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基地是助力学校文化创新的有效载体。宿迁市湖滨新区在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在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在课程理念的转变、学习环境的升级、课程体系的完善、管理制度的更新、育人方式的转型等层面,探索学校文化创新的思想源泉、物质基础、动力系统、理想样态、管理制度,形成区域健康教育的新样态。
关键词:课程基地;学校文化创新;健康教育理念
课程基地是教在基地、学在基地、研在基地、用在基地的整体性育人工程平台,包含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等六大板块[1]。学校文化创新,是学校文化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上进行与时俱进式的变革与转型,并通过对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形成符合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物型文化、全体师生常态思维及自觉言行。
教育理念决定着课程理念,课程理念决定着课程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与进程、评价等,通过制度评价与运行机制的督促、保障,助力人们改变育人方式,最终达成教学行为的转变。其效果,无论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常态思维上,还是在实践操作的日常行为上,都能达到一种无须意志控制的高度自觉,即形成新型的学校文化,从而实现学校文化创新。因此,联结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创新之间的纽带有二:一是隐性的课程理念;二是显性的育人方式。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课程理念与办学理念、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课程特色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实施与学生成长等的有机融合,让隐性的课程理念引导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让显性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言行举止不断优化,从而实现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自然融合。
宿迁市湖滨新区近年所倡导的健康教育理念,是将学生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标准作为各学校的办学方向,进而成为学校制订各种计划、规划、策略的依据,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言行恪守的标准、规范与原则[2]。区域内各学校依据该理念,科学地加强课程基地的建设及课程体系的完善,并进一步助力学校文化创新。
一、课程理念:学校文化创新的思想源泉
课程理念是课程文化之根,而课程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也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因此,课程理念的转化,间接地助力学校文化创新,它是顶层设计者和基层践行者的思想源泉。在健康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湖滨新区的课程理念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研、做过程在基地。在课程基地建设中,对应课程特征的氛围、开发建设的课程体系、分步实施的计划、学以致用的场所等,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度。如余娟实验学校的学生在韩余娟精神课程基地学习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所反映的做事、做人道理无不与少年韩余娟的美德、善行相联系,争做韩余娟式的好学生的愿望时时会萦绕在学生心头。
第二,以数字化技术作为课程实施的科技手段。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时代的科技创新,新的课程理念必须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课程资源的获取、分类、压缩、收藏、抽取、交流、互动。认知的工具、管理与评价的手段,要既适应现代人的学习习惯,又能提高课程实施的效能。如皂河中心小学在皂河水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中,将校园内的二十多种植物以及收藏的三十多种有代表性的古农具的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弥补纸质标签易损和受纸张版面限制的不足。
第三,课程实施采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线下与线上三结合的策略,增加实践活动比例,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内容与观点,丰富学习经历,形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如黄墩中心学校与黄墩镇政府在学校附近联合建设的乡情馆,就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二、学习环境:学校文化创新的物质基础
在环境创设中,让物质文化层次获得明显提高的有效途径是物型课程建设。物型课程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实现“文化塑型”[3]。文化塑型是采用文化标识、文化设施、文艺作品等物质形式,使文化可听、可看、可感、可传[4]。
建设物型课程,一是要让传统物质文化概念中的道路、绿化、建筑、景观等,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在内涵上更加人文,更能突显熏陶、感染人们心灵的功能;二是要加大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比如人机对话平台建设,不仅让师生可以进行线上互动,更重要的是它的强大内存,可满足师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的需要。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在黄孝慈少儿京剧课程基地建设中,在校园内的主干道旁放置了包公、穆桂英等京剧人物的雕塑,操场上布置了“传承京剧国粹,弘扬中华精神”标语,场馆内设置了可以進行不同服饰试穿、各种角色唱腔赏析的互动平台……环境建设彰显的知识价值、美学价值、道德价值、传播价值,无不有助于学校文化创新。
三、课程体系:学校文化创新的动力系统
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区域推进的健康教育理念,遵循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互补性原则进行,使各门课程相辅相成、自成体系而不孤立(见图1)。
在加强学科内容的结构化整合上,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要求小学阶段不开设学科知识拓展课程,中学分科拓展课程适用于原行政班制,分层拓展课程适用于选科走班制。各校参照此课程体系架构,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有计划地落实课程建设与实施。如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基于黄孝慈少儿京剧课程基地建设了“三韵”(京韵、墨韵、诗韵)课程体系,晓店实验学校基于趣味体育课程基地建设了健康课程体系,余娟实验学校基于“新时代韩余娟精神探索与实践”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了“尚善课程体系”,等等。
课程基地课程的实施需家校社的通力合作,让课程不局限于教材和室内。湖滨新区将校园(学校)、家园(家庭)、田园(社区)整合为“三园”基地,为师生提供了大量便利、有吸引力、有创造空间的躬身力行的实践活动场域。通过资源迁移,将我区之前在学校建立的学科教研基地所积累的资源——学案库、课件库、微视频库、命题库、实验库、教具制作库、教师专业成长库等——迁移到区教育公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挖掘社区资源用于课程基地建设。一是挖掘历史资源。如在柳琴戏课程建设中,收集千年古镇皂河境内所发生的传说故事,及乾隆六下江南五次到达皂河并留宿于乾隆行宫的史实,编出反映惩恶扬善、向往美好生活的节目。二是借助博物馆、纪念馆资源。如有效利用宿北大战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三台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资源,用先烈事迹教育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是利用新建资源。如利用江苏省园博园、井头实训基地、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引导学生为创建未来健康生活。 师生在实践性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理念、新制度、新举措,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师生的斗志,推动师生去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催生学校文化創新的动力。
四、育人方式:学校文化创新的理想样态
在课程基地建设中,不再把学生视为刷分机器,而是把他们视为寻求健康成长的独立生命体,努力寻求育人方式的转型。基于对“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节目”[5]的理解,加之“行”与体育和劳育的对应,个体的成长维度由认知扩展到知情意行,自然就将之前行政化、功利化、随意化的指标至上教育转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学环境的拓展跨越家校社之间的界限,学习在“三园”基地中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也逐渐转向体悟、自主、互动与共享。不同维度内容上的理解与操作上的转型如图2所示。
学校文化终归要定格到师生的行为上,助力师生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有力工具是建构教学模型。在新型育人方式的引领下,我们构建“缩短心理距离、拓宽教育空间,钻研书本知识、参与实践活动,学会自我管理、加强合作意识”的教学模型(如图3),代替之前“讲授—练习—总结”的单线模型,更好地助力课程基地体现“观察周围世界,激发真实情感;引发创新思维,增加交流反馈;积累直接经验,学习间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成自主发展”的特征。这一模型包含胸怀世界的开放视野、与时俱进的实践创新、知行统一的学习品质、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路线图。
湖滨新区在区域推进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健康教育理念,通过学校文化创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达到长期规范与引导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是,在课程基地助力学校文化创新的同时,如何让创新的学校文化又反过来助力课程基地的建设,让二者更好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五、管理制度:学校文化创新的保障体系
在制度完善上,湖滨新区课程基地建设核心组专门研究已有的相关基地创建方面的制度,分析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制度的弱化、制度的零散、制度建设的随意性、制度的政出多门等。围绕课程基地如何助力学校文化创新,重新制订制度,如《湖滨新区课程基地创建指导意见》《课程基地管理二十条》《课程基地助力学校文化创新评价细则》等。新制度综合考虑政府的政策导向、家校社的教育资源储备,从而更有力地确保政府投入经费的及时到位、建设方案的有序实施、基地活动的常态化运行、经验共享式的区域整体推进、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等。
在机制更新上,湖滨新区建立以行政、计划、绩效的手段进行全方位统筹的行政-计划-绩效式制约机制,建立以服务、共享、奖励的方式对各方关系进行沟通协调的服务-共享-奖励式激励机制,建立以提供物质、人才、指导的手段促进项目有序开展的物质-人才-指导式保障机制,建立以观摩、评估、反馈的手段保证建设方向正确的观摩-评估-反馈式评价机制。机制的更新,大大激活了课程基地建设中的人、财、物的活力,以保证课程基地品质高、利用率高、示范性功能高的“三高”目标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M]//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年鉴:2012.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04-105.
[2]仇传银.健康教育理念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衍生路径分析[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9):29-31.
[3]陈宁,李凯歌.物型课程:建构学校教育的“空间诗学”—— 前瞻性教改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启动研讨会综述[N].江苏教育报,2018-10-31(1).
[4]冯友余,王亚兰,刘艳.传承文化之根脉 培育人和之少年—— 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文化建设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9-05-10(6).
[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04.
责任编辑:杨孝如
关键词:课程基地;学校文化创新;健康教育理念
课程基地是教在基地、学在基地、研在基地、用在基地的整体性育人工程平台,包含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等六大板块[1]。学校文化创新,是学校文化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上进行与时俱进式的变革与转型,并通过对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形成符合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物型文化、全体师生常态思维及自觉言行。
教育理念决定着课程理念,课程理念决定着课程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与进程、评价等,通过制度评价与运行机制的督促、保障,助力人们改变育人方式,最终达成教学行为的转变。其效果,无论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常态思维上,还是在实践操作的日常行为上,都能达到一种无须意志控制的高度自觉,即形成新型的学校文化,从而实现学校文化创新。因此,联结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创新之间的纽带有二:一是隐性的课程理念;二是显性的育人方式。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课程理念与办学理念、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课程特色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实施与学生成长等的有机融合,让隐性的课程理念引导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让显性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言行举止不断优化,从而实现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自然融合。
宿迁市湖滨新区近年所倡导的健康教育理念,是将学生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标准作为各学校的办学方向,进而成为学校制订各种计划、规划、策略的依据,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言行恪守的标准、规范与原则[2]。区域内各学校依据该理念,科学地加强课程基地的建设及课程体系的完善,并进一步助力学校文化创新。
一、课程理念:学校文化创新的思想源泉
课程理念是课程文化之根,而课程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也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因此,课程理念的转化,间接地助力学校文化创新,它是顶层设计者和基层践行者的思想源泉。在健康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湖滨新区的课程理念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研、做过程在基地。在课程基地建设中,对应课程特征的氛围、开发建设的课程体系、分步实施的计划、学以致用的场所等,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度。如余娟实验学校的学生在韩余娟精神课程基地学习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所反映的做事、做人道理无不与少年韩余娟的美德、善行相联系,争做韩余娟式的好学生的愿望时时会萦绕在学生心头。
第二,以数字化技术作为课程实施的科技手段。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时代的科技创新,新的课程理念必须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课程资源的获取、分类、压缩、收藏、抽取、交流、互动。认知的工具、管理与评价的手段,要既适应现代人的学习习惯,又能提高课程实施的效能。如皂河中心小学在皂河水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中,将校园内的二十多种植物以及收藏的三十多种有代表性的古农具的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弥补纸质标签易损和受纸张版面限制的不足。
第三,课程实施采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线下与线上三结合的策略,增加实践活动比例,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内容与观点,丰富学习经历,形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如黄墩中心学校与黄墩镇政府在学校附近联合建设的乡情馆,就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二、学习环境:学校文化创新的物质基础
在环境创设中,让物质文化层次获得明显提高的有效途径是物型课程建设。物型课程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实现“文化塑型”[3]。文化塑型是采用文化标识、文化设施、文艺作品等物质形式,使文化可听、可看、可感、可传[4]。
建设物型课程,一是要让传统物质文化概念中的道路、绿化、建筑、景观等,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在内涵上更加人文,更能突显熏陶、感染人们心灵的功能;二是要加大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比如人机对话平台建设,不仅让师生可以进行线上互动,更重要的是它的强大内存,可满足师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的需要。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在黄孝慈少儿京剧课程基地建设中,在校园内的主干道旁放置了包公、穆桂英等京剧人物的雕塑,操场上布置了“传承京剧国粹,弘扬中华精神”标语,场馆内设置了可以進行不同服饰试穿、各种角色唱腔赏析的互动平台……环境建设彰显的知识价值、美学价值、道德价值、传播价值,无不有助于学校文化创新。
三、课程体系:学校文化创新的动力系统
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区域推进的健康教育理念,遵循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互补性原则进行,使各门课程相辅相成、自成体系而不孤立(见图1)。
在加强学科内容的结构化整合上,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要求小学阶段不开设学科知识拓展课程,中学分科拓展课程适用于原行政班制,分层拓展课程适用于选科走班制。各校参照此课程体系架构,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有计划地落实课程建设与实施。如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基于黄孝慈少儿京剧课程基地建设了“三韵”(京韵、墨韵、诗韵)课程体系,晓店实验学校基于趣味体育课程基地建设了健康课程体系,余娟实验学校基于“新时代韩余娟精神探索与实践”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了“尚善课程体系”,等等。
课程基地课程的实施需家校社的通力合作,让课程不局限于教材和室内。湖滨新区将校园(学校)、家园(家庭)、田园(社区)整合为“三园”基地,为师生提供了大量便利、有吸引力、有创造空间的躬身力行的实践活动场域。通过资源迁移,将我区之前在学校建立的学科教研基地所积累的资源——学案库、课件库、微视频库、命题库、实验库、教具制作库、教师专业成长库等——迁移到区教育公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挖掘社区资源用于课程基地建设。一是挖掘历史资源。如在柳琴戏课程建设中,收集千年古镇皂河境内所发生的传说故事,及乾隆六下江南五次到达皂河并留宿于乾隆行宫的史实,编出反映惩恶扬善、向往美好生活的节目。二是借助博物馆、纪念馆资源。如有效利用宿北大战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三台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资源,用先烈事迹教育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是利用新建资源。如利用江苏省园博园、井头实训基地、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引导学生为创建未来健康生活。 师生在实践性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理念、新制度、新举措,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师生的斗志,推动师生去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催生学校文化創新的动力。
四、育人方式:学校文化创新的理想样态
在课程基地建设中,不再把学生视为刷分机器,而是把他们视为寻求健康成长的独立生命体,努力寻求育人方式的转型。基于对“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节目”[5]的理解,加之“行”与体育和劳育的对应,个体的成长维度由认知扩展到知情意行,自然就将之前行政化、功利化、随意化的指标至上教育转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学环境的拓展跨越家校社之间的界限,学习在“三园”基地中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也逐渐转向体悟、自主、互动与共享。不同维度内容上的理解与操作上的转型如图2所示。
学校文化终归要定格到师生的行为上,助力师生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有力工具是建构教学模型。在新型育人方式的引领下,我们构建“缩短心理距离、拓宽教育空间,钻研书本知识、参与实践活动,学会自我管理、加强合作意识”的教学模型(如图3),代替之前“讲授—练习—总结”的单线模型,更好地助力课程基地体现“观察周围世界,激发真实情感;引发创新思维,增加交流反馈;积累直接经验,学习间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成自主发展”的特征。这一模型包含胸怀世界的开放视野、与时俱进的实践创新、知行统一的学习品质、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路线图。
湖滨新区在区域推进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健康教育理念,通过学校文化创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达到长期规范与引导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是,在课程基地助力学校文化创新的同时,如何让创新的学校文化又反过来助力课程基地的建设,让二者更好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五、管理制度:学校文化创新的保障体系
在制度完善上,湖滨新区课程基地建设核心组专门研究已有的相关基地创建方面的制度,分析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制度的弱化、制度的零散、制度建设的随意性、制度的政出多门等。围绕课程基地如何助力学校文化创新,重新制订制度,如《湖滨新区课程基地创建指导意见》《课程基地管理二十条》《课程基地助力学校文化创新评价细则》等。新制度综合考虑政府的政策导向、家校社的教育资源储备,从而更有力地确保政府投入经费的及时到位、建设方案的有序实施、基地活动的常态化运行、经验共享式的区域整体推进、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等。
在机制更新上,湖滨新区建立以行政、计划、绩效的手段进行全方位统筹的行政-计划-绩效式制约机制,建立以服务、共享、奖励的方式对各方关系进行沟通协调的服务-共享-奖励式激励机制,建立以提供物质、人才、指导的手段促进项目有序开展的物质-人才-指导式保障机制,建立以观摩、评估、反馈的手段保证建设方向正确的观摩-评估-反馈式评价机制。机制的更新,大大激活了课程基地建设中的人、财、物的活力,以保证课程基地品质高、利用率高、示范性功能高的“三高”目标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M]//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年鉴:2012.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04-105.
[2]仇传银.健康教育理念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衍生路径分析[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9):29-31.
[3]陈宁,李凯歌.物型课程:建构学校教育的“空间诗学”—— 前瞻性教改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启动研讨会综述[N].江苏教育报,2018-10-31(1).
[4]冯友余,王亚兰,刘艳.传承文化之根脉 培育人和之少年—— 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文化建设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9-05-10(6).
[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04.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