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资助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其效果直接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积极探索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坚持立德价值引领,着力夯实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围绕 “健康生活”“学业导航”“实践体验”“就业无忧”四个模块开展多项助学育人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过程,培育和引导大学生成才成长。
  [关    键   词]  资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008-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为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直接影响着教育资助的实施方法和途径,而教育资助的效果则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经济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发展有空间”为工作思路,以“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帮扶”为工作目标,探索经济扶持与立德树人并重的资助工作体系。学院通过夯实“三项教育”、推进“三个精准”,实施“四项工程”,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一、多方宣传资助政策,全面覆盖“一个体系”
   资助政策宣传坚持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结合。依托QQ、微信、公众微信平台等载体,扎实推进政策宣传,全方位覆盖奖、勤、助、貸、补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组织学生观看资助成效艺术作品展演,召开资助教育主题班会,通过“送政策回家乡”“送政策回母校”“资助政策我来宣”等品牌活动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普及大学生资助知识,让每位在校生知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全面了解高校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掌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大学生征兵入伍学费补偿、建档立卡、孤儿、残疾学生学费减免等各项资助项目的申报条件和申请程序。同时,学院长期开通资助咨询热线,方便学生及家长咨询资助政策,解答学生与家长的疑问。对于刚刚经历高考的准大学一年级新生,学院以电话热线、新媒体宣传、家庭实地走访等形式,为新生普及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二、注重学生内在需要,全力推进“三个精准”
   学院按照“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帮扶”的原则,通过系统比对、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同学评议等手段,精准掌握学生实际需求并设立不同的资助项目,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夯实资助工作基础。前期利用大数据采集与学生及家庭收入和消费相关数据,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界定学生经济困难程度。后期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一对一”谈心谈话、校园卡消费记录核查、学生家庭实地走访、满意度电话回访等方式对认定工作进行核查,为精准实施资助奠定基础。在资助帮扶中首先做好“保底线”工作,规范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及其他奖、助学金项目,让每一位学生顺利就学。
   三、坚持立德价值引领,多措夯实“三项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和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这既是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积极探索资助育人工作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着力提高受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帮助他们享有平等发展、人生出彩以及梦想成真的机会;着重培养他们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教育他们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学院将资助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坚持立德价值引领,多举措夯实“三项教育”,即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一)诚信教育有深度
   学院结合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以文化传播、知识分享为媒介,积极营造“以诚信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漂流书香,弘扬诚信”诚信读书漂流分享活动,将人文情怀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通古博今的文化底蕴,熔铸学生诚实守信的健康品质,打造高校诚信活动新阵地。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资助政策,普及征信、金融等相关知识。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动态图片,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感受诚信的内涵和意义,使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更接地气。举办毕业生毕业贷款确认暨诚信教育座谈会,教育毕业生充分认识诚信还款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行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守信的形象,真正做到将资助政策融入教育事业中去。
   (二)励志教育有力度
   学院组织开展“感恩资助,励志人生”主题演讲活动,来自学院各班的众多选手激情澎湃地讲述自己在国家资助下成长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榜样示范引导受助学生不仅仅做助学政策的受益者,更是传播者。通过开展“自强之星”评选、举办“出彩能动人”毕业生故事会等,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树立一批事迹突出、成绩优秀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困难学生的优秀事迹,教育引导在校贫困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三)感恩教育有温度
   学院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部,为受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搭建平台。组织受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公共服务的形式,鼓励学生贴近民生、了解民生、服务民生,在书本外收获成长,在成长中选择奉献。在校内开展常态化宣传: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在校内宣传资助政策,发放有关资料;在校外组组织学生回家乡、进学校、入村入户,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并“现身说法”,结合自己在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的帮助下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亲身经历,帮助学弟学妹和他们的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在微博、QQ平台面向各大高校、广大学子发起“争做时代新青年,资助政策我来宣”互动接力活动,呼吁广大青年学生一起行动起来,走出校园、践行公益,了解社情民意,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多项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提高对资助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的意识。
   四、综合提升发展空间,立体实施“四项工程”
   高校落实国家帮扶政策,多是通过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社会奖、助学金等方式进行,以“输血型”无偿资助为主要形式。从时间上来看,虽然能够缓解学生一时的生活困难,但可用资助资源相对有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不如“造血”。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的重要部署。这是在“不失学”的基本要求之上,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资助育人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积极探索,致力于突破以往的“保障型”资助模式,推动“发展型”資助工作高质量开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身打造成长方案,围绕 “健康生活”“学业导航”“实践体验”“就业无忧”四个模块开展多项助学育人培训,促进学生提升自信、热爱生活、学习进步、开阔视野,着力提高学生的成长发展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一)实施“健康生活”工程
   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筛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教育主题班会、举办心理健康活动、素质拓展等形式,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奋发图强、拼搏进取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学生健康人格,除了根据学生的特困情况给予更多帮扶外,学院定期与这部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惑,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努力成才。
   (二)实施“学业导航”工程
   以班级为载体,选派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与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小组,分类开展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学业、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发挥学业帮扶中的朋辈作用,在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推动校园学业互帮互助体系建设,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成才。
   (三)实施“实践体验”工程
   组织“大学里的第一场面试”,在迎新现场招聘勤工俭学岗位,在勤工助学岗位招聘结束后,立即启动勤工助学学生能力提升计划,召开勤工俭学学生座谈会,开展公关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建设等培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加强培训交流,以知促行,提升勤工助学学生综合素质。
   (四)实施“就业无忧”工程
   面向大三、大四高年级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完美求职”计划,即“5个一”阶梯行动,包括一次免费最美证件照拍摄、一次简历问诊、一次免费简历打印、一系列就业能力提升辅导、一次就业推荐,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完美求职”计划提前培训学生面试沟通、求职礼仪、职场修炼等就业技巧,解读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提升求职能力。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部分,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但可以解决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能够给予学生精神方面的巨大支持,对于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8.
   [3]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2.
   [4]宋新泉,张伟杰.OBE教育视角下的高校资助公平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7(1).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社科联基金项目思政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KLA201905)。
   作者简介:郭欣瑜(1987—),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城市轨道运营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扩大,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强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各高职院校迅速开设。但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而用人单位的要求逐渐细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更表明多个条件变化之下之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已不能完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就是坚持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依靠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的教学设计如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可以和思政课共同前行、协同共进。将思政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的课程教育之中,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而线上线下的混合教育模式更是促进了这种教育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
期刊
[摘 要]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高校相继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高校如何面对新形势,在构建跨境电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方面解决还存在的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以跨境电商函电课程为例,提出实训教学应围绕培养解决跨境电商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基于典型工作岗位的情景体验式项目教学、小组项目任务驱动、以评代授以及运用智慧课堂信息化等教学方式开展实训教学。  [关 键 词] 跨境电子商务;函电;典型工作
期刊
[摘 要] 研学旅行课程是组织与实施整个研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课程直接影响到研学的实施效果。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等方式,在调研了湖北省目前非遗项目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以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非遗项目为例,探讨其非遗项目的研学旅行课程教学设计,以期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新型教学模式,使之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总结整理出适合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并以一次口语课程为实例,详细介绍完整的教学设计流程:课前设计、课中设计和课后设计,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期刊
[摘 要] 自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三全育人”思想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学校“新一轮创业”的各项工作中,从“2”大“成长”工程实施——人才培养目标实现、“4”项攻坚行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5”类育人计划——“十大育人”内容载体丰富着手,持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秉承“家国共担、手脑并用”校训精神,构建起“线—面—体”育人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推动,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设越来越多,国学课程是传统文化课程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基于这样的要求,以所在院校进行的国学课程改革实践为依托,尝试构建一种融入课程思政因素的国学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全方位育人,为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提供参考样本。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国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
期刊
[摘 要] 介绍商业银行营销智能化转型情况和营销类岗位的新要求。通过对五年制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堂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需求的分析,阐述目前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局限性问题,根据商业银行智能化营销新技术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智能化;营销;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摘 要] 根据文献研究,从国家战略角度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即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解决就业民生问题和促进农村现代化,论述了构建有效学习型课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对有效学习型课堂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定义,纠正了有效课堂就是45分钟课堂的有效性的片面认识。同时,从技能学习、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培养、强化环境育人和探索有效学习型课堂评价体系六个维度阐释了构建有效学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教育部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分析,以建筑工程识图技能证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课证融通的校企合作、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人才评价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途径,最终达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建筑工程识图等级标准;课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期刊