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毛坤洪开始担任上海网球协会常务副主席,任职至今,他见证参与了上海网球飞速发展的12年。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寡到众的神奇之旅。
星火燎原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德培曾经3次来上海参加表演赛,但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凄凉”情景,门票只卖出去几张,卢湾体育馆的看台上几乎没有观众。正处于其职业生涯高峰的华裔球星却在中国受到如此冷遇,那时这项运动在上海人民脑中的陌生感不难想见。
1996年开始,我担任上海市网球协会常务副主席,我立刻意识到: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是引进高水平网球赛事,推动网球运动的一个大好时机。
一年之后,由上海市体育局牵头,上海市网球协会协助,上海巴士集团出资112.5万美元买下ATP巡回赛上海站的举办权,也就是后来的喜力网球公开赛。创办之初,喜力公开赛并没有造成轰动效应,但是由于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介入,赛事的影响力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扩大,推动着上海乃至中国的网球运动向前迈进。当初在上海遭到冷遇的张德培,1997年再次来沪,光是喜力公开赛的出场费就达到了四、五十万美元。
1998年到2001年期间,喜力公开赛得到ATP的三个年度大奖。2000年赛事增加WTA女子赛事,2001年请来塞莱斯,2002年请来库尔尼科娃。上海的网球氛围不断升温,终于在2002年,上海迎来了第一个ATP大师杯。我们做过一个统计,2002年,境外媒体对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所做的报道中,关于上海网球大师杯的报道数量是最多的。
从喜力公开赛,到ATP大师杯,再到今年将要登陆的ATP1000塞,世界高水准的网球赛事在上海制造了一个星火燎原的过程。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网球市场变大了,送出去的赠票变少了,买票入场的观众变多了,票务收入的比重变高了,观众的观赛礼仪提高了。裁判、球童、转播、新闻服务,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重返荣光
大学毕业以后,我就被分配到体育局工作,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上海的体育事业。2008年10月29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在南京奥体中心网球中心举行的中国网球大奖赛中,来自上海巴士网球俱乐部的19岁小将柏衍以7-6、6-4击败曾少眩,夺得男单冠军。早些时候,同样来自巴士俱乐部的周奕妙刚刚拿到女单亚军。自1996年夏嘉平拿过全国冠军之后,上海已经整整12年没进过全国比赛的男子单打决赛了,至于女单,时间更长。新中国成立至今,上海为中国网球队输送了不少人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梅福基、朱振华、吴生康、潘家震这四个从租界网球场走出的网球好手被称为“四大金刚”七十年代的吕正义和王良佐也是当时的国内名将,后来又成为知名教练,九十年代,夏嘉平、尤伟等名将也在中国网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自从1997年夏嘉平退役之后,上海网球就陷入了低谷,几乎被人所遗忘。
我和上海网球一起经历了这场漫长的寒冬。上海举办过网球大师杯,又有许许多多网球爱好者,专业水平却总是落在后面,这一直让我颇为担忧。
从2002年底,一场复兴开始悄悄酝酿。那时,上海巴士网球俱乐部正式成立。一切从头开始,俱乐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俱乐部搞网球讲究一个“精”字精挑细选挑队员,精打细算管队伍,创造更多的精品选手。经过六年的卧薪尝胆,柏衍、吴迪、周奕妙等一批优秀的网球苗子从队伍里面走了出来。在今年举行的十一届全运会上,他们将成为上海网球队的顶梁柱。
热情无限蔓延
网球运动在上海的快速发展还体现在群众对于网球的认知和参与上。上有大师赛,下有123,把网球在上海炒得轰轰烈烈、热气腾腾。所谓的123是指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这是一个由上海市网球协会和上海网球123推广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
2002年大师杯总决赛首次来到上海,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也在随后不久推出。短短几年的时间,上海群众网球运动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末,上海仅有几千人打网球,五、六十片网球场。而现在,上海已有超过50万的网球人口(每周打一次以上),网球场地也增加到了1500多片。
乐趣,健身,交友,这是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提出的目标,也是我打网球的切身体会。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跳水池网球场接触并且爱上了网球。网球是快乐的,每打出一个好球,心情总是特别好。而且网球运动寿命很长,尤其是双打,可以打一辈子,跳水池球场里,还有九十几岁的老人在打球。另外不管阶层,都可以参加到网球运动中来,这个特点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了。
在上海网协工作的十几年间,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访问考察。四大满贯赛,我都到现场看过。一次在温布尔登的观赛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场库尔尼科娃和美国搭档对阵威廉姆斯姐妹的双打比赛。比赛开始之前,现场喧闹得不得了,还有乐队在演奏助兴,感觉就像过节一样。我和身边的朋友讲得正起劲,突然一下,现场完全肃静,一看原来是运动员背着包入场了。然而,在职业网球赛事刚刚进入上海的时候,我们的观众还无法把这些礼仪变成习惯。一开始,我们的观众不习惯,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大师杯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拦住一个想在比赛进行中进场的领导,身边的保安就对工作人员喊:“你知道你拦的是谁吗?”但要我说,网球场边的观众都是平等的。更何况,一旦影响到了球员的击球,丢的可是领导的脸。几届大师杯办下来,不少到现场观赛的球迷已经算是老观众了,网球场边不礼貌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在我看来,这样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网球场边,还体现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网球观赛礼仪的提高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十几年的时间,我经历和感受着上海网球的日新月异。在我看来上海的网球热情还继续蔓延网球运动在上海还很大潜力,打球的人会越来越多,关心网球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星火燎原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德培曾经3次来上海参加表演赛,但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凄凉”情景,门票只卖出去几张,卢湾体育馆的看台上几乎没有观众。正处于其职业生涯高峰的华裔球星却在中国受到如此冷遇,那时这项运动在上海人民脑中的陌生感不难想见。
1996年开始,我担任上海市网球协会常务副主席,我立刻意识到: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是引进高水平网球赛事,推动网球运动的一个大好时机。
一年之后,由上海市体育局牵头,上海市网球协会协助,上海巴士集团出资112.5万美元买下ATP巡回赛上海站的举办权,也就是后来的喜力网球公开赛。创办之初,喜力公开赛并没有造成轰动效应,但是由于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介入,赛事的影响力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扩大,推动着上海乃至中国的网球运动向前迈进。当初在上海遭到冷遇的张德培,1997年再次来沪,光是喜力公开赛的出场费就达到了四、五十万美元。
1998年到2001年期间,喜力公开赛得到ATP的三个年度大奖。2000年赛事增加WTA女子赛事,2001年请来塞莱斯,2002年请来库尔尼科娃。上海的网球氛围不断升温,终于在2002年,上海迎来了第一个ATP大师杯。我们做过一个统计,2002年,境外媒体对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所做的报道中,关于上海网球大师杯的报道数量是最多的。
从喜力公开赛,到ATP大师杯,再到今年将要登陆的ATP1000塞,世界高水准的网球赛事在上海制造了一个星火燎原的过程。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网球市场变大了,送出去的赠票变少了,买票入场的观众变多了,票务收入的比重变高了,观众的观赛礼仪提高了。裁判、球童、转播、新闻服务,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重返荣光
大学毕业以后,我就被分配到体育局工作,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上海的体育事业。2008年10月29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在南京奥体中心网球中心举行的中国网球大奖赛中,来自上海巴士网球俱乐部的19岁小将柏衍以7-6、6-4击败曾少眩,夺得男单冠军。早些时候,同样来自巴士俱乐部的周奕妙刚刚拿到女单亚军。自1996年夏嘉平拿过全国冠军之后,上海已经整整12年没进过全国比赛的男子单打决赛了,至于女单,时间更长。新中国成立至今,上海为中国网球队输送了不少人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梅福基、朱振华、吴生康、潘家震这四个从租界网球场走出的网球好手被称为“四大金刚”七十年代的吕正义和王良佐也是当时的国内名将,后来又成为知名教练,九十年代,夏嘉平、尤伟等名将也在中国网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自从1997年夏嘉平退役之后,上海网球就陷入了低谷,几乎被人所遗忘。
我和上海网球一起经历了这场漫长的寒冬。上海举办过网球大师杯,又有许许多多网球爱好者,专业水平却总是落在后面,这一直让我颇为担忧。
从2002年底,一场复兴开始悄悄酝酿。那时,上海巴士网球俱乐部正式成立。一切从头开始,俱乐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俱乐部搞网球讲究一个“精”字精挑细选挑队员,精打细算管队伍,创造更多的精品选手。经过六年的卧薪尝胆,柏衍、吴迪、周奕妙等一批优秀的网球苗子从队伍里面走了出来。在今年举行的十一届全运会上,他们将成为上海网球队的顶梁柱。
热情无限蔓延
网球运动在上海的快速发展还体现在群众对于网球的认知和参与上。上有大师赛,下有123,把网球在上海炒得轰轰烈烈、热气腾腾。所谓的123是指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这是一个由上海市网球协会和上海网球123推广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
2002年大师杯总决赛首次来到上海,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也在随后不久推出。短短几年的时间,上海群众网球运动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末,上海仅有几千人打网球,五、六十片网球场。而现在,上海已有超过50万的网球人口(每周打一次以上),网球场地也增加到了1500多片。
乐趣,健身,交友,这是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提出的目标,也是我打网球的切身体会。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跳水池网球场接触并且爱上了网球。网球是快乐的,每打出一个好球,心情总是特别好。而且网球运动寿命很长,尤其是双打,可以打一辈子,跳水池球场里,还有九十几岁的老人在打球。另外不管阶层,都可以参加到网球运动中来,这个特点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了。
在上海网协工作的十几年间,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访问考察。四大满贯赛,我都到现场看过。一次在温布尔登的观赛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场库尔尼科娃和美国搭档对阵威廉姆斯姐妹的双打比赛。比赛开始之前,现场喧闹得不得了,还有乐队在演奏助兴,感觉就像过节一样。我和身边的朋友讲得正起劲,突然一下,现场完全肃静,一看原来是运动员背着包入场了。然而,在职业网球赛事刚刚进入上海的时候,我们的观众还无法把这些礼仪变成习惯。一开始,我们的观众不习惯,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大师杯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拦住一个想在比赛进行中进场的领导,身边的保安就对工作人员喊:“你知道你拦的是谁吗?”但要我说,网球场边的观众都是平等的。更何况,一旦影响到了球员的击球,丢的可是领导的脸。几届大师杯办下来,不少到现场观赛的球迷已经算是老观众了,网球场边不礼貌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在我看来,这样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网球场边,还体现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网球观赛礼仪的提高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十几年的时间,我经历和感受着上海网球的日新月异。在我看来上海的网球热情还继续蔓延网球运动在上海还很大潜力,打球的人会越来越多,关心网球的人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