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因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对这双重压力,学校也不得不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放在首位。然而,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的努力,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来说,都只是外因,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能否提高才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因,而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如何,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本文讨论的就是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为“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学习的辅导作用。
【关键词】学困生 积极心理学 心理辅导
1. 影响学困生学习的因素
1.1 学生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学习信心不足。
有些学生的性格天生过谦,在生活中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短处,并且习惯于将二者进行不公平的比较,导致自卑心理不断升级,以至于对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足够的自信,在学习中更是将一点点的困难无限放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的增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1.2 学生所处学习环境导致学困生的心理紧张、压抑,影响学生的学习。
有些学生心理敏感、情绪化严重,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校园内相对紧张的学习氛围也容易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心理极度紧张和压抑,从而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1.3 学生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孤独感影响学生的学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正常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感产生的必要环境因素,学生对周围人际关系处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此学生在本班级这一小的社会环境里的社会存在感,社会存在感的缺失,在学生的心理上的反应就是孤立、孤独,长期的发展演变的后果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这类性格的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学生接触,遇到困难更是闷在心理自己承受,在学习上也是如此,长此以往,学习困难的不断积压,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学习兴趣。
2. 积极心理学的辅导功能
2.1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 世纪60 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认为心理学应该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 发现,乐观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1997 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2.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含义。
积极的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主观体验上,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在品质上强调一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2.3 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开展心理辅导的意义。
以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心理辅导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在于克服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而是要帮助此类学生形成一种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信乐观精神、耐挫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减少他们产生心理创伤的几率,有利于他们健康愉快地成长,真正的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3.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3.1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研究发现,学困生最缺的是自信心。由于在过去学习生活中屡遭挫折失败的心理体验,自信心不足,自卑感严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方式,帮助克服学困生的自卑心理,重振学困生的自信心。比如,为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全面评价自己和他人,使学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片面夸大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而忽视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只能使自己丧失自信心。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要坚信 “我能行”!另外,对于一些容易走极端的认为自己毫无事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此类学生的闪光点,要善于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寻找和发现学困生的优点,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发现同学优点的主题班会,间接帮助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提高他们在同学们中的心里地位,激励学困生正确的看待自己,促进其自信心的树立和积极心理的形成,为其增加学习信心做准备。
3.2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困生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
研究证明,一个人清晨起床后的心情会影响此人在此后一天中很长一段时间的做事情绪和效率,那么人为的调整、甚至是控制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这段时间的情绪就应当作为一天中校园文化开展的一个重要开始。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学校起床广播,向早起的同学们送上一句轻松的问候;也可以将早起问候变成一种同学间的“每天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镜子对着自己笑一笑,第一句话就是面带微笑的向同宿舍的同学说“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一定过的很愉快”,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对于只能感受到紧张学习氛围的学困生来讲无异于冬天的一抹绿。当以上这些真正的变成全校师生的习惯后,那么整个校园里,的清晨将到处是一片温馨;然后,我们根据时间顺序来,起床之后的同学们走进校门,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走在洁净的校园里;进入教室,门口醒目的“我能行,加油”等积极的心理暗示语不断鼓舞着每个学生;此外,学校开展不同的兴趣小组,并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自身优势,让学困生在文化课学习之外找到自信和快乐,并重拾对学习的信心;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同学们走出校园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让学生们倍感压力的“你今天做对几道题”,而是变成了“今天你对自己满意吗”。这一切简单的做法,实际上可以营造出一个温馨、健康的校园文化;一个积极向上又不紧张和压抑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容易紧张和没有自信的学困生感到无比的轻松和鼓舞。 3.3 帮助学困生打开人际交往之门,引导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路上自己走下去。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校内人际关系和校外人际关系。校内人际关系也很明了,就是指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学生的校外人际关系如何,那就要因人而异了,主要的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下简称家庭关系)和学生与社会上非学生身份的人的人际关系。在这几个人际关系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生活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的还是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而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两者之间又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本节主要探讨的是教师在帮助学困生正确处理这几个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在学生的校内人际关系上,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环境,对于有些因为没有处理好种种人际关系而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环境的学困生,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主动接触这些学困生,努力让学困生们在教师面前没有压力,并以此为契机,寻找学困生不能正常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因,引导学困生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尽量在看待和处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接触问题时,抱以平常心态,即使遇到自己不是很理解的事情,引导学生首先主动摒弃消极的、主观的、片面的和极端的想法,努力将自己你的思维模式定格在积极的、客观的看待问题上。在校外的人际关系上,教师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甚至可以影响到学困生们的已经处在危机中的家庭关系上,同样,学生的社会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也会很大一部分程度依赖教师对其心理的疏导。
4.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运用范围广,不单单可以对学困生的学习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甚至还影响到学困生的整个人生;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和学生的借出中不断的探索,努力的让每个学困生都不仅仅能够走出心理的阴影,更重要的是在学困生的心理种下积极的种子。
参考文献
[1] 《教出乐观的孩子 》 作者:(美)塞利格曼 等 著 洪莉 译 出 版 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2] 《真实的幸福》 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 著 任俊,罗劲,洪兰 译.出 版 社: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关键词】学困生 积极心理学 心理辅导
1. 影响学困生学习的因素
1.1 学生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学习信心不足。
有些学生的性格天生过谦,在生活中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短处,并且习惯于将二者进行不公平的比较,导致自卑心理不断升级,以至于对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足够的自信,在学习中更是将一点点的困难无限放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的增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1.2 学生所处学习环境导致学困生的心理紧张、压抑,影响学生的学习。
有些学生心理敏感、情绪化严重,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校园内相对紧张的学习氛围也容易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心理极度紧张和压抑,从而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1.3 学生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孤独感影响学生的学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正常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感产生的必要环境因素,学生对周围人际关系处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此学生在本班级这一小的社会环境里的社会存在感,社会存在感的缺失,在学生的心理上的反应就是孤立、孤独,长期的发展演变的后果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这类性格的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学生接触,遇到困难更是闷在心理自己承受,在学习上也是如此,长此以往,学习困难的不断积压,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学习兴趣。
2. 积极心理学的辅导功能
2.1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 世纪60 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认为心理学应该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 发现,乐观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1997 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2.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含义。
积极的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主观体验上,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在品质上强调一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2.3 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开展心理辅导的意义。
以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心理辅导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在于克服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而是要帮助此类学生形成一种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信乐观精神、耐挫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减少他们产生心理创伤的几率,有利于他们健康愉快地成长,真正的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3.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3.1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研究发现,学困生最缺的是自信心。由于在过去学习生活中屡遭挫折失败的心理体验,自信心不足,自卑感严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方式,帮助克服学困生的自卑心理,重振学困生的自信心。比如,为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全面评价自己和他人,使学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片面夸大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而忽视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只能使自己丧失自信心。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要坚信 “我能行”!另外,对于一些容易走极端的认为自己毫无事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此类学生的闪光点,要善于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寻找和发现学困生的优点,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发现同学优点的主题班会,间接帮助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提高他们在同学们中的心里地位,激励学困生正确的看待自己,促进其自信心的树立和积极心理的形成,为其增加学习信心做准备。
3.2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困生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
研究证明,一个人清晨起床后的心情会影响此人在此后一天中很长一段时间的做事情绪和效率,那么人为的调整、甚至是控制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这段时间的情绪就应当作为一天中校园文化开展的一个重要开始。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学校起床广播,向早起的同学们送上一句轻松的问候;也可以将早起问候变成一种同学间的“每天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镜子对着自己笑一笑,第一句话就是面带微笑的向同宿舍的同学说“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一定过的很愉快”,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对于只能感受到紧张学习氛围的学困生来讲无异于冬天的一抹绿。当以上这些真正的变成全校师生的习惯后,那么整个校园里,的清晨将到处是一片温馨;然后,我们根据时间顺序来,起床之后的同学们走进校门,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走在洁净的校园里;进入教室,门口醒目的“我能行,加油”等积极的心理暗示语不断鼓舞着每个学生;此外,学校开展不同的兴趣小组,并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自身优势,让学困生在文化课学习之外找到自信和快乐,并重拾对学习的信心;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同学们走出校园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让学生们倍感压力的“你今天做对几道题”,而是变成了“今天你对自己满意吗”。这一切简单的做法,实际上可以营造出一个温馨、健康的校园文化;一个积极向上又不紧张和压抑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容易紧张和没有自信的学困生感到无比的轻松和鼓舞。 3.3 帮助学困生打开人际交往之门,引导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路上自己走下去。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校内人际关系和校外人际关系。校内人际关系也很明了,就是指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学生的校外人际关系如何,那就要因人而异了,主要的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下简称家庭关系)和学生与社会上非学生身份的人的人际关系。在这几个人际关系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生活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的还是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而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两者之间又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本节主要探讨的是教师在帮助学困生正确处理这几个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在学生的校内人际关系上,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环境,对于有些因为没有处理好种种人际关系而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环境的学困生,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主动接触这些学困生,努力让学困生们在教师面前没有压力,并以此为契机,寻找学困生不能正常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因,引导学困生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尽量在看待和处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接触问题时,抱以平常心态,即使遇到自己不是很理解的事情,引导学生首先主动摒弃消极的、主观的、片面的和极端的想法,努力将自己你的思维模式定格在积极的、客观的看待问题上。在校外的人际关系上,教师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甚至可以影响到学困生们的已经处在危机中的家庭关系上,同样,学生的社会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也会很大一部分程度依赖教师对其心理的疏导。
4.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运用范围广,不单单可以对学困生的学习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甚至还影响到学困生的整个人生;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和学生的借出中不断的探索,努力的让每个学困生都不仅仅能够走出心理的阴影,更重要的是在学困生的心理种下积极的种子。
参考文献
[1] 《教出乐观的孩子 》 作者:(美)塞利格曼 等 著 洪莉 译 出 版 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2] 《真实的幸福》 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 著 任俊,罗劲,洪兰 译.出 版 社: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