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形成了包括原动力、矛盾动力、改革动力、科技动力、精神动力以及主体动力在内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理论。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
关于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我国学术界已经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不少学者,包括新近出版的相关教科书都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等同于他的改革思想。不可否认,这种观点突出强调了改革理论在邓小平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容易造成读者对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片面理解。也不少学者跳出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等于改革思想的传统认识框架,提出了“终极动力论”、“二要素动力论”以及“三要素系统动力论”等等。因切入的角度不同,论述各有千秋。但就理论的完整性而言,现有的论述还不够全面。从总体上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不难看出,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形成的一个包含多层次动力子系统的有机系统。这一理论突破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一、物质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过去,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仅限于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加以阐述,而对社会发展动力背后的动力没有做更深入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早有论述。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的物质需要和生产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这一关系促使人的需要和生产发展到更高的程度,进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人类基于物质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学说,找到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首先,邓小平从社会发展原动力的内生性角度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动力论”和“改革动力论”。邓小平从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来重新理解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解决这个矛盾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据此形成了他的“矛盾动力论”。在此基础上,他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了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的区分,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全面改革具体体制,形成了“改革动力论”。
其次,从社会发展原动力外生性角度阐发了“科技动力论”和“精神动力论”。需要的满足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程度。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阐发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形成了“科技动力论”。同时,他立足于人的精神需要对生产发展的强大作用,阐发了“精神动力论”,针对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作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第一次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人类社会,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但是基于这一论断提出的历史时代,后人常常认为这两对矛盾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及其以前各种社会形态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很久都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
毛泽东在考察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这一思想在指导其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曲折,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面对这一危难局面,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基本矛盾运动学说,全面论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从20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些提法比其他一些提法妥当”,但“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研究”。
首先,邓小平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中,确认发展生产力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第一次对我国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界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邓小平对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历史的比较和鉴别作了更加全面规范的表述,强调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把握社会全局,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其次,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适应的、非对抗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之所以仍然存在,指的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他在肯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过去所形成的那一套体制的弊端作了深刻的分析。这一矛盾如何解决?邓小平作出了全新的阐释,体制的弊端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
三、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把社会发展动力的研究引入到阶级社会,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不复存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提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是从目的性和革命性角度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和作用作出的科学界定。其一,从目的性上看,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进行的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其二,从革命性上看,改革不是对旧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它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持久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人类社会五大基本形态之一的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多久,改革就将持续多久。
其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一,改革是自觉运用社会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邓小平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二,改革是一个破与立相统一的过程。改革要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必须确定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政策。这些新的制度和政策构成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直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形象而精辟的概括,指出科学技术是 “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并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决定作用,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作用还没有作出系统的研究。
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其一,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尽管“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实践证明,“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靠科学才有希望”。其二,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其三,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五、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邓小平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并针对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全面阐述了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作用。他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把精神文明搞上去,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对于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强调以下三点:其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这对激发各阶层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具有最广泛的号召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二,突出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动力作用。邓小平多次强调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斗志。他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其三,邓小平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上,落实到“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上。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考察历史主体及其创造性活动,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坚持这一基本观点,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首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和发展好工人阶级的权益,更好地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强调,要充分重视和解决农民问题,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为农民所拥护的政策,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他制定依靠科技、教育兴农的方针,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再次,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邓小平强调,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需要我们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广阔舞台;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对有贡献的知识分子给予奖励,以便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王明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王沪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
关于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我国学术界已经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不少学者,包括新近出版的相关教科书都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等同于他的改革思想。不可否认,这种观点突出强调了改革理论在邓小平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容易造成读者对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片面理解。也不少学者跳出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等于改革思想的传统认识框架,提出了“终极动力论”、“二要素动力论”以及“三要素系统动力论”等等。因切入的角度不同,论述各有千秋。但就理论的完整性而言,现有的论述还不够全面。从总体上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不难看出,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形成的一个包含多层次动力子系统的有机系统。这一理论突破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一、物质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过去,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仅限于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加以阐述,而对社会发展动力背后的动力没有做更深入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早有论述。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的物质需要和生产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这一关系促使人的需要和生产发展到更高的程度,进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人类基于物质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学说,找到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首先,邓小平从社会发展原动力的内生性角度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动力论”和“改革动力论”。邓小平从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来重新理解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解决这个矛盾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据此形成了他的“矛盾动力论”。在此基础上,他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了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的区分,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全面改革具体体制,形成了“改革动力论”。
其次,从社会发展原动力外生性角度阐发了“科技动力论”和“精神动力论”。需要的满足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程度。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阐发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形成了“科技动力论”。同时,他立足于人的精神需要对生产发展的强大作用,阐发了“精神动力论”,针对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作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第一次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人类社会,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但是基于这一论断提出的历史时代,后人常常认为这两对矛盾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及其以前各种社会形态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很久都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
毛泽东在考察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这一思想在指导其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曲折,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面对这一危难局面,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基本矛盾运动学说,全面论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从20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些提法比其他一些提法妥当”,但“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研究”。
首先,邓小平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中,确认发展生产力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第一次对我国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界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邓小平对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历史的比较和鉴别作了更加全面规范的表述,强调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把握社会全局,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其次,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适应的、非对抗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之所以仍然存在,指的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他在肯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过去所形成的那一套体制的弊端作了深刻的分析。这一矛盾如何解决?邓小平作出了全新的阐释,体制的弊端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
三、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把社会发展动力的研究引入到阶级社会,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不复存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提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是从目的性和革命性角度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和作用作出的科学界定。其一,从目的性上看,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进行的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其二,从革命性上看,改革不是对旧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它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持久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人类社会五大基本形态之一的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多久,改革就将持续多久。
其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一,改革是自觉运用社会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邓小平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二,改革是一个破与立相统一的过程。改革要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必须确定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政策。这些新的制度和政策构成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直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形象而精辟的概括,指出科学技术是 “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并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决定作用,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作用还没有作出系统的研究。
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其一,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尽管“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实践证明,“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靠科学才有希望”。其二,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其三,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五、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邓小平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并针对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全面阐述了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作用。他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把精神文明搞上去,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对于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强调以下三点:其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这对激发各阶层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具有最广泛的号召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二,突出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动力作用。邓小平多次强调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斗志。他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其三,邓小平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上,落实到“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上。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考察历史主体及其创造性活动,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坚持这一基本观点,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首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和发展好工人阶级的权益,更好地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强调,要充分重视和解决农民问题,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为农民所拥护的政策,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他制定依靠科技、教育兴农的方针,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再次,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邓小平强调,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需要我们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广阔舞台;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对有贡献的知识分子给予奖励,以便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王明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王沪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