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炎症反应中粘附分子变化及干预性治疗的研究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围术期中药川芎嗪干预性治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32例,随机分成川芎嗪组20例,对照组12例.前者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盐酸川芎嗪5 mg/kg,后者不用.分别于麻醉诱导后,转机15 min,停机2、6、12、24 h共6个时点,抽取动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表达值.结果麻醉诱导后(基值)川芎嗪组和对照组sICAM-1、sP-Selectin无明显差异(P>0.05);转机后15 min、停机2、6、12 h两组的sICAM-1、sP-Selectin表达值均明显升高,其中停机6、12 h最为明显,与基值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川芎嗪组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减弱CPB致炎症反应中sICAM-1、sP-Selectin表达,减轻CPB所致炎症反应,从而减少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Cox迷宫III型手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房颤(Af)的效果.方法 1994年3月至1999年2月间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病人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45.32±6.37)岁.风湿病史15年以上,房颤病史2~7年.术前心功能III~IV级.均行MVR+Cox迷宫III型手术,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者附加三尖瓣成形术(TVP)34例,清除左房血栓4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巨大左心房对二尖瓣瓣膜手术后早期心肺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左心房折叠术(LAP)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92例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6.0 cm或容积指数(LAVI)≥300 ml/m2的二尖瓣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AP组(63例)和对照组(29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高危因素分析.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