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顾客预期制造惊喜,成就品牌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诺过度让消费者失望,承诺不足又会失去品牌竞争力。但兑现承诺只会使顾客满意,而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惊喜则是品牌胜出的关键。
  笔者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与营销实践的结合,得出一个公式:消费者对某个品牌或产品的预期+现实=失望/满意/惊喜。
  商家对消费者不能完全兑现承诺,就会造成消费者因失望而离开该品牌,而这种离开还不同于因有替代商品或特殊原因的暂时性离开,这种失望后的离开意味着消费者80%不会再回头。
  曾经健力宝广东公司搞过一次“第五季抢鲜in乐汇”喝饮料赢演唱会门票的活动。活动方式为:消费者通过累计消费达到400分积分或用一定数量饮料瓶身标签来换取一张兑换券,每张兑换券可兑换一张演唱会门票。这个活动激起了广东消费者与乐迷们的极大兴趣。演唱会云集了花儿乐队、黄雅莉等多位当红歌手,是一场大家期待已久的音乐盛会,而健力宝承诺的换领门票条件也并非很高,在这个活动的促进下,健力宝“第五季”饮料销量暴增。
  等到活动结束,该健力宝公司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兑奖当天,上千名兑奖者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兑奖地点等待兑奖,一开始健力宝公司只兑换了几百张门票就停止兑换,而后改为隔一个小时兑换一次,最后干脆挂出了“门票已经没有,请拿每张兑换券换一瓶饮料”的牌子。消费者手中的兑换券无法换到门票,这让在烈日下等待了数小时的消费者们由焦虑变为了愤怒。这次活动最终给健力宝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销量迅速下滑,甚至引发了“罢喝”风潮。
  品牌失信的代价是沉重的,因此,给消费者的承诺要量力而行,绝对不要让消费者失望。当商家的宣传承诺能够兑现,则会换来消费者的满意。但消费者满意是绝大多数品牌可以做到的,所以并不能换来顾客的高度忠诚;只有那些完全兑现了承诺,并多给消费者一些承诺之外的利益的企业,才会给消费者创造出惊喜的消费体验,使顾客心甘情愿地回报给品牌绝对的忠诚,这种忠诚可以抵消部分的价格因素,甚至原谅品牌所犯下的一些过错。消费者对你的品牌充满希望,并期待下一个惊喜。
  如何保证不让消费者失望并创造惊喜呢?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承诺保障
  
  在消费者购买某个商品前,多会参考商家对该商品的综合承诺。这个承诺对于商家与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现在一些企业以为,只要在道德的商业底线之上,略微夸张一点来宣传,就是正常的营销手段,可以促销商品,就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其实,道德底线只是一个企业或品牌生存的最低标准,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就要以道德底线为基础,走向更高的标准,否则,虽然可以获得一时之利,但会动摇品牌长远的根基。
  一些品牌无法兑现承诺,不是特意要欺诈消费者,而是很多时候企业对承诺达成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更遗憾的是,有时企业自己还全然不知,导致消费者失望地离开。因此,要从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角度来思考品牌的宣传与承诺,从顾客的角度反推产品,这样从提供产品的利益到寻找目标消费者再到宣传途径都会精准,可以有效避免因沟通不良或与消费者对接错位造成的顾客失望。
  品牌承诺不仅仅表现在广告语和宣传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有两个属性的接触点:物理属性的产品接触点和情感体验的综合接触点。这两个方面处理不当都可能让消费者失望,而综合体验接触点非常广泛,一些细节容易被企业所忽略,有时只是企业无意间流露出的一点讯息,却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重大的影响。现在一些企业为了宣传品牌,在企业的车辆上都喷涂有品牌或企业的标识与宣传语等,而大型送货车更成为理想的流动宣传广告。这本是很好的宣传方式,但笔者曾经在路上遇到某知名食品企业的送货车,车身非常的肮脏,除厚厚的灰尘与泥土外,还有大片酱色的污渍。可能企业本身没有意识到,但是却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个负面的信号。看到这辆送货车后,即使看到电视广告宣传该产品再多么可口美味,我想也没几个人会有这个胃口。
  还有些品牌承诺无法兑现的情况出在企业无法直接掌控的环节,如合作伙伴等。现在一些品牌的售后服务都是和一些地方的维修部门签订特约维修或售后服务合作协议,而企业对其监控不力,导致这些环节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造成了期望值的落差。现在很多注重体验营销的企业,往往也是在这些不易被发现的环节上造成疏漏而前功尽弃的。
  海尔集团最初通过“砸冰箱”给消费者传递出了注重产品品质的信息,如果之后的产品质量达不到优秀的话,消费者就会产生巨大的期待落差。而海尔却以优秀的产品品质与卓越的售后服务完全符合了消费者的期待。能够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企业在给消费者承诺之前要先设定好承诺的保障——不仅不宣传无法兑现的承诺,还要对可以兑现的承诺进行监控,以保证承诺可以全部兑现。
  
  差异承诺
  
  企业控制自己的承诺的确不会使消费者产生失望,但是,控制承诺必然使承诺减少,而竞争对手却对消费者有更多的承诺,那消费者怎么会选择自己的品牌呢?恐怕自己在消费者选择品牌的第一个回合就被淘汰了。
  承诺过度让消费者失望,承诺不足又会失去品牌竞争力,遇到这个两难的选择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诺的比竞争对手多一些,而做的比承诺更多一些,这也是一些顶级品牌的制胜关键。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有和那些大品牌一样的实力去做更多的承诺,一些资源有限的品牌该如何破局呢?
  可以称得上是“星巴克之父”的舒尔茨当年在规划星巴克的时候下过很多功夫,他想为消费者提供顶级的服务和产品,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因为当时并没有特别高档的咖啡店,于是舒尔茨参考了高档饭店和星级酒店的产品与服务。但是发现,从一家咖啡店的属性特点到当时自身的实力,都无法达到和高档酒店一样的设施、产品、服务及综合体验。按照高档酒店的方式来经营星巴克只会把星巴克拖垮,也会让顾客失望。最终舒尔茨确定了星巴克有名的“第三空间”的独特体验形式:承诺给消费者的不是多么豪华的环境,也不是绝世的美味,而是一种完全独立、新颖的价值思想,当消费者带着新奇与试试看的心态走进星巴克,就会被这独特的体验所征服。由于星巴克提出的这种体验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奢华或流行,因此可以说走进星巴克后一切规则都是由星巴克来决定。在没有竞争对手,没有比照对象的情况下星巴克的品牌承诺自然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看完这个案例,如何使自己品牌的承诺具有竞争力的问题就有了答案,那就是给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承诺,这样可以避免和其它对手的正面竞争,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可以有效弥补资源不足的劣势,还能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制造惊喜
  
  前面两点基本讲述了如何兑现承诺,使顾客满意,而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惊喜则是品牌胜出的关键。
  这种惊喜的创造方式很多,有物理属性的,也有情感层面的,比如多一点赠品,便宜一点的价格,或是给顾客一个预期之外的消费体验等。这个惊喜也并非需要付 出多么大的代价,因为,只要超出顾客期望值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让顾客兴奋甚至是感动。
  从营销实践中发现,单纯让出一些价格为顾客创造出的惊喜远不及为商品增加综合价值为顾客创造的惊喜来的有效。比如告诉顾客这个商品还有其他功效或功能,或是额外再赠送个小礼物,比减免商品价格零头或打折要好。,因为顾客已经通过商家对商品的承诺与商品价格之间找到了认可后的平衡,此时增加商品的价值会让顾客有“赚到了”的满足,而降低价格则可能会降低商品在顾客心中的价值,反而打破了顾客原有的心理平衡。而且,从提高商品综合价值的角度来思考为顾客创造惊喜,可操作的空间与方法将非常多。
  一个品牌为顾客创造出一个惊喜,只能让顾客欢喜一会,对品牌的正面印象加深一点,而要想让顾客持续惊喜并最终转化为忠诚,就要不断的为顾客创造惊喜,而创造方式上就需要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与特点来因地制宜的操作。比如,科技类公司就可以通过商品的技术持续创新或增加贴心的小功能来为顾客创造惊喜;服务类公司可以通过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种类,哪怕是为顾客多附赠一张温馨提示的卡片,也可以为顾客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为顾客创造惊喜没有行业区分,关键点在于站在顾客的角度,换位思考,当你的创意能给自己带来惊喜与感动,那么顾客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世界第一连锁超市沃尔玛有一个重要的销售策略就是为顾客创造惊喜。惊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实质的价格让利,另一种是沃尔玛提供的周到服务。为顾客制造惊喜的理念在更加注重情感需求的美国市场被广泛推广。以开在纽约的沃尔玛为例,在宣传品中虽然展示有各种商品的优惠信息,但是当消费者到了店内后还总是会发现宣传品上没有提到的优惠商品,或是有更大的折扣。这种小技巧给消费者带来了发现的乐趣,营造出了独特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到沃尔玛购物就像去淘宝一样。而沃尔玛的服务也是非常贴心的,当工作人员看到顾客像是在寻找商品的样子,就会过去询问,但不是询问顾客想买什么,而是问顾客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一般超市的工作人员都会像前者那样问顾客要买什么,而这样的询问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顾客多数是已经找了一遍,甚至多遍了,此时多是店里没有顾客想要的特定商品。而像后者那样了解顾客想通过购买商品解决什么问题的方式则大大增加了消费可能,因为店员会根据顾客想解决的问题为其推荐另一款可以解决同样问题的商品,既给顾客带来了惊喜,又销售了商品。
  烂品牌会让顾客失望,好品牌则让顾客满意,只有持续为顾客创造惊喜才是卓越的品牌。
  单纯让出一些价格为顾客创造出的惊喜远不及为商品增加综合价值为顾客创造的惊喜来得有效。
其他文献
2010年3月19日17时,慧聪网“天工尊”首届工业品行业高峰论坛暨最具影响力品牌活动评选组委会发布信息,在进行了30进20的第三轮投票大战后,20强名单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从海选诞生50强,到出炉30强,“天工尊”评选活动步步牵动各行业参选企业和广大网友、各界人士的心。新出炉20强企业有永信仪表、宇洲液压、铁拓机械、中联重科、三一等480家企业品牌。  “天工尊——首届工业品行业高峰论坛暨最具
期刊
其他消费者为获得可靠的公司信息而深信不疑的这些舆论领袖,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的观点与“普罗大众”有何区别?更重要的是,企业该怎样与他们打交道呢?  无论您像Malcom Gladwell在其作品《引爆点》中所描述的,将他们视为专业人士或是具有广泛社会联系的人,抑或是仅仅将他们视为舆论领袖,全球大部分市场都有一小撮具有影响力的消费者能够对企业及其品牌的声誉和经营成败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期刊
抛开行业背景以及环境的影响,建材超市自身的问题也应该重新审视。  从目前建材超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其一是经营性问题,由于产品的同质化及经营的特性导致产品价格劣势,致使消费者不买账;其二是营销推广问题,主要渠道如设计师渠道的被动性导致消费链的上游环节受到挟制。  上述两个问题反映的是问题的表象,深层次挖掘“水土不服”的症结,必须结合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行业特性以及环境的特殊性。建材行业的消费本质是
期刊
植入式广告其实由来已久,而今年更是大闹虎年春晚,几家欢喜几家愁,植入式广告到底如何来做呢?    植入式广告,指把产品或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符号融入视听媒介中的一种隐性传播方式。电视植入广告可以分为影视剧植入和综艺类节目植入,在影视剧中,最常见的植入方式有台词表述、特写镜头、扮演角色和场景提供等,综艺类节目中,植入广告的形式更为丰富,也更为直接,主要有冠名、奖品提供、节目道具和广告牌等。    历
期刊
2010年1月14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2009年全球市场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有关“灰度管理”的概念。他提出,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而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任的“灰度管理”让我联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它的主张是“取中贵和”。这与任正非提出的“‘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
期刊
是否能对消费者、企业本身、经销商、终端这营销过程的四个关键节点带来溢价增值能力是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四个节点相互依存,企业需要对这四个节点进行结构性分析、梳理与评价。为企业品牌建设体系的优化与提升提出一套量化组合分析方法。  品牌建设体系也是8S营销模式的基础要素之一,是市场营销价值增值的核心要素,需要一个持续建设和长期积累的过程。    一、品牌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分析    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
期刊
对于快速发展的消费品企业和零售商而言,非洲蕴涵着重大的商机。2008年,非洲国家的GDP总值接近1.5万亿美元——超过了印度或巴西。2002年~2009年,非洲的实际GDP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与俄罗斯相当,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为了更好地了解非洲提供的机遇,我们对其实际和预期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我们预测,到2015年,非洲的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这将推动消费者支出增长超过35%
期刊
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公司于1999年推出网上购物服务,它拥有500万网上消费者组成的庞大数据库,每天有高达300万人民币的进账。但麦考林搜索引擎市场经理本杰明·罗(Benjamin L0)指出,掌握信息是一回事,利用信息则是另一回事。  随着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像麦考林那样收集信息将越来越容易。但鲜有公司知道怎样利用这些信息来改善他们的网上投资效益。“其实在信息利用上应该大有可为。”罗说。  沃顿
期刊
中国企业怎么办?这个问题看似朴实,但对中国企业界来说,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迫切回答这个问题。  在过去10年来,中国企业除了在“做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世界500强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身影。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则更加速了这一趋势。  从机会窗的角度,一如1960年代的日本和1980年代的韩国,全球化分工协作的深化、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中国企业位势的上涨以及中国真正开
期刊
在23个国家里,中国人最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金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而且金钱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佳标志。    益普索与路透社最新的联合调查表明,中国人普遍觉得对他们而言,金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比例占到84%)。此次调查是在23个国家(这些国家占到世界GPD的75%)的成年人当中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相比全球其他地区,中国公民更加看重金钱。全球范围的数据表明,三分之二(65%)的成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