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边的『听香』滋味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平江路边曹胡徐巷的听香堂,或许最能体现这句诗的意境。小桥流水,街边人家,那些最新鲜的菱藕与鱼虾也变成了这家私房菜馆桌上令人赞不绝口的菜肴。
  听香堂面积不大,只能摆上五桌,但是前面的“客堂”大门外便是平江河,后面的厅堂则带着一个小天井,评弹声声里,别有一番老苏州人家的意境。听香堂由一户苏州人家经营,房子也原是他们的住宅。父亲洪培新掌勺,女儿洪雯斐接待食客,把传统苏州人家的“家常感”展现在了这几十平米的空间里。洪培新不是专业厨师,却因为父辈从事过餐饮行业且极善烹调,他又在餐饮店遍布的老街长大,由此爱上了“烧烧弄弄”。于是这里的菜品没有饭店的花哨,反而多了几份质朴的原味:鱼虾是每天自己去菜场挑选的,汤是花时间“笃”的,卤汁是用了好几年“沉淀”的。听香堂菜肴的惊艳,在于一口下去,令人顿觉“哇,这才是真正的苏州人家”。
  冷盘很传统,苏式爆鱼、糖藕、泡菜以及入秋后应时的羊糕。羊糕由老板在太仓开店的亲戚提供,肥瘦相宜,味鲜而膻味淡。响油鳝糊是最经典的苏帮菜之一,听声、闻香、品味,三者同时体味,才是此菜的精髓。也有人为此怀疑它的“含油量”,但听香堂的这道菜告诉人们,传统苏帮菜就是善于用味道调和,加上足够的姜丝和胡椒,就消解了所有可能的油腻。
  酱方,色深、味浓,可见是经过长时间的调味。据说做这块酱方要经过三天的准备。第一天腌,第二天卤,第三天炖,最后还要上笼蒸,把里面的油都蒸出来,才能肥而不腻。这第二天用的卤还是多年的老卤,来自于老字号饭店的传统配方。而同样是红烧的菜,毛蟹年糕與酱方相比多了一份鲜甜。原来不同的酱油菜,也有不同的层次感。荷塘小炒这道清新雅致的素菜,藏着大厨精工细作的一面。水八仙里,不同的食材炒熟所需的火候不同,洪培新面对莲藕、红菱、鸡头米,下锅讲究一个“先来后到”。
  和所有私房菜馆一样,听香堂没有菜单,只提供配好的菜式,且需要提前预约。150元一位,不议价,但给食客实实在在且滋味十足的传统苏帮菜。听香堂,听香闻声,巷弄人家等君归。吃完这扎实的一餐,端起一杯茶,看着平江路边人来人往,生活就是这样的踏实而悠然。
其他文献
秋末冬初,食补季节。我们寻访了苏城内外的私房菜。私房菜馆历史不长,但苏州城私宅里的宴席文化,却是源远流长,且是江南精致生活的代表。  私房菜,藏的是花时间的真功夫,在这座城市里,从大厨到主妇,都知道要烧个三件子或草鸡高汤,没有三四个钟头烧不好。提前一天的预订,就为大厨留下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私房菜,显的是江南文化的精致。私宅、园子、古色厅堂、老房小院、传统字画、声声评弹、袅袅昆曲,都是苏城私房菜
期刊
近日,一场精彩的儿童写作阅读讲座在社区举办,这是星湖社区党支部为民服务项目之一——美好悦读小屋的系列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就孩子閱读、写作等内容开展指导,“一键解决”家长们遇到的难题。  本次主讲讲师蒋璐是南京大学文学硕士,也是一位资深阅读推广达人和童书译者,在儿童阅读写作方面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从帮助居民提升综合素质入手,星湖社区针对各年龄层的教育活动,正充分发挥着社区的教育功能。
期刊
11月12日,高新区专题讨论区老厂房老粮库、大运河文化带情况。大运河高新区段总长度20.5公里,流经通安镇、浒墅关镇、浒墅关经开区、枫桥街道、狮山横塘街道,运河沿线文化底蕴深厚,重点集聚在浒墅关地区和枫桥-横塘地区。高新区通过“规划引领、分段实施、串珠成链、产业带动”,延续大运河历史文脉,强化運河的生态、文化、旅游、运动、商业、休闲功能,促进文化驱动、产城整合和高端要素集聚,使其成为高新区新一轮发
期刊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又如约而至地来到了苏州。秋风起,蟹脚痒。说起鲜美的大闸蟹,那一定绕不过阳澄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阳澄湖上的一座小岛——莲花岛。  莲花仙子,请问这是你掉落的莲花吗?  莲花岛,它的外形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镶嵌在阳澄湖中。有传说是过海八仙之一的吕纯阳为向白牡丹示好,与莲花仙子斗法,而莲花仙子施法变幻出的莲花一不小心落入凡尘,形成此岛,故而得名莲花岛。还有传说记载,明朝建文帝就是
期刊
从五味杂陈的普通生活,到人生百态对食物本真至味的追求,私房菜拥有着独家秘制的精致气息。苏帮菜技艺烹制大师曹祥贵,对食物的苛求和挑剔,不仅丰富了苏州私房菜的格调,还在传承创新美食文化中,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  “梅菜”传人的苏帮菜修炼之路  “苏帮菜制作技艺要不断钻研才有生命力,挖掘苏帮传统制作技艺的顶汤蹄筋,制作流程达到2天。”据曹祥贵介绍,在钻研苏帮菜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他也在苏帮菜创新上
期刊
想了解私房菜,怎么能不走进店堂,感受每家店的独特。既然要讨论私房菜,也必定要挑选出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私房菜饭店供人们体验。而走进这些苏城内外的私房菜馆时,我们不只是在記录和呈现这些菜品的惊艳之处,也在感受着饭店管理者遵循美食之道的经营理念。一起用筷子夹起盘中珍馐,欣赏美味之中,藏着怎样的匠心。
期刊
姜浩的饭厅和厨房隐藏在带城桥下塘——江南织造署附近,很容易找到,又很容易错过。言之谓私房菜,“就是在家吃饭嘛,” 老姜说,不要把私房菜单纯理解成苏帮菜,私房菜就是一个混合式的私家菜,是这个家庭长期以来对美味的偏好、理解和演绎。  饭桌上,吃他做的一道糖醋萝卜皮,有话梅味儿。萝卜皮不放丁点儿盐,上过花刀后就用白糖腌,中间略微捏两下。5个小时后,哔掉水分,用矿泉水整个冲一下,再以醋、白糖、生抽、一点点
期刊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苏州吴中商务中心、苏苑实验小学、吴中广场、吴中区公共文化中心……这些吴中区的地标性建筑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苏州国裕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项目管理公司,14年来,参与了吴中区众多项目的建设与翻建,包括了学校、商业体、写字楼、农贸市场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项目管理公司”总是不太能理解。他们具体是做什么?在参与项目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一
期刊
上津轩位于一条寻常的沿河小巷内,被人评价为“最具烟火气的私房菜馆”。它距离游人如织的留园仅百来米,却在羊肠小巷里穿行了几道弯后无比静谧。与古运河关联的上津桥立在附近,不知菜馆名字出自于此否?独门小院,门外几支细竹,在一片家长里短过日脚的民居中非常出挑了。  深秋的小天井里阳光醇厚。菜馆合伙人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处于苏州人口味承上启下的年纪,对外帮餐饮口味未大量进入前的苏式味道记忆深刻,生活饮食习惯
期刊
十全街靠近人民路的一段,正对着三元美术馆,有家“椿不老”。一进门就看到两桌散发艺术家气质的客人,老板娘说那是对面美术馆的书画家们,他们几乎把“椿不老”当成了自家食堂。附近的老苏州和单位员工也是这里的常客,在装修古朴的环境里,坐在木制的桌椅上,本身就有点怀旧的感觉。食客们家长里短地交流,到“椿不老”感觉就像在家里吃饭一样。  椿不老,长长久久的意思。老板吴琦是位佛教徒,经常去西园寺做义工,经营餐馆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