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理性到道德理性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经济学对经济理性的强调导致经济学的发展面临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二是经济学的形式主义方法论,见物不见人。福利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出现使得经济学开始关注道德问题,对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如何有效地消除经济理性对社会理想和道德的偏离。一是重建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 经济理性 道德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和经济理性的预设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最优化(或称最大化)分析有着极强的逻辑魅力和实证解释力,有了“理性”的假定,经济学家便致力于建立经济学的更加简化,也更加完善的数理体系。在经济学模型中,经济学家假设人类的行为动机是单纯的,简单的,固执的,以确保其模型不会被友善和道德情操等因素所干扰。
  一、经济理性面临的困境
  经济理性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其强调经济行为的个人性,自利性。经济理性所设定的目标,符合了“经济人”的个人偏好的目的,在通常情况下,“经济人”总是自利的,即行为总是服务于自己的个人目的。现代经济学把经济理性行为等同于实际行为,认为除了自利最大化以外的其他任何行为都一定是非理性的,拒绝伦理考虑在实际决策中的作用。
  1.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
  经济学家为了自己所谓的需要对但丁名言的诠释,即“对周围的所有人,抛弃所有的友善!”事实上经济学所关注的应该是真实的人,萧伯纳曾赞誉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学问。而面对苏格拉底问题:“一个人应该怎样的活着”这个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作为社会人的经济学家对经济理性模型的追求,却造就了其“无伦理”的特征,这是否与其最初作为伦理学的分支而发展起来的事实存在矛盾呢?事实上亚当·斯密曾是道德哲学的教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仍然是剑桥大学道德科学荣誉考试中的一门课程。斯密提出的“经济人”的假设更多受到经济学的青睐,却抛弃了其对“道德人”的阐述。拥护斯密关于自利,以及自利成就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中,斯密所倡导的同情心为什么不见了?斯密在屠户和酿酒师的故事正说明他并没有将经济拯救建立在某种单一的动机上,肯定了利他动机的存在并发挥作用。而其崇拜者对此却视而不见,反而视其为自利的“宗师”。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对斯密的关于人类行为动机与市场复杂性的曲解,以及对他关于道德情操与行为伦理分析的忽视,恰好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所出现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分离相结合。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反映在经济学的两个根源。经济学的一个根源联系到伦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传统联系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可伦理学》开篇中,他指出经济学对财富的关注,同时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目标的追求有关,“挣钱是不得已为之,财富显然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东西,只是因为它有用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他在《政治学》中还指出经济学研究必须与伦理学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结合起来。经济学对于伦理学来说是有两个中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一是苏格拉底问题:“一个人应该怎样的活”;另一个是社会成就的判断。经济学另一个根源是工程学。工程学方法特点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东西能培养“人的美德”或者“一个人应该怎样”等问题。在这里,人的目标被直接假定是自利的最大化,接下来的任务只是寻求实现这些假设目标的最合适的手段。较为典型的假设是人类的行为动机总是被看作是简单的和易于描述的。这方面瓦尔拉斯和配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者更是作为数理经济学的先驱。
  就经济学的本质而言,经济学的伦理学根源和工程学根源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伦理学关于人类的行为动机、社会成就感的问题应在经济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工程学对于推动经济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一些伟大的经济学家著作中,这两个特征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马克思、埃奇沃思更加注重经济学的伦理问题。配第、李嘉图、瓦尔拉斯、古诺更重视经济学中逻辑和工程问题。然而随着现代经济学发展,伦理学的方法的重要性已被严重的淡化。被称为“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不仅在理论分析中回避了规范分析,而且还忽视了人类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对理性行为的追求导致了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之间隔阂不断加深。这种加深导致了经济学的贫困化。对现实中饥荒的分析便是实际的例子。食物供给是如此之多,但饥荒却依然存在。
  2.经济学的贫困化
  现代经济学从斯密开始,特别是经过了“边际革命”,逐步将其理论建立在“经济人”或“理性”的基本假设上,有了“理性行为”的假设,经过瓦尔拉斯、希克斯,到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体系的建立,形成了一般主流经济学分析范式。从而建立一套精巧的形式主义的理论结构。从“经济人”的经济理性行为出发,到利用数学符号表示的带有约束条件的求极值问题。主流经济学家运用这套理论结构来占卜未来人类经济发展的命运。其结果却屡屡不能应验。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凡勃伦就将“经济人”讽刺为“洁白无瑕”的经济人。新制度学派企图以产权、交易费用为逻辑起点来重建现代经济学,却未能成功。现代经济学的形式主义方法论过度地追求经济理性,而忽视了日益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而这个世界却是由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事物组成,而主流经济学由于缺少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使其陷入理论的危机。主流经济学由于忽视了伦理的考虑,片面以资源配置最优化为核心来研究经济效率,是一种典型的见物不见人的分析范式,也就降低了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
  二、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
  自利的理性行为意味着对“伦理相关”的动机观的断然拒绝,然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实现自己追求的东西却只能是理性的一部分,而且这其中还可能包括对非自利目标的促進,那些非自利目标也可能是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或愿意追求的目标。尽管施蒂格勒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利理论将会获得胜利”,并且他相信这一理论“不仅在广泛的经济现象中,而且在关于婚姻、生育、犯罪、宗教及其他社会行为中都广为流行。”而事实上,支持这种理论的实际证据却很少。“自利理论”将获胜只是所依据的某种推理,而不是经验性证明。
  经济理性行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行为动机到底是什么。斯密是将行为动机归于利己心的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看来正是利己心驱使人们进行相互有利的交易,但他不否定人类的其他行为动机:比如爱他心、同情心等。这种利己的动机在李嘉图和穆勒那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歇尔虽然承认人类的动机的多样化,但却认为利己动机是“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现代心理学和社会生物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类利己本性的认识。社会学家伦斯基引证近代心理学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的婴儿是一种极端自我为中心的生物,其动机是完全是由他自己的需要的愿望激发出来。生物学对基因的研究更能揭示出人的利己本性。社会生物学家从基因的特性推断出人和其他生物一样“从本质上是自私的”。
  作为从事经济行为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不可能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价值目标对其内化的过程,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具有利他的动机,具有道德的一面,正如我们的经济学家作为个体会表现出得体的友善,却在经济模型中抛弃了友善和道德情操。价值内化的过程是个体价值动机建立的过程。价值是集体行为的产物,是个体之间通过相互交易而约定的对自身的支持和约束。也就是说它是集体为个体明确或隐含地说出有关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以及什么是适当的、用以达成目标的手段的一套行为准则和标准。价值动机对利己动机的约束,还表现为手段性价值的内化能使个体谨慎地选择和调整社会赞同的手段来实现其目标,价值动机同时也重塑了利己动机。使利己动机超越了纯粹追求物质满足动机的而扩展到社会性动机。
其他文献
羊水河地区位于鱼卡盆地的中部,全区大部为新生界覆盖,通过钻探工程揭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和石门沟组,含煤地层厚度向西有逐渐变厚的趋势;主要可采煤层M7位于大煤
在定性于分析了影响RV减速机运动精度误差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在常规生产条件下为保证新型RV减速机高运动精度要求而采取的诸项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措施。
介绍了Berry相位,计算了K光子J-C模型中自发辐射的Berry相位的零级近似,指出了如果一个量子力学系统的哈密顿量的本征态由有限个粒子数态迭加而成,其Berry相位或Berry相位的爱近似是其在参数空间上闭合曲
魔芋的球状块茎含魔芋甘露聚糖约50%。该多糖提取方法简单,可用于水果、肉类、鱼类、豆腐等食品保鲜,效果较理想。
物理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物理教学也会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初中学习中,物理只是处于一个入门阶段,学生刚刚才接触物理,在这个阶段,物理学习讲究的就是趣味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一讲授新课一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
本文介绍了现代调水工程水力控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的八个课题:管道水击、明渠非恒定流、明渠冰过程、变速泵和闸门的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和泄漏检测、系统辨识、规划设
目前丹东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开发形式较为单一、景区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以及景区内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单招群体也成为高考中不可小觑的庞大群体,但单招教学除了师资,一个大问题就是广大家长对这种升学方式的接纳和认可问题。大量事实证明,不少学困生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