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 3个边界层观测基地(改则、当雄、昌都)及相关的卫星、探空、地面等加密观测(IOP)资料, 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及其动力学
【机 构】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 3个边界层观测基地(改则、当雄、昌都)及相关的卫星、探空、地面等加密观测(IOP)资料, 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 揭示了高原边界层动力学特征和高原湍流运动规律; 发现高原边界层低层风向、风速具有多层次变化特征, 高原边界层对流混合层较为深厚, 高原边界层大气密度远小于平原特征相联系的高原湍流运动“强浮力”效应. 高原深厚边界层Ekman螺线及高原边界层动力“抽吸泵”效应. 研究了高原近地层局地水汽静态分布状况和水汽的侧边界平流输送特征. 分析了高原近地层与边界层异常热力结构, 其中包括高原强辐射现象、高原中部地面强热源特征等. 综合上述青藏高原近地层与行星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特征, 提出了描述高原边界层湍流与对流混合机制的综合物理图象. 揭示了显著影响中国长江流域洪涝的青藏高原对流云团的生成、发展和移动的特征, 给出与高原“爆米花”云系频发相关的湍流运动和对流泡动力、热力结构概念模型.
其他文献
对捷克Znojmo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石磁学和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捷克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变化与中国黄土高原风成沉积物具有相似的特征
通过对中国陆区8个天然地震台站的资料进行Butterworth带通滤波处理,研究了不同频带宽度下的S波分裂现象,得出:中国陆区S波分裂时差、快波偏振方向随频带的不同而变化.其中,
利用混沌系统单物理参量时间序列的重构相空间点条件概率密度及其标准化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含变量标准化资料的反演方法.通过应用于Lorenz混沌系统和4维R?ssler混沌系统,
根据大量天然变泥质岩石样品的相关数据,采用经验标度方法,修正了石榴石-白云母温度计.采用非对称Fe-Mg-Mn-Ca石榴石活度模型和对称Fe-Mg白云母活度模型分别描述石榴石、白云
对采自天目山的柳杉树盘进行交叉定年后, 测得其逐年年轮的硝化纤维素的d D, 建立了树轮d D年序列. 利用天目山气象站资料, 分析了树轮d D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结果表明: 天目
对本溪水洞全新世石笋TW9801不同级次微层分别计数, 结合该石笋的TIMS-230Th年龄, 指出石笋TW9801某一级次的微层是年层. 结合其他全新世北方型石笋微层研究结果, 总结出中国
对青藏高原小冬克玛底冰川和古里雅冰帽上的数个雪坑和浅冰芯的观测, 得出其碱度(OH - )剖面、雪坑和冰芯的液态电导率(EC)变化与OH -之间呈良好线性相关 (r≥0.8). 分析表明
根据首次发现的牙形刺Palmatolepis gracilis sigmoidales, P. gracilis gracilis, Polygnathus germanus等及珊瑚Cystophrentis kalaohoensis等, 确定昌江组属法门阶, 并与
NS93-12-58柱样含有丰富的微型腹足类.对底栖腹足类和浮游腹足类(翼足类)的研究表明,1.4万年来南海南部陆架海平面经历了上升,短期下降,再次上升的过程。在柱段底部到 200 cm,腹足类个体普遍较大,尤以 Turritella filiola特别发育,显示末次冰消期阶段主要为内陆架环境;氧同位素曲线在校样200~ 150 cm持续变轻,腹足类复合分异度和简单分异度均呈高值,T.filiol
来自区外的水资源被输入到受水区,并在组成受水区的多个子区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整个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为此,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空间分水模型,并以河北南部六地区为例进行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