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先民对自然界一些现象进行的概括、诠释和演义,通过一定的形式,让男女老少都关注并参与,以原发性的自然的原始宗教为教义,建立毛南族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藉此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并通过傩面舞的形式与神交流共舞,以期达到人与白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语言、歌舞及附加形式。 “分龙节”就是毛南族人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分龙节”在毛南语中称为“肥庙”,指群众在庙前举办大型集体活动,是毛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人神共舞的意思。
“分龙节”的产生
毛南族先民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每年夏至日之后,H天日照时间逐日渐短,初春从南方飞来农家筑巢的燕子此时正打点行装开始南飞,春天从大江河里游到小溪产卵繁殖的鱼儿,在完成生产后正开始住进深湾潭穴以便越冬;红薯、芋头之类的块茎植物开始减缓叶蔓的增长,以积蓄营养促使块茎肥大:夏枯草的花穗开始干枯:小葱之类鳞茎植物的基芽开始萌动蓄势长叶:天上的云朵南北交汇频繁,降雨次数增多。
毛南族先民认为,这一切有规律性的或隐或现的状态表明,宇宙间必然有一个最高的主宰,其规律就是天规。这天规管天管地管万物,是至高无上的,比起人间管人的国法要高出许多倍。
但他们并不急着弄懂是谁制定的天规,谁是宇宙的主宰,而是要先弄懂是谁在管风管雨管生灵。毛南族先民认为,龙不是管天管地的最高主宰,而是管风管雨的“分管领导”,但这个“分管领导”已是高不可攀的了。龙隐身于云雾之中,似是不可见,却可从云行雾走的运动轨迹推测出它的行踪,因为云行雾走是可见的,或可从云行雾走的形状和速度感知并了解龙的脾气。夏至时节天上的云朵南来北往穿梭不停,应是四面八方各色的龙在这种阳极阴生的时节进行交接班。这些龙往来奔走,导致降雨次数增多,由于每条龙的级别和分管范围不同,以至有“东边下雨西边晴,隔条田埂不同天”的现象,这些龙交接班后就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所以毛南族人把这时节称为“分龙节”,把这时节下的雨称为“分龙雨”。人们若在此时将关于风调雨顺的要求表达出来,让上苍知道人间的诉求,把人间的诉求作为天庭诸龙交接班时交代的应予注意事项,今后的日子也许就可以安乐如意,至少能让人免却旱涝之灾。
“分龙节”是毛南族先民中的精英人物学习和采纳中原历法与文化概念,结合本地的气象和物候,推导出符合当地农耕条件的一种文化形式。 “分龙节”或“分龙日”是中国农村历史上一个反映天气系统规律的节日,各个地方认定的日子不尽相同,有的选取农历二月初二,有的选取农历三月初三,也有的选取农历四月初八或农历五月初五,还有的选取农历五月二十、农历五月廿四或农历六月初六,不一而足,更多的是选取夏至之后的第一个辰日,即“夏至逢辰是分龙”。毛南族先民采纳夏至之后第一个辰日的基本要素,但不拘泥于这一天,他们已清楚地知道时序变更是一个渐进的缓慢过程,在相应的时段内,云雨的播洒也有规律可寻。在夏至时节,当地有雨从西南方而来,则此后的两个月内,只有从西南来的降雨云才会在当地降雨,其他方位的降雨云一般是不会往当地移动的。于是,毛南地区下团的“分龙节”选在夏至日之后的第一个辰日即龙日,上团的“分龙节”则比下南地区的“分龙节”提前5天。
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日子作为“分龙节”,自有其道理,既有对上苍的诉求,更有人间互助的需要。上团地区山多田少,以种植玉米之类的高秆作物为主。此时的玉米已经结苞,正值扬花授粉灌浆期,若有大风,高秆作物易倒伏。此时只要没有大风过境把农作物吹倒,丰收即可在望:如果遇上大风,地里的玉米被风吹倒,则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时去把倒伏的玉米扶正起来,这就需要近邻地区的亲戚朋友前来帮助两三天。下团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安排两三天时间去帮助上南地区的亲戚朋友不是难事。另外,下团地区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可能会因为雨水不均匀而发生旱涝不定的情况呢,如果发生了或旱或涝的情况,也是需要大量人力的。于是,回访互助,一来二往,渐成定式,自然成了以村庄片区为主体的区域性节日。这种不同日举行的节日为走亲访友创造了条件。各地举办“分龙节”时,必然有亲朋好友前来参与。 “分龙节”又成了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情谊交流的节日,成了走亲访友的节日。亲朋来了,少不了山歌对答, “分龙节”又成了歌的海洋。
毛南族敬奉的“三界公”
毛南族先民认为, “分龙”时节的云来雨往,自然是有神仙的安排。具体有哪些神祗,就得向汉族兄弟请教了。汉族敬奉的神祗很多,天上有玉皇大帝,水下有龙王太子,人间有神农岐黄。既然汉族人民敬奉,毛南族人也以礼相待,同样地敬奉有加。毛南族先民中的精英终于找到一位可以传达毛南族人心意的本地神仙~—“三界公爷”。
关于“三界公爷”的身份,有多种不同的传说。在毛南地区流传最广的传说是:“三界公”姓李名凤登,祖籍原是贵县。这个贵县,不一定是今天的贵港,泛指一个遥远而又高贵的地方。他白小就在毛南山乡给人家看牛。他有划地为界、划线为栏的本领,每天把牛赶到峒场里,用赶牛鞭在草地上划一个大圆圈,就上山去砍柴。等他担柴回来,牛还是在他划定的草场里吃草,没有跑出圈外去。经他牧养的牛都又肥又大,體壮力强,肉质特别鲜美。毛南族人说,李凤登是毛南山乡饲养菜牛和耕牛的创始人。
李凤登在毛南山乡放牛的同时又上山砍柴,一人做两人的活路。有一天,他上山砍柴遇见八仙下棋,便把斧子随手撂在地上,坐在一旁观弈,看得非常入迷。这盘棋一下就是一整天,傍晚,八仙要分仙果做晚餐,原想平均分做8份来吃,不知怎么竟然是破八成九。他们抬眼看见李凤登坐在一旁,认为他有仙缘在身,就把多出来的那份分给李凤登吃,称他为“九仙”。
仙人下棋只一天,人间已过许多年,李凤登回头望斧柄,斧柄已经朽烂。本来,八仙要带李凤登到仙乡去,但一路上李凤登老是想着还在山坡上吃草的牛,仙人说他凡念未消,难登仙境,就叫他仍旧返回人间,于是李凤登只成了半仙。 李凤登返回人间后,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知道的有关天上、地下和人间三界之事。人们认为他能通晓天、地、人三界,就尊称他为“三界公”。他返回人间后,成了一位神医,能救死复生。
有一次,他在路旁看见一具死尸,仔细观察,发现骨头断了,据此知道是被别人打死的,随即取来五倍木,把那断骨接上,那死人立即复活起来。没料到那个复生者反诬赖说是“三界”害死他,告到官府去。判官审问双方, “三界”说: “是别人打死他,断了骨头,我用五倍木接上,才救得他死里回生。”为了证实这件事,判官叫“三界”指认五倍木在那人身体内的位置并取出来看。“三界”就取出五倍木,那人立即死了。判官对“三界”说: “以后遇到死了的人,你就不要再救他,免得反被诬陷。”从那以后,“三界”再也不医治死人。秘方虽然没有传给后人,但大家都知道五倍木有治疗骨折的作用。现在还有毛南族的乡村土医使用五倍木治疗骨折。
毛南族的“三界公爷”与别地的“三界公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许多平民的人情味。传说牧童出身的他常吃而且很爱吃牛肉和糯米饭,也喜欢喝酒、唱山歌,总是脱不了人间的凡胎俗气。只因他具有半人半仙的气质和身份,懂得天上、地下和人间三界的事情,常常奔走于三界,所以他成了能将人们的愿望传达到天庭的特别使者。他不但为毛南族人保禾苗,还征服过不少恶神,为毛南族人做了不少好事。人们对他特别恭敬,都愿把味道最鲜美的牛肉奉献给他。于是就有了在迎请“三界公爷”时必须举行的“椎牛(纳牛)”仪式。人们相信,只要能请得到“三界公爷”,他一定会帮乡亲们邀约到相关的各路神仙。
“三界公爷”是所有毛南族人的恩人.也是所有毛南族人的福神。不少村寨都在村头或寨尾建立三界庙。每年五月庙节,男女老少都到三界庙参与酬神活动。毛南族人把这场酬神活动称为“肥庙”,即“分龙节”。人们到庙前烧香焚纸,举行“纳牛”仪式,恭迎这位不平常的大神。
无论是每年“分龙节”公众共同举行的“肥庙”,还是各户人家在家中室内举行的还愿仪式“肥套”,都是毛南族人感恩性质的心愿表达。所有呈现的傩神都是民间俗神,诸神从不同角度为人间做出了贡献,所以人们特别慎重地举行仪式进行回报。这是毛南族人心地善良的质朴表现。
旧时“分龙节”活动
既然首先能够了解人间愿望的神是能知天知地又知人的“三界公爷”,于是毛南族的先民就把祭“三界公爷”的仪式作为“分龙节”的主导。祭“三界公爷”仪式的第一项是“纳牛”。 “纳牛”仪式也就成了毛南族“分龙节”活动的第一项内容。
“纳牛”仪式通常是在各村屯的三界庙前举行。三界庙是供奉“三界公爷”神位的庙,不少村屯都有。师公穿上法衣,戴上神傩面具,腰系羊皮陶鼓,手持简笏,吟诵经文,唱乐神歌,跳乐神舞。
神傩面具简称“傩面”,是匠人根据推理加想象后精雕细刻制作而成的神仙面相,是人们较为熟悉并愿与之接触的面孔。傩面的面相各不相同,分别代表相应的神人,包括神差仆役以及通往神道途径中关隘的官兵守卒。毛南族人认为,戴上傩面后,人和神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人们就能比较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被选作祭品的牛,是刚满两岁的长得丰满肥健的黄牛,牛的硬角仅有一二寸长,肉味特别鲜美,老嫩适中,即质量最好的环江香牛,属肉中上品。
人们把牛牵到三界庙前被称为“纳牛”福地的空旷地上,几位扮演傩神的师公围着牛祈祷唱跳一阵,意在感谢大白然提供了优质的菜牛,虽然牛也有生命,但作为人們食用的菜,它就完成了其自然的使命,它的魂魄就能升天。然后,又对牛品评一番,说这头牛如何的好,肉味如何的鲜美,可生食、可熟制。生食肉味鲜而不腥,可补血补气更补力:熟制则可烤可炖,烤则香飘十里,细嚼慢咽口留余香,炖则皮脆肉不韧且肉汤不浓不腻。谁人见了都会喜欢。这么好的牛献给“三界公爷”必然能让他欢心。如此品评的目的是要告诉“三界公爷”,这是最好的祭品,敬请“三界公爷”笑纳,并请“三界公爷”顺邀各路神仙共同分享。
次日,是毛南族“分龙节”活动的高潮。在村寨里,各家各户都蒸制五色糯米饭。这五色糯米饭是用枫树叶、黄饭花、红兰草之类的植物分别取汁浸泡糯米,入色后置于饭甑内蒸熟,原植物的芳香和糯米本身的米香沁人心脾,加上香糯本身的微甜,真是色香味俱全。在盛夏高温潮湿的季节,一般的剩饭剩菜只要不放在冰箱内,半天就有可能变味发馊,而这种五色糯米饭因含多种植物的芳香物质,在白然状态下搁上一两天也不容易发生霉变臭馊,食之不伤脾胃且特耐饥。五色与“东、南、西、北、中”五方的代表色“青、红、白、黑、黄”相对应,意在五方祥龙相汇聚,共和共荣。人们把头一天“纳牛”仪式宰杀牛的头、尾和四足摆上案前,把五色糯米饭连同香猪肉、熟全鸡等好酒菜贡献到“三界公”及众神前,恭请“三界公”及各路神仙共享。
如果说头一天的“纳牛”仪式是敬“三界公”的初典,那么,次日将三牲熟肉及糯饭、禾穗等陈放在“三界公”神像前时,就是敬“三界公”的大典或盛典。盛典在热烈的鞭炮声中开始。人们在师公的带领下依次上香叩拜,吟诵祈祷词,附和着唱祈祷歌,戴上傩面跟着跳傩面舞。此时,所有的舞者都感觉好像进入半神半仙的境界,忘记了人间的一切烦恼,跟着乐曲唱呀跳呀,几近狂欢。即使是旁观者也都情不白禁地跟着节奏心旌摇荡。当人们正似乎感觉到与神交流的时候,师公随着吟诵经文所到达的境界,将象征“福、禄、寿、喜”的大米向参加祭典的民众抛撒,意为米从天降、福从天降、禄从天降、寿有天意,喜事接连不断像雨点般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大家都用双手接米粒,当是接受“三界公”回答人们的企愿。谁接到的米粒多,就意味着得到“三界公”的应允多。不少人把撒落在地上的米粒一颗一颗地捡拾起来。有人干脆把从地上捡起的米粒直接放入口中嚼食。
撒完福米以后,接着放“天鸡”。所谓“天鸡”,也称之为“长生鸡”,是指上天派来为人间服务的鸡,是上天派到地面的特别使者。毛南族人认为“天鸡”具有沟通天地神灵的功能,能通阴阳,能把上天的旨意转告给人们,引导人们尊重一切生灵的生命和自由,又能向苍天转达人们的心愿和企望。师公会在事前精心挑选好一只威武雄壮、毛色闪亮的大公鸡作为“天鸡”。仪式进行到放“天鸡”的程序时,师公让不加任何束缚的“天鸡”站在一个人的背上,由那人把鸡驮到“三界公”神像前。此时此刻,大家都屏息静气地注视着“天鸡”,必须遵守规矩的意念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油然而生,无声的教化使整个现场瞬间变得更加肃穆庄重。师公对着“天鸡”叨念一番,大意是感谢上天派鸡来为人间服务,感谢“天鸡”为人间报时、除虫……做了很多好事:现在委托这只鸡为人间的一切善举作证,向“三界公”及天地诸神禀报,人们正致力构建和谐、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遵循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时刻保持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希望阴阳诸神通力协作,以保人们善良的愿望得以实现。 “天鸡”把人们的意见报告阴阳诸神,诸神必然会有所回应。神的语言是一般人听不懂的,只有师公在仪式中根据经文唱段感悟到神的旨意,师公通过经文类似咒语及舞蹈语言或肢体语言转述以后,借助放飞“幸福鸟”的方式转达给人们。这里的“幸福鸟”已不再是生物学所指的动物鸟,而是人们用菖蒲叶包扎糯米制作成外形像鸟一样的糕粽。菖蒲是能宣气开窍驱邪避秽的芳香性植物,食用菖蒲叶包制的糕粽能安神耐饥、生津止渴。人们接过师公转授的代表诸神意志的“幸福鸟”,表示自己的命运可以得到诸神的护佑。“幸福鸟”不是神职人员直接递到人们手中的,而是向天抛掷后人们再用手接住的。整个场面特别热烈,大家都希望自己得粽(中)!于是,有人将这种“幸福鸟”悬挂于门框上,或者用手提着走村串寨慰亲友。
在三界庙前举行的仪式结束并不等于“分龙节”活动结束,而是把高潮扩展到各家各户。这时的家家户户都开门迎客,以丰盛的餐宴接待自家的亲戚朋友,尽情地欢饮畅谈。
各家还用五色糯米饭捏成水果样的团状,称之为“丰收果”或“如意果”。称其为“如意果”,果的形状及色彩搭配都可如人意,然后把“如意果”放在庭院或门前的小树上,任人观赏和品尝。这结满五颜六色“如意果”的树寓意当年能有好收成,被称之为“丰收树”或“吉祥树”。男女老少都高兴地往树上放“丰收果”,同时默念着心中的企望,如身体健康、五谷丰登、学业长进、婚姻美满等。
吃饱喝足后,人们走家串户或聚于村头树下进行横向联谊,有唱山歌的,有谈见闻的,不一而足。青年男女白有去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当代“分龙节”活动
1950年代“破旧立新”, “分龙节”活动被禁止,但有关“分龙节”活动的记忆并没有消失。1980年代, “分龙节”活动重新兴起。1986年6月29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举办一次有上万人参加的“分龙节”活动。从2009年起,每年都在县城举行大型的“分龙节”活动。参加“分龙节”活动的人数逐年递增,影响波及海外。在新兴的“分龙节”活动中,人们除了保留原有的程序,还把“肥套”中的一些内容移植进来,并添加一些现代新潮的元素。
例如,毛南人民有以家庭为单位在家中举行“还愿酬神”活动的一种习俗,毛南语称之为“肥套”。户主向每位来客献上一条红布带,意为大家共享喜事福分,祝福来客安康吉祥。毛南族人把其称为“纳庭”。这一元素被移植进入“分龙节”活动中,红布换成缎带,让客人披挂在肩上或系在腰间。这种缎带是毛南族人心目中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象征,代表着真诚和敬重,是毛南族人馈赠客人的最珍贵礼物。
现时新兴的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创新了萬人傩面舞会,无限扩展舞台的边际,晚上,传统山歌和新潮流行歌曲同时唱响,成为大型狂欢夜。伴随着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县里举办多种展览和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不断扩大“分龙节”活动的承载量:同时开展划龙舟等体育竞赛活动,丰富了毛南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同拼” “同填” “同顶” “同背” “三棋” “马格球”等。
2015年度的毛南族“分龙节”活动还在县城和下南乡增加“五色龙”各就其位的表演,把师公念唱的经书内容从口语转换成可观的演义形象。
“分龙节”传承的意义
纵观毛南族的“分龙节”,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毛南族先民在毛南山乡用自己的视角对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宇宙进行解释,用本地的物产供奉自己的神,用自己的观念即生活经验维护自己创造的近乎原始宗教的教义。毛南族先民塑造的神是自己身边的人物及常见的白然现象,利用“分龙节”这一载体,强化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分龙节”积累并保留了毛南族人对历史的探索和认知,是毛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毛南族“分龙节”采用毛南族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概括、诠释和演义,通过一定的形式,让男女老少都关注并参与。以原发性的自然的原始宗教为教义,建立毛南族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藉此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以潜移默化的办法诱导人们观察白然、学习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通过傩面舞的形式与神交流共舞,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整个“分龙节”的活动热烈有序,高潮迭起,互动性强,参与面广,人们的感观不断受到刺激,而心灵却得到慰藉。这就是毛南族“分龙节”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原因。
“分龙节”是毛南族人互动的节日,是展览的节日,是炫耀的节日,当然也是情感交流的节日。“分龙节”的形式包含毛南族的歌、舞、乐、戏等文化元素及构成这些元素的技艺,如傩面、服饰品、花竹帽、蜂鼓等物件的制作,还有香猪、香牛、香米、香酒的生产流程,都是毛南族不愿放弃的文化财富。 “分龙节”的集结方式是毛南族最具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外在表现。
从“分龙节”的程序包括傩面舞在内的活动内容,可看到毛南族与汉族、瑶族和壮族等的文化融合,既有本民族的特色,也不抹去兄弟民族的印记。毛南族把其他兄弟民族的一些理念和行为纳入“分龙节”,不断丰富“分龙节”的活动内容,扩展“分龙节”的内涵,使得“分龙节”更具活力。
毛南族“分龙节”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5月30日公布的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语言、歌舞及附加形式。 “分龙节”就是毛南族人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分龙节”在毛南语中称为“肥庙”,指群众在庙前举办大型集体活动,是毛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人神共舞的意思。
“分龙节”的产生
毛南族先民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每年夏至日之后,H天日照时间逐日渐短,初春从南方飞来农家筑巢的燕子此时正打点行装开始南飞,春天从大江河里游到小溪产卵繁殖的鱼儿,在完成生产后正开始住进深湾潭穴以便越冬;红薯、芋头之类的块茎植物开始减缓叶蔓的增长,以积蓄营养促使块茎肥大:夏枯草的花穗开始干枯:小葱之类鳞茎植物的基芽开始萌动蓄势长叶:天上的云朵南北交汇频繁,降雨次数增多。
毛南族先民认为,这一切有规律性的或隐或现的状态表明,宇宙间必然有一个最高的主宰,其规律就是天规。这天规管天管地管万物,是至高无上的,比起人间管人的国法要高出许多倍。
但他们并不急着弄懂是谁制定的天规,谁是宇宙的主宰,而是要先弄懂是谁在管风管雨管生灵。毛南族先民认为,龙不是管天管地的最高主宰,而是管风管雨的“分管领导”,但这个“分管领导”已是高不可攀的了。龙隐身于云雾之中,似是不可见,却可从云行雾走的运动轨迹推测出它的行踪,因为云行雾走是可见的,或可从云行雾走的形状和速度感知并了解龙的脾气。夏至时节天上的云朵南来北往穿梭不停,应是四面八方各色的龙在这种阳极阴生的时节进行交接班。这些龙往来奔走,导致降雨次数增多,由于每条龙的级别和分管范围不同,以至有“东边下雨西边晴,隔条田埂不同天”的现象,这些龙交接班后就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所以毛南族人把这时节称为“分龙节”,把这时节下的雨称为“分龙雨”。人们若在此时将关于风调雨顺的要求表达出来,让上苍知道人间的诉求,把人间的诉求作为天庭诸龙交接班时交代的应予注意事项,今后的日子也许就可以安乐如意,至少能让人免却旱涝之灾。
“分龙节”是毛南族先民中的精英人物学习和采纳中原历法与文化概念,结合本地的气象和物候,推导出符合当地农耕条件的一种文化形式。 “分龙节”或“分龙日”是中国农村历史上一个反映天气系统规律的节日,各个地方认定的日子不尽相同,有的选取农历二月初二,有的选取农历三月初三,也有的选取农历四月初八或农历五月初五,还有的选取农历五月二十、农历五月廿四或农历六月初六,不一而足,更多的是选取夏至之后的第一个辰日,即“夏至逢辰是分龙”。毛南族先民采纳夏至之后第一个辰日的基本要素,但不拘泥于这一天,他们已清楚地知道时序变更是一个渐进的缓慢过程,在相应的时段内,云雨的播洒也有规律可寻。在夏至时节,当地有雨从西南方而来,则此后的两个月内,只有从西南来的降雨云才会在当地降雨,其他方位的降雨云一般是不会往当地移动的。于是,毛南地区下团的“分龙节”选在夏至日之后的第一个辰日即龙日,上团的“分龙节”则比下南地区的“分龙节”提前5天。
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日子作为“分龙节”,自有其道理,既有对上苍的诉求,更有人间互助的需要。上团地区山多田少,以种植玉米之类的高秆作物为主。此时的玉米已经结苞,正值扬花授粉灌浆期,若有大风,高秆作物易倒伏。此时只要没有大风过境把农作物吹倒,丰收即可在望:如果遇上大风,地里的玉米被风吹倒,则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时去把倒伏的玉米扶正起来,这就需要近邻地区的亲戚朋友前来帮助两三天。下团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安排两三天时间去帮助上南地区的亲戚朋友不是难事。另外,下团地区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可能会因为雨水不均匀而发生旱涝不定的情况呢,如果发生了或旱或涝的情况,也是需要大量人力的。于是,回访互助,一来二往,渐成定式,自然成了以村庄片区为主体的区域性节日。这种不同日举行的节日为走亲访友创造了条件。各地举办“分龙节”时,必然有亲朋好友前来参与。 “分龙节”又成了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情谊交流的节日,成了走亲访友的节日。亲朋来了,少不了山歌对答, “分龙节”又成了歌的海洋。
毛南族敬奉的“三界公”
毛南族先民认为, “分龙”时节的云来雨往,自然是有神仙的安排。具体有哪些神祗,就得向汉族兄弟请教了。汉族敬奉的神祗很多,天上有玉皇大帝,水下有龙王太子,人间有神农岐黄。既然汉族人民敬奉,毛南族人也以礼相待,同样地敬奉有加。毛南族先民中的精英终于找到一位可以传达毛南族人心意的本地神仙~—“三界公爷”。
关于“三界公爷”的身份,有多种不同的传说。在毛南地区流传最广的传说是:“三界公”姓李名凤登,祖籍原是贵县。这个贵县,不一定是今天的贵港,泛指一个遥远而又高贵的地方。他白小就在毛南山乡给人家看牛。他有划地为界、划线为栏的本领,每天把牛赶到峒场里,用赶牛鞭在草地上划一个大圆圈,就上山去砍柴。等他担柴回来,牛还是在他划定的草场里吃草,没有跑出圈外去。经他牧养的牛都又肥又大,體壮力强,肉质特别鲜美。毛南族人说,李凤登是毛南山乡饲养菜牛和耕牛的创始人。
李凤登在毛南山乡放牛的同时又上山砍柴,一人做两人的活路。有一天,他上山砍柴遇见八仙下棋,便把斧子随手撂在地上,坐在一旁观弈,看得非常入迷。这盘棋一下就是一整天,傍晚,八仙要分仙果做晚餐,原想平均分做8份来吃,不知怎么竟然是破八成九。他们抬眼看见李凤登坐在一旁,认为他有仙缘在身,就把多出来的那份分给李凤登吃,称他为“九仙”。
仙人下棋只一天,人间已过许多年,李凤登回头望斧柄,斧柄已经朽烂。本来,八仙要带李凤登到仙乡去,但一路上李凤登老是想着还在山坡上吃草的牛,仙人说他凡念未消,难登仙境,就叫他仍旧返回人间,于是李凤登只成了半仙。 李凤登返回人间后,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知道的有关天上、地下和人间三界之事。人们认为他能通晓天、地、人三界,就尊称他为“三界公”。他返回人间后,成了一位神医,能救死复生。
有一次,他在路旁看见一具死尸,仔细观察,发现骨头断了,据此知道是被别人打死的,随即取来五倍木,把那断骨接上,那死人立即复活起来。没料到那个复生者反诬赖说是“三界”害死他,告到官府去。判官审问双方, “三界”说: “是别人打死他,断了骨头,我用五倍木接上,才救得他死里回生。”为了证实这件事,判官叫“三界”指认五倍木在那人身体内的位置并取出来看。“三界”就取出五倍木,那人立即死了。判官对“三界”说: “以后遇到死了的人,你就不要再救他,免得反被诬陷。”从那以后,“三界”再也不医治死人。秘方虽然没有传给后人,但大家都知道五倍木有治疗骨折的作用。现在还有毛南族的乡村土医使用五倍木治疗骨折。
毛南族的“三界公爷”与别地的“三界公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许多平民的人情味。传说牧童出身的他常吃而且很爱吃牛肉和糯米饭,也喜欢喝酒、唱山歌,总是脱不了人间的凡胎俗气。只因他具有半人半仙的气质和身份,懂得天上、地下和人间三界的事情,常常奔走于三界,所以他成了能将人们的愿望传达到天庭的特别使者。他不但为毛南族人保禾苗,还征服过不少恶神,为毛南族人做了不少好事。人们对他特别恭敬,都愿把味道最鲜美的牛肉奉献给他。于是就有了在迎请“三界公爷”时必须举行的“椎牛(纳牛)”仪式。人们相信,只要能请得到“三界公爷”,他一定会帮乡亲们邀约到相关的各路神仙。
“三界公爷”是所有毛南族人的恩人.也是所有毛南族人的福神。不少村寨都在村头或寨尾建立三界庙。每年五月庙节,男女老少都到三界庙参与酬神活动。毛南族人把这场酬神活动称为“肥庙”,即“分龙节”。人们到庙前烧香焚纸,举行“纳牛”仪式,恭迎这位不平常的大神。
无论是每年“分龙节”公众共同举行的“肥庙”,还是各户人家在家中室内举行的还愿仪式“肥套”,都是毛南族人感恩性质的心愿表达。所有呈现的傩神都是民间俗神,诸神从不同角度为人间做出了贡献,所以人们特别慎重地举行仪式进行回报。这是毛南族人心地善良的质朴表现。
旧时“分龙节”活动
既然首先能够了解人间愿望的神是能知天知地又知人的“三界公爷”,于是毛南族的先民就把祭“三界公爷”的仪式作为“分龙节”的主导。祭“三界公爷”仪式的第一项是“纳牛”。 “纳牛”仪式也就成了毛南族“分龙节”活动的第一项内容。
“纳牛”仪式通常是在各村屯的三界庙前举行。三界庙是供奉“三界公爷”神位的庙,不少村屯都有。师公穿上法衣,戴上神傩面具,腰系羊皮陶鼓,手持简笏,吟诵经文,唱乐神歌,跳乐神舞。
神傩面具简称“傩面”,是匠人根据推理加想象后精雕细刻制作而成的神仙面相,是人们较为熟悉并愿与之接触的面孔。傩面的面相各不相同,分别代表相应的神人,包括神差仆役以及通往神道途径中关隘的官兵守卒。毛南族人认为,戴上傩面后,人和神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人们就能比较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被选作祭品的牛,是刚满两岁的长得丰满肥健的黄牛,牛的硬角仅有一二寸长,肉味特别鲜美,老嫩适中,即质量最好的环江香牛,属肉中上品。
人们把牛牵到三界庙前被称为“纳牛”福地的空旷地上,几位扮演傩神的师公围着牛祈祷唱跳一阵,意在感谢大白然提供了优质的菜牛,虽然牛也有生命,但作为人們食用的菜,它就完成了其自然的使命,它的魂魄就能升天。然后,又对牛品评一番,说这头牛如何的好,肉味如何的鲜美,可生食、可熟制。生食肉味鲜而不腥,可补血补气更补力:熟制则可烤可炖,烤则香飘十里,细嚼慢咽口留余香,炖则皮脆肉不韧且肉汤不浓不腻。谁人见了都会喜欢。这么好的牛献给“三界公爷”必然能让他欢心。如此品评的目的是要告诉“三界公爷”,这是最好的祭品,敬请“三界公爷”笑纳,并请“三界公爷”顺邀各路神仙共同分享。
次日,是毛南族“分龙节”活动的高潮。在村寨里,各家各户都蒸制五色糯米饭。这五色糯米饭是用枫树叶、黄饭花、红兰草之类的植物分别取汁浸泡糯米,入色后置于饭甑内蒸熟,原植物的芳香和糯米本身的米香沁人心脾,加上香糯本身的微甜,真是色香味俱全。在盛夏高温潮湿的季节,一般的剩饭剩菜只要不放在冰箱内,半天就有可能变味发馊,而这种五色糯米饭因含多种植物的芳香物质,在白然状态下搁上一两天也不容易发生霉变臭馊,食之不伤脾胃且特耐饥。五色与“东、南、西、北、中”五方的代表色“青、红、白、黑、黄”相对应,意在五方祥龙相汇聚,共和共荣。人们把头一天“纳牛”仪式宰杀牛的头、尾和四足摆上案前,把五色糯米饭连同香猪肉、熟全鸡等好酒菜贡献到“三界公”及众神前,恭请“三界公”及各路神仙共享。
如果说头一天的“纳牛”仪式是敬“三界公”的初典,那么,次日将三牲熟肉及糯饭、禾穗等陈放在“三界公”神像前时,就是敬“三界公”的大典或盛典。盛典在热烈的鞭炮声中开始。人们在师公的带领下依次上香叩拜,吟诵祈祷词,附和着唱祈祷歌,戴上傩面跟着跳傩面舞。此时,所有的舞者都感觉好像进入半神半仙的境界,忘记了人间的一切烦恼,跟着乐曲唱呀跳呀,几近狂欢。即使是旁观者也都情不白禁地跟着节奏心旌摇荡。当人们正似乎感觉到与神交流的时候,师公随着吟诵经文所到达的境界,将象征“福、禄、寿、喜”的大米向参加祭典的民众抛撒,意为米从天降、福从天降、禄从天降、寿有天意,喜事接连不断像雨点般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大家都用双手接米粒,当是接受“三界公”回答人们的企愿。谁接到的米粒多,就意味着得到“三界公”的应允多。不少人把撒落在地上的米粒一颗一颗地捡拾起来。有人干脆把从地上捡起的米粒直接放入口中嚼食。
撒完福米以后,接着放“天鸡”。所谓“天鸡”,也称之为“长生鸡”,是指上天派来为人间服务的鸡,是上天派到地面的特别使者。毛南族人认为“天鸡”具有沟通天地神灵的功能,能通阴阳,能把上天的旨意转告给人们,引导人们尊重一切生灵的生命和自由,又能向苍天转达人们的心愿和企望。师公会在事前精心挑选好一只威武雄壮、毛色闪亮的大公鸡作为“天鸡”。仪式进行到放“天鸡”的程序时,师公让不加任何束缚的“天鸡”站在一个人的背上,由那人把鸡驮到“三界公”神像前。此时此刻,大家都屏息静气地注视着“天鸡”,必须遵守规矩的意念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油然而生,无声的教化使整个现场瞬间变得更加肃穆庄重。师公对着“天鸡”叨念一番,大意是感谢上天派鸡来为人间服务,感谢“天鸡”为人间报时、除虫……做了很多好事:现在委托这只鸡为人间的一切善举作证,向“三界公”及天地诸神禀报,人们正致力构建和谐、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遵循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时刻保持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希望阴阳诸神通力协作,以保人们善良的愿望得以实现。 “天鸡”把人们的意见报告阴阳诸神,诸神必然会有所回应。神的语言是一般人听不懂的,只有师公在仪式中根据经文唱段感悟到神的旨意,师公通过经文类似咒语及舞蹈语言或肢体语言转述以后,借助放飞“幸福鸟”的方式转达给人们。这里的“幸福鸟”已不再是生物学所指的动物鸟,而是人们用菖蒲叶包扎糯米制作成外形像鸟一样的糕粽。菖蒲是能宣气开窍驱邪避秽的芳香性植物,食用菖蒲叶包制的糕粽能安神耐饥、生津止渴。人们接过师公转授的代表诸神意志的“幸福鸟”,表示自己的命运可以得到诸神的护佑。“幸福鸟”不是神职人员直接递到人们手中的,而是向天抛掷后人们再用手接住的。整个场面特别热烈,大家都希望自己得粽(中)!于是,有人将这种“幸福鸟”悬挂于门框上,或者用手提着走村串寨慰亲友。
在三界庙前举行的仪式结束并不等于“分龙节”活动结束,而是把高潮扩展到各家各户。这时的家家户户都开门迎客,以丰盛的餐宴接待自家的亲戚朋友,尽情地欢饮畅谈。
各家还用五色糯米饭捏成水果样的团状,称之为“丰收果”或“如意果”。称其为“如意果”,果的形状及色彩搭配都可如人意,然后把“如意果”放在庭院或门前的小树上,任人观赏和品尝。这结满五颜六色“如意果”的树寓意当年能有好收成,被称之为“丰收树”或“吉祥树”。男女老少都高兴地往树上放“丰收果”,同时默念着心中的企望,如身体健康、五谷丰登、学业长进、婚姻美满等。
吃饱喝足后,人们走家串户或聚于村头树下进行横向联谊,有唱山歌的,有谈见闻的,不一而足。青年男女白有去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当代“分龙节”活动
1950年代“破旧立新”, “分龙节”活动被禁止,但有关“分龙节”活动的记忆并没有消失。1980年代, “分龙节”活动重新兴起。1986年6月29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举办一次有上万人参加的“分龙节”活动。从2009年起,每年都在县城举行大型的“分龙节”活动。参加“分龙节”活动的人数逐年递增,影响波及海外。在新兴的“分龙节”活动中,人们除了保留原有的程序,还把“肥套”中的一些内容移植进来,并添加一些现代新潮的元素。
例如,毛南人民有以家庭为单位在家中举行“还愿酬神”活动的一种习俗,毛南语称之为“肥套”。户主向每位来客献上一条红布带,意为大家共享喜事福分,祝福来客安康吉祥。毛南族人把其称为“纳庭”。这一元素被移植进入“分龙节”活动中,红布换成缎带,让客人披挂在肩上或系在腰间。这种缎带是毛南族人心目中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象征,代表着真诚和敬重,是毛南族人馈赠客人的最珍贵礼物。
现时新兴的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创新了萬人傩面舞会,无限扩展舞台的边际,晚上,传统山歌和新潮流行歌曲同时唱响,成为大型狂欢夜。伴随着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县里举办多种展览和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不断扩大“分龙节”活动的承载量:同时开展划龙舟等体育竞赛活动,丰富了毛南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同拼” “同填” “同顶” “同背” “三棋” “马格球”等。
2015年度的毛南族“分龙节”活动还在县城和下南乡增加“五色龙”各就其位的表演,把师公念唱的经书内容从口语转换成可观的演义形象。
“分龙节”传承的意义
纵观毛南族的“分龙节”,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毛南族先民在毛南山乡用自己的视角对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宇宙进行解释,用本地的物产供奉自己的神,用自己的观念即生活经验维护自己创造的近乎原始宗教的教义。毛南族先民塑造的神是自己身边的人物及常见的白然现象,利用“分龙节”这一载体,强化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分龙节”积累并保留了毛南族人对历史的探索和认知,是毛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毛南族“分龙节”采用毛南族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概括、诠释和演义,通过一定的形式,让男女老少都关注并参与。以原发性的自然的原始宗教为教义,建立毛南族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藉此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以潜移默化的办法诱导人们观察白然、学习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通过傩面舞的形式与神交流共舞,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整个“分龙节”的活动热烈有序,高潮迭起,互动性强,参与面广,人们的感观不断受到刺激,而心灵却得到慰藉。这就是毛南族“分龙节”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原因。
“分龙节”是毛南族人互动的节日,是展览的节日,是炫耀的节日,当然也是情感交流的节日。“分龙节”的形式包含毛南族的歌、舞、乐、戏等文化元素及构成这些元素的技艺,如傩面、服饰品、花竹帽、蜂鼓等物件的制作,还有香猪、香牛、香米、香酒的生产流程,都是毛南族不愿放弃的文化财富。 “分龙节”的集结方式是毛南族最具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外在表现。
从“分龙节”的程序包括傩面舞在内的活动内容,可看到毛南族与汉族、瑶族和壮族等的文化融合,既有本民族的特色,也不抹去兄弟民族的印记。毛南族把其他兄弟民族的一些理念和行为纳入“分龙节”,不断丰富“分龙节”的活动内容,扩展“分龙节”的内涵,使得“分龙节”更具活力。
毛南族“分龙节”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5月30日公布的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