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提到,中国妇女贫困状况显著改善,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女性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从2005年的20.3%下降到2010年的9.8%。另外,中国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平等状况明显改善,调查显示,夫妻共同决策家庭事务成为趋势,70%以上的妇女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男女共同分担家务的观念得到更多认同,两性家务劳动时间差距由10年前的150分钟缩短到74分钟。
中国社会的性别平等状况如何,在发布这份白皮书之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公共视野中,国家层面过去为保障性别平等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诸多政策也都体现了性别平等这种时代诉求,起码在制度层面,性别平等已经有所保障。这是近年来看得见的积极变化,但是,性别平等问题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仅仅靠出台法律法规就可以实现的,地方的开放水平以及社会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这就决定了性别平等状况可能会因为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生活在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可能对周围性别平等状况较为满意,这些地区人们的观念因为地区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得以更新,性别平等状况较之过去明显改善。一种突出的变化是,过去被很多人所忽视的性别歧视行为如今都可能受到批判,许多地方出现了针对性别平等的抗争乃至诉讼,从反对就业性别歧视到有些前卫色彩的“占领男厕运动”,维护妇女权利的公共行动逐渐涌现,而在舆论场中,“女权主义”不经意间已经成为一种动员能力颇大的社会思潮。
与之相对,在部分少数民族和偏远贫困地区,性别平等总体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性别平等”在有的地方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男女的角色扮演仍然沿袭着传统、保守的观念和做法。普遍的如女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极端的如拐卖妇女,有的个案反映的妇女受压迫状况,使人难以想象它会发生在现代社会,总体来看,不少地区的性别平等状况依然让人担忧。
对于中国社会目前的性别平等状况,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总体看来,中国社会性别平等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这种改善幅度又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性别平等状况较好,但相对封闭和贫困的地区则存在较大问题,性别平等状况亟待改善。
如何改善性别平等状况,这是一个颇为宏大的话题,从宏观层面看,一方面有赖于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其中涉及的诸如女童受教育权这类底线保障,应当确保实现。另外,考虑到地区差异,部分少数民族和偏远贫困地区无疑需要重点改善,此次白皮书提到相关的专项行动,显示在保障女性的受教育以及就业方面,国家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已经有所倾斜。性别平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很多时候它是其他问题累积的结果,而经济发展状况就是影响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性别不平等往往是男女角色分工导致的,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足够为女性提供体面的角色分工,性别平等状况可能就会随之有所改善。
性别偏好导致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有的孩子从出生伊始就面临性别不平等。性别平等的改善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中国的妇女权益保障任重道远。
中国社会的性别平等状况如何,在发布这份白皮书之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公共视野中,国家层面过去为保障性别平等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诸多政策也都体现了性别平等这种时代诉求,起码在制度层面,性别平等已经有所保障。这是近年来看得见的积极变化,但是,性别平等问题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仅仅靠出台法律法规就可以实现的,地方的开放水平以及社会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这就决定了性别平等状况可能会因为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生活在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可能对周围性别平等状况较为满意,这些地区人们的观念因为地区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得以更新,性别平等状况较之过去明显改善。一种突出的变化是,过去被很多人所忽视的性别歧视行为如今都可能受到批判,许多地方出现了针对性别平等的抗争乃至诉讼,从反对就业性别歧视到有些前卫色彩的“占领男厕运动”,维护妇女权利的公共行动逐渐涌现,而在舆论场中,“女权主义”不经意间已经成为一种动员能力颇大的社会思潮。
与之相对,在部分少数民族和偏远贫困地区,性别平等总体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性别平等”在有的地方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男女的角色扮演仍然沿袭着传统、保守的观念和做法。普遍的如女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极端的如拐卖妇女,有的个案反映的妇女受压迫状况,使人难以想象它会发生在现代社会,总体来看,不少地区的性别平等状况依然让人担忧。
对于中国社会目前的性别平等状况,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总体看来,中国社会性别平等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这种改善幅度又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性别平等状况较好,但相对封闭和贫困的地区则存在较大问题,性别平等状况亟待改善。
如何改善性别平等状况,这是一个颇为宏大的话题,从宏观层面看,一方面有赖于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其中涉及的诸如女童受教育权这类底线保障,应当确保实现。另外,考虑到地区差异,部分少数民族和偏远贫困地区无疑需要重点改善,此次白皮书提到相关的专项行动,显示在保障女性的受教育以及就业方面,国家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已经有所倾斜。性别平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很多时候它是其他问题累积的结果,而经济发展状况就是影响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性别不平等往往是男女角色分工导致的,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足够为女性提供体面的角色分工,性别平等状况可能就会随之有所改善。
性别偏好导致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有的孩子从出生伊始就面临性别不平等。性别平等的改善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中国的妇女权益保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