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段温暖的时光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后,我坐在书桌前,端详着一缕透过叶间缝隙的和煦的阳光悄悄地在书桌上挪移,那些斑驳的光影将我的视线拉得老长老长,直抵内心深处。
  难忘儿时在外婆家度过的美好时光。每日,我都会和小伙伴们在乡间飞奔玩耍,傍晚捉鱼摸虾回来,满身泥泞,外婆总会笑着说:“整天疯得没个女孩儿样!”说话间,一边帮我换下脏衣服,一边招呼我吃饭。外婆总会想方设法地给我做各种美食,但我最期待的还是那酥软香糯的桂花糕。
  微风吹过,外婆家门前的桂树枝杈轻轻摆动,桂花散发出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我知道,采摘桂花的日子到了。外婆拿木棒朝着桂花不停地敲打,我则拿筐在下边接着,花瓣落在手上、头发上、身上,散发着淡淡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外婆就要“大显身手”了。我拿来小木凳坐到外婆旁边,只见外婆把准备好的糯米磨成粉,将新鲜的桂花和磨好的糯米粉混在一起揉成團,然后用各种样式的模具印出不同的形状,再等其发酵片刻,便可上锅蒸了。我一般会帮着外婆将米团放在模具里,然后结结实实地填压进去,再掏出来摆在案板上。看着各种样子的米团一字儿排开,心里满满都是成就感。
  桂花糕蒸熟后,外婆会打包几个送给邻居家的小孩,我便也成为了小小“快递员”,飞奔到各家去分享我的喜悦。邻居们从不会让我空手而归,我的口袋里装满了各家大人给的小零食。每每想起,我的脸上总会浮现出笑意。
  外公在桂花树下给我绑了一个秋千。我和小伙伴们常在树下荡秋千、玩游戏,欢笑声弥漫在整个小院上空,勾勒出孩子们最开心的童年剪影。
  如今的我,已是一名中学生,由于课业繁多,陪伴外婆的时间愈来愈少,桂花糕的味道也已淡忘。漫步校园,闻到教学楼外飘香的桂花,缕缕香气又勾起了我温暖的回忆。
  这段温暖的童年时光让我的成长路上多了几缕幽香,也多了几束阳光……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初2021届S5班)
  作者感言
  选材上,我着意于走出校园,写一写具有乡土情怀的文字,我觉得这样构思能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捕捉到的素材也更加小众。
  一提起温暖的时光,我不由得回忆起了童年在外婆家生活的那段经历。乡村里,外婆外公对我的宠溺,小伙伴们开心快乐的嬉闹,乡间的桃红柳绿……这些生活的点滴都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成长路上难以磨灭的记忆。
   具体到撰写成文,我不能把所有的内容一一列举,这样必然会受到篇幅所限而难以具体描述,但蜻蜓点水的文字也不会有多少感染力,所以在选材时,我以外婆家门前的桂树为切入点,写桂花的香甜,写外婆做桂花糕的过程,写我给邻居送桂花糕,写外公在桂花树下绑的秋千。这些内容都是我乡村生活的缩影。
  习作开头,我用慢镜头走进我要书写的那段时光中,这样构思,让读者跟着我的脚步走进习作设置的情境里。结尾以一个初中生的身份回望童年时光,因为现在学业的繁重,让我回乡成为一种奢望,这种遗憾让习作的抒情意味更加浓郁。
  同窗评说
   当大家普遍都在写初中生活的时候,王筱言同学的这篇《剪一段温暖的时光》一改大众化选材,带我们走出了校园,走出了师生情、同学情的固定思维模式,让我们领略到乡村生活风情。外婆做桂花糕的过程,外公为“我”绑秋千,“我”像小“快递员”一样给大家送桂花糕,邻居给“我”口袋里装吃的,这些具有烟火气息的生活图景,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祖辈对“我”的宠溺,以及乡里人之间的淳朴和热情。
  (杨璇)
  老师点评
  1.精准审题
   “剪一段温暖的时光”,关键词分别是“一段”“温暖”“时光”。
   “一段”是一个限制,告诉我们只能写一段,而不是两段、三段。
   “温暖”告诉我们习作主题的方向,即要选择一些温暖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不是让作者单单觉得温暖就可以了,而是要让读者读后也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时光”暗含着一种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感觉。所以习作在结尾处所着意强调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这个人和这件事背后所承载的一段光阴。
   比如王筱言同学的这篇习作就正好选择了童年时在故乡生活的片段,通过这段生活,表现出了温暖的主题。这样审题更加精准,更加贴切。
  2.选材优势
   怀旧情愫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感觉。读这篇习作,感觉像褪色的老照片在眼前闪现:挚爱亲情、故土情思、童年记忆、少年伙伴……这些情愫让人感慨万千。这样的构思和选材往往能略胜一筹。
  3.语言表达
  习作想要出彩,需要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需要叙事和抒情相结合,需要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需要结尾的抒情升华……
   本篇习作就把这些手法运用得游刃有余,大大增加了习作的感染力。
  (董问博)
其他文献
好久没下雨了,天气干燥得让人的眼眶都发涩。   我家对面正在盖房子,机器作业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尘土飞扬,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次,我不得不从对面的工地经过,远远就听到脆如银铃的笑声,侧目而视,一个四五岁大、灰头土脸的小男孩正站在一辆小轿车旁,小轿车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小男孩踮着脚尖,以手指作笔,以灰尘为墨,专心致志地在车身上“挥毫泼墨”,一架逼真的飞机在辽阔的天空上自由翱翔。小男孩时
期刊
作品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的社会变革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小说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
期刊
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在写法上有别于一般的游记。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旅游者兼讲述者——“一滴水”,既用它串起文章,形成时空线索,又用它与读者交流,抒发情怀,这就使文章在“展现”之余又有“讲述”,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   写作中,如何变换角度写游记呢?  1.確定载体  典型的游记一般是以人物的游踪为线索来记叙的。变换角度写游记,则是用一种客观事物代替人物。这种客观事物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要
期刊
左读范文  风 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
期刊
真题呈现  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是关键。“好的故事”是个偏正短语,关键词“好”引导考生立意时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追求真善美,给人以有益的启发。而“故事”则提醒考生以写记叙文为主,即通过故事的叙述,在见闻、感受和想法中,体现人物的品质、性格特征,表达“我”对人
期刊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火种!  “范同学,领读英语课文!”周老师指了指英语课代表说。同学们跟随课代表大声朗读起来。“砰!砰!砰!”周老师用力拍了几下桌子,“声音太乱了,重读!”同学们只好又从头读了起来。“不行,声音太小了!”周老师摇了摇头再次纠正道。同学们大声整齐地又一次开始读,声音仿佛铿锵的乐曲
期刊
这是一部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题是歌颂苏联青年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同时,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主人公的成长展开,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以及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
期刊
文题速递   我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的思考和遐想。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记。  写作指津  郁达夫曾这样谈写游记:“游记要做到向‘细、清、真’三条标准看齐。细心的观察,细腻的描写;清晰的层次,清新的语言;真切的感受,真实的情感。”一篇好的游记,应具备以下三个“一”:即一条线索、一片
期刊
名家引路  一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金光。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已
期刊
说说木雕艺术   木头是有生命的物体,它有着与众不同的温和、美丽与淳朴的品性。我们的祖先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利用木材的特性,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出美的要素,以充分体现木头的趣味和材质之美。他们用聪明的才智、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木雕作品,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国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中国木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有造型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