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的考试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考核,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金融现象,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缺乏从事金融工作的能力。因而,进行课程考核改革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传统课程考核进行分析,提出《金融学》课程考核应注重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对形成性考核的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考核改革;形成性考核
一、高职院校传统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不断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已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1)考试导向性不好,课程考核多采用一次性终结性考核方式(即期末试卷形式),学生和老师更多关注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对学生过程性学习能力及技能的培养。不仅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也有悖于职业教育实用性的要求。
(2)现在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聘时,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往往与企业的需求有所脱节。学生在校期间更注重学业知识,而企业招聘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考查。
二、高职院校传统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时间较短,
优势在于在短时间内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沿袭传统的模式,有待改革。其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有所下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适应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避免这种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2)学生特点
随着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单招学校越来越多,高职高专
院校面临生源不足,学生低门槛入学,生源复杂化,预科生较多,基础较差,他们普遍年龄偏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导致教育教学乃至学生管理困难重重,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有必要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及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及考核方式。
(3)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膨胀,社会吸收不了这
么人,很多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此外,毕业生眼高手低,自身能力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探索
《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奠定学生金融专业性思维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现代信用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理论和政策等一系列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另外,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掌握分析金融现象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的重要性。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涌现出新的金融前沿问题,结合目前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很有必要对《金融学》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金融学》为例,对课程考核改革中的形成性考核进行探索。
(一)考核方式
摒弃原有的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方式,引入形成性考核,注重对学生本学期学习过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技能大赛,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相关环节直接得分,以比赛促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绩结构
成绩构成上,形成性考核成绩共5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核共5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50%。
1.形成性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综合表现及三次阶段性考核构成,综合表现成绩为20分,三次阶段性考核成绩为30分(每次占10分)。阶段性考核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PPT展示及互评、习题测试、论文等形式进行。
(1)综合表现成绩20分,由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成绩组成,出勤占10分,出勤考核贯穿整个学期课堂,考核次数不得低于本课程总课时数的60%,根据学生所违反的考核内容不同,减去相应的分值。在本学期内如扣完本环节分数,则取消本课程的期末考试资格。
出勤考核:
考核时间:课堂点名
考核内容:迟到、早退、旷课、请假
分数:10分
考核标准:迟到、早退三次视为旷课一次扣两分,不足三次不扣分。没有正当请假手续无故旷课一次扣两分。正常请假不扣分,因为请假无法参加三次考核的,不得进行后补。
作业、课堂表现等成绩占10分,根据作业、课堂表现情况进行打分。
(2)三次阶段性考核
第一次考核
考核内容:以国家助学贷款之困境为题材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论文
考核方式:论文
考核分数:10分
评分标准:
评为优秀(9-10分),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认知到位,内容丰富,篇幅长达1000字以上。
评为良好(7-8分),观点较为明确,内容不够丰富800-1000;
评为及格(6分),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认知不够完整,但内容在800字以上。
第二次考核
考核内容:以小组汇报形式,查找一个金融学案例进行分析
考核方式:小组汇报
考核分数:10分
评分标准:
1.资料收集(2分):借助互联网、书籍等方法进行收集,资料翔实、丰富。
2.主题汇报(3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形成交流的书面提纲和内容。
3.项目内容(3分):任务内容完整、衔接紧密,能把握住任务要点。
4.团队精神(2分):通力合作、分工合理、乐于与同学分享成果。
第三次考核
考核内容:第一章至第九章
考核方式:习题测试
考核分数:10分
评分标准:
优秀(10分):10题全对
良好(8分):8-9题全对
及格(6分):6-7题全对
不及格(5分以下):对5题以下
2.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以试卷形式进行,卷面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50%;考核题型主要是客观题和主观题;评分参考标准答案。
参考文献:
[1]陈大波.浅析高职院校《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技能考核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
[2]王圆圆.非金融类专业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J].劳动保障世界,2016.
[3]林源,郭艳.《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安顺学院学报,2016.
[4]高金城.创新创业视野下《市场营销学》课程研究[J].中国商论,2016.
[5]程文婧.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过程性考核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考核改革;形成性考核
一、高职院校传统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不断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已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1)考试导向性不好,课程考核多采用一次性终结性考核方式(即期末试卷形式),学生和老师更多关注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对学生过程性学习能力及技能的培养。不仅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也有悖于职业教育实用性的要求。
(2)现在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聘时,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往往与企业的需求有所脱节。学生在校期间更注重学业知识,而企业招聘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考查。
二、高职院校传统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时间较短,
优势在于在短时间内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沿袭传统的模式,有待改革。其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有所下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适应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避免这种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2)学生特点
随着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单招学校越来越多,高职高专
院校面临生源不足,学生低门槛入学,生源复杂化,预科生较多,基础较差,他们普遍年龄偏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导致教育教学乃至学生管理困难重重,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有必要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及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及考核方式。
(3)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膨胀,社会吸收不了这
么人,很多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此外,毕业生眼高手低,自身能力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探索
《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奠定学生金融专业性思维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现代信用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理论和政策等一系列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另外,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掌握分析金融现象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的重要性。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涌现出新的金融前沿问题,结合目前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很有必要对《金融学》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金融学》为例,对课程考核改革中的形成性考核进行探索。
(一)考核方式
摒弃原有的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方式,引入形成性考核,注重对学生本学期学习过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技能大赛,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相关环节直接得分,以比赛促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绩结构
成绩构成上,形成性考核成绩共5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核共5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50%。
1.形成性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综合表现及三次阶段性考核构成,综合表现成绩为20分,三次阶段性考核成绩为30分(每次占10分)。阶段性考核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PPT展示及互评、习题测试、论文等形式进行。
(1)综合表现成绩20分,由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成绩组成,出勤占10分,出勤考核贯穿整个学期课堂,考核次数不得低于本课程总课时数的60%,根据学生所违反的考核内容不同,减去相应的分值。在本学期内如扣完本环节分数,则取消本课程的期末考试资格。
出勤考核:
考核时间:课堂点名
考核内容:迟到、早退、旷课、请假
分数:10分
考核标准:迟到、早退三次视为旷课一次扣两分,不足三次不扣分。没有正当请假手续无故旷课一次扣两分。正常请假不扣分,因为请假无法参加三次考核的,不得进行后补。
作业、课堂表现等成绩占10分,根据作业、课堂表现情况进行打分。
(2)三次阶段性考核
第一次考核
考核内容:以国家助学贷款之困境为题材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论文
考核方式:论文
考核分数:10分
评分标准:
评为优秀(9-10分),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认知到位,内容丰富,篇幅长达1000字以上。
评为良好(7-8分),观点较为明确,内容不够丰富800-1000;
评为及格(6分),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认知不够完整,但内容在800字以上。
第二次考核
考核内容:以小组汇报形式,查找一个金融学案例进行分析
考核方式:小组汇报
考核分数:10分
评分标准:
1.资料收集(2分):借助互联网、书籍等方法进行收集,资料翔实、丰富。
2.主题汇报(3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形成交流的书面提纲和内容。
3.项目内容(3分):任务内容完整、衔接紧密,能把握住任务要点。
4.团队精神(2分):通力合作、分工合理、乐于与同学分享成果。
第三次考核
考核内容:第一章至第九章
考核方式:习题测试
考核分数:10分
评分标准:
优秀(10分):10题全对
良好(8分):8-9题全对
及格(6分):6-7题全对
不及格(5分以下):对5题以下
2.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以试卷形式进行,卷面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50%;考核题型主要是客观题和主观题;评分参考标准答案。
参考文献:
[1]陈大波.浅析高职院校《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技能考核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
[2]王圆圆.非金融类专业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J].劳动保障世界,2016.
[3]林源,郭艳.《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安顺学院学报,2016.
[4]高金城.创新创业视野下《市场营销学》课程研究[J].中国商论,2016.
[5]程文婧.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过程性考核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