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門診病例】
患者劉XX,男,57歲,2015 年10月,初診。主訴:左側肢體活動欠靈活3個月。於6 個月前,自覺容易健忘、頭暈昏沉、煩躁易怒、口幹口苦,並且偶爾行走發飄、神疲乏力、視物模糊、頭脹,在3個月前活動中忽覺左側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在某醫院確診為「右側基底節區腦梗塞」。經住院治療半個月後,肢體功能有所恢復,但仍需人攙扶。出院後服各種西藥約半年,仍不能獨立生活。西醫診斷:腦梗塞;中醫診斷:中風,證屬氣血兩虛,瘀血阻絡,治以益氣活血,通絡化瘀。給予自擬處方與針刺,每週更方配穴調治,治療5周後患者左側肢體功能明顯改善,可扶杖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心情愉快,囑其繼服華佗再造丸3 個月,不適隨診。半年後偶遇患者,其病已愈。
【中風及中風先兆的概念】
中風,又稱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主要殺手之一。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也就是指的腦梗死,主要是與腦血管的狹窄和腦血管堵塞,以及血栓有關係,這些會導致腦缺血,從而引起梗死。而引起上述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與老年的腦血管硬化,以及動脈粥樣斑塊,糖尿病,高血脂等有關。
出血性中風也就是指的腦出血,主要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導致的,這與高血壓以及腦動脈硬化和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有關係,這些都可以誘發腦血管的破裂,從而引起出血。
中醫中風的常見病因為「風、痰、瘀、虛」四邪,且四種邪氣相互夾雜,互相錯綜。中風病是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為主症的一類疾病。病輕者可能僅有頭暈頭疼,手足麻木,重者則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甚至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
了解中風先兆(PAS),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風先兆是指中風之前出現的先兆。中風先兆證(PAS)是中風的高危預警信號,加強對(PAS)的識別,發揮中醫中藥「治未病」的特色,干預「風」「火」「痰」,可阻斷、延緩中風的發生,降低其發病率、復發率。
這些先兆徵象並無特異性,即還有很多其他疾病也可出現類似症狀。因此在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給予正確地診斷和治療,千萬不能大意。
【預防中風的醫療重點事項】
1.檢查腦血管功能,評估中風發病風險:
2.合理進行藥物預防(中風相關疾病)
在了解PAS並完成檢測之後,若能結合藥物進行預防,就能有效降低中風發病風險。服用阿司匹林等常見西藥能降低14%幾率,而利用中藥複方則能更有效的降低中風發病風險。
3.按時復查腦血管功能,每年應復查腦血管功能 1~2 次。若腦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腦血管功能積分等指標上升,提示防治效果良好,否則應及時調整防治方案。
4.個性化的中醫體質調理與未病先防,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給予客制化的治療方案。同時病人也應與醫師合作,建立醫療健康預測評估與管理,利用亞健康檢測儀或中醫AI健康預測機器人等即時監控自己的腦血管功能情況,達到100%預防,避免憾事發生。
【中風先兆症狀(PAS)統計表】
先兆症狀的出現是一個警訓,結合預防治療效果更好。下列症狀的出現比例從40%~70%不等,如果症狀伴隨出現,更應該警覺,儘快前往醫院檢查就醫。
【中風先兆癥狀(PAS)統計表】
中醫辨證根據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發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中風中經絡的辨證方法,分為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證;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氣虛血瘀證;陰虛風動證等五型。五型的臨床表現:
1.肝陽暴亢、風火上擾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頭暈頭痛、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面紅耳赤、口苦咽幹、心煩易怒、尿液顏色深、大便乾燥。
2.風痰瘀血、痹阻脈絡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頭暈目眩,舌質暗淡。
3.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腹脹,便幹便秘,頭暈目眩,咳痰痰或痰多。
4.氣虛血瘀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面色既白,氣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
5.陰虛風動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
【預防中風的生活注意事項】
1.及時治療誘發病
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病、高粘血症、肥胖病、頸動脈狹窄等;
2.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
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
3.消除中風的誘因
吸煙、過度飲酒、高脂飲食、久坐、長期精神緊張、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用力排便等。
4.飲食結構合理
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
5.戶外活動注意
避免從較高溫度的環境突然轉移到溫度較低的室外(特別是老年人),外出注意保暖。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頭系鞋帶等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等。
6.飲食營養
依慢性病情況及個人體質來安排合適餐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治療方案。
【保健小貼士】
1. 中草藥單方
(1)槐花防中風:
槐花6g。用法:開水沖泡代茶飲。可以預防中風。
(2)三七粉防中風:
每次1~3g。用法:開水送服。可以活化血管,預防中風。
2. 穴位按摩
按摩可以預防中風的穴位有:百會、足三裏、神闕、命門、關元。
3.歐洲香草在預防中風、心腦血管保健的日常運用:
3.1代茶飲
a.預防出血性中風:
迷迭香、熏衣草、馬鞭草、馬鬱蘭 , 平衡血壓、幫助循環。
b.預防缺血性中風:
香蜂草、玫瑰、永久花,抗血栓。
用法:
500cc熱水+6~8克香草。1日飲用的量,香草可以單一材料或選配複合材料,總量不超過8克。
如需甜味增加口感,建議適量添加蜂蜜,不建議果糖或砂糖。
3.2入菜
羅勒、甜茴香、肉桂(防止心血管堵塞)。
3.3浸泡油(用於按摩)
●紫草根浸泡油(抗血栓)。
●玫瑰花浸泡油(活血散滯)。
●迷迭香浸泡油(促進血液循環)。
●洋甘菊浸泡油(修護破裂的微血管)。
患者劉XX,男,57歲,2015 年10月,初診。主訴:左側肢體活動欠靈活3個月。於6 個月前,自覺容易健忘、頭暈昏沉、煩躁易怒、口幹口苦,並且偶爾行走發飄、神疲乏力、視物模糊、頭脹,在3個月前活動中忽覺左側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在某醫院確診為「右側基底節區腦梗塞」。經住院治療半個月後,肢體功能有所恢復,但仍需人攙扶。出院後服各種西藥約半年,仍不能獨立生活。西醫診斷:腦梗塞;中醫診斷:中風,證屬氣血兩虛,瘀血阻絡,治以益氣活血,通絡化瘀。給予自擬處方與針刺,每週更方配穴調治,治療5周後患者左側肢體功能明顯改善,可扶杖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心情愉快,囑其繼服華佗再造丸3 個月,不適隨診。半年後偶遇患者,其病已愈。
【中風及中風先兆的概念】
中風,又稱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主要殺手之一。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也就是指的腦梗死,主要是與腦血管的狹窄和腦血管堵塞,以及血栓有關係,這些會導致腦缺血,從而引起梗死。而引起上述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與老年的腦血管硬化,以及動脈粥樣斑塊,糖尿病,高血脂等有關。
出血性中風也就是指的腦出血,主要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導致的,這與高血壓以及腦動脈硬化和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有關係,這些都可以誘發腦血管的破裂,從而引起出血。
中醫中風的常見病因為「風、痰、瘀、虛」四邪,且四種邪氣相互夾雜,互相錯綜。中風病是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為主症的一類疾病。病輕者可能僅有頭暈頭疼,手足麻木,重者則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甚至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
了解中風先兆(PAS),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風先兆是指中風之前出現的先兆。中風先兆證(PAS)是中風的高危預警信號,加強對(PAS)的識別,發揮中醫中藥「治未病」的特色,干預「風」「火」「痰」,可阻斷、延緩中風的發生,降低其發病率、復發率。
這些先兆徵象並無特異性,即還有很多其他疾病也可出現類似症狀。因此在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給予正確地診斷和治療,千萬不能大意。
【預防中風的醫療重點事項】
1.檢查腦血管功能,評估中風發病風險:
2.合理進行藥物預防(中風相關疾病)
在了解PAS並完成檢測之後,若能結合藥物進行預防,就能有效降低中風發病風險。服用阿司匹林等常見西藥能降低14%幾率,而利用中藥複方則能更有效的降低中風發病風險。
3.按時復查腦血管功能,每年應復查腦血管功能 1~2 次。若腦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腦血管功能積分等指標上升,提示防治效果良好,否則應及時調整防治方案。
4.個性化的中醫體質調理與未病先防,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給予客制化的治療方案。同時病人也應與醫師合作,建立醫療健康預測評估與管理,利用亞健康檢測儀或中醫AI健康預測機器人等即時監控自己的腦血管功能情況,達到100%預防,避免憾事發生。
【中風先兆症狀(PAS)統計表】
先兆症狀的出現是一個警訓,結合預防治療效果更好。下列症狀的出現比例從40%~70%不等,如果症狀伴隨出現,更應該警覺,儘快前往醫院檢查就醫。
【中風先兆癥狀(PAS)統計表】
中醫辨證根據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發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中風中經絡的辨證方法,分為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證;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氣虛血瘀證;陰虛風動證等五型。五型的臨床表現:
1.肝陽暴亢、風火上擾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頭暈頭痛、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面紅耳赤、口苦咽幹、心煩易怒、尿液顏色深、大便乾燥。
2.風痰瘀血、痹阻脈絡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頭暈目眩,舌質暗淡。
3.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腹脹,便幹便秘,頭暈目眩,咳痰痰或痰多。
4.氣虛血瘀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面色既白,氣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
5.陰虛風動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邊身體麻木,講話不利索或者講不出,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
【預防中風的生活注意事項】
1.及時治療誘發病
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病、高粘血症、肥胖病、頸動脈狹窄等;
2.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
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
3.消除中風的誘因
吸煙、過度飲酒、高脂飲食、久坐、長期精神緊張、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用力排便等。
4.飲食結構合理
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
5.戶外活動注意
避免從較高溫度的環境突然轉移到溫度較低的室外(特別是老年人),外出注意保暖。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頭系鞋帶等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等。
6.飲食營養
依慢性病情況及個人體質來安排合適餐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治療方案。
【保健小貼士】
1. 中草藥單方
(1)槐花防中風:
槐花6g。用法:開水沖泡代茶飲。可以預防中風。
(2)三七粉防中風:
每次1~3g。用法:開水送服。可以活化血管,預防中風。
2. 穴位按摩
按摩可以預防中風的穴位有:百會、足三裏、神闕、命門、關元。
3.歐洲香草在預防中風、心腦血管保健的日常運用:
3.1代茶飲
a.預防出血性中風:
迷迭香、熏衣草、馬鞭草、馬鬱蘭 , 平衡血壓、幫助循環。
b.預防缺血性中風:
香蜂草、玫瑰、永久花,抗血栓。
用法:
500cc熱水+6~8克香草。1日飲用的量,香草可以單一材料或選配複合材料,總量不超過8克。
如需甜味增加口感,建議適量添加蜂蜜,不建議果糖或砂糖。
3.2入菜
羅勒、甜茴香、肉桂(防止心血管堵塞)。
3.3浸泡油(用於按摩)
●紫草根浸泡油(抗血栓)。
●玫瑰花浸泡油(活血散滯)。
●迷迭香浸泡油(促進血液循環)。
●洋甘菊浸泡油(修護破裂的微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