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978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意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是提升课堂实效的重要保障。让学生有着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定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因此,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参与角色,让学生成为评论者、欣赏者、收获者,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能力,为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引导学生参与评论
  让学生成为一个评论者,可以诱导学生表露出真实的思维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评价的权利给予学生,引导学生宽容和尊重他人,营造出和谐、积极的评论氛围,从而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周期现象)”一课时,教师启发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
  生:用△表示蓝花,用○表示红花,画到第15个时是△,所以结果是蓝花。
  生:蓝花是1、3、5、7……红花是2、4、6、8……15是单数,所以是蓝花。
  生:我是算出来的。15÷2=7(组)……1(盆),剩下的1盆就是一组中的第一盆,所以是蓝花。
  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生:我喜欢第一种,我一下子就懂了。
  生:我觉得第一种方法不好,要是花盆数比较多呢?
  生:第二种也不是太好,只能是两个为一组的时候才能用。
  生:第三种虽然有点难懂,但是只要学会了,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算出来了。
  …………
  在七嘴八舌的评论中,学生从单一的以“好懂”为标准,进而自我拓展,意识到解决方法必须适应更为复杂的情况。学生正是在这样高度参与的评论过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的自我定位。
  二、发掘学生错误中的亮点
  引导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可以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鼓舞和激励。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而不是仅仅将关注焦点放在那些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身上。教师要克服唯结果论,引领学生将目光多多停留在过程中,欣赏他人的努力和进步。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时,笔者指名几位同学进行板演,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议,其中一名学生在计算“89+507”时列出如下算式:
  生:他做错啦!
  师:很多人都能一眼看出他算错了,但是有哪些同学能够发现他计算过程中的亮点呢?
  生:他把数位对齐了。
  生:而且,这种算式在列竖式的时候,很容易把8和5对齐,但是他没有。
  师:不错!说明他“相同数位对齐”这个知识学得特别好!
  生:如果他能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就能自己发现错误并且改正过来了。
  生:他的错误是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所以建议他在个位和十位之间写一个小小的1做标记,这样就不会忘了。
  …………
  在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挖掘亮点入手,不但照顾了原板书学生的情绪,使他更容易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更强化了他的亮点所在,使其产生正面的自我肯定情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论,使课堂充满轻松、平等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展露的个性化内容,进行及时、恰当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努力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使学生成为收获者。
  在这个片段中,笔者及时将二次思考的机会交还给学生,不是教师的苦口婆心,也不是其他同学的强行纠正,而是学生自主反思,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参与程度。
其他文献
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烙印着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痕迹与精神特征,都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精神性和人民性.戏剧创作亦是如此.当前,黑龙江戏剧创作正呈现出这样一种态势,在创作中
期刊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2006年河北省张北地区某风电场区域全年回报的风速和风向,以及与对应时间段70m高度的测风塔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新时期的课堂更要学会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进一步提高探究学习的含金量,使他们从
期刊
独白剧《骂观众》是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中“活着的经典”、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经典之作.该剧作发表于1966年,它令汉德克一举成名.《骂观众
期刊
摘 要: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训练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鼓励质疑问难、认真探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应用题 创新 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占很大的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难点。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教学中,既要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