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而人的心理活动和需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行为,因此了解人对空间的心理需求,可以推测出人在空间中会发生的行为,以此来创造实用性更好、更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
关键词:行为空间环境心理需求空间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 A
1、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在很早以前,建筑师在希腊的帕提农神庙的建造中就运用了各种手法来矫正视觉错觉,以达到更加舒适的心理感受,这就证明了人们十分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关系。
人的行为和空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空间的尺度大小由人在空间中所进行的行为决定,例如在卧室中人们主要是休息,在客厅中交流、娱乐,因此客厅与卧室的尺度要求会不一样。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往往也按照人行为的特点来组织,不管是教学楼的公共交通走廊,还是博物馆串联的展馆,都是为了符合人在不同建筑中的行为需求。但是一种人的行为需求可以由多个方案来解决,并非是独解。这些都说明了人的行为对于建筑空间有限定的作用,与此同时,行为对于空间的形式又有灵活的适应性。总而言之,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2、对空间的心理需求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活动所决定的,所以建筑空间与人的心理需求是密不可分的。人对空间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2.1领域性
领域性是个人或者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领域性的行为是人类生物性的一种体现,很多动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领域,那里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准许其它动物入内。人也一样,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划定的领域内进行的活动不受外界的干扰,一旦有外界的人或事物入侵,就会失去安全感。
2.2安全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感觉到,在一个空间里,人往往会寻求可以依托的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自己的领域。例如在餐厅里,很多人喜欢靠里朝外的座位;在建筑的门厅空间,由于它空旷无所依托,很少會有人在此停留。这都说明了人们需要能获取安全感的空间。
2.3私密性
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中,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反应了人类具有的主体性特征。威斯汀把私密性分为四种形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独处就是对建筑空间有更高的隔绝要求,以此满足人的私密性心理需求。
2.4交往性
交往性心理是人社会性的一种体现,它出现在要与他人共享空间的时候。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具有伸缩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自然舒适的距离交往,但在拥挤的地铁里,人们就会缩小自我的空间距离。
2.5求异心理
人们往往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建筑设计针对人的这一心理,创造出奇特的外部造型,新颖的内部空间,它就更有机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吸引人的光顾。
2.6精神感受
不同体量、尺度、比例、形状、围合、材质等的建筑空间都会给人不同的精神感受,例如西方的大教堂,过高的体量给人以宏伟、不可亲近的感觉;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水的柔和与建筑体量的通透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神圣的气氛。
3、心理需求与空间设计
这里以在一所校园内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场地空间设计为例。
在方案设计的前期,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些问题关注的是学生们的心理需求。从中我们得知,相较于独自一人来说,更多的学生希望能够三五成群地进行课外活动。因此设计时在空间尺度和开放性上要考虑到同学们团体活动的习惯和心理。在“你是否愿意在活动中与陌生同学交流”的问题中,许多同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在设计中创造一些共享空间就成为了必然。
在设计中,我们将活动中心的主体空间埋入到了山地里面,在山地的表面建立了一个半透明的顶棚,其形状特别,极富流动感,这使得该建筑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满足了他们的求异心理。此外,顶棚的下方形成了大片的交往空间,顶棚高度适中,给人以亲近感。顶棚开有大小不一的圆洞,树木在其中生长,与自然很好的交融,减少了因为面积大而带来的压抑感。
场地的设计需要多种不同的元素的加入,但是不同因素给人带来的刺激需要适当的组织。场地总体分成两个区域一一以草地为主的平地区和以树林为主的坡地区,这适应了原有的自然条件。草地区人工改造的痕迹较多,创造出一片平整开阔的场地,希望学生能够停留,给人一种安静、惬意的感觉;而林地区改造较少,只是架起一些飘板,穿行在林间,可停留也可穿行,给人一种生态、自然的感觉。两个区域由中间的三个圆形庭院所联系,达到自然地过度。虽然每个区域都很纯粹,但是整体却呈现一种有组织的复杂性。
顶棚的下面主要是草地和硬质铺地。流线形的硬质铺地给人一种随意感,道路宽窄的变化又给人一种快慢变化的节奏感。道路与草地相互穿插,形成很自然的图底关系,从而划分了两种属性的空间。这种空间的设计暗示了将会在其中发生的行为。
在平地区我们保留了大面积的草地,这符合前期调研中学生们更愿意在草地上停留休息的结果。草地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而且贴近自然。但是大面平整的草地缺乏私密性和安全感。因此,简单的几个微地形、能够遮挡视线的矮墙或种植几颗树木,就能给人带来很好的心理感受,它们自然地把场地划分并遮挡了不必要的视线。
当我们从人的心理需求去考虑空间设计后,整个建筑场地给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视觉的,它需要使用者综合性的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这和对于一个城市的体验是一样的。这使得这个建筑的设计更加合理而富有人性化。
所以,我们在建筑设计时应当关注到人的心理需求,而非仅仅满足空间功能的需要以及建筑造型的美观。符合了人的心理需求的建筑,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实用性更好,也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李志明,王琰.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行为空间环境心理需求空间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 A
1、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在很早以前,建筑师在希腊的帕提农神庙的建造中就运用了各种手法来矫正视觉错觉,以达到更加舒适的心理感受,这就证明了人们十分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关系。
人的行为和空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空间的尺度大小由人在空间中所进行的行为决定,例如在卧室中人们主要是休息,在客厅中交流、娱乐,因此客厅与卧室的尺度要求会不一样。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往往也按照人行为的特点来组织,不管是教学楼的公共交通走廊,还是博物馆串联的展馆,都是为了符合人在不同建筑中的行为需求。但是一种人的行为需求可以由多个方案来解决,并非是独解。这些都说明了人的行为对于建筑空间有限定的作用,与此同时,行为对于空间的形式又有灵活的适应性。总而言之,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2、对空间的心理需求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活动所决定的,所以建筑空间与人的心理需求是密不可分的。人对空间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2.1领域性
领域性是个人或者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领域性的行为是人类生物性的一种体现,很多动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领域,那里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准许其它动物入内。人也一样,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划定的领域内进行的活动不受外界的干扰,一旦有外界的人或事物入侵,就会失去安全感。
2.2安全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感觉到,在一个空间里,人往往会寻求可以依托的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自己的领域。例如在餐厅里,很多人喜欢靠里朝外的座位;在建筑的门厅空间,由于它空旷无所依托,很少會有人在此停留。这都说明了人们需要能获取安全感的空间。
2.3私密性
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中,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反应了人类具有的主体性特征。威斯汀把私密性分为四种形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独处就是对建筑空间有更高的隔绝要求,以此满足人的私密性心理需求。
2.4交往性
交往性心理是人社会性的一种体现,它出现在要与他人共享空间的时候。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具有伸缩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自然舒适的距离交往,但在拥挤的地铁里,人们就会缩小自我的空间距离。
2.5求异心理
人们往往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建筑设计针对人的这一心理,创造出奇特的外部造型,新颖的内部空间,它就更有机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吸引人的光顾。
2.6精神感受
不同体量、尺度、比例、形状、围合、材质等的建筑空间都会给人不同的精神感受,例如西方的大教堂,过高的体量给人以宏伟、不可亲近的感觉;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水的柔和与建筑体量的通透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神圣的气氛。
3、心理需求与空间设计
这里以在一所校园内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场地空间设计为例。
在方案设计的前期,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些问题关注的是学生们的心理需求。从中我们得知,相较于独自一人来说,更多的学生希望能够三五成群地进行课外活动。因此设计时在空间尺度和开放性上要考虑到同学们团体活动的习惯和心理。在“你是否愿意在活动中与陌生同学交流”的问题中,许多同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在设计中创造一些共享空间就成为了必然。
在设计中,我们将活动中心的主体空间埋入到了山地里面,在山地的表面建立了一个半透明的顶棚,其形状特别,极富流动感,这使得该建筑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满足了他们的求异心理。此外,顶棚的下方形成了大片的交往空间,顶棚高度适中,给人以亲近感。顶棚开有大小不一的圆洞,树木在其中生长,与自然很好的交融,减少了因为面积大而带来的压抑感。
场地的设计需要多种不同的元素的加入,但是不同因素给人带来的刺激需要适当的组织。场地总体分成两个区域一一以草地为主的平地区和以树林为主的坡地区,这适应了原有的自然条件。草地区人工改造的痕迹较多,创造出一片平整开阔的场地,希望学生能够停留,给人一种安静、惬意的感觉;而林地区改造较少,只是架起一些飘板,穿行在林间,可停留也可穿行,给人一种生态、自然的感觉。两个区域由中间的三个圆形庭院所联系,达到自然地过度。虽然每个区域都很纯粹,但是整体却呈现一种有组织的复杂性。
顶棚的下面主要是草地和硬质铺地。流线形的硬质铺地给人一种随意感,道路宽窄的变化又给人一种快慢变化的节奏感。道路与草地相互穿插,形成很自然的图底关系,从而划分了两种属性的空间。这种空间的设计暗示了将会在其中发生的行为。
在平地区我们保留了大面积的草地,这符合前期调研中学生们更愿意在草地上停留休息的结果。草地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而且贴近自然。但是大面平整的草地缺乏私密性和安全感。因此,简单的几个微地形、能够遮挡视线的矮墙或种植几颗树木,就能给人带来很好的心理感受,它们自然地把场地划分并遮挡了不必要的视线。
当我们从人的心理需求去考虑空间设计后,整个建筑场地给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视觉的,它需要使用者综合性的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这和对于一个城市的体验是一样的。这使得这个建筑的设计更加合理而富有人性化。
所以,我们在建筑设计时应当关注到人的心理需求,而非仅仅满足空间功能的需要以及建筑造型的美观。符合了人的心理需求的建筑,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实用性更好,也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李志明,王琰.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