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标准(2011年版)》首次创新提出了“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并把“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两个“软任务”提升为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等的“硬指标”[1]。本文结合《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中的“四基”,对《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一课进行相关的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课程标准;“四基”;基本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91-1
《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完善提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步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本文结合《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中的“四基”,对《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一课进行相关的反思与探讨。
一、闯关引入,复习“双基”
师:春天到了,有一群小朋友准备去春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我们跟着一起去吧!不过啊,他们给你设置了两个难关,通过了这两个难关才行,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生:有
课件出示第一关:
23 30= 40 52= 36 20=
56 3= 21 5= 64 4=
指名回答
第二关:
40-20 3= 7-5 60= 6-2 30= 60-40 8=
指名回答
师:恭喜过关!那好,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反思: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在算理的本质上相同的,都是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利用相同数位相加减的原理进行计算。因此课始设计闯关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迅速进入学习的高潮,在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教学,渗透“四基”
出示例4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已经有30人上车了。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示呢?
指名列出算式
师:45-30到底等于多少呢?让我们通过小棒来摆一摆吧。首先我们应该摆出多少根小棒?
……
师:在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中,我们都是从45中的哪一部分里去掉30的?
生:用40减30的。
师:用40减30后再怎样算出得数?
生: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得到15。
师:所以我们在口算45-30时可以像刚才xx说的,将45分成40和5,先算40-30=10,再算10 5=15。画出思维导图。
反思:这个片断中由学生上车的情景,引出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并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这也是本节课中我最遗憾,也是这节课不足的地方,在课堂上怕学生一操作会混乱,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并没有让所有学生都操作。这样在本课中笔者的教学目标还是停留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层面上。一个创新型人才除了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要有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教学时由教师完成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操作活动应该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三、经验积累,举一反三
师:刚才这45个小朋友要去春游,学校给他们每人准备了苹果,一共有45个,已经发了3个,还剩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
生:45-3=42。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45-3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交流算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思维图,一起说一说:完成板书。先算5-3=2,再算2 40=42。
反思:学生由前面45-30的操作活动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知道减30师从45中40的部分里减,那么45-3自然想到应该从45的5这一部分里减3。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活动是具体的数学操作,专门为数学学习而设计的,它们是具体的、形象的肢体的活动,却充满着数学意味。学生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积累了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些没学过的计算问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活动来理解,再通过活动经验的总结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存明.把“软任务”提升为“硬指标”——对课程目标从“双基”发展到“四基”的认识[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2(06).
关键词:课程标准;“四基”;基本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91-1
《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完善提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步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本文结合《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中的“四基”,对《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一课进行相关的反思与探讨。
一、闯关引入,复习“双基”
师:春天到了,有一群小朋友准备去春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我们跟着一起去吧!不过啊,他们给你设置了两个难关,通过了这两个难关才行,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生:有
课件出示第一关:
23 30= 40 52= 36 20=
56 3= 21 5= 64 4=
指名回答
第二关:
40-20 3= 7-5 60= 6-2 30= 60-40 8=
指名回答
师:恭喜过关!那好,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反思: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在算理的本质上相同的,都是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利用相同数位相加减的原理进行计算。因此课始设计闯关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迅速进入学习的高潮,在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教学,渗透“四基”
出示例4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已经有30人上车了。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示呢?
指名列出算式
师:45-30到底等于多少呢?让我们通过小棒来摆一摆吧。首先我们应该摆出多少根小棒?
……
师:在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中,我们都是从45中的哪一部分里去掉30的?
生:用40减30的。
师:用40减30后再怎样算出得数?
生: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得到15。
师:所以我们在口算45-30时可以像刚才xx说的,将45分成40和5,先算40-30=10,再算10 5=15。画出思维导图。
反思:这个片断中由学生上车的情景,引出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并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这也是本节课中我最遗憾,也是这节课不足的地方,在课堂上怕学生一操作会混乱,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并没有让所有学生都操作。这样在本课中笔者的教学目标还是停留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层面上。一个创新型人才除了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要有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教学时由教师完成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操作活动应该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三、经验积累,举一反三
师:刚才这45个小朋友要去春游,学校给他们每人准备了苹果,一共有45个,已经发了3个,还剩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
生:45-3=42。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45-3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交流算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思维图,一起说一说:完成板书。先算5-3=2,再算2 40=42。
反思:学生由前面45-30的操作活动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知道减30师从45中40的部分里减,那么45-3自然想到应该从45的5这一部分里减3。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活动是具体的数学操作,专门为数学学习而设计的,它们是具体的、形象的肢体的活动,却充满着数学意味。学生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积累了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些没学过的计算问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活动来理解,再通过活动经验的总结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存明.把“软任务”提升为“硬指标”——对课程目标从“双基”发展到“四基”的认识[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