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但是网络信息也带来了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通过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阐明了职业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26-02
2010年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职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予以充分重视。2010年,本课题组经辽宁省科学规划处批准成立《职业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课题,本文系高职组研究部分。
一、调查量表及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量表。为准确了解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笔者自行设计了《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1]该表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主要是调查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网络成瘾调查表采用美国彼兹堡大学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共20题,为使学生避免对“网络成瘾”一词敏感而产生误导影响真实值,将该表命名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2]为研究学生的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采用兰尼(Lean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为防止“交往焦虑”一词对学生心理形成暗示,现命名为《社会交往情况测评表》。[3]同时,为了解学生孤独程度对网络的影响,采用Russell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测量表》。[4]
2.测评程序及数据处理。本次问卷调查是以班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之间,试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数据处理是依据教育统计原理,利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3.调查基本情况。高职组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9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其中男生167人(62.5%),女生100人(37.5%);1年级129人,2年级83人,3年级55人;年龄小于16岁的有6人,16~18岁的有17人,大于18岁的有244人;来自城镇的有107人,来自农村的有160人。
4.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得分情况。本次测验267名中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平均得分为41.52,标准差为12.27,中数46,众数32。学生网络成瘾测量得分近似正偏态分布。[1]
二、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
1.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将267名学生分成IAD(得分大于65分)和非IAD(得分小于或等于65分)两组。其中IAD组有9人,平均得分为74.89分,标准差为8.50;非IAD组有258人,平均得分为40.37分,标准差为10.63。IAD组占被试总人数的3.37%,其中得分高于70(重症网络成瘾)的有5人,占被试总人数的1.87%。具体情况及分布比率见表1。
从表中可见男生网络成瘾比率高于女生,低年级新生高于在校老生,从年龄上来看小于16岁的学生网瘾比率竟高达33.33%。
将学生按性别及学生来源做独立大样的Z检验,该校中职学生网瘾得分男女性别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即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网瘾得分普遍高于女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城乡来源不同,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学生城乡来源对于网瘾得分不存在明显影响。
2.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1)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的网瘾得分不显著因素。将参加测试的高职学生分组,运用卡方检验[5],发现学生性别、上网制约因素、学生居住地来源、上网频数以及学生自我认为网络对学习的影响等因素相对于网瘾得分均呈不显著联系。[1](2)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的显著性因素检验。对参加测试学生的年级、每周上网时长、年龄、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学生对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及学生本人手机上网的情况进行卡方检验[5]。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对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生的年龄、周上网费用以及手机上网情况呈明显显著特征,说明高职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成瘾,周上网费用高的学生容易网络成瘾,手机上网程度高的同学更容易染上网瘾。[1](3)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上网内容差异显著性检验。将IAD组与非IAD组两组中职学生的上网内容进行比率差异分析[5],可以看出,上网内容中,下载音乐、看动漫或电影、聊天或交友、展示个性主页或空间、网络游戏、下载学习素材或软件、网络购物以及使用邮箱业务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利用网络学习一项则呈现显著差异,同时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1]
三、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
1.高职学生IAD组网瘾得分概况。高职学生IAD组(测量网瘾得分大于65分)计9人,IAD组网瘾平均得分74.89,方差为72.25,标准差为8.50。其中网瘾得分在80以上者有3人,而得分在66~69的有3人。
2.IAD组上网内容的差异分析。对高职学生IAD组学生上网内容进行了差异分析[5],从数据看出IAD组学生在上网内容上下载音乐、聊天交友和学习或下载学习软件及邮箱等行为与网络成瘾无明显差异。而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获取信息以及展示个性主页及空间则与网络成瘾呈极其显著差异,说明这几项网络功能是学生成瘾的主要原因。[1]
3.IAD组网瘾与非IAD组网瘾得分社会关系差异分析。根据统计量表,高职学生总样本的社会支持量表平均得分为64.78,交往量表平均得分为50.34,孤独量表平均得分为63.78。IAD组与非IAD组等情况见表2。
通过对上述三种社会关系的网瘾得分平均数做差异显著性检验[5],结果见表3。
四、高职学生网瘾影响因素
1.在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可看出:IAD组与非IAD组学生的年龄、年级、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程度以及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周上网时长对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性影响。学生的年龄、手机上网程度、周上网时长,对学生的网络成瘾呈极其显著影响。学生年龄小,因此在低年级容易网络成瘾,学生对网络认识程度明显影响着网瘾程度,学生手机上网程度高更容易网络成瘾。学生周上网时间越长越容易网络成瘾;周上网所花费用越高越有可能网络成瘾;上网地点选择在网吧容易网络成瘾。男、女生性别对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无明显差异,学生的生源地与网瘾得分无关。
2.在高职学生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在IAD组中,学生使用网络功能中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及网络获取信息量以及网页个性及空间与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呈极其显著性影响。在IAD组上网内容差异分析中,IAD组学生在上网下载音乐和聊天与交友、学习或下载学习素材与软件以及邮箱业务及网络购物等均无显著差异。
3.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社会关系差异分析可以得出人际关系中孤独量得分及社会支持与网瘾得分无显著差异,而交往焦虑得分与网络成瘾得分呈显著差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学生年龄、年级、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程度以及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周上网时长、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网络获取信息量以及网页个性及空间与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呈极其显著性影响。学生手机上网程度、网络游戏对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性影响。
其中学生年龄及年级为客观因素,而学生存在的上网对生活影响认识程度、学生手机上网程度、看动漫或电影、网络获取信息量、网络游戏、学生的交往焦虑程度以及学生上网行为和习惯、学生的上网时长、上网地点及上网费用等,均可通过教育实施人为影响及干预,从而达到降低和控制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玉学.中职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以东北工业学校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论文,2009:10-48
[2]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评论推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41.
[4]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5]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课题成果: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职业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成果,主持人:鲍玉学
作者简介:鲍玉学(1970-),男,蒙古族,教育硕士,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26-02
2010年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职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予以充分重视。2010年,本课题组经辽宁省科学规划处批准成立《职业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课题,本文系高职组研究部分。
一、调查量表及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量表。为准确了解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笔者自行设计了《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1]该表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主要是调查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网络成瘾调查表采用美国彼兹堡大学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共20题,为使学生避免对“网络成瘾”一词敏感而产生误导影响真实值,将该表命名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2]为研究学生的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采用兰尼(Lean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为防止“交往焦虑”一词对学生心理形成暗示,现命名为《社会交往情况测评表》。[3]同时,为了解学生孤独程度对网络的影响,采用Russell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测量表》。[4]
2.测评程序及数据处理。本次问卷调查是以班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之间,试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数据处理是依据教育统计原理,利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3.调查基本情况。高职组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9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其中男生167人(62.5%),女生100人(37.5%);1年级129人,2年级83人,3年级55人;年龄小于16岁的有6人,16~18岁的有17人,大于18岁的有244人;来自城镇的有107人,来自农村的有160人。
4.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得分情况。本次测验267名中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平均得分为41.52,标准差为12.27,中数46,众数32。学生网络成瘾测量得分近似正偏态分布。[1]
二、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
1.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将267名学生分成IAD(得分大于65分)和非IAD(得分小于或等于65分)两组。其中IAD组有9人,平均得分为74.89分,标准差为8.50;非IAD组有258人,平均得分为40.37分,标准差为10.63。IAD组占被试总人数的3.37%,其中得分高于70(重症网络成瘾)的有5人,占被试总人数的1.87%。具体情况及分布比率见表1。
从表中可见男生网络成瘾比率高于女生,低年级新生高于在校老生,从年龄上来看小于16岁的学生网瘾比率竟高达33.33%。
将学生按性别及学生来源做独立大样的Z检验,该校中职学生网瘾得分男女性别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即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网瘾得分普遍高于女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城乡来源不同,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学生城乡来源对于网瘾得分不存在明显影响。
2.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1)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的网瘾得分不显著因素。将参加测试的高职学生分组,运用卡方检验[5],发现学生性别、上网制约因素、学生居住地来源、上网频数以及学生自我认为网络对学习的影响等因素相对于网瘾得分均呈不显著联系。[1](2)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的显著性因素检验。对参加测试学生的年级、每周上网时长、年龄、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学生对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及学生本人手机上网的情况进行卡方检验[5]。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对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生的年龄、周上网费用以及手机上网情况呈明显显著特征,说明高职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成瘾,周上网费用高的学生容易网络成瘾,手机上网程度高的同学更容易染上网瘾。[1](3)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上网内容差异显著性检验。将IAD组与非IAD组两组中职学生的上网内容进行比率差异分析[5],可以看出,上网内容中,下载音乐、看动漫或电影、聊天或交友、展示个性主页或空间、网络游戏、下载学习素材或软件、网络购物以及使用邮箱业务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利用网络学习一项则呈现显著差异,同时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1]
三、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
1.高职学生IAD组网瘾得分概况。高职学生IAD组(测量网瘾得分大于65分)计9人,IAD组网瘾平均得分74.89,方差为72.25,标准差为8.50。其中网瘾得分在80以上者有3人,而得分在66~69的有3人。
2.IAD组上网内容的差异分析。对高职学生IAD组学生上网内容进行了差异分析[5],从数据看出IAD组学生在上网内容上下载音乐、聊天交友和学习或下载学习软件及邮箱等行为与网络成瘾无明显差异。而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获取信息以及展示个性主页及空间则与网络成瘾呈极其显著差异,说明这几项网络功能是学生成瘾的主要原因。[1]
3.IAD组网瘾与非IAD组网瘾得分社会关系差异分析。根据统计量表,高职学生总样本的社会支持量表平均得分为64.78,交往量表平均得分为50.34,孤独量表平均得分为63.78。IAD组与非IAD组等情况见表2。
通过对上述三种社会关系的网瘾得分平均数做差异显著性检验[5],结果见表3。
四、高职学生网瘾影响因素
1.在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可看出:IAD组与非IAD组学生的年龄、年级、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程度以及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周上网时长对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性影响。学生的年龄、手机上网程度、周上网时长,对学生的网络成瘾呈极其显著影响。学生年龄小,因此在低年级容易网络成瘾,学生对网络认识程度明显影响着网瘾程度,学生手机上网程度高更容易网络成瘾。学生周上网时间越长越容易网络成瘾;周上网所花费用越高越有可能网络成瘾;上网地点选择在网吧容易网络成瘾。男、女生性别对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无明显差异,学生的生源地与网瘾得分无关。
2.在高职学生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在IAD组中,学生使用网络功能中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及网络获取信息量以及网页个性及空间与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呈极其显著性影响。在IAD组上网内容差异分析中,IAD组学生在上网下载音乐和聊天与交友、学习或下载学习素材与软件以及邮箱业务及网络购物等均无显著差异。
3.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社会关系差异分析可以得出人际关系中孤独量得分及社会支持与网瘾得分无显著差异,而交往焦虑得分与网络成瘾得分呈显著差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学生年龄、年级、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程度以及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周上网时长、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网络获取信息量以及网页个性及空间与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呈极其显著性影响。学生手机上网程度、网络游戏对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性影响。
其中学生年龄及年级为客观因素,而学生存在的上网对生活影响认识程度、学生手机上网程度、看动漫或电影、网络获取信息量、网络游戏、学生的交往焦虑程度以及学生上网行为和习惯、学生的上网时长、上网地点及上网费用等,均可通过教育实施人为影响及干预,从而达到降低和控制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玉学.中职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以东北工业学校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论文,2009:10-48
[2]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评论推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41.
[4]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5]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课题成果: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职业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成果,主持人:鲍玉学
作者简介:鲍玉学(1970-),男,蒙古族,教育硕士,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