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情境:在虚拟中寻找语文教学的“真实”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人类教育史的发展轨迹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VR”情境的紧密联系来看,“VR”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语文教学有结合的必然性。“VR”情境与传统教学情境有异同,二者相辅相成,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具体策略有:“以人驭物”,让学生成为情境的创生者;“以主带辅”,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情境交融”,让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实现深度感知。
  关键词:“VR”情境语文教学必然性特征分析应用策略
  过去的一年被业界公认为是“VR”元年。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工具,能够使用户沉浸到特定环境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与认知。虚拟现实的本质是人与计算机的通信技术。随着VR技术在各行各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它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中。
  一、“VR”情境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必然性
  (一)教育发展使然
  从人类教育史的发展轨迹(如图1)可以看出,不管处于什么时代,教育的目标都没变,都指向继承生產技能,传承文化思想。但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不断地革新。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存在的交互性和多感知性等特点,能使学生通过更加真实的感知体验,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意象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
  教育学和心理学强调,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让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适合的环境中展开,从而激活学习者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在情境思维中进行认知的能力。试想一下,当学生带上VR头盔,视野里立马就
  会出现各种真实的课本场景,此时,他与身体所处的现实世界隔离,完全进入了一个虚拟却又真实的情境,这是怎样的一种惊喜体验。这种沉浸式体验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环境影响力、增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参与度、互动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当前几种主要的对人的学习机理的解释,如行为主义、元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情境主义、人本主义等层面审视VR情境对于语文学习的影响(如图2)可以看出:VR情境强调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古诗诵读或人物对话,是行为主义所观照的“进行重复练习,掌握基本的识记能力”。对于学生缺少的经验,如学习《海底世界》《埃及金字塔》这类离学生认知经验较远的课文内容时,VR情境能让学生沉浸在模拟环境之中,并通过与模拟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展开自由想象,快捷地获取相关经验,进行知识建构,这与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者学习知识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建构的”相契合。情境认知主义主张“学习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中完成的”,VR情境可以模拟仿真出跨时空的自然乃至社会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主地、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与操作,在互动之中形成认识,如学习某些与历史或者科学有关的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在穿越时空的奇妙、刺激情境中有效学习。VR情境中,学生能够自由地在各种学习场景中实现转换,能够借助VR设备进行自主学习,训练对于自身学习的认知和控制,这与元认知主义的相关理念也是相符的。
  (二)因其独特的优势
  1.让学习更多维:在“真实的”时空中自由穿梭体验。
  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在教室里,老师教,学生学;即便是在现在的语文多元化课堂中,教学也仅仅是把教室搬到操场、博物馆等能够进入的真实空间里,较为有限。当虚拟现实的VR情境出现后,学习的场景就大有不同:学生可以像《海底总动员》中的多莉那样,畅游在深海中,与各种鱼类等海洋生物为伴,认识奇妙的海底世界;可以像信鸽雪儿那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天空,从鸟类的眼光俯瞰世界,强化对动物的保护意识;能突破时间的界限回到过去,与历史伟人对话,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壮观震撼的场面,体验不屈不挠的民族情感;能到达遥远的太空,和“神舟号”上的刘洋阿姨亲密接触,探索关于宇宙的奥秘……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情境都能被1∶1还原到真实,还能还原逼真的课本人物,与学生进行对话。VR提供的沉浸式场景,能让线上教育场景更加丰富生动。
  2.让学习更主动:在“真实的”互动中提升学习兴趣。
  比起平时语文课堂中司空见惯地看一看图片视频、听一听儿歌音乐,直观逼真的体验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在VR场景中,学生可以跟着教师进入色彩斑斓的语文世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探究大自然的奥妙与神奇;穿越到古代战场,一睹花木兰英勇杀敌的场面,与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体会其忠贞的爱国情怀;飞到台湾的蝴蝶谷,轻抚蝴蝶斑斓的翅膀,聆听蝴蝶的低语,感受蝴蝶谷与众不同的迷人风采;上到太空、下至海底,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的磅礴之势,亲临北方的细雨霏霏、南方的大雪纷飞……正如富兰克林所说:“说给我听,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学生在VR场景中自由探寻,可以随时通过VR眼镜抓取有用的场景拍照,并将照片即时传到教室屏幕上,与全班分享;他们自主观察老师、黑板、电子屏幕等信息载体传递的多样信息,并伴随讲课的节奏和自己在VR场景中获得的理解抓取重点信息;他们在学习的游戏化与情境化中,通过亲身体验生发浓厚的主动探究的兴趣。这些以往只能通过教师、书本和文字了解到的抽象、概念化的内容,如今通过虚拟的直观“真实”情境体验,更具趣味性、丰富性。
  另外,VR独特的教学监控功能,也能帮助教师实现100%学生的注意力管控:全程记录上课过程中每个学生每一秒的注意力信息;即时监控某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他是否走神,并进行针对性管理。
  二、VR情境与传统教学情境之异同
  正如上文所说,VR情境教学是将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工具,通过使学习者沉浸到特定真实的环境中,与文本持续互动而产生真实体验,获得深度生成。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与传统教学中的情境相比,VR情境有异有同。   (一)VR情境与传统教学情境之“同”
  “VR”情境与传统教学情境一样,都是教师通过创造性劳动,利用一定的外显教学活动形式营造出的一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两者都是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能够使其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具有学习背景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以“生”为本、以“情”为经、以“境”为纬的教学理念是它们最大的共同点之处。
  (二)“VR”情境与传统教学情境之“异”
  如图3、图4所示,传统教学情境是利用图文、音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的二维情境,VR情境带给学生的则是沉浸式互动多维体验。具体来说,二者在创设情境的方式和媒介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1.创设情境的方式不同。
  自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思维的恰当情境”,到特级教师李吉林探索出的“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课堂教学操作五要素”,传统教学创设情境常见的方式有情景展示法、角色扮演法、实践体验法等。
  VR技术最早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其具体内涵是:VR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VR情境主要是利用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的学习环境,促发学习者全方位、全媒体、全感官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个性化认知。
  2.创设情境的媒介不同。
  传统情境教学是二维平面式的,一般会利用电教创设情境,如教学《游子吟》一诗,会用电脑播放慈母在烛光下细细缝补孩子衣服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母亲将爱寄托在衣服上,希望孩子早日归家的情感。传统情境教学还会借助板画展示情境,凭借其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利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也是传统情境教学常用的手段。教学时,教师会特别注意情境导入以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
  VR情境主要利用头盔式显示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和其他设备,使参与者获得置身真实情境的感觉。通过再现知识赖以产生的客观事实,引导学习者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接受信息,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其关键点是能给使用者以绝佳的真实体验,让课本中的文字知識可触摸、可感知。
  三、VR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VR情境就是计算机通过运算打造出来的虚拟现实情境,其中的“现实”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其表现出的大千世界本质上是用计算机生成的。因此,VR情境实际上是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可以让人通过使用一些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通过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
  (一)“以人驭物”,让每个学生成为情境的创生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根据教材文本内容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但每个学生个体不同,其理解体验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创设VR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利用VR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任性”地在虚拟时空中自由穿梭体验,不限次数、不限地域,促使他们灵活巧妙地利用虚拟空间声、光、电的交互特点,自主创设个性化情境,以产生更为强烈的参与意识。
  以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为例,在讲到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时,教师让学生戴上VR眼镜,用自己的双眼去探索奇妙的海底世界(如图5)。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VR技术中的手势控制、头部追踪、触觉反馈等功能“追踪欣赏海底世界”,让学生看到了千奇百怪、种类繁多的海底动植物,如靠肌肉爬行的海参、时速几千米的梭子鱼、会喷墨的章鱼、色彩斑斓的海藻等,还有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不仅如此,眼前整个海底的场景都会随着学生头部的转动灵活切换,生动逼真。学生纷纷惊叹自己就像亲眼见到了海底世界。如果有学生想要仔细观察某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便可以通过控制镜头,对这种动物进行聚焦放大或拉远缩小。在这样的情境引领下,课堂变得可以触摸,教学内容与学生更加贴近,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生动有趣,在欢声笑语中,思维便得到了生长。
  在故事性阅读课中,也可以鼓励学生模拟故事中的真切情境与对话场面,身临其境地当一回主人公。这有利于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交流讨论,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增强学习内在动力,提高思维的质与量。
  (二)“以主带辅”,让每个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1.“锦上添花”而非“取而代之”。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运用哪些教学手段;何者为主,何者为辅,都是教师备课、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VR情境引入课堂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好处,但从现阶段到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它还只是我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进而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设计VR情境时,要立足学情,把握恰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VR情境设置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VR情境教学时间(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进行真正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
  如教学宋词《苏幕遮·怀旧》,笔者立足学生实际,先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诵读领悟词境。当教学开展到要求学生领会词之景与词之情之间的关系时,学生遇到了障碍,因为他们并没看出词中的景是为了抒情而设。对此,笔者利用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和VR技术作支持,让学生细看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全景看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以及映着斜阳蓝天的群山,还有那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的芳草……在身临其境的欣赏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连接诗境,不仅对萧瑟的秋景形象地衬托作者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的情感的写法有了准确的理解,还巧妙地将愁思难以排遣时可以借景消愁的手法融入了自己的表达中。本课结束后,学生纷纷感慨:“我从来没想过在课堂上也能体验VR技术,感觉转瞬间就能置身另一个世界,欣赏不同的物境,生发不同的感受,真是太神奇了!”“在VR技术的帮助下,我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与课前直接诵读时完全不同。课前读的时候,我觉得这首词描写的景和我见到的秋景也差不多,与词人的愁思并无多大关联。但当我置身于充满衰飒之气的秋景中时,才发现词人写这样的景,是想表现自己的情,而他的这种情,又让秋景也增添了许多悲愁。”融入VR技术的语文课,既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帮助他们打开了想象力的空间。   當然,随着VR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以VR情境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让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以安全、便捷的方法,更快地理解、掌握各种知识。
  2.“见机行事”而非“生搬硬套”。
  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同一节课或不同课时中,可以只用一种情境教学的手段,也可以以某种情境教学手段为主,辅之以其他,如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辅之以VR情境教学手段;或以VR情境教学手段为主,辅之以传统教学手段;也可以两种情境同时交替使用,不分主次先后。
  如《草虫的村落》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与大自然为友,感悟大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教学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心观察的环节,笔者就以VR情境教学手段为主,让学生“零距离”地观察各种各样的草虫,再辅以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佳句品读,领悟作者独特的表达手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位学生说:“戴上VR眼镜能真实地看到甲虫生活的环境,更好地了解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我希望以后的历史课也能使用VR技术,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只要能立足学情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灵活选取运用不同的教学情境手段,对提升教学质量必会有益。
  (三)“情境交融”,让每个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实现深度感知
  VR情境介入语文教学,须从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出发,用情感之线连接虚拟之景,让每个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实现深度感知,应避免将VR教学环境当成学生欣赏影视作品的电影院,避免让个体沉浸取代师生互动。设置VR情境时,可从两个层面着手。
  1.景中含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文本内容创设一定的VR情境,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个性化认知。VR情境的设置须景中含情,把握学生的情感兴奋点,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景之中,以真情实感感染学生,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趣和共鸣。
  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笔者准确把握文本对松下、云深的描写,在感悟诗情的环节创设了VR情境,让学生从茅屋、松树等的特写逐渐走进云海漫漫、深远缥缈的群山,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理解了隐者的高洁品行,也为学生表演搭建了平台。
  2.理寓其中。
  虚拟情境的创设须围绕文本内容展开,不仅要能给予学生感性的认知,更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促发学生对文本知识本质的认知。因此,VR情境的创设还要做到理寓其中,将教育内容寓于特定的情境,使其具有深刻的内涵,尚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让课堂更高效,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讲了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乐队里充数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做事要有真才实学,不能以次充好,否则早晚会暴露。在了解故事内容的环节,笔者适时创设了南郭先生混在吹竽乐队里假模假样吹竽的VR情境。在真实的故事情境感染下,学生从之前南郭先生虚假的神态以及后来因无能要被发现时惊慌的神情中逐步悟出了做任何事都不能弄虚作假的道理,一切都水到渠成。
  值得一提的是,VR情境除了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用于习作教学中。大家都知道,学生的习作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做基础,但是因为空间、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视野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VR情境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思体验,必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写出言之有物、真实感人的习作。当然,这又是另一个研究课题了。
  就语文学科来说,VR情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虽然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可能全面替代现有的传统教学情境,更不能对传统教学产生颠覆性改变,但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及技术特点,前景还是不可估量的。到那时,语文教师的角色就是探险队的队长,将带领学生在VR情境下的虚拟世界中探索语文教学的真实,实现在虚拟世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陈求实,张静蛟.沉浸式虚拟现实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6(Z5).
  [2] 陈猛,冯寿鹏. 基于情境的虚拟现实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
  [3] 何瑾,赵玉英,姜兴华. 基于Virtools的虚拟教学资源开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
  [4]刘圣海. 展望VR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J].教育,2016(6).
其他文献
独立后,塔吉克斯坦由于国内冲突和经济衰退的影响,难以为本国人口提供就业机会。2000年以后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俄罗斯经济增长迅速,这为塔国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其劳务移
基于不同变形类型和程度气煤、焦煤和无烟煤级构造煤样品的微孔(孔径<2 nm)测试结果,分析煤中微孔随煤级和变形的变化规律,探讨微孔成因。结果表明:煤中微孔孔径呈3峰分布,分
基于ANSYS-DYNA3D联合建模求解技术对一机械锁机构进行了有限元的动力学仿真,验证了在既定解锁冲击力下解锁功能的可靠性,获得了解锁时间,并为解锁力的确定提供数据参考。
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工作探讨控规修改在规划管理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控规修改的产生和作用,显露控规修改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探寻问题的症结,并以实
<正> 在口内对修复体进行修补或调改可以代替对整个修复体的更换,可以采用复合树脂在口内直接修补或调改各种类型的修复体,其粘接固位作用可由宏观及微观的机械固位及化学结
以疑生问,以问促学,是古诗词教学的有力抓手。潘文彬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课,以“问学”的方式开展:因问而思,关注文体样式;扣问而学,体会词句意趣;循问而思,探究画面奥
目的研究分析薄层色谱鉴别丹参五味子片的效果。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五味子片中的丹参以及五味子。结果图谱斑点清晰、图谱分离度好,阴性对照不存在干扰。结论薄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