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中食育的促进作用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承担着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青少年培养和教育中,食育的促进作用逐渐得到认识。日本利用多种食育方式来促进青少年对和食文化的理解,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后代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饮食文化闻名于世,在悠久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重视青少年的文化认知和文化亲近感,通过潜移默化的食育方式来培养青少年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人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食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21
其他文献
语文不只是教读和写,也是情感教育、心灵教育以及人文熏陶。培育学生的感受能力,拥有丰富的心灵,是更重要的目标。德智体三育中的美育,实际上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的。明确了这一点,教学就不会局限于语法之类了。  泰戈尔说,如果他小时候沒有听过童话故事,没有看过《鲁宾逊漂流记》和《一千零一夜》,现在他眼中的世界就不会这么美好。这就是语文学习应有的效果。人的内心受过文学的熏陶,心门被文学打开了,和那些没有受
爱干净爱整洁  别把松果壳留在树上  及时清理树木的杂枝与枯叶  见了公鸡要敬礼  友善对待小蚂蚁  有事去找啄木鸟  不去偷吃蜜蜂的蜂蜜  丢了果子去找松鼠  天黑前回到房里  天亮时要勤快去捕虫  用雨水及时清洗羽毛  用露珠洗刷牙齿  及时回收你的羽毛  移去暴雨和雷電  讲究干净与整洁  争做森林好宿员
记得看中央二套的某一期《对话》,那一期节目请到了两位知名大导演——卡梅隆和张艺谋。在节目中,主持人陈伟鸿向两位导演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他说:“两位导演,你们都是代表中西方导演界的精英,我能代表网友问你们一个问题吗?”他这个问法非常巧妙,他不说是自己在为难这两位导演,而是说代表网友提问,即便这个问题可能会有点冒犯导演们,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是观众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得到两位导演的允许后,他接着
不知道是什么机会,也许由于沦陷期间闷居无聊,一个人在街上踽踽而行,忽然来到一个旧书摊头。在靠外的角落,随时有被人踩的可能,赫然露出一部旧书,题签上印着《增广切梦刀》。 梦而可切,这把刀可谓锋利无比了。  一个白天黑夜全不做梦的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勇士。能够做到这步田地的,勇士两个字当之无愧,我们常人没有福分妄想这种称谓,因为一方面必须达观如哲学家,一方面又必须浑浑噩噩如二愣子。  当然,这部小书
生而为人,欲求难得,众生皆苦,而万相本无。人人都可谓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有的惊心动魄、波澜壮阔,也有的失魂落魄、一错再错。但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正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一样,生活中还有好些好些事,说来做来,岂不快哉?  “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  其一,寻一有树绿,有水清之处,乘兴即来,马扎坐定,画纸轻铺,削笔以备,上方有鸟声叽喳而响,身边有熏香绕指而柔,怀
表演艺人喜欢掌声,是以有名句如“谢谢各位的掌声”。 观众假如觉得表演节目精彩,要实时以掌声奖励,艺人放下一颗心,表演得以持续。少了那宝贵的掌声,艺人必定没精打采,寂寞万分。  对于一些人,掌声是最现实的酬劳,收下可观费用后,尽责办事,水准一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掌声是好评如潮,议论纷纷,不然的话,爱热闹的他们就憔悴了。利与名,都是人生中最佳掌声。埋头死做,些微的荣誉都没有,谁肯长期黑压压地挨这种苦
狗自己独处时绝对不会玩耍——我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件事情,几乎百分之百可以确信,也能这样断定。  狗如果被单独弃置在一旁,就会显出动物式的一本正经来。要是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就东看看西望望,或是坠入沉思中,或是睡觉,或是抓跳蚤,或是咬什么东西——比如刷子或是你的鞋子——但是不会玩耍。  只要是独处,狗就不会追自己的尾巴,也不会在草地上兜圈子跑来跑去,不会嘴里衔着小树枝,也不会用鼻头去推小石子。这些事情
黄亚洲老师是写作的多面手,剧本、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均有涉猎,且创作颇丰。他擅长主题宏大的作品,他最挚爱的却是诗歌,散文则是他偶尔为之的“边角余料”。正是这些“边角余料”,却让我们看到作家对生活的灵敏触角和无处不在的思索。这篇《孩子长大要像谁》,写的是他与一个柬埔寨少妇在美国短暂的交往,以及东西方在对待孩子成长问题上的差异。他在文中没有一句说教,而是将眼见、耳听和所思真实地记录下来,把东西方两种观
把笔墨浸透  第一句写前半生  草长山叠鹰衔兔走  第二句写一半话  是收回手  第三句寫平生怨  想是千百杯烈酒  第四句写来时路  不动声色得未曾有  第五句写青丝白发  江南冬雪不够  第六句写朝与暮  莫与人言事事休  第七句写过  晃晃悠悠的轮渡口  第八句写再回首  你是我提笔不敢写下的念头
我们离开了家,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日子像一个个部落,远远近近,很快就留在了身后,留下了考验的滋味和痕迹,人们给它起名“社会”。  它曾很新鲜也很古老地召唤我们,吹着希冀的风,下着未知的雨,起伏着诱惑的群山和灾难的河流。每一个部落都没有边界,或圆或直,扑朔迷离,不安、适应、回首、思索、躁动、落寞、得意、調正、转向……不知是社会在推着我们走,还是我们拽着它走,一年年折腾,我们有知有觉地木已成舟。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