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百强:快乐并痛着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前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公布了中国十强县最新排名:江苏省昆山市、广东顺德区、江苏江阴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广东南海区、浙江萧山区、江苏武进区、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据业内专家分析,今年排行榜有两大变化:一是昆山市取代连续四年稳居榜首的顺德区,摘得冠军;二是十强县中广东仅占两席。那么,这一现象的背后,到底告诉世人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看起来很美
  
  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十大“魅力城市”评选活动中,昆山以全票入选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同年3月27日和5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总书记胡锦涛先后视察了昆山,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市,缘何如此炙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奇迹: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聚集了全国2%的外资,九分之一台资;以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五,创造了全国千分之三的GDP和1.3%的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超过了全国22个省。目前,昆山每天引进的境外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实现的出口贸易超过1000万美元,创造的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这三个1千万体现了昆山经济的发展速度,体现了昆山的巨大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目前,昆山的经济规模和城镇体系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中等城市以上的水平。
   其实,昆山只是中国十强县的代表之一。数据显示,2004年十强县以全国0.1%的国土面积和0.7%的人口,创造出全国3.6%的GDP,平均GDP超过全国大部分地级市,共实现GDP5000亿元、财政收入606亿元、上交税收349亿元。2004年十强县平均GDP增速18%,平均财政收入增速21%,“全国走一步,十强走两步”。与此同时,十强县一年便给本县域以外地区提供了超过500万个就业岗位,出口总额39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6%,平均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事实上,已成为县域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即将公布的中国最富百强县,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尺所长与寸所短
  一“业”独大与一“资”独大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顺德“成也家电,败也家电”。这固然有失偏颇,但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一个事实:顺德在产业布局上,遭遇了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双刃剑。据统计,在顺德整个经济总量中,工业占了70%,而家电、电子信息占整个工业的71%。应该承认,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就了顺德的辉煌,连续多年位居榜首。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国家电的行业性不景气,利润日益减薄,无形中影响了顺德的整体竞争力。
  相对而言,通过多年来刻意营造的“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和投资环境,使昆山成为外商投资的乐土,引进外资的速度与规模一直令人惊叹。大致平均每天落户外资企业1.5家,每天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每天实现自营出口额1000万美元。其中,台商投资尤为突出。累计合同台商投资为55亿美元,到账台资27亿美元,约占江苏省的1/4,全国的1/10。截至2004年底,昆山累计批准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36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80亿美元。也正是依托外资的滚雪球效应,特别是台商的高度集聚,昆山迅速崛起并后来居上。
  
   “内源经济”与“外源经济”
  
   从总体上看,“顺德模式”以内源型经济为主,民企多,本土企业多,名牌企业多。为改变其“内源型经济”模式所造成的吸引外资方面的滞后,近年来顺德也在努力进行“补课”,并掀起了两次大的招商引资潮,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港澳台资,一次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欧美资金,顺德把目光瞄准后者进行。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顺德专门在区内的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里设立欧美工业区,定向招商,而一批大企业也开始与国际大企业合作,尤其是核心技术方面。但终究不敌昆山锐气。
  “昆山之路”则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外资促使昆山经济发展实现了三级跳。第一次是1984年至1991年,自从1985年昆山自费建立了开发区以后,以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利用外资发展了工业,从而使昆山实现了从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跨越;1992年至1997年,随着利用外资数量的不断扩大,进而带动外贸出口额的不断增多,昆山的经济外向度越来越高,从而实现了昆山经济由内向外的跨越;1998以后,昆山引资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步超过了一般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为中心,专业园区、配套园区为组团的高新技术密集区的新格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工业产值的26%以上,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低到高的跨越。外向型经济中主要是制造业,而制造业主要又以IT、精密机械和民生用品为主,这构成了昆山经济发展的特色,并由此将昆山的发展推向巅峰。应该承认,面对外向型经济唱“独脚戏”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繁荣,连昆山人自身也感到忧心忡忡。有鉴于此,有迹象显示,眼睛向内,瞄准 “民营经济”成为昆山这两年来最下苦功的“补课”项目,试图以此摆脱对外向型经济的过度依赖。
  
   “老板经济”与“打工经济”
  
  业内专家认为,顺德的内源经济实际是“老板经济”,民间资本的优势大大强于昆山。2003年财政收入79.37亿元,高出昆山13亿元,当年年末,其各项存款余额927.91亿元,高出昆山近三倍,充分显示出顺德民间资本的优势。同时,顺德居民储蓄余额高达596.19亿,比昆山高出4倍。与此相对应,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汽车、住房等主要生活消费支出都远远高于昆山。同时,其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水平也强于昆山,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从城乡一体化到城市化,顺德各镇(街)呈现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势头。
  昆山以外资经济为主的模式,实际是“打工经济”。论GDP增长,凭借其骄人的招商引资业绩,一路高歌,势不可挡,直取冠军宝座。但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自主企业少,本土企业少,赚得是辛苦钱,给本地除了带来了税收以及薪水外,大部分都是归于外资受益,给本地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很少。据调查,江苏经济统计数据看起来很美,但民间却并不见富。根据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调查,排名第一的苏州市(含昆山)人均收入却非常靠后,因此,有人说,如果以富民为第一要务衡量,昆山离顺德还有好长一段路程要走。对此,有媒体披露,“昆山政府官员心里都有本明白账,论发展速度,昆山目前是第一;论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昆山与顺德相比差距还很大。”
  
  光环下的阴影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缘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也有来自“地荒”与“电荒”等资源瓶颈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县域经济百强县同样遭遇这一难题以及产业升级等多重问题交织一致引起的困扰,某种程度上有过之无不及。
  
   日益逼近的“地荒”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用地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一些县域以低价的土地为资本去争夺外商的投资,其实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难以为继,必然陷入恶性循环。为此,一方面必须在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大原有土地的产出率;另一方面,要多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取代土地资源的不足,不能什么样的投资都接收,要珍惜稀缺的土地资源。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使用形式,也是值得研究的战略问题。土地以40年、50年、70年为期限一次性出让,而出让以后再不收任何税费,只是依靠老板的产品出售征税,这种做法也是值得研究的。从改革开放算起,在发达地区最多有两代人还有土地可出让,第三代、第四代怎么办?难道不值得研究吗?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国外土地可以卖给私人长期产权,但地税必须年年交。以温哥华市为例,温哥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的8.4%来源于地税(物业税)。
  
  亟待调整的产业结构
  
  昆山也好,顺德也好,还是中国其他县域经济地区也好,产业升级仍是共同面临的必答题。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类型的单一、各种要素之间的失衡、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正在考验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昆山为例,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国际风险,在行政体制改革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等方面,仍任重道远。比如IT业,昆山目前已聚集了600多家IT企业,但现已投产的IT企业大多是资金、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为避免IT企业候鸟式的迁徙,他们一方面不断拉长IT产业链使之日趋完整;另一方面,谋求外来研发中心的落地生根。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外向化、本土化应五位一体,齐头并进。
  
  核心技术的匮乏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步伐的加快以及跨国公司本土化进程的加速,以前国内企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劳动成本低等)日益弱化,而与生俱来的比较劣势(缺乏核心技术,产权不明导致机制僵化,管理水平不高等)却日益显现。当然,这就给我们的制造业提出了“知识产权革命”的新课题。为此,顺德也提了一个口号:从“顺德制造”到“顺德创造”,从做产品到做标准,引导企业慢慢从简单粗放的加工制造,到高、精、尖开发创造转型。据业内专家分析,对顺德来说,品牌企业尤其是家电企业产业升级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仍是眼下的关键。比如,“美的”做了两件事:一是和日本东芝、美国开利合资生产空调压缩机;二是通过收购在云南搞汽车,通过新发明的一种新专利微波公路养护车进入新的领域,推行多元化战略。在这方面,当地政府积极在政策、资金方面加以引导,创造条件搭建公共创新平台。还前瞻性地实施了“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目前,当地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有100多件,102家企业进入联合国采购目录。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与广东省科技厅合作成立了华南家电研究院,集中力量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
   以外源性经济为主体的昆山,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改变这一局面,据了解,昆山正从三个“为主”入手,即以服务业项目为主、以原创型企业为主、引进外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规模型企业为主。同时,提出了“力主创新,让外来资本在本地生根”的口号。
  
  百强须塑身
  
  百强县之一的绍兴县县委书记徐纪平认为,现在最发达县域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结构转换、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利益关系的深入调整和广大群众独立性、自主性的增强,使得积累性矛盾和先发性问题相互交织。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强县扩权”势在必行
  为赋予县域经济发展以更多活力和空间,业内专家呼吁,适时启动行政区划改革,构建省县两级政府体制,取消地区及地级市,并将它们归并于县域范围,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强县扩权、省管县试点,有利于从体制上减少行政层级,为进一步减少政府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能奠定根基。令人欣慰的是,为顺应形势需要,诸如浙江、广东、湖北、河南等地,已逐步开始了省管县试点。
  (二)“富国穷民”亟待改变
  目前,排百强座次GDP举足轻重,但评价体系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因为GDP首先是一个经济产出总量,它可以体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总量,却无法体现出财富的流向。GDP靠前不代表人民富裕。舆论认为,江苏在十强县排名中成绩骄人,昆山、江阴、张家港等苏南“六小虎”携手上榜。江苏板块在全国县域经济中,极具亮色,有“新苏南模式”之称。但是老百姓的收入却始终不在前列,无论是过去的集体经济模式,还是依靠现有的外资经济模式,对人民收入的提高并没有太大贡献,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提高,GDP的虚高掩盖了深深的不和谐。在长三角15个大中城市中,苏州GDP总量超过浙江任何一个城市,但论人均收入,浙江几个城市全部高于苏州;在许多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方面,如商品零售总额、储蓄余额、私车拥有量、人均住房面积等,苏州甚至比不上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发展较迟缓的成都。经济高速增长,但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相比之下,“藏富于民”是顺德的一大特点,也是顺德成为企业“孵化器”的活力所在。令人高兴的是,昆山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据了解,最近,昆山市出台的乡镇考核新办法,就在过去“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大主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强化了对“富民工作”、“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事业投入”等方面的考核。在“经济增长”大类中,过去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缩减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等5项指标,而有关工业产、销、利、税的“工业经济”及“农业生产”、“第三产业附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出口总额”等项则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愿这能够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和评价导向上的一个流行风。
   (三)发展模式应不拘一格
   由于各县情况差异、资源不同,产业结构的转换及其特征也有区别,这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应该因地制宜,百花齐放。通过组织对福建省等地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专题研究,可以有选择地参照以下模式:
  农业主导型———实现农业产业化,实施“规模经营、专业经营”战略。
  发展企业型———发挥地区优势,鼓励发展各类型企业,创拳头产品,实施以“特”兴县战略。
  高科技企业带动型———发展高技术产业,实施名牌联动战略。
   大企业带动型———借助大企业优势,发展本县经济,实施借名牌发展战略。
  经济联合型———实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县乡经济联合,促进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四)须走内涵发展路
  以昆山为例,近20年来,昆山发展走得是以外延型的快速崛起之路,跨入新世纪之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前15年,目前经济总量达到了中等城市以上的水平,外来打工者已超过50万人,差不多是市区常住人口的两倍。其实这也是百强之路的一个缩影。正是在此背景下,全国百强县“柯桥宣言”提出了争创“和谐先锋”,争创节约型社会的口号,共同呼吁今后在发展方式上,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针对“地荒”、“电荒”和“民工荒”现象,邱晓华建议精心规划土地,逐步转移土地附加值低的产业,加大投入,增加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
  或许为了践行“柯桥宣言”,昆山人业已开始理性地规划今后的发展之路。据媒体披露,昆山正计划从921.3km2土地资源整体出发,从过去“三位一体”改造,到最终走向“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别,完成组团式城镇体系的建设,整体上迈入生态城市的门槛,使之成为“效率、效能、效益”全面提升的真正新型生态城市,使人与自然、城乡融为一个整体,形成共生结构的生态城市,使昆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同时,在昆山这两年的发展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即昆山的“新市民运动”。昆山120万人口中,50%是外来人口,而这些外来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与待遇和拥有本地户口的市民相差无几。他们还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挂帅的“新昆山人管理委员会”,多方位保障“新市民”的权益。这种对新移民城市的管理探索,有助于对人才的吸引。留住人就是留住财富,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昆山最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中国农村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于城市仍处弱势。”邱晓华认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应构筑起政府主导的新格局,对农村给予更多的关爱,“多予、少取、放活”。国家应将金融、国债以及社会公共资源中的很大部分投入农村,加强农村在环境、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设施,以此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农行南通分行)
其他文献
当代农业正朝着信息农业的方向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2007年11月,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省隆重举行。本届艺术节的申办、承办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为“八艺节”确定了“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弘扬民族精神,构
面对全球化竞争,建立一个能够在全球与世界级企业竞争的运营系统,培育世界一流的企业运营能力越来越重要。引用卓越管理方法和技术,改善企业运营质量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企业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卓越管理模式及其特征     卓越管理模式是适应外部环境发展变化、适时调整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及其组织模式的结果。它往往是某一时期被广泛关注、引起大量投资并能促进企业绩效改善的一些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实现全面均衡增长,只能通过个别区域优先发展然后带动其他区域发展的非均衡增长模式,最终实现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广泛关注,“三农”问题也成了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众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中,不能忽略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决策。
本文针对农业生态游的发展现状和开发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归纳,并提出政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确保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近日在农工党中央举办的《科学发展观与参政党建设》、《强学而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农工党中央
一、我国服务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一)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世界经济形势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跨国公司为依托的格局。面对这种经济形势,缺乏跨国公司的国家将无法成为国际竞争的强者。所以,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服务企业特有优势的标志,也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实力的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无论从规模还是实力上看,均已具备
6月5日,由农工党中央妇委会牵头主编的《问题少年心路探寻》一书在农工党中央举行出版座谈会。座谈会上,农工党中央表示将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公安局监管总队收容
作为内蒙古一个少数民族边镜牧业旗,“十五”以来,达茂雅按照“工业立旗,三产拉动”的发展战略和“三个集中”的工作思路(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牧业向水源富集中,农牧民向小城镇集中),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