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的中国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机能在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压力下无不发生改变。城市人口的激增,带来了城市住宅疯狂建设,在住宅大量兴建之下,却带来了不少有关建筑层面的问题:为何中国住宅标准如此单一枯燥?来自美国的建筑师史蒂芬?霍尔在北京提出一种全新的理念,为死气沉沉的中国住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联接复合体(Link Hybrid)中国习惯称为当代MOMA的住宅区,用它特殊的功能组合,不拘模式的住宅单元,宣告中国住宅走向了后现代的道路。
关键词:居住模式;都市主义;功能;联接复合体
一、绪论
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之初,以柯布西耶为首的建筑师就曾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超前理念,看似这一口号相当革新,但是多年以来,却对住宅建筑发展的带来了相当多的负面影响,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前提下,对这一理念进行修正与弥补,是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毕生追求。当然,扯起后现代主义建筑大旗的建筑师们,更乐意从根本上去推翻这个冰冷的理念,去探索居住建筑的社会与人性层面上元素。
二、霍尔与北京现代MOMA联接复合体
(一)项目概况
linked?hybrid?住宅(北京当代MOMA)项目是为位于北京的多用途大楼,由史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项目占地220,000平方米,八座相互关联的大楼。多重结构,每座具备不同的公共职能,不寻常的设计是为了顺应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封闭的私人大厦,建筑向所有公众开放。项目包含超过750间公寓,还有娱乐设施,酒店,学校以及各种公共和私人设施。设计概念师打造“城中之城”,为超过2500人提供服务。该项目在最近被亚洲和澳大利亚的高层建筑与城市住宅委员会(CTBUH)评为“最好的高层建筑”。
(二)霍尔的设计理念
史蒂芬·霍尔可以划分为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代表,但他也不满于现代主意建筑过于具体,过于冷酷的結构表现。他强调他的设计目的是在于寻找建筑难以琢磨的本质。从这种思维出发,他的设计比较注重强调空间的巧妙处理,强求平淡之中包含精巧的形式和内容。他的作品深入下去就能丰富的设计内涵。史蒂芬·霍尔的建筑被认为是建筑现象学理论在当代建筑上的最充分反映。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Norberg-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德《居、住、思》(BuildingDewlling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
第一步。他认为,只有当人经验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而建筑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而当代MOMA这个居住建筑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于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名作“舞蹈”——画中五个女人,围成圈,手拉着手,扭动身体,一起舞蹈。设计通过营造多层次的空间和许多公共通道,打破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限制,构成一个三维的立体的城市空间。同时,通过设置过重商业、住宅、教育、娱乐设施,鼓励社区居民以及城市市民之间的互动。?
三、摆脱单一功能限制
北京当代MOMA—联接复合体构建了一个新的社区模式,将城市空间从平面、竖向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的城市空间,并大规模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既节能又省地”。它也探索了一种未来城市的生活新模式,将居住、工作、娱乐、休闲、交通结合在一起,通过空中连廊交错相连,必然加强邻里间的联系与交流。从建筑学上讲,我们依稀看到大师理念的传承与发扬,从社会角度讲,它为中国的21世纪居住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四、联接复合体对于中国住宅市场的意义
一个高端的纯住宅社区的委托被演变成一次探讨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规划可能性的实验性实践。它的社区开放性、功能复合性、能耗最小化、空间连贯性让它与众不同,也告诉城市规划者和开放商以及使用者关于城市生活空间的可能性。由于其功能规划所制造社区必须的开放性,去直面和解决关于资源共享、贫富不均等当前热点社会问题,这是它最大的社会意义。
五、结语
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后现代建筑师开始更多的从建筑学之外的方方面面来刺激建筑学的发展,这其中就包含对于社会、人性、文脉等各个方向的研究,霍尔的当代MOMA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从另一个视角反映目前的中国社会已经亟待有更多充满社会性、人文性的建筑出现,这种状况目前正在发生着,中国陈旧的建筑设计氛围已经在这批充满想象能力、革新能力的外来建筑是的影响下慢慢的消散。
参考文献:
[1] 艾未未,斯蒂文·霍尔,项琳斐. 艾未未与斯蒂文·霍尔的访谈[J]世界建筑, 2007, (01) .
[2] 斯蒂文·霍尔,李抒青,张婷. 中国随笔——斯蒂文·霍尔手记[J]世界建筑, 2007, (01) .
[3] 耶忽达·萨伏朗,张婷. 艺术品一样的城市构筑物[J]世界建筑, 2007, (01) .
[4] 姚安海,金缨. 从现代主义建筑到后现代建筑[J]. 华中建筑, 2008, (02) .
[5] 丁宁. 对后现代建筑的再解读[J]. 设计艺术, 2002, (02) .
关键词:居住模式;都市主义;功能;联接复合体
一、绪论
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之初,以柯布西耶为首的建筑师就曾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超前理念,看似这一口号相当革新,但是多年以来,却对住宅建筑发展的带来了相当多的负面影响,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前提下,对这一理念进行修正与弥补,是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毕生追求。当然,扯起后现代主义建筑大旗的建筑师们,更乐意从根本上去推翻这个冰冷的理念,去探索居住建筑的社会与人性层面上元素。
二、霍尔与北京现代MOMA联接复合体
(一)项目概况
linked?hybrid?住宅(北京当代MOMA)项目是为位于北京的多用途大楼,由史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项目占地220,000平方米,八座相互关联的大楼。多重结构,每座具备不同的公共职能,不寻常的设计是为了顺应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封闭的私人大厦,建筑向所有公众开放。项目包含超过750间公寓,还有娱乐设施,酒店,学校以及各种公共和私人设施。设计概念师打造“城中之城”,为超过2500人提供服务。该项目在最近被亚洲和澳大利亚的高层建筑与城市住宅委员会(CTBUH)评为“最好的高层建筑”。
(二)霍尔的设计理念
史蒂芬·霍尔可以划分为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代表,但他也不满于现代主意建筑过于具体,过于冷酷的結构表现。他强调他的设计目的是在于寻找建筑难以琢磨的本质。从这种思维出发,他的设计比较注重强调空间的巧妙处理,强求平淡之中包含精巧的形式和内容。他的作品深入下去就能丰富的设计内涵。史蒂芬·霍尔的建筑被认为是建筑现象学理论在当代建筑上的最充分反映。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Norberg-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德《居、住、思》(BuildingDewlling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
第一步。他认为,只有当人经验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而建筑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而当代MOMA这个居住建筑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于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名作“舞蹈”——画中五个女人,围成圈,手拉着手,扭动身体,一起舞蹈。设计通过营造多层次的空间和许多公共通道,打破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限制,构成一个三维的立体的城市空间。同时,通过设置过重商业、住宅、教育、娱乐设施,鼓励社区居民以及城市市民之间的互动。?
三、摆脱单一功能限制
北京当代MOMA—联接复合体构建了一个新的社区模式,将城市空间从平面、竖向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的城市空间,并大规模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既节能又省地”。它也探索了一种未来城市的生活新模式,将居住、工作、娱乐、休闲、交通结合在一起,通过空中连廊交错相连,必然加强邻里间的联系与交流。从建筑学上讲,我们依稀看到大师理念的传承与发扬,从社会角度讲,它为中国的21世纪居住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四、联接复合体对于中国住宅市场的意义
一个高端的纯住宅社区的委托被演变成一次探讨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规划可能性的实验性实践。它的社区开放性、功能复合性、能耗最小化、空间连贯性让它与众不同,也告诉城市规划者和开放商以及使用者关于城市生活空间的可能性。由于其功能规划所制造社区必须的开放性,去直面和解决关于资源共享、贫富不均等当前热点社会问题,这是它最大的社会意义。
五、结语
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后现代建筑师开始更多的从建筑学之外的方方面面来刺激建筑学的发展,这其中就包含对于社会、人性、文脉等各个方向的研究,霍尔的当代MOMA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从另一个视角反映目前的中国社会已经亟待有更多充满社会性、人文性的建筑出现,这种状况目前正在发生着,中国陈旧的建筑设计氛围已经在这批充满想象能力、革新能力的外来建筑是的影响下慢慢的消散。
参考文献:
[1] 艾未未,斯蒂文·霍尔,项琳斐. 艾未未与斯蒂文·霍尔的访谈[J]世界建筑, 2007, (01) .
[2] 斯蒂文·霍尔,李抒青,张婷. 中国随笔——斯蒂文·霍尔手记[J]世界建筑, 2007, (01) .
[3] 耶忽达·萨伏朗,张婷. 艺术品一样的城市构筑物[J]世界建筑, 2007, (01) .
[4] 姚安海,金缨. 从现代主义建筑到后现代建筑[J]. 华中建筑, 2008, (02) .
[5] 丁宁. 对后现代建筑的再解读[J]. 设计艺术, 2002,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