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内部实行的是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研室是处于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到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因此,加强和完善高校教研室建设是推进教学改革、优化高等院校管理、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教研室教学管理基层组织教研室作为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直接负责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担负着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研室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也是贯彻落实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重要单位,教研室在落实教学任务中的责任重大,没有教研室的正常运转,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完成难以为继,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难以形成。教研室是高校按学科、专业设置的基层教学单位,是教学、科研、师资培训、教学育人职能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研室的工作状况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学校和学院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好坏。更好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对贯彻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实施教学计划,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学工作是教研室的中心工作。教研室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紧密结合各门课程,各教学环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要建立健全研究、教学质量检查等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完成教研室工作的职责,充分发挥教研室全体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系列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以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为研究蓝本,对教研室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在教研室开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教研室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17项。其中,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全国规划教材2本,校级立项教材4项,编写和出版教材共16本。发表了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11篇。获得了全国、全省性相关竞赛的教师组织或指导和学生竞赛奖,2010年有1名教师评为校级“九十教育奖章”;两位老师获得“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之实验教学、学生评教情况汇报”中,有6位专职教师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占教研室专职教师的60%;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湖北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考试委员会成员1名。教研室的相关教学活动已在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管理过程中推行,具体推行措施如下:
1.系统化课程体系。结合武汉东湖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经过充分论证,教研室制定了科学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培养方案,提出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课程体系,如图,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为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课程是按年级、按专业、分层次地展开的,满足了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各门课程中,教学时数按照每学期18周计算,统一规定为总学时72学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各占36学时,同步进行,紧密衔接,形成了“1 1”的“理论 实验”教学模式,很好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难题。
2.规范化教学管理。计算机公共课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统一电子教案和统一阅卷”,要求教师严格按教务处文件精神认真备课和授课。着重以教学过程检查、观摩、督导和评价促进教学管理。
3.现代化教学条件。出版系列化立体教材共16本。根据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体系,规划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网页与Web程序设计》《统计分析软件》《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理论教材及配套的实验教材共16本。其中,《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为“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还修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材。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教学理念先进。采用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衔接非常紧密。更新了大规模通用机房,建立了教学网络。稳定了教师和实验技术队伍。
4.多样化教学手段。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结合板书和讨论式教学;大力改革考试的方式方法,开发了和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和网络磁盘及作业系统,实现了教考分离,便于平时的单元测试、练习、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指导了等级考试和校外竞赛。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创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5.日常化教研室建设与教学研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规范课堂教学。对青年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其做示范教学。同时还要求青年教师跟随导师听课,与导师从事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手把手地带他们“出徒”。对于初上讲台的教研室主任都会抽时间深入到教师课堂跟踪听课,随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加快了青年教师成长的进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室每学期应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还规定各教研室至少每两周认真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宗旨,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做到集体备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使教研活动不走形式。
总之,教研室是各教学单位的基础,只有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室工作,才能真正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室作为学校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基层组织,如何发挥教研室的组织、管理、发展功能,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加强教研室的管理和建设,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凝聚力,才能保证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关系[J].高教论坛,2010,(2):97-99.
[2]张显菊.加强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基础作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06).
[3]杨洪涛.谈高职高专专业教研室功能与教研室主任的作用[J].中国论文,2011,(09).
教研室教学管理基层组织教研室作为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直接负责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担负着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研室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也是贯彻落实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重要单位,教研室在落实教学任务中的责任重大,没有教研室的正常运转,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完成难以为继,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难以形成。教研室是高校按学科、专业设置的基层教学单位,是教学、科研、师资培训、教学育人职能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研室的工作状况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学校和学院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好坏。更好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对贯彻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实施教学计划,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学工作是教研室的中心工作。教研室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紧密结合各门课程,各教学环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要建立健全研究、教学质量检查等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完成教研室工作的职责,充分发挥教研室全体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系列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以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为研究蓝本,对教研室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在教研室开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教研室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17项。其中,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全国规划教材2本,校级立项教材4项,编写和出版教材共16本。发表了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11篇。获得了全国、全省性相关竞赛的教师组织或指导和学生竞赛奖,2010年有1名教师评为校级“九十教育奖章”;两位老师获得“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之实验教学、学生评教情况汇报”中,有6位专职教师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占教研室专职教师的60%;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湖北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考试委员会成员1名。教研室的相关教学活动已在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管理过程中推行,具体推行措施如下:
1.系统化课程体系。结合武汉东湖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经过充分论证,教研室制定了科学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培养方案,提出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课程体系,如图,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为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课程是按年级、按专业、分层次地展开的,满足了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各门课程中,教学时数按照每学期18周计算,统一规定为总学时72学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各占36学时,同步进行,紧密衔接,形成了“1 1”的“理论 实验”教学模式,很好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难题。
2.规范化教学管理。计算机公共课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统一电子教案和统一阅卷”,要求教师严格按教务处文件精神认真备课和授课。着重以教学过程检查、观摩、督导和评价促进教学管理。
3.现代化教学条件。出版系列化立体教材共16本。根据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体系,规划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网页与Web程序设计》《统计分析软件》《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理论教材及配套的实验教材共16本。其中,《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为“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还修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材。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教学理念先进。采用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衔接非常紧密。更新了大规模通用机房,建立了教学网络。稳定了教师和实验技术队伍。
4.多样化教学手段。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结合板书和讨论式教学;大力改革考试的方式方法,开发了和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和网络磁盘及作业系统,实现了教考分离,便于平时的单元测试、练习、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指导了等级考试和校外竞赛。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创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5.日常化教研室建设与教学研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规范课堂教学。对青年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其做示范教学。同时还要求青年教师跟随导师听课,与导师从事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手把手地带他们“出徒”。对于初上讲台的教研室主任都会抽时间深入到教师课堂跟踪听课,随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加快了青年教师成长的进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室每学期应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还规定各教研室至少每两周认真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宗旨,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做到集体备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使教研活动不走形式。
总之,教研室是各教学单位的基础,只有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室工作,才能真正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室作为学校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基层组织,如何发挥教研室的组织、管理、发展功能,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加强教研室的管理和建设,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凝聚力,才能保证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关系[J].高教论坛,2010,(2):97-99.
[2]张显菊.加强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基础作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06).
[3]杨洪涛.谈高职高专专业教研室功能与教研室主任的作用[J].中国论文,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