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原有课程标准中的“双基”向着“四基”转化,进一步在现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学生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思想的锻炼,这是对于新课程的一次重要的跨越和思考。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基本数学经验积累的课堂指导探讨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尝试对于学生基本数学经验积累的课堂指导措施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 数学姜堰;积累;课堂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探索过程的一种情感的体验与认知,数学是学生在不断参与数学知识的研究中,将数学活动所包含的情感、技能、知识内化成为了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数学知识所获得的经验,同时也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数学经验。而要想获取必要的正确数学经验,则要通过不同种类的数学活动课堂指导来实现,例如提问、观察、理解、建模以及论证等等。通常来说,学生的个人经验体现着学生自身的个性,是学生个体的一种自我创造。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步地转为学生的数学感悟,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探究、合作、操作以及思维等活动体会,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
一、邀请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分析的过程中来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分析过程中来,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产、发展以及形成最后结果的基本过程,增加学生的情感性经验积累。举例來说,在讲解“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边长是l厘米的小正方形;再让他们用彩笔将小正方形涂满一种色彩;然后从纸片中将涂上色的小正方形沿四边剪下来;接下来用手指在小正方形的四边上触摸一遍;然后闭眼思考平方厘米的大小;最后说出边长为1厘l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上述操作过程的设计,比教师直接出示一个正方形,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一般做法更为直接,学生的体验显也更加深刻。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对于数学知识的经验与印象。
二、注意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儿童的数学认知结构不仅包括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儿童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对于生活中数学认知的一种辅助和延伸,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环境都有着各自的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要悉心地去观察生活,去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现象,从而在课堂引导的过程中,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的活动经验,促使学生将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课堂交流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诸如超市购物等涉及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活动,去引导大家踊跃发言,将原本复杂的知识进一步简单化,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就在身边,学好数学能够帮助自己更为方便、科学地生活。
三、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个体感悟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呈现出了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课堂更加富有情感和思考,突出强调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个体感悟。数学课堂予以了学生充分地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放飞思想的空间,使数学知识分析的整体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促进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和思维的碰撞。从而促使学生去用心感悟数学,不断将数学活动的情感内化成为自身的经验。举例来说,在讲解“求小数的近似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了练习为“我与姚明比身高”:教师身高1.72米,姚明身高2.26米,请将这两个小数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在学生保留整数的过程中,惊讶的发现老师和姚明的身高都是2米,但是当学生将这两个数字保留一位小数时,得出的结论是老师身高约是1.7米,姚明身高则约是2.3米,这样就产生了让学生记忆深刻的差距,学生接下来就会产生质疑,这时老师再由此而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个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程度就越高,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悟,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
四、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要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必须要通过数学知识对于问题的解决来逐步实现,然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通常都隐藏在思维之下,需要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将其激活,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提炼,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经验浮出水面,才能促使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如何求出一个红薯的体积?由于红薯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学生不能迅速地找出求体积的办法,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提示来激活学生的思考:“我们以前学习圆的周长时用到了什么转化方法?学习圆面积时又用到了什么方法?学习圆柱体积、圆锥体积呢?”此时,学生头脑中沉睡已久的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被激活了。因此学生的学习情绪进一步高涨,思维被打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后得出了求红薯体积的做法:找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容器加入些水,量出水面高度,再将红薯放入水中,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把容器的底面积与上升的高度相乘就求出了红薯的体积,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就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来了。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数学经验积累的课堂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使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分析的过程中积累必要的数学经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锻炼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处理好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受益终生,实现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1.
[2][美]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蒋鸣和.《将“互动”进行到底——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J].信息技术教育,2004,(9):4-6.
【关键词】 数学姜堰;积累;课堂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探索过程的一种情感的体验与认知,数学是学生在不断参与数学知识的研究中,将数学活动所包含的情感、技能、知识内化成为了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数学知识所获得的经验,同时也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数学经验。而要想获取必要的正确数学经验,则要通过不同种类的数学活动课堂指导来实现,例如提问、观察、理解、建模以及论证等等。通常来说,学生的个人经验体现着学生自身的个性,是学生个体的一种自我创造。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步地转为学生的数学感悟,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探究、合作、操作以及思维等活动体会,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
一、邀请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分析的过程中来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分析过程中来,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产、发展以及形成最后结果的基本过程,增加学生的情感性经验积累。举例來说,在讲解“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边长是l厘米的小正方形;再让他们用彩笔将小正方形涂满一种色彩;然后从纸片中将涂上色的小正方形沿四边剪下来;接下来用手指在小正方形的四边上触摸一遍;然后闭眼思考平方厘米的大小;最后说出边长为1厘l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上述操作过程的设计,比教师直接出示一个正方形,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一般做法更为直接,学生的体验显也更加深刻。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对于数学知识的经验与印象。
二、注意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儿童的数学认知结构不仅包括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儿童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对于生活中数学认知的一种辅助和延伸,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环境都有着各自的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要悉心地去观察生活,去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现象,从而在课堂引导的过程中,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的活动经验,促使学生将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课堂交流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诸如超市购物等涉及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活动,去引导大家踊跃发言,将原本复杂的知识进一步简单化,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就在身边,学好数学能够帮助自己更为方便、科学地生活。
三、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个体感悟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呈现出了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课堂更加富有情感和思考,突出强调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个体感悟。数学课堂予以了学生充分地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放飞思想的空间,使数学知识分析的整体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促进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和思维的碰撞。从而促使学生去用心感悟数学,不断将数学活动的情感内化成为自身的经验。举例来说,在讲解“求小数的近似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了练习为“我与姚明比身高”:教师身高1.72米,姚明身高2.26米,请将这两个小数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在学生保留整数的过程中,惊讶的发现老师和姚明的身高都是2米,但是当学生将这两个数字保留一位小数时,得出的结论是老师身高约是1.7米,姚明身高则约是2.3米,这样就产生了让学生记忆深刻的差距,学生接下来就会产生质疑,这时老师再由此而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个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程度就越高,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悟,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
四、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要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必须要通过数学知识对于问题的解决来逐步实现,然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通常都隐藏在思维之下,需要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将其激活,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提炼,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经验浮出水面,才能促使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如何求出一个红薯的体积?由于红薯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学生不能迅速地找出求体积的办法,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提示来激活学生的思考:“我们以前学习圆的周长时用到了什么转化方法?学习圆面积时又用到了什么方法?学习圆柱体积、圆锥体积呢?”此时,学生头脑中沉睡已久的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被激活了。因此学生的学习情绪进一步高涨,思维被打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后得出了求红薯体积的做法:找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容器加入些水,量出水面高度,再将红薯放入水中,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把容器的底面积与上升的高度相乘就求出了红薯的体积,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就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来了。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数学经验积累的课堂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使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分析的过程中积累必要的数学经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锻炼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处理好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受益终生,实现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1.
[2][美]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蒋鸣和.《将“互动”进行到底——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J].信息技术教育,200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