,常常“跳槽”。他任过教师、当过农民、做过生意,还搞过运输。也许是穷怕了,他一生节俭,从不奢侈浪费。父亲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一生滴酒不沾,清茶淡饭,节衣缩食,偶尔陪客人喝茶。每每听到好茶很贵时,他总爱唠叨几句“一斤好茶,可以换来几袋大米,茶能喝就好,不能太浪费。”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夏天,父亲用自行车载我到漳州看病,上午排不上号,只得等到下午。午间,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叶一动不动,连小狗狗也伸出长长的舌头,趴在地上喘着大气。闷热的天气似乎要把整个人烤焦,我口渴难忍,父亲见状,买来3分钱一根、糖水做的冰棍,而自己却舍不得吃,连说自己不渴。
我们兄弟姐妹多,为了省下理发钱,父亲自己动手,买来理发工具,用旧报纸当头发罩,把我们当试验品。尽管父亲下了十二分功夫,如精雕细琢每一件工艺品,那笨拙的双手似乎不听使唤,还是把我们小小的头理得高低不平,长短不一,歪歪扭扭,常常被人当笑料。小伙伴耻笑我们如“尿桶箍”,每听到这样的挖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无论别人如何评头论足,我们从不责怪父亲。记忆中,我伴随着父亲那“咔嚓、咔嚓”的剪刀声响渡过了困苦而幸福的童年。
父亲的节俭也许是受到上辈的影响与教育。自我懂事的时候,奶奶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甚至有點“抠”。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很难吃好,甚至温饱都成问题。父亲偶尔从食品站买一点“剩肉”回来改善生活,奶奶加工煮好后,开饭时,分给一人一小块,又藏了起来。藏在那摇摇晃晃、可望不可及的小竹篮里。这是奶奶的专用竹篮,家里只要有吃剩的东西,她一律往里面装,然后悬挂在隔层的杉木上。每逢放学回家,肚子常常饿得咕噜叫,挂在空中的剩菜剩饭对我们来说胜过美味佳肴,但只是“画饼充饥”,也成了奢望,当被我们吵得烦时,奶奶就大声训斥:“剩饭剩菜是要留着下餐吃的。”
奶奶对家里人是这样,对自己更苛刻。破旧的衣服舍不得换,从不花零用钱,就是病了也是熬青草药服用。有一次,我帮小弟弟喂饭时不小心把饭弄倒一地,奶奶不是大声斥责,而是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千万要小心,这粮食紧张,每一口饭来之不易。”然后用锅铲把地上的稀饭倒进自己的饭碗里,轻轻地咀嚼起来。有句话说得好: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惜。当时,我虽然不懂得这些道理,但奶奶的言行却深深地感动了我,顿时觉得比被痛打一顿还难受。
史上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斗大的字没识几个,这些古训她一点也不懂,但从她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有省吃俭用,朴实无华的品格,更具有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听母亲说,嫁到父亲家后,穷得叮当响。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两间土墙的平房里,用竹编当隔墙,分内外间居住。与大伯分家后,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张残脚断臂的旧床、一件破旧的棉被、一只歪脖缺嘴的米缸。为了贴补家用,添置家庭生活必需品,母亲常常早出晚归,帮人扛甘蔗、摘橄榄、采油茶……在加工场打工做柑桔饼,加班时间比别人长,赚的钱也比别人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家乡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灾害,把家里的房屋冲垮,本不牢固的土屋夷为平地。在寄人篱下半年后,父母自力更生,制土块、砌土墙、砍木材,自建两间土墙瓦房,以遮风蔽日。在这样简陋的土屋里一住就是20多年。
我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熏陶,从父母身上继承了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小小年纪就经常帮家里担水劈柴、洗衣做饭、养鸡养鸭、喂猪放牛,打扫卫生……为减轻母亲负担,利用星期天上山拾柴割毛草,剥下脚蔗叶、木薯叶,用竹耙子和麻袋收集干枯落叶,回到家里,用干枯甘蔗叶或木薯叶包住树叶,绕成一团一团当柴火。家里那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小棉袄,是母亲请来外婆亲手加工制作的。面料是外婆一针一线用颜色相近的小布条拼接起来,夹在里层的棉花则是从弹棉被师傅那里捡来的。它犹如接力棒,在我们兄弟间传递,传递着温暖,也传承着家风,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唐代诗人李商隐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成为后人的警世名言。《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勤俭却与人们渐行渐远。面对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奢侈、浪费现象,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31日,确定为“世界勤俭日”。我国也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辛而伟大的事业,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反对懒惰奢侈、贪图享受的恶习。
在我们身上流淌着父母勤俭的血脉,遗传着父母勤俭的基因。如今,我已步入花甲之年,常常讲述古人、先贤、长辈的勤俭故事,教育和影响着晚辈,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和影响着下一代,让勤俭持家的家风代代相传。在我们家浴室角落里放着一只桶,专门收集使用过的水,用于冲洗马桶,做到循环利用,节约用水。旧衣服从不随便丢掉,或捐献或送回老家给农民兄弟穿。日常家电,大到冰箱空调,小到灯头插座,能用则用,能修则修,不轻易浪费。节约从我做起,不随意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饭、一分钱,成为我家的自觉行动。
勤俭是一对孪生姐妹,只勤不俭,成了无底洞;只俭不勤,也会坐享吃空。只有勤俭持家,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父母用一生的勤俭培养和教育我们,用勤劳的双手筑起了家的温馨。在别人眼里那是再普通不过的老屋,在我心里是那样的雄伟壮观,是一道永不褪色的美丽风景,因为老屋的一砖一瓦浸润着父母的心血与汗水。
红楼梦中有个小细节,贾母叫凤姐开柜,拿两匹布料给姊妹们做衣服,宝钗却说,不用做了,我那些衣服还没穿透呢。一个千金小姐,还这样朴素节俭,更何况我般穷苦人家的子女呢?
清理父亲遗物时,没有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且不说贵重物品,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在衣柜里,那件挂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的风衣,便是他认为最豪华的“奢侈品”。这是十二年前,我儿子在北京读书时买回来送给他的。非到“受不了”的时候,父亲总舍不得穿。其实,并不是家里穷得买不起好衣服,而是父亲一生中恪守的一个永恒的理念——勤俭持家。这个理念成为我家薪火相传的家风。
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经历了贫穷、苦难和匮乏,很多事情是年轻人难以想象的。他断断续续读过一些书,曾考入漳州师院,后来有个安稳的工作,但为养家糊口从不“安份”,常常“跳槽”。他任过教师、当过农民、做过生意,还搞过运输。也许是穷怕了,他一生节俭,从不奢侈浪费。父亲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一生滴酒不沾,清茶淡饭,节衣缩食,偶尔陪客人喝茶。每每听到好茶很贵时,他总爱唠叨几句“一斤好茶,可以换来几袋大米,茶能喝就好,不能太浪费。”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夏天,父亲用自行车载我到漳州看病,上午排不上号,只得等到下午。午间,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叶一动不动,连小狗狗也伸出长长的舌头,趴在地上喘着大气。闷热的天气似乎要把整个人烤焦,我口渴难忍,父亲见状,买来3分钱一根、糖水做的冰棍,而自己却舍不得吃,连说自己不渴。
我们兄弟姐妹多,为了省下理发钱,父亲自己动手,买来理发工具,用旧报纸当头发罩,把我们当试验品。尽管父亲下了十二分功夫,如精雕细琢每一件工艺品,那笨拙的双手似乎不听使唤,还是把我们小小的头理得高低不平,长短不一,歪歪扭扭,常常被人当笑料。小伙伴耻笑我们如“尿桶箍”,每听到这样的挖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无论别人如何评头论足,我们从不责怪父亲。记忆中,我伴随着父亲那“咔嚓、咔嚓”的剪刀声响渡过了困苦而幸福的童年。
父亲的节俭也许是受到上辈的影响与教育。自我懂事的时候,奶奶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甚至有點“抠”。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很难吃好,甚至温饱都成问题。父亲偶尔从食品站买一点“剩肉”回来改善生活,奶奶加工煮好后,开饭时,分给一人一小块,又藏了起来。藏在那摇摇晃晃、可望不可及的小竹篮里。这是奶奶的专用竹篮,家里只要有吃剩的东西,她一律往里面装,然后悬挂在隔层的杉木上。每逢放学回家,肚子常常饿得咕噜叫,挂在空中的剩菜剩饭对我们来说胜过美味佳肴,但只是“画饼充饥”,也成了奢望,当被我们吵得烦时,奶奶就大声训斥:“剩饭剩菜是要留着下餐吃的。”
奶奶对家里人是这样,对自己更苛刻。破旧的衣服舍不得换,从不花零用钱,就是病了也是熬青草药服用。有一次,我帮小弟弟喂饭时不小心把饭弄倒一地,奶奶不是大声斥责,而是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千万要小心,这粮食紧张,每一口饭来之不易。”然后用锅铲把地上的稀饭倒进自己的饭碗里,轻轻地咀嚼起来。有句话说得好: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惜。当时,我虽然不懂得这些道理,但奶奶的言行却深深地感动了我,顿时觉得比被痛打一顿还难受。
史上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斗大的字没识几个,这些古训她一点也不懂,但从她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有省吃俭用,朴实无华的品格,更具有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听母亲说,嫁到父亲家后,穷得叮当响。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两间土墙的平房里,用竹编当隔墙,分内外间居住。与大伯分家后,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张残脚断臂的旧床、一件破旧的棉被、一只歪脖缺嘴的米缸。为了贴补家用,添置家庭生活必需品,母亲常常早出晚归,帮人扛甘蔗、摘橄榄、采油茶……在加工场打工做柑桔饼,加班时间比别人长,赚的钱也比别人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家乡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灾害,把家里的房屋冲垮,本不牢固的土屋夷为平地。在寄人篱下半年后,父母自力更生,制土块、砌土墙、砍木材,自建两间土墙瓦房,以遮风蔽日。在这样简陋的土屋里一住就是20多年。
我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熏陶,从父母身上继承了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小小年纪就经常帮家里担水劈柴、洗衣做饭、养鸡养鸭、喂猪放牛,打扫卫生……为减轻母亲负担,利用星期天上山拾柴割毛草,剥下脚蔗叶、木薯叶,用竹耙子和麻袋收集干枯落叶,回到家里,用干枯甘蔗叶或木薯叶包住树叶,绕成一团一团当柴火。家里那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小棉袄,是母亲请来外婆亲手加工制作的。面料是外婆一针一线用颜色相近的小布条拼接起来,夹在里层的棉花则是从弹棉被师傅那里捡来的。它犹如接力棒,在我们兄弟间传递,传递着温暖,也传承着家风,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唐代诗人李商隐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成为后人的警世名言。《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勤俭却与人们渐行渐远。面对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奢侈、浪费现象,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31日,确定为“世界勤俭日”。我国也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辛而伟大的事业,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反对懒惰奢侈、贪图享受的恶习。
在我们身上流淌着父母勤俭的血脉,遗传着父母勤俭的基因。如今,我已步入花甲之年,常常讲述古人、先贤、长辈的勤俭故事,教育和影响着晚辈,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和影响着下一代,让勤俭持家的家风代代相传。在我们家浴室角落里放着一只桶,专门收集使用过的水,用于冲洗马桶,做到循环利用,节约用水。旧衣服从不随便丢掉,或捐献或送回老家给农民兄弟穿。日常家电,大到冰箱空调,小到灯头插座,能用则用,能修则修,不轻易浪费。节约从我做起,不随意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饭、一分钱,成为我家的自觉行动。
勤俭是一对孪生姐妹,只勤不俭,成了无底洞;只俭不勤,也会坐享吃空。只有勤俭持家,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父母用一生的勤俭培养和教育我们,用勤劳的双手筑起了家的温馨。在别人眼里那是再普通不过的老屋,在我心里是那样的雄伟壮观,是一道永不褪色的美丽风景,因为老屋的一砖一瓦浸润着父母的心血与汗水。
红楼梦中有个小细节,贾母叫凤姐开柜,拿两匹布料给姊妹们做衣服,宝钗却说,不用做了,我那些衣服还没穿透呢。一个千金小姐,还这样朴素节俭,更何况我般穷苦人家的子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